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给大明架管炮-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学并没有等多久,就见主事的板着脸领了三个武官过来。朱学一瞥眼,也分不出这三个武官是什么职位。

    主事安排他们分开坐好,每个案几都隔着三米远,防止他们舞弊。朱学看着直想笑,nn的,你舞弊钱都收了,还玩这一出,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主事严肃的给他们每人发一道考题,朱学看了看,大致是问援朝平倭之利弊。其实他根本就没有看懂,而是连蒙带猜出来的。

    如果让他用白话文胡诌一下,说不定也能诌上来。只是好多繁体字他根本不会写,这可就不好办了。

    不过他也不急,反正已经交钱了,全套呢,就等享受作弊的快感吧。

    朱学转过头去看那三个武官,只见他们个个拿着笔杆如同拿小刀一般,愁眉苦脸的一笔一划的写的。

    朱学登时肃然起敬,这三位兄弟,居然舞刀弄枪之余还兼通文墨,自己是自愧不如啊。

    他正在感叹,主事将一张写满字的纸放在他的桌上。朱学一看,正是这一道策问的答案。

    主事说道:“照着抄一遍罢,不会的字就依样画出来。”主事倒真是火眼金睛,知道朱学有些字肯定不会写。

    朱学倒是真想振臂大呼,我不是文盲,好歹哥也是本科生毕业的。可那是后世的文凭,大明朝不认。而且现在他真的是文盲。四书五经只会一两句,还是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就是繁体字,如果不给他字照着描,他也写不上来。

    算了,文盲就文盲吧。朱学拿过卷子,执着毛笔深一横浅一竖的开始画字。不画没办法,他是用硬笔惯了的,用毛笔写字?别开玩笑了,还是好好画吧。

    看到主薄公然帮朱学舞弊,其他三个武官个个脸涨的通红,便如同公牛一般,鼻孔里喷出来的好似都是热气。

    主事一瞪眼,怒道:“看什么看?你们这些穷鬼,也敢看人家,人家是给了钱的,你们一个大子都没花,还不老老实实的自已做?”

    三个武官被主事一吼,倒也不敢出声,兵部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再混也不敢对上司混,分分钟就能扒你的衣服走人。谁让自己没钱呢,还是老老实实的写吧。

    朱学没功夫去管他们三个人的羡慕嫉妒恨,费了小半个时辰,终于用鬼画符把策问画完了。

    主事接过这一篇鬼画符看都不看,他当然不用看,本来策问就是他写的。直接摸出印章来,在上面盖了个‘合’字,朱学策问这一关就算过了。

    主事笑道:“你且先回原位等候,等他们考完了,再一起去考步骑射。”

    朱学点点头,径自回座等候。

    一刻钟后,三名武官先后交上策问,主事的每张策问只扫了三息,立刻就刷掉两名武官,板着脸道:“你们两个不合格,下月初五再来考过。”

    两个武官也不惊讶,好似明知自己考不过似的,连手都不拱,扭头就走。

    主事怒道:“就你们两个,只要我在这一天,你们就别想过关,两个穷鬼。”

    朱学则是钦佩的看着剩下的那名武官,对他拱手道:“在下朱学,敢问兄台大名?”

    那名武官也拱手粗声道:“在下张炎平,辽东石铺口把总。”

    朱学奇道:“兄台是把总?你不是世袭军官的吗?怎么也需要考试?”

    张炎平苦笑道:“是某倒霉,抽签抽中了,也怪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手气差。”

    原来即使是世袭军官,每年也得抽一部份人出来检验一下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是要暂停军务,停发一切军饷的。而且你不合格了,也不会开除你,你也不能做其他的营生,逼得你只能奋发上进,考过关去才能复职。

    这是个苦差事,但又不能不做,因此每年名额下来后,各级军官依照比例各自抽签,谁倒霉,谁就来考试罢。

    其他那两名武官张炎平也都认识,都是一起来考试,屡考屡败的老相识了,一个是陕西的,一个是广东的。

    一直快走到考步骑射的校场,张炎平才把这些事说清楚。

    朱学摇了摇头,这太祖皇帝倒也真是用心良苦,把事情想得太全,你要是真英明,就别搞个职业永远制啊,祖宗会打仗,不代表儿子、孙子也会打仗。

    历史上有名的赵括,就是‘纸上谈兵’那个,不就是典型的,爹是英雄,儿不是好汉?一举断送四十万赵军,成就白起赫赫凶名。

    主事也不管他们的闲谈,指挥兵丁竖好靶子就分别让人给他们一人一弓,朱学拉了拉,弓是软弓,朱学毫不费力的就拉个满弓。

    张炎平笑道:“别试了,你给过钱,给你的就是软弓,等下做个样子,靶子那自有人帮你插上箭。”

    我去,这也行。

    朱学服了,这钱当真是没白花,说是保你过关就是保你过关,箭都帮你插好还不过,就真没天理了。

    既然是做做样子,朱学就有气无力的拉了几下,连箭都没有搭在弓上,果然对面三十步外的靶子那传来报靶声:“一中一,二中一、三中二,四中二、五中二……”最后报出来的是,十中三。

    也就是说朱学的最终成绩是步射十箭有三箭上靶,合格。

    朱学难以至信,十箭中三箭就合格?这也太好考了吧。

    张炎平看他发愣,以为他嫌中得太少,笑道:“十中一就算合格,你是十中三,已经很好了。”

第七十章 猛将() 
nn的,朱学简直是要骂娘了,十中一就合格,真是有没有搞错?就是蒙,十箭也能蒙中一箭,这还考个屁?难怪明军的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有这样包全套包过关的规矩,还有这十中一的烂合格线,军官都不行,怎么能怪兵?

    他也不想想,自己就是花钱过的关,要是严格起来,别说考一场,就是考十场,朱学也过不去。这是典型的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朱学不要脸已经到了极点。

    张炎平弯弓搭箭,光是听到弓臂被拉弯的‘吱吱’声,就是知道这是一张硬弓。张炎平眼神锐利,屏息稳住,手一松,“哧”的一声,箭枝快的根本看不到,就已经插在靶子上了。

    报靶立刻叫道:“一中一。”

    张炎平根本不停,一箭接着一箭,不过十几息的功夫,十箭射完,报出的靶数是十中十。

    朱学都看呆了,以他强化过的目力,清清楚楚的看到十根箭都深深射进木靶中,而且全都在靶心,其间距极小,都放不下一根指头。

    “啪啪啪”,朱学忍不住鼓起掌来,喝彩道:“张兄好射术。”

    张炎平淡然一笑,说道:“我这算什么,我手下有一人,可以在一百步外连射五十箭,箭箭都能射中靶身。”

    朱学张大了口,世上当真有这样的人?要知道大明的一百步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米。拿着一张硬弓可以射到一百三十米外,五十箭,箭箭中靶?

    朱学怀疑的道:“张兄,你可不能吹牛,连开五十箭,箭箭中靶?不说这准头吧,光是力气也不够啊。”

    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连开十箭就得耗掉全身力气,就比如张炎平,虽然他努力装作无事的样子,但朱学可是强化过目力的,能清楚的看到他开弓的右手在颤抖。

    张炎平一瞪眼,怒道:“我张某从来说一是一,绝不妄言,你要是亲眼见到铁牛,就知道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气了。”

    朱学大喜,叫道:“张兄,既然手下有如此猛将,可否将他转到兄弟帐下?不瞒张兄说,我这两日便会被升为大兴巡查,手下没有猛将有些不放心,不知道张兄可否割爱?我这里有纹银二百两,权作往日铁牛兄弟消耗之用。”

    张炎平瞪大了眼,这辈子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过这种事。朱学居然出二百两买铁牛?张炎平大喜过望,叫道:“兄弟当真要收留铁牛?绝不反悔?”

    朱学道:“如果当真如兄台所说,不用五十箭全中,只要能中三十箭,我绝不反悔。”

    张炎平伸出手掌,迫不及待的说道:“君子一言。”

    朱学在他手上一拍,说道:“快马一鞭。”

    张炎平哈哈大笑,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说道:“我这就写信,让铁牛来京,兄弟你到时可真不能反悔。”

    朱学看到张炎平激动的模样,倒是有些奇怪了,张炎平就算卖人卖了二百两,也不用开心成这样吧。难道张炎平真是吹牛了?还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猫腻?

    不过已经击过掌,倒也不好再说什么。朱学打定主意,如果张炎平当真是吹牛,大不了和他翻脸就是。

    张炎平倒不知道眼前看似豪爽的朱学,已经打定主意准备随时和他翻脸,而是兴致勃勃的骑上马,开始骑射。

    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平日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十中三,今天张炎平居然马射是十中七,就连主事也难得的说了一句,‘有些本事。’

    至于朱学,那就不用说了,十中二,他刚骑上马,连弓都没有拿到手,对面报靶的就一连串的报出来,最后他合格了。

    既然通过考试,那主事也不为难,痛快的开出武功合格的票单。

    朱学和张炎平走出武选清吏司,张炎平道:“兄弟,等铁牛来京我去那寻你?”

    朱学笑道:“我这就去吏部报备,不出意外,今天兄弟就能升成大兴巡查,到时你带铁牛去大兴巡检司找我便是。”

    张炎平哈哈大笑,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祝兄弟万事顺遂,一路高升。”

    当下两人分别,朱学骑着马回到京城,前往吏部报备。

    这吏部报备,不过是走个形势,其实按照正式的程序来说,朱学已经可以升职为大兴巡查。

    但在吏部报备后,就更明正言顺一些。因为只要在吏部落了档,他就是正儿八经的正九品,可以代代传承。可要是吏部没有他的档,那就只能一辈子是个巡查,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伪官。

    因此,吏部报备虽然是形势,可是必须要走。

    吏部在内城,朱学此时还没有官身,好在他有顺天府开出的票单,守内城的兵丁在查看过票单后就放他进去了。

    内城果然比起外城来,又是一种气象,至少街面上干净多了。六部都在一个地方,吏部也不难找。

    只是朱学还是傻眼了,还没有到吏部呢,只见前面排队的官员足足有四五百米,到处都是乌纱帽在不停晃动。

    放眼望去,全都是飞禽走兽,其中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是最多的。其中居然还有数个四品的云雁在排队。

    武官也有,只是要少的多,只有百十人,朱学也懒得去仔细看,但最低一级的,也是个八品犀牛。

    这得排到什么时候?而且排队的全都穿着官服,自己这一身布衣,站在这么多官员面前,太tmd让人看不起了,到时有个官来让你往后排,你让还是不让?

    咦,朱学登时有了主意。无官无阶的,倒也有好处。朱学看着不停在吏部大门口奔跑传话的青衣小厮,嘿嘿一笑,便转身又出了内城。

    找到一家成衣铺,朱学花了一两三钱的银子置办了一身和青衣小厮一样的衣服,再次回到吏部门口,大摇大摆的就往吏部门里走。

    四五百米的官员们就这样眼睁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