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铸皇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珺轻轻开口唱道:“魏忠贤,遮了天,勾结客氏乱中原;魏忠贤,乱把权,忠臣贤士不保全;江南子,柳伯阳,忧心国事夜不眠;效前贤,天下连,协力击贼正坤乾!”

    这歌儿编得其实一般,但是内容却让在场少年们都大吃一惊。

    “你疯啦?这魏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也是你能编排的?这个柳伯阳是什么人,竟敢和魏大人过不去?”最先提问的少年好像被吓住了一样,大声斥责道。其他的少年虽然没有出声,但是也都露出了类似的神色。

    周珺对他们的想法洞若观火,不过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罢了:“王政,老子明明白白告诉你,第一,你们爱干不干,二两银子老子随便就能找到人干,让你们干是看得起你们;第二,让你们到村子里面教小孩子唱,朝廷的官儿又从来不下乡的,谁能抓得住你们?第三,这新皇爷即位,怎么可能留着前代的权臣?魏忠贤眼看自身难保,哪有功夫来对付你们!”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危险实在太大,得加钱!”

    “那这么着,换个法子,一个村子一钱银子,你只要教会了两个孩子唱,一个村子的孩子就都会跟着唱,你们画好片,老子会抽查,怎么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少年们彼此对视着,心里打开了算盘。

    周珺早就在心里帮他们算好了这笔账,在酒楼卖唱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有时候遇上那有龙阳之好的还要受欺负,若是到村子里教孩子唱歌,一天一个村子那就是一钱银子,一个月便有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周珺看到他们相互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办法。王政又开口说道:“这片区怎么划分?”

    “这个老子不管,老子只负责检查,反正老子的老娘得病走不了,你们也别怕老子跑路。”

    “行,不就是唱歌嘛,干了!”王政一咬牙,答应了。

    周珺看着眼前欢欣鼓舞的少年们,轻蔑地一笑,想起了昨天晚上和柳公子的对话。

    柳旭坐在一张红木太师椅上,虽然秦桧因为害了岳爷爷被千古唾骂,但是从他而来的这太师椅却得到了士大夫们的青睐,一直流传至今。柳旭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但是周珺却明白那绝非是笑。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呢?

    周珺突然想到小时候跟父亲去山里打猎,据说山中有猛虎,但是他和父亲从来没有遇到过。而父亲曾经告诉他,猛虎在噬人之前总是懒洋洋的,好像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但是一旦动手,则是势如雷霆,一般人根本无从防备。

    那么柳公子的这种笑容是不是就是猛虎的慵懒呢?

    周珺相信,在那一片看似真挚无比的笑容之下,潜藏着凛冽的杀机。

    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崇拜猛虎,崇拜强者,与其和弱者为伍,不如向强者效劳。

    “周珺,你可知道,为什么你能拿二十两银子,而那些少年却只能拿二三两银子吗?”

    “因为公子看得起我。”周珺一时没有摸清楚柳旭的用意,他决定恭敬为上。

    “不对,因为你是上级,他们是下级,你是治人者,他们是治于人者。”柳旭的脸上依旧挂着那和煦的笑意,但是他说出的话却冰冷至极:“我很看好你,有些话不妨给你讲一讲。”

    “公子请讲,周珺洗耳恭听。”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善良和正义,只有强大和弱小。大鱼吃小鱼,小鱼不应该抱怨,谁让它太小呢。同样,游牧民族毁灭文明,蒙古扫平南宋,也是因为南宋弱小,弱小就活该灭亡,南宋亡得不冤。只是如今我来了,这中国必然强盛,就活该游牧民族倒霉了。”周珺很奇怪,柳旭竟然会和他讲这种话。

    这不是他应该听的话。

    至少现在还不应该听。

    “你是一个聪明人,我一向喜欢聪明人。聪明人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周珺愚钝。”

    “聪明人会选择强者效忠,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跟着强者才能吃饱穿暖,才能锦衣玉食。我会一直强大下去,而你将会成为我隐藏在暗影中的利刃,不要让我失望。”

    周珺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柳旭会跟他讲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斗争,但是他明白柳旭想要自己效忠于他。

    周珺很愿意效忠于一位强者,他需要强者的庇护,更需要强者的帮助,所以他立刻就答应了:“周珺愿为公子效劳,若有驱使,绝不推辞,刀山火海,一往无前!”

    周珺跪在地上,看到柳旭的眼睛从自己头顶延伸出去,一直延伸到苍茫的夜色中,而他又从柳旭的眼神里读出了几许寂寞。

    原来,强者是寂寞的。

    新书上传不易,您的收藏、推荐、点击和书评不仅决定了作品的质量,更决定了作品的命运。一部好的作品需要作者的倾力作为,更需要读者的悉心呵护,若您觉得作品不错,还请留下您的推荐

第十五章 POV:李过 一夜霜降() 
虽然已经入秋了,但是天气依旧十分炎热,李过从田间地头走过,这是一个壮实、欢快、虽然饱经苦难却对未来充满希冀的青年,他身材高大,有着浓厚的眉毛,阔大的嘴唇和老秦典型的单眼皮。这个青年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他宽厚的胸膛,他的胸膛是如此的厚,以至于他穿不了正常人的衣服,必须请裁缝专门按照他的尺码定做服装,而这一切都加重了家中的经济负担。虽然如此,但是李过并不觉得这会成为他成功的阻碍,“胸厚才好哩,吃得多,有劲,干活也是一把好手!”他总是这样自豪地解释自己的身材特征。

    天色渐晚,远处的太阳在散发了一天的光和热之后终于恋恋不舍地从西方地平线散场。或许是处于对自己职责的无限忠诚,哪怕是在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依旧慷慨地放出无线光热,烧灼了一天的火烧云。

    李过用袖子擦了擦额头沁出的汗珠,轻轻叹了口气。今年又是一个旱年,在他的二十一年的人生记忆里,这片天地还从来没有像这样对农民不友好过。

    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小溪已经彻底干涸了,光秃秃的河床只露出泛着青色苔藓的石块,而那些青色的苔藓在失去了河水滋润后很快干涸,化作一团黑褐色的残渣,好像人身上久创不愈合的疤痕。河里没有水了,一只只不久前还欢快游动着的游鱼彻底遭了秧,它们一只又一只地趴在河床上,一双圆眼睁得大大的,嘴巴不住的开合,似乎在祈求老天爷下一场透雨,又似乎在留恋过去的好时光。李过知道,这些鱼儿活不了多久了,不论是身下被阳光炙烤得滚烫的石头还是附近同样饥饿的动物,都是这些鱼儿的生死大敌。

    李过左右看了一下,他脚下的大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纹,好像一块被顽皮孩子割了无数刀的猪皮,又好像一个迟暮老人布满皱纹的脸。

    他曾听老人讲过,这八百里秦川原来是个好地方,曾经出过一个叫汉、一个叫唐的朝代,那时候的关中沃野万里,水源充足,是整个天下的中心。然而,谁也说不清是怎么一回事,这富饶的关中好像在一夜之间就变得穷困了、疲惫了、衰败了,不仅再也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在关中定都,老少爷们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难。

    李过的目光越过那些布满了伤痕的土地,在远处是已经抛荒了的田地。虽然庄稼长起来困难至极,“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终年劳作不得闲,还不一定能伺候好庄稼,但是那些杂草长起来却是极其容易,李过记得那些田地去年还是李三叔家的,而今已经长满了田字草、参子、鬼针草,像母亲干瘪的**那样,彻底不能再哺育这片沃土上的孩子们。

    李过的祖父(李守忠即李自成亲父)死去的时候,家里人都说他是“老了”,老了,那便是死了,再也无力供养他的子女了。李过陪伴祖父走完了死亡的最后路程,那时候他已经十七岁了,早知道了死亡和生命宽阔如鸿沟一般的区别。

    祖父的皮肤变得松弛而苍白,寥落好像秦地的风霜,他的牙齿已经因为常年啃食草根、树皮和参杂着石子沙粒的粗粮掉落殆尽,他的眼睛逐渐失去神彩,瞳孔涣散,口流涎水。而将死的祖父的模样,可不就和这赤地千里的秦地一个模样吗?

    难道这秦地也“老了”,也会和祖父一样,抛弃她的子女们吗?

    米脂的人口越来越少了,而这米脂原来可是块好地方,文人们说这米脂“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虽然李过读书不多,但是也知道这是在夸赞米脂物产丰足、适宜居住。时间回到十几年前,“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整个关中谁不知道米脂的婆姨是八百里秦川最美丽、最贤惠、最会持家的呢?

    但是现在不是了,赋税一年重过一年,气候一年干过一年,物产少过一年,乡亲们过不下去啦,亲戚多的、家产多的还能苦苦捱着,相互支援还能勉强维生,而那些外乡人、小姓和贫农则是要么卖儿卖女,要么远走他乡,寻条活路。

    本来活不下去远走他乡是谁都能理解的,但是他们这一走不要紧,可是赋税可是不会因为他们走而降低的啊,十个人里面跑了洒,本来十个人一起交的税让剩下七个人叫,谁能受得了?

    剩下的人熬不过也跑了,再剩下的人更受不了,于是税越收越多,人越跑越少,留下的人越来越苦,日子也就没法过了。

    听过前朝皇帝还有时候会免税,如果免税大伙还能将就着活下去,但是现在的皇帝据说是个不管事的,只听一个姓魏的太监的话。大家想着,这太监是没有根的人,对人的恨意肯定特别深,怎么可能会考虑大伙的生活呢?

    嗨,这日子是越过越难!

    李过又看了看自己的地,虽然自家的地并不是上好的田,自己能分到的水也不是最多的,但是李过自己是好庄稼把式,伺候的小米长得还是很好的。咱米脂的婆姨为什么唇红齿白,让老秦都念念不忘?还不是因为这米好嘛!

    李过默默在心里算了算账,眼看就要秋收了,自己这十亩地能收个十来石小米,刨除交的皇粮和租子,能剩下个七八石,参合着杂粮野菜,也够自家活一年的了。

    虽然这点粮食拿来结婚是绝对不够的,但是这年头能活下去就不错,知足吧。

    一想到结婚,李过就有些失落。他今年已经二十一了,就算是农村穷人家普遍晚婚,他这也算是大龄光棍了。自己和念儿是青梅竹马,两家也是世代邻居,按说结亲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张老爹要价太狠,竟然要自己五石小米!

    天啦,五石小米,这可是要人命啦!

    一边骂着张老爹纯是把闺女当畜生卖了,李过又思念地想着念儿的脸,她的嘴唇,她乌黑的长发,她笑起来的样子

    虽然张老爹要钱不要脸,但是他起名字的本事真不是盖的,念儿,念儿,果真是让人想起来就忘不了,可不是“念儿”嘛!

    不行,念儿已经等了自己那么多年了,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如果再嫁不出去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要知道,她可是十里八乡最漂亮的姑娘,如果大龄不婚,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李过开始默默地盘算,村东头老王今年年景不错,如果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