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亢,说:夫子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侍候他,我们想用活人来殉葬。子亢说:用活人殉葬,是违背礼的行为。尽管这样,如果一定要有人在地下侍候他养病,谁也没有他的妻子和管家合适。如果能取消这个计划,我也愿意取消;如果不能取消这个计划,那么我想就用你们两个殉葬吧。这样一来,殉葬的计划也就破产了。

    子路说:贫穷真叫人伤心啊!父母在世时没有什么可以供养,父母去世后,又没有东西可以按规矩办丧事。孔子说:生前,尽管是粗茶淡饭,但只要总是让父母高高兴兴精神愉快,这就可以说是做到孝顺了。死后,尽管所有的衣袅仅仅能够掩藏尸体,而且是入殓后立即就埋葬,有棺材但没有棺撑,但只要是根据自己的财力尽力办事,也就可以说是合乎丧礼的要求了。

    卫献公被追逐而逃往,后来终于返回卫国复位,来到城郊后,献公想先分封采地给随从逃亡的众臣,然后入城。追随他逃亡的大史柳庄说:如果大家都在国内留守社稷,那么还会有谁马前马后地追随您逃亡?如果大家都追随您逃亡,那么还会有谁留守社稷?您刚一回国就有偏心,恐怕不太好吧!封赏的事情最终没有办成。

    卫国有个大史叫柳庄,卧病在床。卫国国君说:如果病情危急,即使是在我主持祭祀时也要立即向我报告。柳庄果然在卫国国君主持祭祀时去世了,卫国国君接到报告,就拜了两拜,叩头,然后向祭祀中的尸请求说:有个臣子叫柳庄的,他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臣子,也是国家的贤臣,刚才得到他去世的消息,请求您让我现在就去。卫国国君没有脱掉祭服就赶往柳庄家,于是就把身上穿的祭服脱下赠给死者,还将裘氏邑和潘氏县封给柳庄作为采邑,又把这种封赏写成誓约放进棺材里。誓约上写道: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万代相传永不改变!

    陈乾昔卧病在床,自知余日不多,于是就向他的兄弟交代后事,并命令他的儿子尊己说:如果我死了,一定要给我做个大棺材,好让我两个妾分别躺在我的两边。陈乾昔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说:用活人殉葬,本来就不合礼,何况还要躺在同一棺材里呢?最终没有杀父亲的妾来殉葬。

    仲遂死在了齐国,壬午月,噩耗已经传来,可鲁宣公并没有停止正祭次日的绎祭,只不过是在舞蹈时只保留了没有声音的武舞,去掉了有乐器声音的文舞而已。孔子说:这样做是违背礼的。大臣死,绎祭就应该停止。

    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了,年幼的公输若作为匠师主持下葬,公输般建议用他新设计的机械来下棺。主人正要答应时,公肩假却说:不行!下棺的工具鲁国有先例:国君比照天子,使用4块丰碑;仲孙、叔孙、季孙3家比照国君,使用4根木柱。般!你用别人的母亲来试验你的技巧,难道是不得已吗?如果你不借此机会来试验你的技巧,就会感到难受吗?你怎么这样不懂礼呢!最终没有按照他的建议办。

    鲁国和齐国在郎地交战。鲁国的公叔禺人看到一个扛着兵器的士兵进入城堡休息,就说:百姓负担的徭役够辛苦了,交纳的赋税也够繁重了,但是大臣们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战士又不能为国牺牲,这是不可以的。我既然这样讲了,我就要努力做到。于是就和邻居的少年汪畸一同奔赴战场,二人都战死在战场上。鲁国人想不用童子的丧礼而用成人的丧礼对待汪畸,但因为没有先例,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能拿起武器来捍卫国家,即使不用童子的丧礼来办他的丧事,不也可以吗?

    子路要离开鲁国,对颜渊说:临别之际,你有什么话送我呢?颜渊说:我听说,要离开故国,应该先到祖坟上哭某人一番再动身;返回故国,就不必哭了,只要到坟上巡视一圈就可以入城。说罢,颜渊又对子路说:您给我留下什么话让我安身没有祸殃呢?子路说:我听说,经过墓地就应该倚在车前横木上致敬,经过社坛就应该下车致敬。

第403节 孔子路过泰山() 
工尹商阳和陈弃疾同乘一辆战车追赶吴军,很快就追上了。陈弃疾对工尹商阳说:我们可是肩负着国王的使命,您现在可以把弓拿在手里了。工尹商阳这才把弓握在手中。陈弃疾又对他说:您可以向敌人放箭了,工尹商阳这才射了一箭,射死一人,然后把弓又装入袋子。又追上了敌人,陈弃疾又对他说了以上的话,工尹商阳这才又射杀了2人,每射杀1人,他都闭上眼睛,不忍心看。他让驾车的停止追赶,说:我们都是朝见国君没有座位,国君在设宴时没有席位的贱士,杀死3个敌人,也完全可以交差了。孔子说:就是在杀人时,也还是有礼节的。

    诸侯联合起来讨伐秦国,曹宣公在联军会合时去世。诸侯要求按照礼节为曹君饭含(把珠、玉、贝、米等物纳于死者的口中),而曹人却让诸侯为曹君的尸体穿衣。鲁襄公到楚国访问,正碰上楚康王去世。楚人说:请鲁君务必为康王的尸体穿衣。鲁国方面回答:这样做是违背礼的。楚国方面坚持非要这样做不可,于是襄公就让巫先用桃枝在灵柩上来回拂拭,来祛除凶邪,而后才为尸体穿衣。楚国人一看这是君临臣丧之礼,后悔也来不及了。

    滕成公去世,鲁国派子叔敬叔去吊丧,并且呈交鲁君慰问的礼品单,又派子服惠伯做他的副手,正碰上惠伯的叔父鳃伯的忌日,敬叔就想改日进城。惠伯说:我们来吊丧是公事,不可以因为叔父的私忌就耽误公事。于是就进城了。

    赘(zhui)尚出葬亲人,鲁哀公派人去吊丧,在半道上碰着了,赘尚就让其他人让开,在地上画了一个停放灵柩的殡宫的平面图,然后就位接受慰问。曾子说:赘尚的这种做法,还不如祀梁的妻子的做法懂礼呢。齐庄公派人从窄小的路袭击营国,祀梁死在战场上。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他的灵柩,哭得十分悲伤。齐庄公派人去慰问她,她说:如果国君的臣子祀梁有罪,就应该在众人合集的市朝陈尸示众;把他的妻妾也抓起来。国君的臣子祀梁无罪,那么我们还有一所先人留下的破宅院,可以在那里举行吊礼。像现在这样半道上吊丧,我可不敢劳驾您的大驾。

    在办哀公的少子簿的丧事时,鲁哀公想在殡车上加上只有天子、诸侯才可以使用的拨,问有若是否可以。有若说:当然可以了。您的仲孙、仲叔、季孙三家大夫还使用拨呢,您的儿子有何不可。颜柳说:天子的殡车,是车辕上画着龙,车周围又积木像亭子,再加上覆盖棺的罩子;诸侯的殡车,只加上棺罩,因为他们的殡车是榆木做的,很沉重,所以才特地设置拨拉车。三家大夫不敢用天子、诸侯的殡车,却又使用了只有天子、诸侯才可以使用的拨,这是盗用天子、诸侯之礼但是又走了样,您何必效法他们呢?

    悼公的母亲去世了,哀公为她服齐衰。有子感到奇怪,就带有讽刺的口吻问道:为妾服齐衰,这符合礼的规定吗?哀公说: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呀!鲁国人都把她看成是我的妻子。

    季子皋埋葬他的妻子时,踏坏了他人田地里的禾苗,申祥把情况告诉了他,并且说:建议赔偿人家。子皋说:孟氏不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责备我,朋友也不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抛弃我,由于我是本邑的长官,就算我同意赔偿,买路埋葬,只怕是这样的例子一开,后人很难照办呀!

    已经担任一定官职而尚未领取俸禄的人,如果国君送东西给他,不能说是“赐”,而要称作“献”;使者向他传达国君的命令,还得称国君为寡君;如果离开该国而国君去世了,他也不必为国君服丧。从虞祭开始才设置尸,几案、席子才准备齐全;卒哭以后才开始讳称死者的名字,因为用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用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在卒哭过后,宰夫就手摇着木铎在宫中高声宣布:旧的名讳已经取消了,新的名讳已经开始了;从路门一直喊到库门。

    两个字的名,不必都避讳;例如,孔夫子的母亲名叫“微在”,说“在”字时就不要再说“微”,说“微”字时就不要再说“在”。军队打了败仗,国君要率领群臣头戴素冠到库门外痛哭;回来报告战败消息的车上的战士都不应该把武器装入袋中,来表示还要报仇雪恨的决心。

    如果宗庙被烧毁了,就要哭3天。所以春秋上说:新建的宗庙失火了,成公哭了3天。孔子从泰山旁边路过,看见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伤心,就停下了车子,俯身倚在车前横木上专注地倾听;然后让子贡去问那位妇人:听您的哭声,好像接二连三遭到不幸似的。妇人停住哭声回答道:不错,过去我的公爹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最近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夫子问道:那么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道:因为这里没有繁重的徭役和赋税;夫子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记住,繁重的徭役和赋税,比老虎还要厉害呀!

第404节 齐国的饥荒() 
鲁国有个名叫周丰的人,鲁哀公带了见面礼要去拜访他,周丰礼貌地表示不敢当。哀公说:我岂能就此拉到吗?于是就派人去请教,说:有虞氏并未教导百姓诚信而百姓却对他诚信,夏后氏并未教导百姓敬重而百姓却敬重他,他们用的什么办法才让老百姓做到了这一步呢?周丰回答说:在废墟坟墓中,你不教导百姓悲哀百姓也会自然而然地悲哀。在社稷宗庙中,你不教导百姓肃敬百姓也会自然而然地肃敬。殷人盛行发誓,而百姓却开始背叛;周人盛行会盟,而百姓却开始起疑。如果你自己首先不是用礼义忠信诚厚之心对待百姓,虽然执意把百姓团结到一起,百姓难道就不会离散吗?

    为丧事花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出卖祖居的主意。为丧事憔悴,无论如何不能走到危害性命的地步。前者是担心神灵没有依托之处,后者则是担心断了香火。

    延陵季子到齐国访问,在回国的路上,他的大儿子死了,就准备葬在赢邑和博邑之间。孔子说:延陵季子是吴国最懂得礼的人。于是就前往观摩延陵季子如何操办葬礼。只见墓坑的深度还没有掘到有泉水的地方,入殓时用的也是平时穿的衣服。下葬以后又积土成坟,坟的宽度正好和墓坑相当;坟的高度,一般人都可以垂手按住坟顶。积土成坟之后,他袒露左臂,向左绕着坟头转了三圈,并且一边号哭一边高喊:骨肉又回归土地,这是自然的规律;至于神魂精气,那是无所不在的,无所不在的。这样做过以后就又重新上路了。孔子说:延陵季子的做法,应该合乎礼的吧。

    郑娄在为定公办丧事时,徐国国君派容居来吊丧,并行饭含之礼。容居用天子所派遣使者的口气说道:敝国国君派我来跪着行饭含之礼,致送侯爵所含的玉璧;现在请让我来行饭含之礼。郑娄的接待人员说:劳驾各国诸侯屈尊来到敝国,如果派臣子来,我们就用臣礼相待;如果国君亲自来,我们就用君礼相待。派来的是臣子却企图得到国君的礼遇,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容居没有任何收敛地回答说:鄙人听说,作为臣子就不敢忘掉国君,作为子孙就不敢忘掉祖先;过去我们的先君驹王对西方进行讨伐,还渡过了黄河,他一贯都用这种口气讲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