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并非是尊重这些臣仆,而是由于叩头是大夫拜君之礼,大夫要避开自拟国君的嫌疑。大夫有所进献于国君,不亲自出面,而是派家臣送去;国君对大夫有所赏赐,大夫也不须当面拜谢。这都是为了避免国君的答拜。

    乡里人举行驱除疫鬼的祭祀,孔子穿着朝服站在自家东阶上面,为的是让自家的神灵有所依附,不被惊扰。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有音乐来协调射箭者的仪容举止,因此听到什么样的音乐,就知道该怎样射箭。孔子说:作为士,被邀请参加射礼,如果不会射也不能说自己不会,而要托辞说自己有病。因为男子一生下来门口就悬挂过弓矢,这表示会射箭是男子汉的本分。孔子说:祭祀前斋戒三天,然后举行祭祀,就这样还唯恐亵渎神明,而现在三天之内却有两天打鼓,真不知是何道理。孔子说:在库门内举行绎祭,又到庙门外的东边去求神,这就像朝市本在东方而设置在西方,都是把地点搞错了。

第438节 郊祭那天的早晨() 
天子到四方巡守,在所到之处的名山要先柴祭告天。郊外祭天,是为了迎接冬至的到来,是为了普遍回报上天诸神而以日为主。郊祭的地方选择在南郊,因为南方是阳位。不在坛上进行,因为再高的坛也高不过天,所以清扫地面就可以行礼,这叫顺其自然。祭祀所用的器皿都是陶制的,不加雕琢,这是效法天地的自然之性。祭天是在郊,所以祭天又叫郊。祭天的牺牲用赤色牛犊,这是因为周代崇尚赤色。

    用牛犊作牺牲,是因为牛犊的童贞可贵。郊之所以选用辛日,是因为周代的第一次郊礼是在冬至,那天恰巧是辛日,后人就因袭了下来。占卜郊天的日期,必先告之始祖之庙,然后才在父庙中占卜,这表示对始祖是尊对父庙是亲。卜人占卜的那天,天子立在泽宫,亲自聆听有司宣布的应该注意事项,这表示连天子也要接受教诲约束。天子从泽宫回来,在王宫的库门之内重申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做意在告诫百官:又在太庙内重申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做意在告诫亲属。

    郊祭那天的早晨,天子穿着皮弁服听取有关官员报告郊祭的准备情况,这是向民众表示对天帝要格外尊敬。在通往南郊的道路两旁,谁家死人了也不敢哭,也不敢披麻戴孝,道路要经过打扫,路面要铺上新土,乡民都在地头点燃火炬。这些都是百姓的自觉行动,用不着上边下命令。祭天的时候,天子身穿绘有日月星辰图案的大裘来效法上天,头上戴冕,冕的前端垂着十二条贯有珠玉的流苏,这是取法天有十二数。乘的车子没有任何装饰,这表示是以质朴为贵。车上的旗子有十二根飘带,上面画着龙和日月的图案,这也是取法上天之义。

    上天垂示日月星辰等等法象,圣人一一效法,郊天之礼就是为了让人们都知道效法天道的。祭天的牛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使用,那就用祭祀后稷的牛来代替。祭天所用的牛必须在清洁的牛舍里精心饲养三个月,而祭祀后稷所用的牛只要有一头就行,哪怕是临时拉来的。从上面可以看出祭祀天神和祭祀人鬼是有区别的。世上的万物都是天生的,世上的人也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就是祭天时为什么要让始祖合祭的原因。郊天的祭祀,就是一次对天对始祖的普遍回报。

    天子的蜡祭,主要祭八种神。从伊耆氏开始才有蜡祭。蜡字的含义,从词源学上来讲就是索的意思,因为按照古音来说“蜡”和“索”韵母相同,读音相近。说具体点,就是在周历的十二月农事终了,把一切和农作物有关的神都招来祭祀一番。蜡祭的神灵,主要是始创农业的神农,附带主管农事的后稷。祭祀谷神,就是报答神农和后稷的。还要祭祀田官之神,祭祀田间庐舍和叶陌之神,祭祀包括虎猫在内的禽兽,从报恩的角度上说,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古代的君子,对于有利于农作物的神灵,一定都要报答。例如,邀请猫来加以祭祀,那是因为猫帮助人们吃掉了危害农作物的田鼠;邀请虎来加以祭祀,那是因为虎帮助人们吃掉了危害农田的野猪,所以要把它们请来加以祭祀。至于祭祀堤防和祭祀沟渠,也是因为它们有功于农事。蜡祭的祝辞中有这样的话:希望堤防安然无事,沟渠不要漫溢;病虫害不要发生,荒草野树不要生于良田。天子身着皮弁素服参加蜡祭。之所以穿着素服,是因为有助于农事的万物都衰老了,这就等于为其送终。但是腰里系着葛带,手里拿着棒杖,这种礼数又比丧礼略低。就蜡祭这种礼数而言,真可谓是仁至义尽了。身穿黄衣头戴草笠来参加蜡祭的人,都是终年劳碌难得有闲的农夫。农夫头戴黄冠身穿黄衣,是因为季秋草木黄落,衣服颜色依据秋色的缘故。

    大罗氏,这是负责为天子掌管鸟兽的官,诸侯进贡的鸟兽由他接管。进贡的使者是戴着草笠而来,这表示对捕捉到鸟兽的野人的尊重。大罗氏搬出鹿和女子让使者门看,并且要他们捎话给自己的国君,告诉他们说:喜好声色犬马的人一定要亡国。天子种的瓜和果,它们的种子既不收回也不收藏,以免和百姓争利。与农业有关的八种神祇八蜡有探明四方年成的作用。如果四方风不调雨不顺年不成,就不举行八蜡之祭祀,这样还可以让百姓少花一笔钱,东西南北四方,哪一方风调雨顺年成好,哪一方才举行蜡祭,老百姓也好借此机会痛饮一番,松弛一下一年的紧张劳动。蜡祭之后,就把谷物收藏起来,让农民休养生息。所以蜡祭以后,君子就不再大兴土木征召民众。

第439节 冠礼的意义() 
祭祀的时候,在朝事的礼器豆中盛放腌菜,都是由生长茂盛的水草加工制成的;而豆中的肉酱,却是陆地所产之物制成的。,x。祭祀末尾为尸所献的礼器豆,其中盛放的腌菜是陆地产品,而其中盛放的肉酱却是水中产品。礼器豆中盛放的祭品,不是水中所盛就是土中所长。这些祭品不敢制作得近乎活人的口味,也不敢讲究品种的繁多,因为这是献给神明享用的,而不是为了叫活人大饱口福。祭祀先王的供品,吃也可以吃,但味道欠佳,活人并不爱吃。祭祀时所穿的龙袍,所戴的冕,所乘的大路,尊贵是够尊贵了,陈列还可以,但平常并不好穿好坐。

    大武的舞蹈虽然气势雄壮,但真正娱乐时也不用它。宗庙的建筑虽然巍峨壮观,但也不能平时住在其中。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器皿,活人也未尝不可以用,但说到方便适用就差得远了。道理就在于,用来和神明打交道的东西是讲究朴实的,它和活人所追求的安适欢乐大相径庭。各种美酒虽然香甜可口,但在祭祀时却是把寡味的玄酒明水作为上品。这是以味寡为贵,而味寡才是五味的根本。绣有华美花纹图案的织品固然好看,但祭祀时却使用粗布蒙盖酒樽,因为粗布乃是最原始的纺织品。下面一层蒲席,上面再加一层竹席,活人寝卧在上面自然非常舒服。而祭祀时只用一层蒲席或者铺上一层庄稼的秸秆就可以了,因为这是神明所用的啊!

    祭神的牛肉汤不加任何调料,这是以原味为贵。天子所用的大圭不加任何雕饰,这是以本身的质朴为贵。在车上雕出或凹或凸的图案,并且漆得红彤彤的这自然好看不过,但祭天时却用毫无雕饰的车辆,这是尊重它的质朴,尊重它的本色而已。总而言之,凡是用来祭祀神明的东西,不能用活人所追求的舒服华丽去衡量。鼎和俎的数目是单数而笾豆的数目总是偶数,这是取法于阴阳相配之义。黄目这种酒樽,是用来盛放郁鬯酒的上等酒樽。黄色,在五行当中居于中央;目是人体五官中洞察外界的器官。

    这就是说,斟酒于其中而能清澈透亮在外。祭天,只能把地打扫干净就可以了,这也不外乎以质朴为贵罢了。用肉、鱼调制的肉酱虽然味美,而祭祀时却把煎盐放在前列,这是因为盐来自大自然,所以为贵。人们日常使用的到锋利称手,发祭祀杀牲时偏要使用鸾刀,因为鸾刀上有铃,铃声和谐然后才能割断。

    冠礼的意义是这样的:第一次加的冠是细布冠。远古的时候人们是以白布为冠,到了斋戒时再把它染成黑色的。至于细布冠是否有打结后下垂的部分,孔子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细布冠有打结后下垂的部分。细布冠在第一次加冠戴过之后,就可以弃而不用了。为嫡子加冠,是在东阶上近于主人的位置进行,这表示嫡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在客人的位子对冠者行醮礼,这表示他已经受到了成人的尊重。

    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贵,这是要启发冠者立志向上。加冠时,一次比一次尊贵,这是要启发冠者立志向上。加冠时给冠者取一个字,从此以后就要用字相称而避讳用名字,这表示对父母所取名字的敬重。委貌是周代日常所戴的冠,章甫是殷代日常所戴的冠,毋追是夏代日常所戴的冠。斋戒和祭祀所戴的冠,周代戴弁,殷代戴冔(xu),夏代戴收。至于皮弁(biàn)和腰间有皱褶的素裳,则是三代所共同的。

    上古时没有大夫的冠礼,但是有大夫的婚礼。因为上古时五十以后才能受爵为大夫,而冠礼是在二十岁时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大夫的冠礼呢?诸侯有冠礼,那时夏代末年才有的事。天子的长子举行冠礼也用士礼,这说明天下没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之所以让诸侯的子孙即位为诸侯,是为了让他们效法自己祖宗的贤德,而不是说他们生下来就尊贵。至于说把官爵授予他人,也是因为他有功德;功德大的授予大官,功德小的授予小官,也不是看他出身是否尊贵。如今不论什么样的人死了,都可以弄到一个谥号。古代可不一样,如果活着的时候没有爵位,死后就不给他加谥号。

    礼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尊重它的深刻含义。如果不明了其中的深刻含义,而只会机械地模仿其中的形式和做法,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礼。所以说,礼的具体做法和形式是容易学会的,而其中的深刻含义就难于领会了。领会礼的深刻含义并且恭敬地遵守执行,这就是天子治理天下的良方。

第440节 迎亲之前()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配而万物生。,x。婚礼也是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以至无穷的事。娶异姓女子为妻,这既是为了和血缘关系疏远的人家结亲,也是为了严格区别血缘相近的族人。男方向女方献纳的礼品一定要诚信不欺,讲究实用,男方的使者在赠送聘礼时也不要说“礼物太菲薄了”这类客气话,要直言相告,开诚相见。这表示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做媳妇应有的本分。

    只要和丈夫在同牢的仪式上同吃一碗菜,同喝一杯酒,那就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所以丈夫死了也不再嫁。成亲的那天,男子亲自到女家迎娶,从女家出来以后,男的要先走一走,女的随后跟着,这表示阳刚阴柔的意思。这好比天先于地,君先于臣,其道理是一样的。迎亲的时候,男子到了女家先拜过岳父,然后放下礼品,这才和新娘施礼相见,这样做是要彰明男女之别。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才有君臣之义;君臣有义,然后才有礼;有了礼,然后才万物各得其所,天下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