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悍刀行-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愈演愈烈之下,闹的沸沸扬扬的这件苍天有眼的大事,已经成为了民心所向的大势,不可逆也不可违背,就算是董大将军丁大将军不同意也不行。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凉并两地将士一直是暗中憋着一股劲,总想把持天下第一骁骑的名号,可两地将士的悍勇程度相差无几,今年你做东明年到我家的谁也讨不了好,只能以大汉三大骁骑并称。

    李傕甚至还在私下里率领一屯大夏游骑挑衅直属于张聂的沙陵游弩手,一百对一百,来了一场血腥厮杀,结果自然是杀敌八百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

    那件事过后立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暗中默许私斗的董卓丁原二人,一反常态的雷霆震怒,不但拿下了李傕张聂的兵权,还一人抽了五十鞭子禁足半年。

    半年之后,两人自然是在西凉并州两地所有排的上号的将校恭喜声中,喜气洋洋的走出了府邸,大摆宴席。

    因为两位一人高升平西将军一人高升平北将军,至于为何能在朝廷中枢那么多党羽的压制下正式迈入持笏的行列,自然是和李儒陈宫二位国士的算计脱不了干系。

    人逢喜事精神爽,张聂见‘生死之交’不出意外的也来了,不苟言笑的他,露出了一丝笑意:“稚然兄过奖了,势在必得而已。”

    听到末尾一句的一语双关,李傕彻底把心咽回了肚子里,神情激动的拔出了腰间的八面汉剑。

    自出生以来就算赦封平北将军都没今天激动的张聂,浑身战栗,手指颤抖的抽出环首刀,声音也是颤抖:“同心协力,共谋大事!”

    “滋啦——”

    一剑一刀迅速相错,绽放出一道璀璨如夏花的火线。

    二人一同策马而去。

    西凉军并州军此行目的为何,刘辩曹操刘备等人早已是心知肚明,正如边疆三地对中原腹地的大为不爽,中原人士尤其是世家子弟对于边疆蛮子更是成见深厚。

    无边无际到一直漫延至数十里以外黄河的二十万边疆铁骑刚刚出现,已有死志的曹操立即召集来了麾下最是悍勇的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人。

    刘备也是召集了陈到旱魃二人。

    关羽孙策甘宁几员大将脸色沉重的与曹刘二人麾下的悍将,一同汇集到了刘辩附近。

    “请殿下穿上臣的战甲。”

    曹操再一次卸甲,却不是死战,又还是死战。

    皆是为了一个忠字。

    脸色阴晴不定的刘辩,却没有松开锟铻刀,更别提卸下鸿图霸业了。

    因为他知道,一旦卸下,失去可就真是鸿图霸业。

    “轰轰!”“轰轰!”

    山崩地裂的马蹄声震的众人耳朵‘嗡嗡’乱响,脸色越来越愤慨的曹操,当即大不敬的急匆匆来到刘辩身边,僭越的按住了青铜甲胄。

    无一人阻拦,皆是默许。

    城楼上的地公将军张宝等所有黄巾渠帅和檀石槐等所有鲜卑大小王头人,面露讥讽,就算有几名一品金刚一批二品悍将组成死士营又如何,敌得过二十万西凉铁骑并州狼骑?

    这才是真正的痴人说梦。

    忽地,天地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二十万边疆铁骑动作如一人队列呼应的勒停了战马。

    李傕、曹翊、郭汜十余位手握重兵的凉并将军排列成一线,迎面而来。

    身后簇拥四五十战功赫赫的实权校尉都尉。

    一千步。

    七百步。

    四百步。

    城楼上的张宝檀石槐等所有人讥讽意味越来越重,刘辩曹操刘备几人的苦意越来越浓。

    一百步。

    十余位手握重兵的将军,联袂下马。

    单膝跪地。

    四五十位实权校尉都尉,一同下马。

    单膝跪地。

    二十万西凉并州铁骑,整齐下马。

    单膝跪地。

    “大汉国门卫士,觐见陛下!”

    刘辩愕然,曹操愕然,刘备愕然,张宝檀石槐……尽是愕然。

    二十万人齐下马,举国皆是好男儿!

00300 痴心人,痴心事() 
    反应过来的刘辩还没压下心头的激动,李傕张聂等一大批边疆悍将,翻身上马。

    人数有二十万之众还能做到全军如一人的西凉军并州军,整齐划一的蹬上马鞍,长矛环首刀斜指杀了无数也被他们杀了无数袍泽的匈奴人鲜卑人。

    好事成双的李傕张聂等人遥望隔空对望了不下十次,次次都想宰了的匈奴鲜卑大小王,差点笑出了眼泪:“咱们真是苦尽甘来了,老子做梦都想宰了的檀石槐宇文莫槐这些草原畜生真的出现了,回去以后一定要帮他们多给阎王爷烧几炷香。”

    “老张,这次一锅端可不能抢,万一跑了那就罪过大了……”

    向来以信守承诺著称边疆的张聂,不等李傕嘱咐完‘呛啷’一声抽出了归鞘的环首刀,一边野狗抢食似的策马狂奔,一边厉声大喝。

    “欺我大汉无人乎!”

    ————————————————

    富丽堂皇,繁华似锦,士子如织,美人如云……世间一切美好的辞藻好似都是为了雒阳而生。

    一辆从外地赶来的朴素马车行进在覆盖一层薄薄积雪的青砖大街上,没去素有销金窟之称最是熙攘繁华的秦楼楚馆大街,没去士子云集文风最盛的太学长街,也没去卖官鬻爵一步登天的三公街。

    穿过脊兽四望云纹雕栏的各类公卿府邸,一直来到了一条流檐飞瓦巷子尽头。

    豁然有一处殊为不易的幽静小院。

    巷弄僻静幽深,小院内没有画圣曹不兴的字画,没有出自名家之手的叠山理水布局,也没有金银玉器。

    唯有一口汲水不易的小井,一株才泛缀黄的腊梅,在这寸金寸土毗邻皇宫遍布红紫权贵府邸的繁华大街,格外的眼前一亮。

    院子的主人是一位青衫儒生,面前摆放的一尊小火炉并非是士大夫间流传极广的红泥小火炉,而是一尊世间只此一件机缘巧合下出产的冰裂纹青胎莲花尊。

    胎色莹润如青玉,长颈直口,外沿饰一对桥形耳,贴塑六团花,六兽面纹。

    极其巧夺天工的是,青胎莲花尊表面文片如竖冰乍裂,细碎而又层层叠叠,把青瓷艺和术的两种美感造化到登峰造极。

    冰裂纹青胎莲花尊刚从一座私窑烧制而出,文坛宗主蔡邕何休不远千里与一群文坛名士舟车劳顿也要去欣赏这前无古人的青瓷。

    结果昭然若是,文坛三大宗主与一帮子大儒名士争的头破血流,不比武将们碰见千里马逊色多少,甚至皇帝都下令只要进献这件真的价值连城的冰裂纹青胎莲花尊,四品以下的官吏随便挑选,不论是牧守一方的郡太守,还是光禄勋的谏议大夫都不成问题。

    结果却是全部石沉大海。

    这么一尊天下独一无二价值两座城池的冰裂纹青胎莲花尊,却被焚琴煮鹤的当成了火炉,绕是世间万事皆是过眼云烟的戏志才,眼皮也不禁跳了跳。

    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的脚步,不免加快了几分,强忍住救下这尊对于大汉三大杰出产物瓷器具有高屋建瓴意味,按照主公的话说有划时代意义的青胎瓷器,咳喘道:“咳…咳…奉孝,长安的局势如何了。”

    茶道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等士大夫文雅之艺,取茶叶拿品茗杯极为讲究,衍生出了茶道六君子,郭嘉没有一点正统士大夫的儒雅样子,并没拿起茶道六君子中的茶匙去取茶叶,随意的用手捻起一撮放在了普普通通的黄铜壶内,对至交好友戏志才白了一眼道:“志才你这是在说笑?”

    也对,这位世间第一风流人物可是被稷下学宫誉为治天下的国士奇才,熹平一代的大才也就荀彧判官能和他媲美。

    懊恼自己被眼前冰裂纹青胎莲花尊冲昏冷静的戏志才,重重咳嗽一声,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瞧见奉孝眼底的笑意,顿时明了了,他这是在故意捉弄自己。

    眉眼之间尽是笑意的郭嘉,摆了摆手招呼戏志才赶紧坐下,放肆的笑道:“你看你整天板着一张臭脸,就算心情好也变的不好了,怎么指望太子殿下对你亲近,多笑笑……”

    话说一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郭嘉,赶忙闭口不提,真性情并不是口无遮拦,也不是肆意伤害身边的朋友,从走廊边缘的竹帘下拿出一匹不知谁赠送的珍品蜀锦,放在了戏志才屁股下面:“这样暖和一些。”

    世间能在郭嘉身边坐下的人少之又少,只要不是志同道合之辈,管你是一国之君的皇帝陛下,还是执文坛牛耳的海内硕儒,懒的看你一眼。

    如今却在这些细枝末叶的小事上对自己关心备至,紧紧裹着貂裘的戏志才心里似有一尊红泥小火炉:“咳…咳…长安是一块根深蒂固的顽疾,不可下药过猛。”

    “咳…咳…不然的话就算药到病除了,也被这是药三分毒的药,吃坏了身子,得不偿失。”

    “只能温水煮青蛙的慢慢用小火去熬,去抽丝剥茧的梳理是吧。”郭嘉又翻了一个白眼,掏了掏耳朵,不耐道:“志才你现在是越来越婆婆妈妈了,这是准备交代后事了……”

    戏志才脸色平静,注视那口边缘雪层越积越厚的深井,沉默不语。

    再次说错话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巴掌的郭嘉,露出罕见的紧张神色,要知道没有官身的他曾经跟随先生郑玄有幸进入那座如临深渊的庙堂,在满朝公卿权贵功勋武将的注视下,年仅十余岁的郭嘉比一位养气功夫深厚的文坛大儒还要沉着稳重,不曾有一点紧张扭捏。

    郭嘉突然有点讨厌自己的真性情了。

    沉默了半盏茶时间,戏志才突然笑了,如枯木逢春:“一报还一报。”

    “你呀。”看似气急败坏实则心情极佳的郭嘉,冷不丁拍了一下戏志才的肩膀,生怕又一次说错话便不再说笑,正色道:“志才这一次的主要目的可是想问那个。”

    顺手一指,小院墙角的枯色葡萄架旁,有一个活灵活现的喜气洋洋雪人,一个正在给雪人按上红彤彤鼻子的白发少年,转过头腼腆的笑了笑。

    原来是先生庞德公钦点的下一代长安守门人姜史阿,不过他早就应该守在主公身边,怎么会跑到这处僻静小院里呆着。

    一语双关。

    戏志才并没问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迫在眉睫估计已经被奉孝解决了,问了一个不说百年大计五十年大计总有的要事:“咳…咳…地点选好了?”

    “鹛邬。”郭嘉轻描淡写说出的一个地点,却在处事不惊的戏志才心底掀起了滔天巨浪:“咳!咳!怎么会是鹛邬,这里不是皇帝……”

    郭嘉知道志才兄长冬日里不能多说话,免的吸入过多的风寒导致身体更加羸弱,贴心的抢走了话尾:“不错,这里是皇帝刘宏为二皇子预留的后手。”

    “当然了,世间所有人包括永寿一代的国士熹平一代的青年俊彦也都这么认为,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选择鹛邬安置流民,除了因为这里的稻粟数以万石计,足以支撑百万流民这个吞金巨兽,更重要的是想要验证我推衍许久的推测。”

    争夺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仁不让的该是天下士大夫瞧不上眼的贫困庶民,有了子民才有源源不断的士卒,才有人耕田贡献赋税,才有人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