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名侦探-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儿!”

    薛姨妈听完这话,忍不住探身攥住了薛宝钗的皓腕,也不理会那茶盏里水花四溅,打湿了火炭红的抹胸,直颤声道:“如此说来,这人岂不是招惹不得?那……那我得赶紧去拦下你哥哥,否则依着他的性子,肯定会央孙家二郎出手!”

    说着,便待起身离席而去。

    “妈妈慌什么。”

    薛宝钗忙拦下了她,劝道:“这话还是莫当着哥哥的面说,不如等孙大人他们出来,妈妈再抽空叮咛两句。”

    薛姨妈一听这话也顿时恍然,依着薛蟠那牛脾气,若真当着他说出这等服软的话,非激的他反其道而行不可。

    于是忙点头道:“对对对,等孙大人出来,我再托他莫要插手此事。”

    “不。”

    薛宝钗却又摇头道:“查还是要查的,只是要请孙家二哥暗中调查,莫要惊动了对方,而且非但要查出对方的来头,更要查出对方与哥哥究竟有什么恩怨。”

    “若是个‘误会’,只需请人劝和了便罢,左右哥哥素来心宽的,但凡有个合适的由头,就不难化干戈为玉帛。”

    “若是个解不开的‘疙瘩’……”

    薛宝钗说到这里止住了话头,那不画而翠的蛾眉微微收紧,温润中竟透出些许寒意来。

    薛姨妈虽是深宅妇人,又生就一副不合年齿的烂漫心肠,但还是依稀察觉出了女儿的意思,不觉娇躯一颤,脱口道:“你……你素日里,不是最恼你哥哥胡乱犯了王法么?今儿怎得倒……”

    “妈妈想哪儿去了。”

    薛宝钗见吓到了母亲,忙期到近前做出女儿态,撒娇道:“真要是到了那份上,有王尚书、孙家二哥、姨母在,寻个光明正大的由头把那人打发了,又有什么难的?”

    薛姨妈这才松了口气,抚弄着被茶水打湿的抹胸,没口子的抱怨道:“你这半截话说的,差点没把我吓着!”

    说着,取了那剩余的茶水,一股脑灌进了腹中。

    等到把茶杯重新搁置好,薛宝钗早递过来帕子,替她揩去了嘴角的痕迹,又主动扯开话题道:“听说前几日,二叔家的薛蝌曾到过京里?”

    这薛蝌是宝钗叔叔家的长子,也就是宝钗的堂弟。

    “蝌哥儿来了没半日光景,就又匆匆的去了,我见他实在是忙的手脚不沾地,莫说是你,就连你哥哥都没惊动,对蝌哥儿只说是你哥哥出城打猎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

    提起薛蝌,薛姨妈又是怜惜又是赞赏的道:“说起来他比你还小着半个月,如今竟里里外外支撑起家业来了,说起生意来条条是道,竟有几分你父亲和二叔的影子!”

    说着,她又忍不住哀声叹气道:“也是你们兄弟姐妹们命苦,一个一个还没长成呢,那狠心的哥俩就去了,只留下我们两个妇道人家……”

    薛蝌的父亲两年以前也已然撒手人寰,而且同样是留下了一对儿女,大的与宝钗同岁,小的年方十三,比林黛玉还小了几个月。

    眼见母亲脸上落下豆大的眼泪,薛宝钗忙将娇憨的身子挤进母亲怀里,在那湿润的抹胸上蹭弄着,娇声道:“都是女儿不好,平白惹的妈妈又想起了伤心事——您快莫哭了,不然待会可怎好去见那孙家二哥和柳公子?”

    薛姨妈揽着女儿又掉了几颗金豆子,这才破涕为笑道:“瞧我,好端端的提这些作甚?”

    说着,将女儿扶起身来,用帕子擦去了眼泪,又道:“对了,薛蝌路过津门府时,还撞见孙家二郎了,当时那码头上围的人山人海,津门府大小官员更是泰半到场,薛蝌只以为直隶总督要出行呢,后来才晓得是在送孙家二郎回京。”

    “你也知道你这堂弟,最是爱结交奇人异事,因此他专门打听到孙家二郎在津门府的作为,便趁着同路进京的缘分,找过去攀谈了一番,这才晓得咱们两家的关系。”

    “因此到了咱家,薛蝌就跟我说,既然你哥哥和孙家二郎有交情,不妨把南边儿的生意,挪一些到津门府去,一来有孙家二郎照应着,总不至于吃了亏欠;二来也免得鞭长莫及,让下面的管事起了外心。”

    说到这里,薛姨妈忍不住愤愤然:“要说也都是你父亲用过的人,谁知背地里,就敢这么欺负咱们孤儿寡母的,若不是借着王家的势,收拾了几个出头,估摸着用不了几年,咱家就要山穷水尽了!”

    薛蟠娶了王氏之后,每天床头打架床尾和和之余,自然也没忘了初衷——借用王家的势力,压服那些不服管束的掌柜们。

    可京城这边儿还好说,江南的生意却是天高皇帝远,即便暂时杀鸡儆猴的震慑了一批人,时间久了还是难免生出变故来。

    又搭上薛蟠和薛宝钗兄妹,眼见都是要在京城生根儿的,未来的发展重心必然会偏向北方,所以薛蝌才提出了这等建议。

    “津门府么……”

    薛宝钗低头沉吟半晌,最后却还是摇头道:“眼下最好还是不要同孙家走的太近,且等皇统的事情尘埃落定,再做打算也不迟。”

    她在家向来是拿主意的,薛姨妈对生意什么的又不是十分在意,因此听了这话,也便略有遗憾的翻过了这篇。

    此后两人又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话起了家常,议论些宫闺琐事。

    聊着聊着,自然而然的就提起了贤德妃贾元春,入围‘种子选手’的事情。

    薛姨妈压低了嗓音,悄声问道:“前几日去荣国府时,你姨妈还遮遮掩掩的,不肯跟我透露实情——依你看,这事儿到底有谱没谱?”

    “这……”

    薛宝钗犹犹豫豫的,正不知该如何评说此事,可巧那门帘一掀,王氏自外面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甩着也不知在哪儿沾的水,娇声道:“母亲、妹妹,那憨货闹着要同孙大人喝上几杯,我可是劝不住他,到底该怎么处置,你们赶紧拿个主意出来。”

    薛姨妈一听这话就跳将起来,连道‘这怎么能成’,说着就想寻过去,劝阻薛蟠不要胡闹伤了身体。

    薛宝钗却是不以为意,摇头道:“若只有柳公子在,或许还要咱们过去劝,可既然孙家二哥也在,定不会让哥哥胡来的。”

    王氏既是个水性杨花的主儿,自然看不惯薛宝钗那循规蹈矩的模样,又仗着娘家的实力,向来爱与宝钗针锋相对。

    此时听她说的笃定,立刻夸张的叫了一声:“哎呦~听妹妹这说的,倒似是孙大人肚里的蛔虫一般,却不知对那宝兄弟的心思,你又能揣摩出多少来?”

    薛宝钗早知她的脾性,因此倒也不恼,只淡然道:“宝兄弟最是心思纯良,所思所念都摆在脸上挂在嘴边儿,却哪用得着去揣摩?”

    王氏闻言嗤鼻一声,还待再冷嘲热讽几句,一旁的薛姨妈连忙做起了和事佬,顺势扯开话题,探问方才孙柳二人,与薛蟠都说了些什么。

    “也没说什么要紧的。”

    王氏混不在意的道:“起初那憨货闹着要报仇,被孙大人三言两语骂的蔫头耷脑——我倒还是头一回见他这般乖巧的模样!”

    “后来孙大人又说是会暗中派人调查,等查清楚对方的来历,以及和那憨货之间的恩怨,再决定改如何处置也不迟。”

    薛姨妈听到这里,不禁回头打量了女儿一眼,暗想着这孙家二郎倒真和女儿想到一处去了。

    就凭这心心相印,以及儿子对孙家二郎的敬重——若非有贾宝玉珠玉在前,招他做个乘龙快婿,倒真是极好的选择。

    不过现在么……

    贾宝玉眼见有机会成为正牌子国舅,自然要全心全意把他栓牢了才是,就连之前准备的什么‘试探’云云,也只好作罢了。

    正想到这里,却见莺儿也自外面钻了进来,挂着两鬓水珠儿躬身道:“太太,大爷请您过去说话呢。”

    “喊我过去说话?”

    薛姨妈闻言就是一愣,诧异道:“孙大人他们已经走了?”

    “这倒没有。”

    莺儿摇头道:“听说是要商量,咱家在津门府开买卖的事情。”

    在津门府开买卖?

    薛姨妈又忍不住扫了宝钗一眼,见女儿也在打量自己,忙摇头:“你哥哥这几日还在养病,蝌哥儿的话我从未对他提起。”

    薛宝钗唯一迟疑,便叮嘱她道:“既是如此,妈妈不妨先大概齐的应下,左右什么时候归置铺子,也还是咱家说了算。”

    薛姨妈答应了,挑帘子同王氏一起到了外面,却只见那丝丝缕缕的西雨,竟不知何时化作了瓢泼倾盆。

第479章 送客() 
    东西厢房与堂屋之间虽有回廊勾连,可为了避免遮住阳光,那回廊也不过就两人并肩宽窄,若是和风细雨倒也还罢了,如今暴雨倾盆狂风骤起,这窄窄的房檐就有些遮拦不住。

    “呦!”

    王氏夸张的叫了一声,探头探脑的抱怨道:“我进来才几句话的功夫,雨竟然下的这般大了!”

    说着,她忽又眼前一亮,喜滋滋的向婆婆建议道:“既是老天爷留客,莫不如请孙大人和柳公子,在咱家吃了午饭再走。”

    这话原也是理所当然,可从王氏嘴里说出来,却总显得动机不良。

    因此薛姨妈也没理会她,只等莺儿匆匆取来两把纸伞,便撑起其中一把璎珞黄的,盾牌似的护在身侧,贴着墙根向堂屋行去。

    王氏冲着她的背影瘪了瘪嘴,随即也忙撑开伞面,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

    待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堂屋,还不等把那纸伞收起来,里间孙绍宗早听到动静,领着柳湘莲迎了出来,躬身一礼口尊‘伯母’。

    “两位贤侄不必多礼。”

    薛姨妈忙把那纸伞随手往地上一撇,伸手虚扶道:“难得这等天气,你们还惦记着上门探望文龙。”

    “也是知道的晚了,不然早该过来的。”

    孙绍宗说着,顺势挺直了腰板,那目光从下往上一捋,却忽然发现那火炭红的抹胸上,正浅浅印着一个掌印状的湿痕。

    这……

    莫非是刚才过来时,不小心沾染上的?

    可她身上别处都好端端的,为何只有胸脯偏下部湿了一片,竟还五龙捧峰似的托住了半边良心?

    难不成薛蟠那死鬼老爹,头上已是绿油油的了?

    不对!

    即便是要偷人,也没有专门跑到儿子院里偷人的道理。

    看来果然只是个巧合而已。

    心下胡乱琢磨着,孙绍宗面上却是半点没显,恭恭敬敬将这婆媳二人迎到了里间。

    就见薛蟠行销骨瘦的倚在床上,虽中气不足,却仍是兴冲冲的嚷道:“母亲!刚才听二哥说那津门府大有可为,你们平日不是老嫌我不务正业么?今儿我就拿个正经主意,干脆把咱家在江南买卖人手,先迁三成到津门府去!”

    薛姨妈一听这话却登时犯起了难,依照女儿的意思,在皇统没能定下之前,自家暂时还不适合与孙家有太多利益瓜葛。

    可儿子张嘴就拿定了主意,孙绍宗又是出自一番好心,薛姨妈就算想拖延,一时也寻不到合适的理由。

    正进退两难之际,孙绍宗却已经瞧出了些端倪,虽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是笑着打圆场道:“我不过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到底合不合适,原该好生盘算一番再拿定主意,你这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