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名侦探-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孙大人已经还席了?”

    其实他早该回席上的,只是身上疲倦,实在不愿意起身。

    此时听外面催促,才懒洋洋的示意两个侍妾去把衣袍取来。

    孰知外面那老仆却吞吞吐吐的道:“王爷,那孙大人已经……已经走了。”

    “走了?!”

    水溶猛地坐直了身子,愕然道:“他几时走的,怎得也没人知会我一声?!”

    按理说,就算孙绍宗急着要走,也该同他这个主人打声招呼来着——难道是奴才们以为自己正在兴头上,所以自作主张拦着没报?

    想到这里,北静王顿时恼了,隔着窗户骂道:“狗才!孤不是叮嘱过你们,等孙大人还席,立刻过来通禀么?却怎得该如此怠慢!”

    “王爷息怒!”

    那老仆急忙又禀报道:“那孙大人被表小姐纠缠的十分狼狈,好容易脱身,就急急的去了,压根也没容奴才们通禀!”

    纠缠的十分狼狈?

    水溶的眉头愈发皱紧了,小姨子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还能如何纠缠?怎就让孙绍宗这样的猛将落荒而逃了?

    “听说孙大人进门没多久,就想着要离开来着,结果表小姐硬是落了门闩,把孙大人堵在里面足足小半个时辰!”

    “竟有此事?!”

    水溶不由得大吃一惊,他脑补夏金桂投怀送抱,就已经自认是过分yy了,哪曾想这小姨子莽起来,竟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狂放!

    也不知这小半个时辰里,两人都在里面做了些什么。

    水溶心下不由得再次脑补着,还顺带解锁了许多新鲜姿势。

    只是他再怎么想,也没想到解锁过这些姿势,除了夏金桂之外,还有自家的王妃在内。

    “准备些礼物,待会送到孙大人府上,再替孤问一问他,因何不告而别。”

    水溶嘿笑着吩咐道,顿了顿,又补了句:“把那南洋的祈子图也送过去,看他什么反应。”

    所谓南洋的祈子图,其实是副闺中秘术,水溶这半是调侃,半是试探孙绍宗的心意,

    然而……

    却是意外的应景。

第821章 猫腻() 
【悲催,本来想眯一会儿,八点开始搞起,结果一不留神就睡到11点了,下一章约么要3点才能搞完。】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楼梯口传来,茶楼雅间里的孙绍宗砸了咂嘴,将手中的奏疏放在桌上,又慢条斯理的起身。

    也就在他挺直腰板的同时,忠信王府长史胡泰,已然挑帘子钻进了雅间,也顾不得多礼,只一拱手就忍不住急道:“孙大人,这都两天多了,也不见那贼人有什么动静,王爷可都催过好几回了!”

    “胡长史还请稍安勿躁。”

    孙绍宗伸手一让,示意胡泰先在对面落座,又主动替他斟了一杯浓茶,这才淡然道:“若是王府那边儿没有走漏风声的话,那盗走夜明珠的贼人,迟早是要有行动的。”

    顿了顿,见胡泰似乎不太满意自己的敷衍,便又补了句:“这两日朝鲜副使,已经差不多走完了朝贡的章程,即便没有我特意散播出去的消息,怕也在京城待不了几天了。”

    胡泰的焦躁这才稍稍减退,在贼人盗宝的目的上,他和孙绍宗的推断是一致的,都认为必然同朝鲜使团有关。

    现如今朝鲜使团离京在即,那贼人总该会有些动作。

    不过……

    胡泰抬头扫了孙绍宗一眼,又假作低头饮茶,欲言又止的纠结着。

    他自以为做得隐蔽,却哪里逃得过孙绍宗的眼睛?

    只心下一转,孙绍宗就隐隐猜出了些什么,于是屈指在桌上轻轻敲打着,正色道:“胡长史,现如今你我内外依托,最忌讳有所隐瞒。”

    胡泰自知漏了马脚,尴尬的避开了孙绍宗审视的目光,讪讪道:“王爷昨儿等的实在不耐,又怕那东西已经被贼人带走了,就命人连夜搜检了外厨房。”

    “现如今藏在下水里面的夜明珠,已经被换成了同等大小的供珠。”

    说到这里,他忙又补充道:“那供珠是王爷亲自挑选的,只消不是在夜里,就难以分辨出真假!”

    怪不得方才他那咄咄逼人里,似乎杂着几分心虚气短,却原来只是惺惺作态,好提前堵自己的嘴,顺势铺垫出这事儿来。

    唉~

    孙绍宗无奈的叹了口气,却也并不是不理解忠信王的做法,毕竟这都两天多了,那贼人依旧没半点行动,因此而生出别的念头,也是人之常情。

    再说了,就算他不理解又能怎样?

    难道还要找去王府,当面责问忠信王不成?

    “既如此,那就更不用急了。”

    孙绍宗也只能摊手道:“但愿那贼人只是力求稳妥,而不是真的发现了什么。”

    胡泰自觉有负所托,方才又被孙绍宗主动揭破,心中尴尬自是在所难免,故而又交代了几句,就推说王府公务繁忙,匆匆告辞而去。

    他走之后,孙绍宗却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又重新拿起了那份奏疏,逐行逐句的反复阅读着。

    这自然不是因为,奏疏上写了什么惊世骇俗的大道理,让人忍不住反复咀嚼。

    事实上对孙绍宗而言,那上面的文字即便再怎么华丽,读起来也是臭不可闻——因为这正是御史孙赟,弹劾他尸位素餐的奏疏。

    若非按照规矩,孙绍宗需要上书自辩的话,鬼才乐意瞧这破玩意儿呢。

    好半天,孙绍宗才将注意力,从哪浮华的辞藻里拔出来,将弹劾奏疏随手一抛,低头闷了几口茶水。

    这孙赟不愧是做过秋闱副主考的,所言虽大多空洞无物,却在关键处用了模棱两可的字眼,让人难以反驳不说,还生生引申出许多未尽之意。

    也亏得孙绍宗是个京官,平时的所作所为,皇帝都能风闻个七七八八。

    若换成外任的地方官,看完这封奏疏之后,多少都会存了先入为主的心思。

    看来这自辩的折子,必须得好生琢磨琢磨才成——实在不行,也只能再找侄女婿于谦做枪手了。

    说起于谦,那‘普法下乡’的奏书,眼下应该也快润色的差不多了吧?

    到时候干脆同自辩的折子一并呈上去,看谁还敢扯什么尸位素餐的。

    敲定了主意,孙绍宗便把那弹劾奏疏的副本,重新纳入囊中,然后顺势又取出了另一份抄件。

    这是朝鲜使团进献的国书抄本,上面还杂了些孙绍宗私下托人调查来的讯息。

    原本孙绍宗将其带在身边,也是想同胡泰分享一下,点明这事儿事关重大,也免得王府上下过于急躁。

    可胡长史来去匆匆的,那忠信王又早就先斩后奏了,孙绍宗也就干脆略过这事儿没提。

    却说把那抄本铺在桌上,孙绍宗直接翻到了最后,手指逐行的剐蹭着,口中喃喃自语的嘟囔着:“副使、副使……未曾请郎中……把守森严……”

    随着那呢喃声,他的眉头也是越皱越紧。

    因那日在看戏的时候,李恩贤一直在打孙绍祖的主意,后来又发生了高丽宝珠被盗一案,孙绍宗对朝鲜使团的关注,自然比旁人要多些。

    结果这一关注,还真就关注出事儿来了。

    自打那天同孙绍宗逛完京城之后,朝鲜使节李恩贤似乎就患了急症,闭门谢客不说,连后续的朝贡章程,也都是请副使代劳的。

    这本来也没什么。

    水土不服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何况这还是个远道而来的外国人。

    可问题是那朝鲜副使,自始至终就没提辽东的事儿。

    这和李恩贤当初的急迫大相径庭。

    总不会因为正使病了,这等军国大事就不了了之了吧?

    即便朝鲜国王,只把这事儿托付给了李恩贤一人,事到如今应该也没什么好保密的了。

    除非……

    李恩贤已经病的人事不省了!

    可真要是如此,满京城的名医怎也不见他们请上半个?

    反倒是驿馆里的戒备森严了不少……

    猫腻!

    这里面怕是有大大的猫腻啊!

    屈指在哪奏本轻轻一敲,孙绍宗端起茶壶又续了一杯,目光却忍不住向窗外探去——这都已经过了约定的时辰,那李公公怎么还不见踪影?

    他今儿除了同胡泰见面,还约了大内采买总管李顺诚,一是为了把朝鲜使团的异常,通过内监的渠道递上去,免得中途耽搁、或者走漏风声。

    二来么,则是要保一桩大媒!

第822章 人情冷暖() 
    【四千六百字,距离目标差了九百……】

    玄武门前,李顺诚下了马车,换上二人抬的肩舆,抄着手、缩着肩,却是满口的催促。

    眼见过了头道宫门,斜下里忽然闪出个胖太监来,小短腿儿紧倒腾着跟上了肩舆,一边把个手炉往李顺诚怀里送,一边拿腔拿调的呵斥着抬肩舆的小太监:

    “你们两个狗才!这般的风雪,怎也不知道先给干爹披上蓑衣?!”

    几个有职司的大太监,虽也得了在内廷乘坐肩舆的特许,可同皇帝、嫔妃们不同,这肩舆却是不允许有伞盖遮头的。

    平时也还罢了,这风雪交加的时候,坐在上面若没件御寒的蓑衣,委实和受刑差不多。

    那两个小太监听他呵斥,并不敢分辨什么,倒是李顺诚摆了摆手:“不关他们的事儿,是我有要紧事急着禀告万岁爷。”

    说着,又压低嗓音悄悄问道:“万岁爷可是在景仁宫?”

    太监们打听皇帝的行止,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偏又碍于规矩,不敢大张旗鼓的问,只能这般掩耳盗铃猥琐行事。

    “在呢。”

    胖太监跟了这几步,就有些气喘吁吁,却又不敢落后半步,只得将快步改为了小跑,一边将那积雪踩的吱吱嘎嘎,一边强自堆笑道:“今儿散了朝,万岁爷就去了景仁宫御书房,眼下应该正在召见户部尚书王大人。”

    召见王琰?

    估计又是为了入阁的事儿。

    这时候进去打搅,貌似有些不合时宜。

    可方才从孙绍宗哪里听到的消息,不及时禀报也是不成的。

    李顺诚略一迟疑,便叹了口气道:“瞧你这一身肥膘!罢了,你们两个走慢些,让大师兄缓一缓。”

    两个小太监的脚步顿时放缓了下来。

    那胖太监直感动的涕泪横流,抢出几步转身跪倒在路旁,连声高呼道:“多谢干爹体恤儿子,多谢干爹体恤儿子!”

    等肩舆从身边过去,他又忙从地上爬了起来,斜肩谄媚的跟了上去,等待着李顺诚的进一步吩咐。

    但李顺诚此时却那还顾得上理会他?

    将手炉揣进怀里,两下一拢袍子,那思绪就飞回了茶楼里。

    当初接到孙绍宗的邀约,李顺诚还当这位刚受了弹劾的少卿大人,是有什么事情要拜托自己帮忙呢。

    所以故意拿乔着,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两刻钟。

    可到了那茶楼才知道,孙绍宗竟是有军国大事,要托他上奏皇帝。

    这事儿若真实锤了,说不得孙绍宗又要记一大功,那自己之前的轻慢,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好在那孙绍宗并没有计较的意思,反而递上了现成的橄榄枝。

    话说……

    自己当初猜的果然没错,那夏家小娘子果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