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给大明架管炮-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管新鲜。只要三文一碗。”

    朱学从怀中摸出五两银票,往他手里一丢,说道:“福建会馆里洪承畴和钱士升这两人的细报,天黑之前送到我手里,我就再给你十两。如果到时送不到,你自个去诏狱领罚罢。”说完朱学转头就走。

第九十二章 玄之又玄() 
这位举人道:“这位朱巡查一出现,为何只有治易经之人才会感到异常?各位想一想,这是天人感应啊!这六位兄台因是治易经,本就与天道相近,日常治经,便是修行,因此才会在略有小成之时,便能感应到天意。我如此说,各位明否?”

    在场举人个个耸动,他们没有想到,今日居然亲眼见到如此神异之事,本来修习易经,也只是个人依爱好之选,却没有想到此经居然有如此神效,还能感天应人?

    立时就有人后悔没有选择治易经,而刚才六个感应到的举人则是满脸的神采飞扬。既然有感应,那就是说他们的易经小有所成,还有什么比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有用更开心的?

    朱学根本不知道他走后,会意楼里的举人们把和他一会当时是神异事件。此时的他正跟在洪承畴和钱士升后面,心中正在发愁。

    如何能让二名没有参加过会试的举人放弃中进士的希望?朱学一张嘴就能说出一大串,他肚子里有的是坏主意。

    只要想办法让洪承畴和钱士升坏了名声,自然就断了仕途之路。可是断人仕途如同杀人父母,不对,比杀人父母还严重,就如同古人所说,结下一天二地之仇,三江四海之恨,其后患无穷。

    因此那些阴招损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否则只要洪承畴和钱士升知道他们的仕途之路是朱学断的,定然会不顾一切的报复。

    该怎么办呢?朱学一直跟着洪承畴到了福建会馆也没有想到办法。眼看钱士升也跟着进去,朱学知道,他们二人应该是住在一起。

    想不到办法也得想,办法总是会有的。朱学想了想,他现在没有住的地方,正好也去福建会馆住下,再见机行事。

    福建会馆本来只为福建进京的同乡居住,但既然钱士升一个浙江人也能在此居住,那朱学只花了三两银子也就在福建会馆租了一间房子。

    福建会馆本身并无饭菜供应,但却有大厨房供自带奴仆的人使用,还没有到饭时,各房的奴仆就开始扎堆洗菜。

    朱学装模作样的拿着一本书,坐在庭院中的凉亭里,他却忘记自己的穿着是头上顶头巾,杂色的圆领,妥妥的百姓打扮,这种打扮拿着书在凉亭里看,要多奇怪有多奇怪。过来过去的奴仆们无不多看两眼。

    朱学也不管他们,表面上装着看书,其实他在竖着耳朵听奴仆们闲聊。

    “三儿,你们老爷今天还是吃素?这都三天了,没肉受不受得了啊。”

    “你那菜是那买的?东市口?几文一斤?”

    “昨个老太爷来信,说是身体不大好,想让老爷回去瞧瞧”

    “我跟你说,这个菜一定要煮着吃,不要先放盐。”

    朱学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尽是废话,没听到一句有用的,只能摇摇头,偶然间看到手里拿着的书封面,朱学一愣,金瓶梅?我靠,他顺手从别人桌上顺的书,居然就是一本大大有名的好书?

    页脚处赫然印着兰陵笑笑生著几个字,看样子墨色很新,应该是最近印制的。

    这下朱学当真来了兴趣。后世的时候他总听说过金瓶梅的大名,说是写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但总是没得看,因为书店里没有卖的。

    后来有了网络也没想去看,因为有了岛国妹子们为艺术亲自献身的小影片,谁还去看干巴巴的古文?

    此时没了网络,也没有豪放小电影,有本好书看看也行。朱学随手一翻,登时眼就直了。

    他这随手一翻就翻到第四回,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里面的文字虽然没有用标点符号,但其字里行间仍然能让朱学感到一股骚骚的气息。

    其中正写到潘金莲和西门庆幽会,西门庆便双膝跪下说道:“娘子可怜小人则个!”一面说着,一面便摸他裤子。

    妇人叉开手道:“你这歪厮缠人,我却要大耳刮子打的呢!”妇人嫁了武大三寸丁似的物事番遇了西门庆,风月久惯,本事高强的,如何不喜?

    但见:交颈鸳鸯戏水一个将朱唇紧贴罗袜高挑,肩膀上露两弯新月搏弄得千般旖妮羞云怯雨恰恰莺声,樱桃口微微气喘。细细汗流香玉颗涓涓露滴真个偷情滋味美。

    朱学看得性致高涨,心中爽快之极。这古文写情,与后世不同,其描写之中,并不细写,而是用艳丽之极的词句带过,让人用想像来意淫,想像之中朱学便如同化身西门庆,与那潘金莲在王婆家给武大戴绿帽。

    咦,想到此处,朱学登时有了办法。他想到让洪钱两人为他所用的办法了。男人在世,所为无非是权、钱、色。

    色虽然排在最后,那是因为有权有钱才有色,但在男人的**中,色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是不可动摇的。

    孔子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饭和好色都是人的天生**,只要在色字上下工夫,断了洪承畴和钱士升的仕途之路,何愁他们不入朱学的掌中?

    洪承畴看来二十多岁,应该是已经成亲了。钱士升四十多了,别说成亲,他的儿子应该都要娶媳妇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朱学要做的,和成没成亲,是不是老男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是男人就行。

    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情况,把洪承畴和钱士升在京的一切情况摸清楚,他好对症下药。

    要摸清一个人的情况,没有比锦衣卫更合适的来源。

    朱学出了福建会馆,径直走向一个挑着馄饨摊的老人,老人看了朱学一眼,说道:“客官要吃馄饨吗?小的新包的馄饨,保管新鲜。只要三文一碗。”

    朱学从怀中摸出五两银票,往他手里一丢,说道:“福建会馆里洪承畴和钱士升这两人的细报,天黑之前送到我手里,我就再给你十两。如果到时送不到,你自个去诏狱领罚罢。”说完朱学转头就走。

第九十三章 先打三十() 
老人骇得直拍胸口,心中大叫:“他怎么发现我的?我在这福建会馆门前卖了三年的馄饨,从没有被人识破。这个朱学只是路过时我看了一眼而已,就被他发现了?难道他当真是神人?会传说中的法术?”

    这老人正是锦衣卫的坐探,朱学之所以能一眼识破他,靠的正是他那双强化的眼睛,朱学只看了老人一眼,就从他的眼中看出和骆养性这些锦衣卫一样的目光。

    这种分辨方法很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朱学就是能做到,只要看一眼,就能从目光中把人分类别群的区分好。

    因此老人卖了三年馄饨,没有被任何人识破,而朱学一眼看过就知道,他是锦衣卫。

    朱学吩咐他的事他不敢不办,虽然朱学在锦衣卫没有任何职位,但在锦衣卫内部流传之中,朱学还不知道是什么来头,连骆养性都不敢和朱学硬抗。

    尽管朱学小小的吓他一下,未必能当真,可老头不想冒这个险,只能乖乖的去做朱学交待的任务。

    当天晚上,朱学就收到洪承畴和钱士升两人的详细密报。大略得看了看,朱学对洪承畴更感兴趣了。

    密报中记载洪承畴幼年时一桩事,因为家贫,洪承畴幼年时得帮母亲卖豆干。私塾的学生们来买豆干吃,洪承畴想让他们多买一块,学生们就说,先生让他们对对子,到现在还没有想出来。

    洪承畴说,这有何难?于是帮他们各自将对子对出,以后学生们只要碰到难题,全都去买豆干,回来后便能不挨先生的打。

    别人看这个故事,可能会称赞洪承畴小小年纪便聪明绝顶,有头脑。而朱学却从中看到了洪承畴的人心。

    这个人并不是岳飞海瑞一样的人物,而是贪钱卖智,不可大用,但用得好了,也是一大助力。

    世上本就无完美之人,朱学并不想找什么完美无暇的君子,找得就是这样的俗人。

    朱学躺在床上想了好久,才终于定下如何引诱洪承畴的计策。

    第二天一早,朱学正欲外出吃早饭,然后去找人下套设计洪承畴。忽然一大群捕快便拥进福建会馆。

    大清早的,来这么多捕快做什么?朱学认得带头的捕快,正是顺天府的捕快头李快手,他去见李长庚的时候见过他。

    本来是有些好奇的,但朱学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是瞥了一眼,就待要走,忽然听到李快手怒喝:“快说,那洪承畴和钱士升住在那里?”

    福建会馆掌柜的连忙道:“我带官爷去。”说着一溜小跑的在前面带路。

    朱学一怔,洪、钱两人惹上事了?怎么顺天府捕快找上门了?

    朱学来不及多想,便跟在捕快们后边,往后院行去。

    如狼似虎的捕快何等的嚣张,朱学眼看着捕快们冲进房,却被洪承畴三拳两脚的打了出来。

    洪承畴怒喝道:“尔等贱役,何敢冲撞举人之所?”

    他是举人,也等如同有了官身,按律是不必理会捕快的。

    李快手对此岂能不知?但洪承畴现在涉及大案,他可不敢把洪承畴放走了,立刻怒道:“把他围起来,洪举人,你的案子犯了,府尊派我等传你,这是票签,还请你到堂过审。”

    此时钱士升也被捕快们团团围住,钱士升也怒道:“尔等当真不把举人放在眼里?再敢动我之物,我必然告上礼部,治尔等侮辱斯文之罪。”

    李快手冷哼一声,他在京中做事,见识过多少大人物,小小的两个举人,倒还真不放在眼中,手一挥,喝道:“把这两人带去过堂,一应物品全数封存。”

    这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洪承畴虽然能打,但也不过是二三人敌,也打不过如此多的捕快。但捕快们也不敢给他们上刑具,就这样围着洪、钱两人把他们带往顺天府。

    朱学心中奇怪,两个举人被顺天府如此传唤,所涉的案子定然不小。否则李长庚是什么人?岂会如此做出如此孟浪之事?这不是得罪了两个举人吗?

    要知道谁也说不清举人会不会中进士,将来会不会做到高官,因此对举人都是尽量少得罪。

    既然知道洪、钱两人被带往顺天府过堂,朱学就不着急了。

    慢悠悠的到福建会馆门前吃了碗馄饨,朱学问那老头道:“昨个我才让你查一下洪、钱两人的底细,今个他们就被抓到顺天府过堂,这事不是你们锦衣卫做的吧?”

    那老头摇了摇头,说道:“两个举人而已,锦衣卫能把他们放在眼里?朱爷您说笑了。”

    朱学只是顺口一问,也没真的怀疑锦衣卫。吃完馄饨朱学叫了辆车来到顺天府衙,此时门前已经围了一大堆听堂的百姓,个个挤来挤去,议论连连。

    只听这个道:“举人敢杀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就是,两个举人不给钱,还把给杀了,这样的人要是以后当了官,那百姓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可就倒大霉了。还不得被这两个举人全糟蹋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这两个举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杀人犯,而且还两人嫖一个这怎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