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铸皇明-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图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当你将手指自东向西划过山东丘陵、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乃至于河套平原时,你会有一种世界就在执掌之间的快感,而当你轻轻攥起手掌,将整个江南膏腴之地握在掌心的时候,你又会感觉到你是这个世界的王者!而当你增大比例尺,将目光投向整个世界时,你又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大,个人、帝国、疆域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大明的北面有俄罗斯,西面有奥斯曼和欧洲,南面有浩瀚的大洋,使劲往东走还能看到南北美洲的大陆架!

    崇祯皇帝陶醉而欣羡地看着这幅地图,一时间没有说话。

    “皇上,这就是您的江山。”柳旭恭恭敬敬地指着地图正中央的朱红色国家,这样说道。

    “好,真好,太好了!”皇帝似乎人生中头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的意义:他的世界不在皇宫之内,不在紫禁城之内,甚至不在京师之内,他的帝国在河北,在山东,在陕西,在江南,在岭南,这些地方或许他一辈子都可能去不了一次,但是这些地方都属于他。

    统统都是他的!

    而当皇帝将目光投向东北地区的时候,他的眉头又紧紧皱了起来,他看到了他的梦魇,他的宿敌,他的绝命者,建奴。

    没有人敢说话,所有人,除了柳旭以外,都呆呆地看着皇帝,他们的心情随着皇帝的面部表情而改变,皇帝开心,他们开心,皇帝皱眉,他们悲哀。

    皇帝是太监的天。

    “天作神疆,赋我皇明,子孙永保,世代永昌!”柳旭突然跪在地上,高声叫喊道:“总有一日,这太阳能照耀的地方,都是我大明的疆域,我大明的土地上永远有阳光照耀!”

    “天作神疆,赋我皇明,子孙永保,世代永昌!”太监们不明就里,但是聪明的他们聪明地选择了跪地跟着柳旭叫喊,一时间,歌功颂德的叫喊声响彻了平台狭窄的空间。

    “天作神疆,赋我皇明,子孙永保,世代永昌”少年天子喃喃自语,“这么大的疆土,都是朕的,都是朕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垂头看着地图,突然没头没脑地笑了起来,笑得那恣肆,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肆无忌惮:“好,好,好!柳旭,好你个柳旭!”

    柳旭跪地不语,直视着眼前的皇帝,没有说一句话。

    皇帝的笑声逐渐消逝了,他将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用恋恋不舍的眼光又看了地图一眼,这才说道:“先生起来说话,这就是先生给朕的下策?”

    柳旭站了起来,依旧垂手而立:“启禀皇上,下策在这地图里,这地图不是下策。”

    “那下策是什么?”

    “皇上,敢问一句,这农民叛贼因何而起?”

    皇帝此时已经知道柳旭的每句问话都有深意,因此认认真真地回答:“自然是赋税太重,天灾**,吃不起饭,就要起来造反了。”说完这话,他又叹息一声:“贼亦是吾赤子啊!”

    柳旭用隐晦的怜悯的眼神看了眼前的皇帝一眼,若是在现代,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个高中生,又怎么会承担起这样重的担子?

    从这一角度讲,他是悲哀的。

    老子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没有勇担责任、忍垢忍辱的精神,是做不了万乘天子的,只是这家国天下、内乱外敌的担子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还是太重了。

    但是他不会因为怜悯而手下留情,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柳旭以言辞为刀刃,以智慧为坚甲,要在这明末乱世开出一片太平来。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让他们吃得起饭,老百姓吃得起饭,自然不会起来造反。”

    “只是,计将安出?”皇帝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柳旭,若是吃饭问题是说说话就能解决的,那历史上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

    “在这里!”柳旭蹲在地上,手指一指,目标恰是台湾!

    崇祯看着地图上的那一叶岛屿,默然不语。他是知道这个地方的,毕竟他是这片土地名义上的主人。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祖远征日本,遭遇神风失败,不得已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以为再征日本之准备。及至明代,此地隶属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后因封海政策废除。及至后来,因为沿岸海防复设,直至佛郎机人占据为止。

    只是,这一叶小小岛屿,真的能解决大明的问题吗?

    “皇上,不要看这夷洲小小地方,貌似不起眼,但是其地湿热,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乃至于三熟!学生曾派人加以访问,若是加以开垦,可以开垦出数百万亩稻田,以五百万亩、一年两熟、每亩二石米计算,每年可出稻米不下两千万石!”

    两千万石!

    这个数字是如此的巨大,而且比起遥不可及的征收关税更显得可靠,更加上粮食本身就是比银子更有用的资源,以至于崇祯皇帝一时间有些晕眩!

    按照一个人一年吃两石米计算,这些米可以供应一千万人食用!

    “先生,先生这话可是当真?”崇祯皇帝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他的声音里早没了刚才的杀机,全是弟弟乞求哥哥的音调。

    这个少年天子有求于人。

    柳旭掌握了知识和未来,由不得他不屈服。

    虽然表面上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但是实际上两人的地位早就调转。

    “若是不能产这些米,请杀柳旭头!”柳旭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他马上又说:“不过皇上,此地虽好,却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

    “岛上原有土人数万,分为数百上千部落,之间血仇不断,以相互猎杀头颅为乐,其文明甚低,不足为惧。但是岛上南部已经被佛郎机人的一支,荷兰人占据。欲开拓夷洲,必须先驱逐荷兰人!”

    崇祯皇帝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柳旭,语气里有可惜,也有庆幸:“先生欲前往夷洲开拓?”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柳旭神色不悲不喜:“既然皇上不愿意采纳学生上策和中策,学生只好亲涉夷洲,为大明提供粮食,为皇上排忧解难,千辛万苦,死且不辞!”(。)

第一百三十章 POV:刘如意 茶馆说书(爆更进度2/35)() 
刘如意和周珺几人坐在茶馆里面静静地听说书人说书,神态颇为祥和。

    “茶馆”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叫法,以前都是叫茶坊、茶肆、茶舍,现在不知为何都改名叫茶馆了,兴许是某种流行叫法。

    这家茶馆名为“洪新”,是北京城有名的大茶馆,位于城东南,一条街上尽是些茶馆茶舍,可唯独这一家生意最好。在刘如意看来,这一家生意好的确是有原因的。

    它不是京师流行的大碗茶茶馆,反倒带有不少江南色彩,是以顾客也以江南人为多,尤其是士子最多。茶馆的用茶都是南方名茶,诸如龙井、阳羡之类,喝茶的器皿虽然只是一些细瓷碗,却也都是随时清洗的,一个人用过的茶碗绝对不会没经过洗涤就给第二个人使用,茶博士的火候、汤候也掌握得极好,渐渐地成了一种品牌,人称“洪新”茶。

    刘如意坐在三楼,这个楼层里面有大大小小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茶客,虽然茶叶是上品、冲泡也颇为得法,但是眼下大家谁也没有兴趣去喝茶,几百个眼珠子盯着说书先生的嘴,只期盼着他今天能讲一些新鲜的故事。

    说书先生穿得好像一个生员士子,头戴四角方巾,身上是锦缎道袍,就是不知道他又没有功名在身了。不过眼下没有人在意他究竟是什么身份,一百多个人,农民商人,工匠走卒,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看最近又有什么新故事了。

    说书先生似乎很得意自己的吸引力,他将惊堂木“啪”地在桦木的大桌子上狠狠一拍,随口悠悠道:“今日学生跟大家讲个新故事,‘王在晋作起妖邪法,柳伯阳兴起大同风’!”

    他这话一出,立刻有人高声叫道:“你这算是什么新故事!昨儿听了,前日也听了,你尽拿这过时的故事来糊弄人!”

    说书先生闻言有些尴尬,不由得辩解道:“你虽然听过了,但是其他客人还没听过,对他们来说自然就是新故事了。”

    “我们都听过了!”“快快拿新故事来!”茶客们纷纷叫嚷起来,意图让说书先生换个新故事来讲。

    说书先生皱了皱眉,似乎从来没想过竟会遇到这种事情,他想了一想,笑道:“既然如此,学生就跟大家讲一个柳旭怒杀魏忠贤的故事吧!”

    “好!好!”顾客们纷纷叫起好来,不说魏忠贤本来就在京师坏事做尽,能够看看魏忠贤倒霉的样子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就说柳旭一介书生就能生生砍死魏忠贤,这种身份和行为的巨大反差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先生见茶客纷纷叫好,顿时抖擞了精神,讲出一段故事来:

    列位看官,若是说这天地阴阳,造化循环,自然是有数的,有君子便有小人,有忠臣便有奸臣,只是这君子也好,小人也罢,忠臣也好,奸臣也罢,终归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你想这人不过是造化生成的,生时哪怕你权势喧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死后也难逃三界循环,地狱判官!若是一生行善,说不得下辈子投个人胎,享尽荣华富贵;若是作恶太多,或是投了畜生道,前世杀人的被人杀,前世欺负人的被人欺负,更有那进入十八层地狱,享受无尽痛苦的!若是那行恶实在太多的,这报应当时就来,根本不需要等到下辈子。而今学生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当朝的当朝事,就是一个大奸臣、大太监的故事!

    却说天启爷爷继位,真个是圣武神文、英明仁孝,搞得偌大的大明朝无幸位,野没遗贤,一派河清海晏、盛世繁华的景象!内中单表一个太监,这厮原名李进忠,生得一表人才,却是个大奸似忠的。他当年是个破落户,不事生产,单靠一个赌博维生,一日赌博输急了,您猜怎么?他竟然把那话儿给生生割下来了!要说这男人之根,本来是天生地长,阳气所钟的宝贝,本来是人身上极其稀罕的东西,而他却因为逞一时之气给割下来了,可见此人赌性深重,不是善类!

    这李进忠自宫之后,就设法进了宫中,后来在移宫案中助纣为虐,算是得了重新,逐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改名魏忠贤。列为要知道,这司礼监乃是一等一的要害部门,专门掌管朝廷奏章批驳之事,里面的太监都是在内书堂学习过的,由翰林院的才子教导,个个聪明伶俐,识文断字,放在外面都是能考秀才、举人的!这魏忠贤原本是个破落户,如何就能看得懂奏章了?可是他偏偏就是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魏忠贤自从当上秉笔太监之后,权势越发的大了,被称为“九千九百岁”,这厮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搞得天下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却说某年某月,有五个客人客居京城,夜里在房中喝酒。列位须知,这喝酒乃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误事,多少英雄好汉,多少豪杰大才都废在这喝酒上了!这也是祸从口出,五人喝到半酣,一人酒壮人胆,竟然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