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名侦探-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勘察过去的案卷,以及留存的证物、证词,也大致梳理出了一些算不上绝对,但称得上是言之有物的新证据。

    此时听广德帝动问,他不慌不忙的讨了执笔,在角落里的矮几上挥毫而就,画出了一副铁网山案发现场的地形图。

    想了想,又在侧下方的空白处,补了几个物证的图形,最后用朱砂笔,将所有关键所在圈注了标识,这才请掌宫太监裘世安捧了,转呈到皇帝桌前。

    “陛下。”

    孙绍宗重新回到原处,躬身道:“臣整理了之前的案卷,发现经办官员大多对此案属于误杀、还是谋杀争论不休,因此臣认为首先要查证的就是这一点。”

    “臣为此仔细查验了所有证词、证物,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那卫若兰酷爱射猎,家中又不缺财物,自然置备的是好马好鞍——就连他打猎时用的弓箭,也分成了好几种款式。”

    “而当日因是去山林中射猎,卫若兰所携带的,是一种特制的三棱箭,长羽、木杆、重簇,以‘稳、准、狠’著称,射程却逊色于一般弓箭。”

    “这自然是因为山间林木茂密,射程再远也难以发挥效果,反不如追求精确稳健——臣当初征讨五溪蛮族时,彼等所用的弓箭亦是如此。”

    “而在案发当时,那支箭是穿林而出,射中了二十余步外的牛公子。”

    “臣命人去勘察过,山路两侧的林木相对较为稀疏,即便深入十数步远,仍能清楚的看到路上行人。”

    “直到深入林中二十几步,甚至三十几步远,视线才有可能被林木遮掩,看不清路上的状况。”

    “若说是在林中误射,这距离起码也要在五十步开外。”

    “再加上牛公子当时正在下山,箭失射来的角度是自下而上,难度就更大了。”

    “根据臣派人实验的结果,卫若兰只有用最大弓力进行抛射,才有可能射中五六十步外的牛公子。”

    “这显然不合常理!”

    这番分析有理有据,比之前三司会审时,那些凭空揣测的‘动机论’,可是高明多了。

    虽说这其中,难免有之前的官员辨不明行事,所以故意消极怠工的原因。

    但孙绍宗这番深入浅出的推断,还是得到了广德帝的称赞与肯定。

    “如此说来。”

    随即他顺势问道:“那卫若兰果然故意射杀了牛家长子?”

    “这却未必。”

    孙绍宗摇头道:“微臣在完成这些测试之后,还做了另外一些验证。”

    “虽说不注重射程,但卫若兰所用短弓的力道,还是远超一般的猎弓——而那特制的长翎羽箭,威力也比一般箭失强出不少。”

    “若是在三十步内,以猪肉作靶的话,以卫若兰的猎弓拉满射出,入肉当在四寸至五寸——若遇肋骨阻拦,则骤降至两寸左右。”

    “换算成牛公子较为消瘦的身子,基本上不被肋骨阻拦的话,每一箭都可以透体而出。”

    “偏根据先后三次的验尸记录,牛公子所中之箭入肉约为两寸四分左右,刺破心脏导致身亡,而且并未伤及肋骨。”

    “而要降低到这等伤害,猎弓的力道就要降低到六至七成。”

    “于是就出现了另外一个疑点:若是预谋要射杀牛公子,他又为何不将弓弦拉满,而是只用了六七分力道?”

    因孙绍宗说的绘声绘色,广德帝看着那张地形图,也禁不住有些入戏。

    听他说完之后,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口中呢喃道:“若怕失了准头,只用八九分力道也还有可能,这六七分力道的确不合常理。”

    “陛下圣明。”

    孙绍宗顺口拍了个马屁,又继续道:“臣发现这个疑点之后,就又命人找来卫家家仆卫荣所用短弓,简单修缮了一番之后,比照之前进行试验。”

    “结果正与牛公子的伤势相仿,满弓入肉约在两寸至两寸五分之间!”

    “如此说来……”

    皇帝听到这里,忍不住脱口道:“确如卫若兰所言,那支箭其实是出自卫荣之手?”

    “陛下。”

    孙绍宗无奈道:“推断毕竟只是推断,做不得一锤定音的铁证,何况时隔两年,或许其中还有些因素,微臣没能推演出来,也未尝可知。”

    广德帝听到这里,脸上却是终于露出些笑意来,捋着下巴上的胡须,点头道:“这才是身为大理寺主官,该有的态度——爱卿只管细细查问,不管再有什么人找上门去,也一概无须理会!”

    这指的自然是牛家,可皇帝却哪里晓得,孙绍宗其实早收了卫家的‘贿赂’?

    当下君臣又应答了几句,广德帝在那奏章上大笔一挥,由裘世安转到了孙绍宗手上。

    这却是皇帝‘送客’之意。

    因此孙绍宗收好了奏章,知趣的躬身倒退了几步,在门前转身出了暖阁。

    原本按规矩,是要跟着引路的太监,直接从东华门出宫的。

    只是孙绍宗刚道了声‘有劳’,那引路太监便忙堆笑道:“李公公方才交代了,让小的领您过去说话,这约莫也等了一出子了,大人赶紧随我来吧!”

    说着,却是引孙绍宗往长廊行去。

    那边儿是景仁宫的侧门,比之正门进出更是方便,不过因暖阁建在正门附近,所以方才走的是正门。

    孙绍宗以前也来过此地,知道沿途也没什么忌讳处,因而也没有多想,就随着那太监进到了长廊之中。

    眼见一路行来,离着侧门已经不远了,迎面忽然走来个鬼鬼祟祟的小太监,看到孙绍宗二人,当下慌里慌张的转头就走。

    这深宫内院,谁知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孙绍宗自然是目不斜视,恍如没看见似的。

    怎奈树欲静风不止,那引路的太监见状,却是张口就吆喝了一声:“猴崽子上哪去?给我回来!”

    那小太监也是做贼心虚,本来装作没听见一样赶紧走人,或者停下来搪塞几句,这事儿也就晃过去了。

    偏他脚步一顿,僵硬的转回身,却下意识用手护住了服部——而这一护,那袍子下面立刻显出个小包袱来。

第698章 无根人欲聘清静女() 
【三更补完】

    这到底是蠢呢,还是故意设下的什么阴谋?

    反正不管怎么着,这宫里的浑水还是少趟为妙!

    孙绍宗心思电转,忙抢在那引路太监之前,提醒道:“公公,咱们可不好让李总管久等,就算有什么要处置的,不妨也先往后压一压。”

    听孙绍宗这般说了,引路太监也生怕他会在李顺诚面前告自己的刁状,于是恶狠狠瞪了那小太监一眼,便引着孙绍宗径出了景仁宫。

    且不提那小太监逃过一劫,是如何的庆幸不已。

    却说出了景仁宫之后,看看左右无人,那引路太监立刻压低嗓音道:“孙大人,方才那厮是荣妃娘娘身边的。”

    见他话里有话的样子,孙绍宗也顿时恍然过来。

    原来这厮也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希图拿荣妃作筏子,讨好今非昔比的贾元春。

    至于孙绍宗,大约是因为同荣国府关系灭密切,所以荣幸的被选为了‘背景板’。

    当然,在这太监心中,多半还觉得方才是在分润功劳给孙绍宗,却被他‘不晓事’的搅黄了。

    想明白这些关节,孙绍宗暗暗嗤鼻一声,心道这些枚卵子的家伙,赌性倒还不小,这还不知道贾元春肚子里是男是女呢,就先急着站队亮屁股。

    总之,经这小小的插曲之后,两人一前一后重新上路,却是不多会儿的功夫,就到了一处小小的庭院之中。

    “孙大人。”

    采买总管李顺诚早在厅中侯了多时,眼见二人自外面进来,一面迎出来,一面调侃道:“您这圣眷可真不是别人能比的,一般尚书、侍郎进去禀报,也未必能在里面待上多久。”

    孙绍宗回以苦笑,摊手道:“不过是嘴拙罢了,哪来的什么圣眷?”

    李顺诚又是一阵大笑,也不把孙绍宗往里迎,径自往门外一指,道:“走吧,这宫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出去找个清静所在,好生说道说道。”

    要说起来,朝臣私下里结交太监,也是颇为犯忌讳的事儿。

    可眼下朝中几位大佬,哪个与内廷关系差了?

    更何况孙绍宗不过是大理寺少卿,李顺诚也只是主管宫中采买,距离内外勾结、把持朝政,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因而李顺诚也没太过避讳什么。

    孙绍宗倒是想避讳来着,可眼下这等情形下,真要来个避嫌,岂不是平白得罪了李顺诚?

    更何况他还有事儿,要同李顺诚商量呢。

    于是二人结伴出了东华门,一个乘车、一个坐轿,三转五绕的,就到了一处僻静的宅院左近。

    没等二人落脚、下马,里面早涌出个没胡子的男子,噗通一声跪倒在轿前,喜不自禁的叫道:“儿子一早就听见喜鹊在枝头叫个不停,感情竟是干爹要来——干爹,您怎得不早让人知会一声,好让儿子到宫门口迎您去?”

    这干儿子瞧着,怕是未必比李顺诚小上几岁。

    孙绍宗实在看不得那一脸阿谀像,便抬头打量这宅院的格局。

    瞧着不老小的一片园子,布局次序却有些杂乱,也不见几间坐北朝南的堂屋,显然不是什么正经宅邸。

    再看看门匾上‘邃缘’两个大字,孙绍宗隐约也就猜到,这里面究竟是做什么买卖的了。

    谁说太监逛青楼只能发愁的?

    人家非但不发愁,这还当上老板了呢!

    “原来是孙廷尉当面!”

    这时那‘干儿子’约莫是得了指点,又凑到孙绍宗面前,献殷勤道:“您老当初在龙辇上夸功的时候,小侄正好在江南采买,生生给错过了!这回托干爹他老人家的福气,小侄可算是见着世叔尊面了。”

    好嘛~

    这便宜侄子倒比自己大了七八岁的样子。

    孙绍宗心下无语,却忽然发现他下巴上,竟隐约还有些没刮干净的胡茬。

    这……

    太监之中,倒也有一部分雄性激素强的,还能长出几根胡子来,可这众人基本都被当成是异类,莫说没资格伺候宫里的妃子,就连做个杂役,都容易被人排挤。

    即便李顺诚再怎么特立独行,也没必要专门收个‘异类’做干儿子吧?

    “这是我本家的一个侄子。”

    便在此时,李顺诚也走了过来,胳膊肘圈着只手炉,笑着解释道:“因瞧着还算孝顺,就收在身边做了干儿子。”

    原来不是个太监。

    不过方才那尖着嗓子卑躬屈膝的,倒比李顺诚瞧着还像太监呢。

    那‘干儿子’倒也识趣,见孙绍宗似乎并没有同自己废话的意思,就连忙前面引路,把二人引进了宅院里面。

    刚绕过了最前面的小院,就听得丝竹声声,又有人咿咿呀呀的唱着戏词儿。

    等转过游廊,果见前面搭着个戏台子,几个身穿戏袍,却并未涂抹油彩的少女,正在上面一板一眼的唱和着。

    而旁边吹啦弹唱的女子,论装扮反比那些唱戏的还鲜亮些,也不知究竟谁是主、谁是辅。

    李顺诚用下巴一点,笑道:“都是刚从江南买回来的,倒有近半还没见客,要不咱么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