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悍刀行-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南阳郡有多少守军不用多说,想必各位都是清楚的,就算是加上三十几个县的戍卒,也不会超过一万人,祖将军勇猛无敌是没错,但是面对五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大军,再是勇猛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有一句话叫做站的越高摔得越狠,以祖将军现在的名望,一旦败在黄巾贼的手里,二皇子党再运作一二,文坛那些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很快便会大肆诋毁。”

    “大失所望的祖将军想必会遭到整个天下的口诛笔伐,到时候谁还有精力去诋毁一个位高权重的宗亲子弟。”

    在场的文臣武将,频频侧目,没想到一个小小少年竟有如此高远见地,称呼他京畿司马相如都亏了,应该由衷的喊上一句京畿甘罗才对。

    武将们正愁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太子面临的危机越大,他们才越有可能被委以重任,一个个摩拳擦掌目光炯炯的望向了大将军。

    大将军何进好歹执掌天下兵权数十年,又曾经在永康大乱的尸堆里杀出生天,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这件事挂齿却还称不上大难临头,笑问道:“孔璋说出这番话,估摸着早就有了定计,还不赶紧吐出来,小心我家咸儿晚上去你家。”

    家世在大汉一流本身又被视作下下代俊彦翘楚的陈琳,要说怕的人还真没有,族兄陈群提出九品官人法成为整个庙堂最炙手可热最不可得罪的权贵以后,更是无人敢攫其锋芒。

    只是对那位有事没事喜欢喊自己去喝花酒的何咸,连见面都不敢,每次碰见直接是撒丫子就跑。

    为此还专门从江湖上招揽了一位擅长草上飞的小宗师,每逢出门总会再三嘱咐,只要是碰见大魔头何咸,就算自己在抑扬顿挫的饮酒赋诗也要扛起自己往家跑。

    指点江山的陈琳,突然小心翼翼的瞧了一眼四周,右手不停的打手势。

    破例有幸站在大堂门口的那位小宗师心领神会,赶忙鼓动气机,引得戍守在四周的甲士们,按住了刀柄。

    大堂内,文臣武将忍俊不禁,皆是哈哈一笑,百万黄巾贼带来的紧张气氛消减一空。

    为这场答辩准备许久的陈琳,这才想起来这里是大魔头何咸的家,故作镇定的往门口挪了挪步子,咳嗽一声道:“这事好办,大将军只需要修书一封,命令董卓率领三千人马前来足以应对所有黄巾贼。”

    “以董卓的臭名昭著。。。咳咳。。。。那个名震天下,别说率领区区三千人马坐镇南阳郡,就是只有他一个人露面,判官刘晔沮授这几人也会疑神疑鬼是不是一个圈套,毕竟董卓可是手握二十万西凉铁骑有实无名的诸侯,哪里会轻易涉险。”

    妙啊,傅燮盖勋等人眼前一亮,小陈琳的脑瓜子还真是好使,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很有可能开辟出的南阳战场问题,还解决了一直困扰太子党的最大难题,西凉自立。

    大将军何进的脸色,却有些难看。

    ————————————

    西凉,点将台上。

    国士李儒说出了一席与陈琳不谋而合的言辞,捋平大红袍有些褶皱的衣角,静静看着岳父。

    比起十万铁骑入中原那年明显清瘦许多的董卓,没有半点的迟疑,哈哈一笑:“不就是去雒阳嘛,这有什么可安排的,义父让我去,那便去就是了。”

    眼底却又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失望。

    一袭大红袍的李儒,蓦地展颜一笑,如那披上凤衣霞冠的女子。

    终于要出嫁喽。

    

00393 持桂和纶巾() 
一晃四年过去了,刘辩麾下那帮欣欣向荣的少年将领们,在这几年纷纷举行了冠礼。

    这些未来名震天下成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将校敬仰万分的武庙名将,最引以为傲的不是各自成名之战击溃多少万大军,也不是攻克了多少郡县,而是老皇帝生平第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前夕,亲自为他们主持冠礼,赐下表字。

    作为太子身边三大护卫之首的兀突骨,尽忠职守时很少喝酒,如今战事吃紧更是滴酒不沾,今天一反常态的拎了瓮掺了一半水的黄酷酒,开怀痛饮,任谁看了都觉得凶神恶煞的狮发狂髯脸庞,嘿嘿傻乐。

    突然又默默流泪:“君庸,君庸,好表字啊,阿爹在世的时候总是念叨要读书,那时的我总想着好好的南疆人,学什么汉族的四书六经,拳头够硬就可以了,整天就知道喊打喊杀。”

    “现在我可是被大汉王朝的太子,亲自赐下了一个表字,阿爹要是还活着,保准比生了十个八个孙子还高兴。”

    云纹木门忽然被人粗暴的推开,一员手持双锤的魁梧悍将,焦急的喊道:“罦辂,君庸,别喝了,主公有急事召见你俩。”

    醉的不省人事的胡车儿放在往常,拿鞭子抽他不见得能醒,一听见有人喊他的表字‘噌’的一下从毛毡上坐了起来,迷迷糊糊的擦了一把嘴角的口水:“豕宪,你他。。。。。。。那个做事咋还那么毛手毛脚的,咱现在可是有表字的人了,做事一定要稳重。”

    “你知道什么人才有表字?可是那些没事就喜欢拽出一大堆词的读书人,虽然说那些个瘦了吧唧的读书人,俺一拳能砸死好几个,但他们比咱们招小姑娘喜欢,不就是因为有个表字嘛。”

    管亥哪有时间听胡车儿在这闲扯自己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歪门邪道,沙场武艺强出胡车儿一线力气却逊色两线的他,估计自己拉不动这个膀大腰圆的北蛮子,只能搬出来一座高山压他:“赶紧的别磨蹭了,要不然到时候主公拿下你的表字,你可没地方说理去。”

    灌了足足两瓮黄酷酒头疼欲裂的胡车儿,瞬间酒醒了,在兀突骨管亥两人哈哈大笑声中,拎着两柄大锤子野狗抢食般的冲出了庭院。

    胡车儿见身后两人只知道大笑没一点动身的意思,恼怒道:“你俩快点,要是连累俺被主公拿下表字,俺跟你来没完。”

    三员膀大腰圆的猛将,两青年一中年,各自拎着两柄大锤子,冲出了庭院。

    摆放了一枝素雅栀子花的书房内,芳香四溢,太史慈、方悦、姜冏这些嫡系人马,神态各异的站在书房内。

    青年将领太史慈一如既往的闭目搬运气机,浪费一息的时间都感觉自己在犯罪,青年将领方悦沉思这段时间的得失,特别是前两天的一场突袭战,时机把握的不够准确,下次绝对会少死二十名骑卒。

    两位青年将领做的事全是与自身的志向和梦想息息相关,又老了几岁的中年将领姜冏,则是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一块紫檀木板。

    年初,主公勒令长安小八顾之一的景玉去了一趟西凉,以工笔画在一块价值不菲的巴掌紫檀上绘制了妻子和儿子姜维,栩栩如生。

    得到各种赏赐心安理得的姜冏,当场痛哭流涕,比起一个娘们哭嚎的还厉害,怪不得姜冏总说西凉军无论什么事都是第一,果真不是虚言。

    姜冏正喜滋滋的瞅着妻子站在门前拎着儿子的小手笑靥如花,‘砰’的一声书房木门被一名莽撞汉子推开了,吓的他一哆嗦差点把比命还重要的工笔紫檀掉在地上,怒瞪三名气喘吁吁的魁梧汉子,破口大骂还没出口,气不打一处来的收回了怒目。

    刘辩在最后三员青年将领进来以后,手中迟疑不定的黑子棋子放回了玉质棋盒内,与坐在对面的程昱对视一眼,站起身来:“拖了几个月,南阳战场果然开辟了。”

    “黄巾贼为了一举攻占宛城派遣了气势汹汹的九万精锐,这对于我军来说同样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所以孤决定亲自率领所有的太子军赶赴南阳战场。”

    不知道主公另有谋划的徐庶,察觉到了很大的不对,皱眉道:“主公这么做想必是准备来一招驱狼吞虎的战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失为一条上计。”

    “东征大军的主战场西壁垒,经过这几年的交锋,我军占据的先机已经逐步被栾武子的战略谋划蚕食殆尽。”

    “根据臣的估算,今年黄巾贼略占优势,到了明年那条战略谋划的恐怖之处才会真正体现,黄巾贼获胜的机会将会断崖式的上升为七成。”

    “一旦拖到后年,黄巾贼将会形成不可逆的大势,摧枯拉朽的击溃所有东征大军,在场的武将们活下来一半都算好的,很有可能只有一两位有机会侥幸存活。”

    这句话要是从郭图嘴里说出来,胡车儿早就一拳砸过去了,可徐庶向来不是危言耸听之人,经他嘴巴说出的话十有八九都是事实。

    经历过足够多烽火狼烟熬练的武将们,该干嘛还干嘛,没有一人因为徐庶惊世骇俗的言论,出现两腿打摆子眼皮直抖之类的情况,马革裹尸已是一件幸事。

    徐庶见在场的武将们不为所动,宽心不少,提出了异议:“所以说主公没必要为了一个南阳战场一下子从西壁垒挖走这么多的将领,如果被黄巾贼知道了,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虎牢关,很有可能就会因此丢了牵制百万黄巾贼的第一险要关隘。”

    刘辩与程昱默不作声的又对视一眼,既然稷下学宫公认的战术大家徐庶都说虎牢关有可能被攻占,那么这条计策当真是万无一失了,可行。

    一些涉及蝇营狗苟的权术谋划,现在乃至将来刘辩轻易不会让徐庶知晓的,既然是稷下学宫难得一见的战术大才,那就恪守本分帮助自己攻城略地好了,那些阴暗血腥的权术自然有程昱担下所有的重担。

    刘辩面无表情,听完徐庶所有质问般的疑问,果决道:“这里的一切孤已经全部移交给大汉四大名将之一的段颎老将军,包括你徐庶在内的所有人,明天随孤赶往宛城。”

    ————————————

    荥阳城内。

    二皇子刘协在一处临湖而建的竹亭内,心情不错的拨动面前的桐木古琴。

    太史慈甘宁这些将领由少年成长为青年将领,二皇子刘协也成了一位翩翩少年,闲来无事学了几手文坛宗主蔡邕的拨琴手法。

    以他的天赋,不过几年功夫已经可以和京畿的一些名家不分伯仲,棋道、隶书、丹青。。。。。。样样精通,倘若不是出生在帝王家,想必又是一位郭嘉周瑜那般才情无双的风流才子。

    判官指点了几处不是尽善尽美的韵律节点,从一旁急匆匆赶来的黑冰台细作手里接过了一封加急线报:“好一招驱狼吞虎。”

    抱着一卷先秦竹简细嚼慢咽的刘晔,在这几年的相处中算是彻底认命了,也不想着哪天有机会投靠雄才大略的太子殿下了,不等判官说完,夺过了那封线报:“确实是一招驱狼吞虎的妙计,太子殿下不愧为。。。。。。。”

    习惯了刘晔说话方式的二皇子刘协,翻了一个白眼,打断了刘晔接下来大肆鼓吹敌人的废话,询问道:“判官先生,发生了何事。”

    两人言辞相同,意思却天差地别,判官那双空洞的眸子看向了喋喋不休的刘晔,后者也不故作姿态的推来让去,直截了当的说道:“有着栾武子和判官联手谋划的战略大计,英明神武太子麾下的那几位稷下学宫大才,不难看出顶多拖到明年,黄巾贼毫无疑问的将会获得西壁垒大战的胜利。”

    “东征军越打越少又没有兵源补充,所以太子殿下准备驱赶奔赴南阳战场的九万黄巾精锐南下进攻荆州,到时候英明神武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