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名侦探-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再议一议。”

    广德帝说着,点名道:“王尚书、徐爱卿,你二人各自写一篇奏疏,为朕剖析这《普法下乡》的利弊。”

    这话一出,徐辅仁眉头微蹙,吏部尚书王哲却露出喜色,而其余重臣也都是面色各异。

    原本朝中已有公论,徐辅仁这次回京必能升任次辅,日后继任内阁首辅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可现如今皇帝却将他同王哲放在一起考校看来皇帝对他摆明车马支持太子一事,终究是心怀不满。

    …………

    当天下午。

    太子府。

    十几盆银霜炭合力,将寝室炙烤的如同盛夏一般。

    太子赤条条仰躺在一张腰部凸起的合欢椅上,拼命仰着头,满是希冀的望向自己胯间那里正有一只手粘着金针的手,在缓缓伸向他那蔫头耷脑的半截丑物。

    叩叩叩~

    偏就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正全神贯注的太子,被这敲门声唬的浑身一颤,多亏那捻着金针的手及时缩回,否则非戳个针尖对麦芒不可!

    太子险险逃过这一劫,立刻翻身从合欢椅上跳下来,随手扯了浴巾护住胯下,破口大骂道:“外面是哪个遭瘟的狗才,竟敢在这时候过来打扰?!来来来,给孤进来受死!”

    外面的敲门声一敬,随即那房门被推开条缝隙,一个小太监双膝跪地,战战兢兢的爬了进来,头也不敢抬的道:“殿下,是宫里来了消息……”

    哐~

    一个铜烛台贴着他的肩膀,狠狠砸在了门板上,那小太监吓的一缩脖子,砰砰砰的叩头哭诉道:“太子爷饶命、太子爷饶命啊!”

    “慌什么,继续说就是了!”

    太子不耐烦的呵斥着:“孤之前不是交代过,但凡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不管什么什时候都要来禀报吗?”

    听他还记得当初的吩咐,那小太监松了口气,这才又禀报道:“宫里传消息来说,今儿一早陛下便召孙大人进宫议事,三位阁老、三位尚书,还有徐大人都在……”

    听说孙绍宗上午在宫里舌战群雄,又得了首辅贺体仁‘国之栋梁’的称赞,太子顿时喜形于色。

    虽然类似的话,他自己也赞过几次,可这话从贺体仁嘴里说出来,却是分量大不相同。

    尤其……

    他回头看看那捻针之人,就见对方正捋着胡须笑的智珠在握,心下便愈发得意,于是顺手又抄起一个铜烛台,照着那小太监劈头盖脸的砸了过去。

    “啊~!!”

    这回可没失手,当下砸的那小太监头破血流,哭嚎道:“殿下,您方才不是说……”

    “孤说什么了?”

    太子一瞪眼,喝道:“这两个烛台都赏你了,难道你还嫌不够?!”

    说着,便又往桌上摸索。

    “够了、够了,奴才谢殿下赏赐!”

    那小太监吓的魂都飞了,忙抄起那两个烛台连滚带爬的套了出去。

    可他刚到门口,就听太子在里面一声断喝:“狗才,孤让你走了?!”

    那小太监吓的噗通一声跌倒在地,身后却又传来太子的吩咐:“派人去大理寺传话,就说今儿晚上孤要设宴款待孙爱卿。”

    那小太监这才把一颗心放回了肚里,忙不迭的应了,捂着脑袋仓皇而去。

    “这狗才!”

    太子又骂了一声,这才转回身取过衣物往身上披挂。

    “殿下。”

    这时那捻须之人突然道:“晚上可否让贫道先见一见孙大人?”

    却原来这这人,正是当日在望江楼里,硬把《推背图》往太子头上套的道士。

    太子哈哈一笑:“自是少不了你!”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883章 太子府里的取‘经’人() 
【感冒终于好的差不多了,明天……】

    收到太子府的请帖,孙绍宗心下便知必是宫里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太子耳中。

    太子固然不怎么得宠,但皇后娘娘六宫之主的地位,却并未因此而动摇多少,再加上景仁宫里那一番问答,又未曾刻意对外保密。

    故而探听出由来始末之后,再传递到太子府上,也便算不得什么难事了。

    孙绍宗也正好想去太子府,会一会那妄言天命的道士,故而自是欣然从命。

    于是他提前小半个时辰离了大理寺,兜兜转转先带着礼物到了王振府上。

    之前早早便应下,要参与他的升迁宴,如今虽有太子相召,孙绍宗还是准备先到他府上露个面,也免得这厮忐忑之余,再胡思乱想。

    而听说孙绍宗晚上还要去太子府赴宴,王振自然不敢多留,反而是与有荣焉的,将孙绍宗恭送出了家门。

    转回头,他便跟宾客们吹嘘,说孙大人本来是要去太子赴宴,却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自己府上道贺。

    且不提王振如何拉虎皮做大旗。

    却说孙绍宗赶到太子府时,已是夕阳斜斜。

    那马车刚在角门处停好,便有两人率众迎了出来。

    打头的自是府丞王德修,而另一人稍稍落后半步,身着道袍、高冠博带,意态间虽然也带出三分恭谨,却远不似王德修那般谄媚。

    这应该就是赵国舅说的那个道士吧?

    竟然同王德修一起迎了出来,看来非但是自己想要会一会他,他约莫也存了同样的心思。

    这倒有点儿意思了!

    见孙绍宗斜眼打量那道士,王德修连忙介绍道“孙大人,这位是楼观派的王真人;王真人,这便是……”

    “哈哈……”

    不等王德修把话说完,那王真人朗笑一声,将拂尘往胳膊上一搭,躬身见礼道“贫道久闻孙大人之名,今日得见,果然非是凡俗可比!”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孙绍宗虽对这王真人心存警惕,但见他如此捧场,便也笑着还了一礼“不敢当真人谬赞,孙某亦是凡胎,无非是生的雄壮些罢了。”

    就见那王真人顺势往里一让,笑道“孙大人的非凡之处,可不是仅仅是体魄而已——殿下正在后院等候,便由贫道带大人过去如何?”

    这道人也才来了三五日光景,可瞧着倒像时已经彻底融入了太子府。

    眼见王德修自觉避退到了一旁,显然没有陪同的意思,孙绍宗便猜到这王真人,约莫是想趁机同自己说些什么。

    难道他还想用天命蛊惑自己不成?

    孙绍宗心下一哂,面上却是欣然从命,与那王真人前后脚走进了太子府。

    不出所料,非但是王德修落在了后面,连迎出来的几个下人,也都未曾跟随左右。

    等到了二门夹道,四下里寂静无人之际,就听那道士一声干咳,随即放缓了脚步,与孙绍宗并肩前行。

    来了!

    “不满孙大人,贫道之所以会投奔太子,其实与您大有干系。”

    “竟有此事?”

    孙绍宗斜了他一眼,淡淡的反问道“可我昨天怎么听赵国舅说,真人是循天命而来,意欲扶保殿下成就一代圣主?”

    王真人将拂尘交到另一边手上,摇头失笑道“若是当着旁人,贫道自是咬定这番说辞,可在孙大人面前却不敢妄言。”

    说着,他神情一肃“且不说天意难测,单说这历朝历代的明君圣主,要么便是自身雄才大略,要么便是身边有能臣辅佐,有哪个是靠僧道之流成就伟业的?”

    “而贫道之所以会这个时候投奔太子,一是因为太子身边有孙大人这样的能臣辅佐;二来么……”

    说到这里,王真人停下来一脸得意的捻须微笑着,明显是在等着孙绍宗捧哏。

    孙绍宗虽看不得这道士故作神秘的样子,却也好奇他这第二条究竟是什么,于是便凑趣的问了句“二来如何?”

    “这二来么……”

    那王真人却依旧卖着关子“自然是因为贫道有法子,补齐太子殿下的短处。”

    孙绍宗闻言盯着他打量了半晌,忽地嗤笑道“真人该不会是想说,你有断肢重续的本事吧?”

    王真人的笑容一僵,不过马上又摇头道“大人说笑了,贫道实无此能——但殿下真正的短处乃是子嗣有碍,而非不能人道!”

    这话倒是没错,太子自身的正统性并无任何疑问,之所以储位不稳,是因为他膝下只有一个‘来路存疑’的太孙,而且日后注定不会再有其它子嗣。

    如果能让太子,重新拥有生育子嗣的能力……

    不过这怎么可能呢?

    这可不像自家大哥那样,关起门来借个种就能算数的,想要取信于朝廷,取信于百姓,除非能让太子在众人面前‘雄起’。

    约莫是看出了孙绍宗的狐疑,那王真人又捋着胡须道“不知孙大人可曾见过太子的患处?”

    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瞧的?

    莫说太子一直十分避讳,就算太子坦荡示人,孙绍宗也未必乐意看上一眼。

    “虽几乎是齐根而断,但尚幸未曾伤到两颗精丸,以贫道观之,若能促其兴起,未必不能喷出精华——届时再以器物导入女子体内,便有机会使其受孕了!”

    这道士……

    原来竟是个取‘经’人!

    不得不说,他这番设想倒并非全无可能——后世的人工授精虽然要复杂上不少,但道理却是相通的。

    想到这里,孙绍宗便忍不住问道“不知真人可有什么进展?”

    “这……”

    王道人顿时支吾起来,讪讪道“毕竟是受了重创,即便贫道专擅此道,想要重振殿下的雄风,怕还要花费些时日。”

    就知道肯定没那么简单,太子当日可是身心受创,除了生理障碍之外,心理障碍肯定也轻不到哪去,想要让太子重新焕发出精力,谈何容易?

    话说回来……

    专擅此道是什么鬼?

    专治不孕不育?

    毕竟事关太子,孙绍宗也不好细问究竟,只能模棱两可的点头道“真人一旦功成,那便是朝廷之福、社稷之幸了。”

    “岂敢。”

    王真人受托拂尘,一本正经的道“朝廷社稷,还是要指望孙大人这样能吏,贫道只要能复兴楼观派,便足慰平生了。”

    这是……

    在表示他无意涉足朝局?

    孙绍宗的神情也严肃起来“那天命之说呢?难道不会影响殿下,进而影响到朝局?”

    “天道莫测。”

    王真人“贫道一人智短,若没有孙大人这样的才智之士帮着参详,又怎能得出天命所依?”

    这竟是要把解释天命的主动权,转交到孙绍宗手上!

    。

第884章 家事【上】() 
听王真人有意与自己携手,共同解构所谓的天命,孙绍宗心中对他的评价,便默默调降了一级。

    这道人或许有些小聪明,但行事还是难免有些粗疏操切。

    合谋操控一国储君,这可是要命的勾当,怎能与人初次见面,便宣之于口?

    就算孙绍宗当真有意要与他合作,未免落人口实,也绝不会给予准确的答复更何况孙绍宗对他这番说辞,也只是半信半疑罢了。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孙绍宗还曾想过去太子面前揭发检举,让这王真人步那几个太监的后尘。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便又被孙绍宗抛诸脑后了。

    盖因这王真人能够立足太子府的根本,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