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悍刀行-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良听到‘朕’字,心境早已达到铁石心肠光景的他,略微出现了一丝恍惚的神色,曾几何时,他和祖猛奴、贺镇远、麹大胆这些草莽出身的粗鄙武夫,年轻时见了燕蓟军的一名小小屯长,那都是畏畏缩缩的不敢说话。

    现如今堂堂皇帝陛下,天下的九五至尊,见了都得给足面子,按照那些酸腐读书人的话说就是礼贤下士。

    见了酒就把持不住的祖猛奴,一听说准备了好酒,不等吕良答话,拖着吕良健硕的膀子,快步向那处简陋的茅草屋走去:“二狗你傻在这作甚,难不成这么多年不见,真的练武练傻了?”

    “这可是陛下亲自给你准备的好酒,这面子真是大的没边了,以后见了那帮老兄弟足够你吹破大天了。”

    刘辩登基称帝了没错,却也只是空有名头徒有虚表的皇帝罢了,朝堂以及天下的各个州郡,实际上是由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汝南袁氏广陵陈氏等等,这些顶尖世家望族组成的利益党羽所掌控。

    好在按照程昱的阳谋,早就把自身从那座蝇营狗苟乌烟瘴气的朝堂摘了出去,不然想要肃清朝野整饬朝纲,起码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勤政苦功。

    毕竟这些世家望族对于天下的渗透实在是过于根深蒂固了,上至三公的轮换,下到多到数不过来的亭长,全都由这些世家望族决定。

    所以郭嘉当初的《察纳十九言》才会带来那么大的震动,这相当于得罪了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一群人,还能活到今天,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现在朝堂的局势确实不利于刘辩,或者说不利于皇帝,但这正是他所需要的,这座愚公都移不开的大山以后同样会掣肘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包括织席贩履的刘备在内,这三位未来站在风口浪尖的枭雄,全都是世家望族的一员,难不成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学着自己这样肃清朝堂?

    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刘辩,带着一大票武将呼啦啦的走进了茅草屋,不怎么大的茅草屋瞬间挤得满满当当,端起一碗黄酷酒:“朕敬吕将军一碗。”

    这要是换成天下十大高手,指不定会说上一句不善饮酒,沽名钓誉一番,皇帝老子敬的酒老子都不喝,这要是传到江湖上名声绝对大震,直追武帝童渊。

    但吕良曾经在大汉边军待了许多年,属于军旅一员,更是镇守国门的边塞武将,哪能不油然而生一股子激动,若不是在稷下学宫熏陶出了一些君子坦荡荡,自身又是当今天下军方有数的武道大宗师,不知道会激动成什么样子。

    吕良端起这碗重达千钧的黄酷酒,脸色阴晴不定,更是举杯不定。

    ‘砰’的一声,祖猛奴猛地锤在吕良肩膀上,骂骂咧咧道:“二狗,几年不见你咋地变的这么不爽利了,不喝拿过来给我。”

    吕良回头看了生死与共多年的袍泽,心底叹息一声,有些心声实在是无法吐露给自己的好兄弟,荀攸先生曾经找过自己,诉说当今天下的局势,说出了皇帝陛下的九死无生。

    同样是效忠大汉王朝,不如效忠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二皇子,虽说庶出,却也是汉灵帝的直系血脉。

    罢了罢了,就像当初在燕蓟军还是一名小卒子时所说,有钱一起喝酒,没钱一起埋在乱葬岗。

    至于买副棺材那是不可能的,有这钱还不如多喝两碗黄酷酒。

    吕良一饮而尽。

    ————————

    从前线赶回来的曹操在荀家的独门小院一连逗留了好多天,荀家的仆役震惊之余,不免私底下嚼舌头根子猜测这人究竟是哪一家的煊赫世家子,竟然能让从不留人过夜的少族长破例,还破了这么久。

    独占八斗风流的郭嘉,文坛宗主蔡邕,西凉五大主将之首的徐荣,没一个可以在此逗留到傍晚,更别提过夜了,为了这事郭八斗气急败坏的拔走了少族长三根竹子。

    这些天以来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没

    

00442 只愿杀一人() 
最快更新三国悍刀行最新章节。

    经天纬地之才也好,匡世济民之才也罢,逐鹿天下的枭雄英雄们陆陆续续拥有了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伟业的谋主,刘辩不必多说,先后招揽了戏志才、徐庶、程昱等数位一等一的瑚链大才。

    袁绍也有战略四大家沮授、板荡郎田丰、屠龙术荀谌等三位顶尖谋士,许攸、辛毗、辛评、审配等稍次一些的名士谋士更是多达十几人,谋士一项独占鳌头了,唯一可惜的一点,时常环绕在袁绍身边的莺莺燕燕一个也没剩下,不过换来这么多的名士名将,也算是不亏了。

    曹操麾下的谋士与刘辩大抵相同,荀彧、荀攸、毛玠,三四位熹平之春,还有几名荀彧举荐的稍次一等名士谋士。

    孙策家里的光景可就惨淡多了,只有总角之好周瑜一人,不过不打紧,张昭张纮等大江两畔的稷下名士,在周瑜的谋划下翘首以待,正等着这名在西壁垒一战名声大噪的江东第一名将,周瑜书信里的江左第一英主,至于是否效忠孙策,少不了一番试探。

    唯有刘备一人在谋臣策士一项,依旧是一穷二白,连一位拿得出手的名士都没有,这也怪不得刘备,良臣择明主而栖,许攸审配这些稍逊一筹的名士谋士都故作姿态的待价而沽,那些个熹平之春佼佼者若是没有个眼高于顶,哪能对得起那一肚子的学识和这么多年的勤学苦功,瞧不上织席贩履之辈那是理所当然。

    永寿之春的老国士渐渐迟暮,再有个几年就要凋零的差不多了,大汉王朝的脊梁未来还得靠熹平之春去撑起,熹平之春也着实是千年以降最是繁花似锦的一代。

    李儒陈宫两人,由于北方草原崛起一位横跨东西万里疆土的大单于檀石槐,不得不提前入世,一人在西,一人在北,撑起了大汉王朝头疼了一百多年的边塞防线。

    不然中原腹地哪里来的歌舞升平河清海晏,早就被控弦百万的檀石槐烧的遍地烽火狼烟了,又要上演一场罄竹难书的神州陆沉。

    偏偏因为中原人士由来已久的边疆蛮子偏见,这两位早就应该获得国士美誉的稷下名士,迟迟不见动静。

    就连出身于广陵陈氏的陈宫,也因是庶族偏房出身,再加上常年居住在北方边塞算是小半个北蛮子,儒林不仅不对这位为了大国大义抛弃小家的中原名士赞誉有加,反倒是视作中原耻辱的大有人在。

    过了这么多年陈宫关于国士一事,早就是看淡了,天下人承不承认不打紧,只要同在稷下学宫求学的同窗好友们承认就行,蛟龙不与泥鳅同池,也不是稷下学士们自傲,有些人的看法实在微不足道。

    因为曾经是同窗好友的缘故,李儒和陈宫这么多年来不曾见过一面,两人的权势地位太过于特殊,一旦见了面,保不齐老皇帝怀疑镇守边疆手握二十万铁骑的董卓丁原二人想要谋反。

    现在老皇帝已经驾崩,新皇帝又被汝南袁氏广陵陈氏这些世家望族所架空,也就没那么多忌讳了,两人便相约在八百里秦川的一条小河边见上一面。

    两人各自骑着一匹精良大马,来的快,去的也快,一人只说了一句话,总共不到十个字。

    “何时入京?”

    “就快了。”

    ——————

    荀彧与曹操有一番主臣对奏,同为熹平之春佼佼者的周瑜,也少不了为孙策阐述天下大势,还有武庙的震惊寰宇之处。

    占尽江东风流的瑾玉郎周公瑾,抬起那张神仙出尘的脸容,静静注视扛着大戟含着野草,情绪却萎靡不振的孙策,似是自言自语:“用不了多久,雒阳将会变成一处吃人不吐骨头的绞肉场,即使伯符你对我心生怨恨,我也不会让你待在雒阳的。”

    “说来皇帝陛下对你还是真的不错,册封了六品骁骑将军不说,还让伯符担任了吴郡太守。”

    “明知道已经占据了大江以南民心民意的伯符,现在最缺的是高筑墙广积粮两件事,还敢把江东腰膂重地吴郡太守交给伯符,或者是说交给我周瑜,皇帝陛下的这份心胸着实是心怀天下了。”

    回头又望了一眼多达五千匹的西凉大马,周瑜蓦地陷入了沉思,难道这些只是说看在兄弟的情义上?还是程昱的阳谋?如果真是阳谋拿,不过吴郡和五千西凉大马来换,就算是被你程昱算计一场也值了。

    “驾——”周瑜并未乘坐马车的,而是骑在了一匹白色西凉大马背上,宽博长袖的白色长袍猎猎翻飞,说不出的仙人骑鹿风采:“伯符可知程昱建立武庙的真正意图?”

    猛锐冠世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并不是曹操那种文韬武略兼备的英雄,哪有文人那些花花肠子,即使有也懒得去想。

    就如王老剑尊所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不过是一剑的事,而孙策唯有一杆大戟。

    知道伯符为何如此萎靡不振的周瑜,也不顾伯符听还是不听,但是有些话总是要说的,开始了一番与荀彧大同小异的长篇大论。

    “武庙一事可谓是扼住了天下武将的命脉,那些镇守国门的武将嘴上说不求名不求利,可哪个不想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进入了武庙,将会享受万民香火,这独一份的荣光比起士大夫服食五石散还要上瘾的多。”

    “至于进入神龛的人选,更是大有讲究了。”

    “其实这件事的真正作用,要到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才会体现,程昱阳谋之长远,当真是有些惊世骇俗了。”

    。。。。。。。。

    周瑜蓦地一怔,想起了一事:“当今天下,永寿之春熹平之春两代,看的穿武庙这件事深意的都难有几人,更不要说是开历史之先河了,程昱当得起一句。”

    “经天纬地。”

    孙策置若罔闻。

    过了半个时辰,见公瑾不再说话,扛在肩膀上的大戟,横放在胸前,紧紧握住,‘咯吱’作响。

    声音不大的说了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如同置身于广陵大潮之中。

    “公瑾,戏志才在哪里。”

    最快更新三国悍刀行最新章节。

    

00443 建安大朝会() 
年关过后的第四天,家家户户都要迎接一位在民间排在前五的正神,灶神。

    迎神讲究个抢路头,子时就有人家摆上果蔬酒肉,焚香祷告,家世富庶的还会隆重的摆上三牲五谷,祈求今年家人平安多子多福。

    图个好彩头熬到后半夜才睡的京畿官吏们还没捂热被窝,纷纷被家里的大妇喊了起来,今年的大朝会也是新皇帝登基以来第一场大朝会,定在了不上不下的大年初四,这一点着实让不少世家官吏腹诽不已。

    雒阳皇宫作为整个天下的中枢,红墙绿瓦、檐角飞翘、窗棂云纹等等必备的富丽堂皇是一点不少,整体格局更有一种恢弘大气,以及排山倒海袭来的天家威严。

    御道入口,分别矗立着两座高大的石阙,左右分立,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大小官吏也如这两座相隔甚远的石阙,泾渭分明的站在两边。

    右边的官吏很少,约莫连整座中枢庙堂的一成都没有,延尉傅燮卫尉盖勋两位九卿带着大厩丞郭永等寥寥二十几人站在右侧石阙旁,冷冷清清,如果不是今天一反常态的没下大雪,连抱团取暖都谈不上的二十几人说不定都能在大雪里冻死。

    左侧可就熙攘热闹多了,九卿之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