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悍刀行-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结果如何,不言而喻,大秦虎师必定胜利,还是一场全面击溃敌人的大胜,足以见得士气的重要性,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恐怖。

    难怪太史慈这一段时间,熬练武道的时间锐减,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商鞅的《商君书》、《秦律》。

    以及大量的裨官野史杂记,原来是从这些书简记载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大秦虎师悍不畏死的症结所在。

    这其中还有遍读半座书山的戏志才帮忙,凭借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从浩如烟海的书籍典策中节选一些相关的书籍,交给了太史慈。

    不然的话,太史慈单凭自己的能力,找个二三十年也不见的能够找到,书籍冗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书籍稀缺。

    世家望族之所高人一等,在于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传承,他们为了保持统治根基的稳定,对于各种典籍敝帚自珍,知识垄断。

    偏房子弟想要进入宗族传承重中之重的藏书楼,都得视情况而定,更何况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

    辛亏戏志才当年担任了书山祭扫一职,得以观看了天底下最为齐全的书籍,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在戏志才看来更有万里山河。

    这才造就了一位‘胸中有万千沟壑,腹中有锦绣乾坤’的稷下国士。

    太史慈琢磨出悍不畏死的症结只是第一步,更加艰难的还在后面,首先得有足够的士卒进行熬练,其次能够坚持长时间不睡,再者就涉及到了人性。

    士卒和人性这两点暂且不提,单是坚持十余天不睡,除了十几年如一日只睡两个时辰的太史慈,估摸着没人能够做到。

    就算是太史慈,早就达到了极限,如果不是依靠从小被父亲灌输的振兴宗族执念强撑着,在第七天的时候便倒下了,哪能撑到现在。

    而那些坚持到现在的人畜,不仅杀人功夫一流,保命功夫更是高人一筹,时不时的趁机歇息半柱香时间,这才得以坚持了十余天。

    一个停字落下,精疲力尽的太史慈和一千多人畜‘嘭’的一声砸在了血水中,昏死了过去,睡的太死了连鼾声都没有。

    刘辩为了笼络人心亲自抬走了太史慈,那些大卒种子一千多人畜则被小心抬进了营帐,免得在大雨中得了疫病。

    不过为了防止他们暴起杀人,营帐四周围了一圈严阵以待的钩镶悍卒,准备随时镇压这些没有红漆札甲环首刀,却比披甲戍卒中的佼佼者还要令他们忌惮的人畜。

    太史慈睡了两天两夜才醒了过来,一边感激涕零的接过主公手中的肉糜,一边静静等待一千多人畜醒过来。

    “感觉怎么样?”放松下来的刘辩,询问了一句,便开始进行嘘气养龙虎的水磨工夫,一点一点的剔除如海水倒灌冲入囱会、上星、神庭三大气数窍穴的大限刼数。

    去年,庞德公戏志才师徒二人联手施展谶纬秘术,以关羽的青龙气数,太史慈的黑色夔牛气数镇压大限刼数。

    百会、囱会的大限刼数退散了绝大部分,但还余留一些杂质与自身气数纠缠在了一起。

    只要剔除干净,气数窍穴不仅净如琉璃,坚如城关,极难被一些居心叵测的谶纬大家种上一些特殊气机,还能立即突破境界。

    当初刘辩在黛眉山之所有能够突破二品宗师,便在于机缘巧合之下借助七杀摩崖石刻的剑意,净化了百会中所有的大限刼数,入河变蛇,走江化蟒。

    一缕白丝变成了一条小青蛇,气数绵长,气机暴涨,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二品宗师境。

    但是像七杀摩崖石刻这种大福缘,百年难得一遇,能够得见一次已经是祖坟长青松,祠堂生青云了。

    还想见第二次?除非是积攒了十八辈的阴德,祖坟长出一棵参天古柏,才有那么一点希望。

    毕竟这次大福缘突破境界倒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能够领悟王老剑尊的剑道真意,这一点可就恐怖了,不亚于一场密宗的最殊胜灌顶,证得法相圆满果位。

    棋高一着的是,七杀摩崖石刻是一种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潜移默化影响,最终会张冠李戴,把王老剑尊的剑意转化为刘辩自己的刀意。

    虽说不如最殊胜灌顶的一蹴而就,一跃成为站在山顶的武道巨擘,但自己一步一步趟出来的路子,却有希望破开天门,站在云端。

    脚踏实地的自己走,化蛟成龙的希望更大,却有可能夭折在半山腰,其中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刘辩倒是更喜欢春风化雨的影响,类似于钱握在自己手里和握在老婆手里的道理,诚然都是自家的东西,但放在老婆手里,不如放在自己手里更稳当,心底更有谱。

    所以每剔除一丝大限刼数残留,刘辩就如三伏天灌下一大碗冰凉的山泉水,心里说不出的舒坦,一有点空闲时间便以水磨工夫剔除杂质,乐此不疲。

    细致吃完一碗肉糜的太史慈,忙不迭的开始搬运体内气机,这十来天为了不出纰漏,他停止了熬练武道气机,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的郁结难受。

    武道气机渐渐在脉络之间溢散开来,通体舒泰,心底踏实了许多:“睡了一觉,精神和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就是这几日没有熬练气机,心里面有点不是滋味。”

    “哈哈。”

    刘辩闻言,情不自禁的大笑了一声,颇为理解太史慈的感受:“子义这十几年从来没有松懈过,突然不练功了,自然有些不是滋味。”

    话音微顿,最是熟稔太史慈夔牛气数的刘辩,觉察到其中的一丝微妙变化,拍了拍他的手臂道:“一张一弛,松弛有道,子义说不定因祸得福了。”

    太史慈认真的点了点头,自己在通往山顶的石阶上,似乎迈出了很大一步,隐隐触摸到了指玄的一丝韵味,却又镜花水月,模棱两可。

    一指通玄的神妙便在这里,远看真实如海市蜃楼,近摸却是水中捞月,看得见摸不着。

    只有当他搭建了一座近水楼台,皓月便在指尖明了。

    稷下学宫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曾有一句话,对于这种神妙意境的阐述,可谓是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独坐瑶台镜,指在青云端。

00184 大潮云涌()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三国悍刀行最新章节!

    清明过后,很快便是立夏了,小暑、大暑纷至沓来,一转眼的功夫,又是一年八月十八。

    大汉幅员十三州,风景秀丽,包罗万象,到了秋分时节有几处必去的景点。

    凉州边陲的西海,每逢八月秋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连绵盛开,簇拥着西海形成一望无际的黄色花海。

    驻足在西海边缘,右边是一望无际的黄色花海,左边是浩渺无边的蓝色湖泊,天空大雁成行,雄奇壮丽,风光旖旎。

    大汉山多水多山水更多,泰山山景甲天下,其中以太平顶秋季的紫气东升最是迷人。

    秋分拂晓,万里云海尽头的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淡黄,又由淡黄化为橘红,洇染的茫茫云海赤紫交加,如一顷绵延不见尽头的紫气云海,当是道教第一绝胜景观。

    在戏志才眼中秋分时节值得一去的地点,不是西方边陲西海,也不是中原腹地的泰山,而是位于江东的钱塘江。

    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辰,潮峰最高,自从高祖时期八月十八观潮便已经蔚成风气,吸引大量的三教九流人士前往三处最是绝佳的观潮地点。

    一是钱塘江东南的海塘大堤,潮头来临时,天水交接处闪现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如一条水潮长城滚滚而来,气势恢宏,波澜壮阔,这便是极为著名的一线潮。

    二是钱塘江正东的采石矶,站在视野开阔的采石矶上,向东南方向望去。

    东边一座浩荡潮头,南边一座浩荡潮头,在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江心‘轰隆’对撞,激起一道冲天水柱,浪花四溅,蔚为壮观。

    这座可以观望交叉潮的采石矶,便是戏志才这一行的目的地,当然了睡觉都嫌浪费时间的他,并不是真的效仿负笈游学的儒生,游山玩水,戏游人间。

    迫不及待的赶往采石矶,是因为挚交好友郭嘉每逢八月十八一定来这观潮,他来这里是为了偿还二月二三拜的第一拜。

    招揽无双国士郭嘉,为主公效命。

    本来这一趟他是不需要亲自前来的,可谁知该死的地府判官泄露了天机,好死不死的说了一句‘得郭嘉者,可得一座中原,半个天下’。

    得一座中原好理解,意思是大江以北最为富庶的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等六州之地。

    半个天下,应该再加上凉州、并州、司隶三州,这样一来,大江以北的疆域全部落在手中,这和赤果果的告诉野心勃勃之辈,谁得到郭嘉,谁就是皇帝有什么区别。

    一时之间,风起云涌,整个天下的世家望族望风而动,上十阀、中百阀派遣嫡长子嫡长孙亲自过来招揽不说,就连下千阀也是携带着厚礼,试图碰碰运气的准备拜访郭嘉。

    当初一本上万字的《察纳十九言》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在两字面前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可谓是讽刺之极。

    在查看过太常寺的密报之前,戏志才对于招揽郭嘉最起码有着九成把握,可当他逐字逐句的看完密报之后,心里踹踹不安,九成把握瞬间降到了三成。

    九成把握是在于当初三次大礼参拜的时候郭嘉在场,但凡见识过主公胸襟的人,别说郭嘉这等寒门了,就是荀彧这种出身于上十阀的国士,都忍不住纳头就拜。

    要不是荀彧这种顶尖国士心智坚定,心中早有了匡扶汉室的人选,说不定当时就投靠了主公。

    那一日过后,戏志才曾经试探过荀彧,询问他为什么不投靠根正苗红的太子,反倒是选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宦官之后曹操。

    荀彧起先是不愿意回答,拗不过挚交好友像个小娘子一样的死缠烂打,只能把理由托盘而出,主要在于刘辩背负的大限刼数。

    千古一帝秦始皇何等的雄才大略,沾染上了大限刼数依旧逃不了一个钉死天门的凄惨光景,更何况一个远远比不上秦始皇的刘辩。

    在荀彧眼中,刘辩就是早夭之相,就算是殚精竭虑的去辅佐,建立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功绩,可等到刘辩一死,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浪费了心血倒是无妨,就怕到时无法匡扶汉室,重现汉武光武时期万国来朝的盛况。

    他们这些个顶尖国士,自诩是不弱于张良萧何邓禹寇恂之流的大才,倘若是功绩没有他们的大,岂不是白活了一回,白白浪费了匡扶天下的才略。

    戏志才遗憾归遗憾,更多的则是一种欣喜,不是因为他妒贤嫉能,想要一人独占太子府,而是因为第一谋主最重要的职能是为主公举荐人才,招揽人才。

    要是一个个的都自动来投,省事倒是省事,可就埋没了他这些多年收集国士上将密报的心血了。

    在戏志才的筹划中,挚交好友郭嘉是一位必争的顶尖国士,未来将是主公的股肱之臣左膀右臂,缺了谁都行,唯独缺了他不行。

    所以他才马不停蹄的赶往江东钱塘江,为的便是招揽这位必争的平天下国士,着急的原因在于那个降为三成的把握。

    或者说在这多如牛毛的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