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陷阵营的突击速度很快,而且在箭射来的时候纷纷举起了马鞍旁边挂着的小圆盾,挡了一波伤害,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在不到半个时辰之内,一千名宋军便全部倒下了。

    校场上赫然站着二百个陷阵营的锐士。

    “大善!”戴偃也不由得赞扬了。

    这还是打倒了的,凭着棍棒打倒的若是在战场上厮杀的话,陷阵营的将士一定可以更快地解决这场战斗的。

    三日后。

    古老的商丘城此时此刻被一大片紫色的“海洋”包围着。齐将高唐奉王命,统率大军十万进击宋国,势如破竹,几番大战,又分兵守城,抵达商丘城下的兵力亦有七万五千人。

    戴偃不顾群臣的劝阻,执意上了城头,放眼望去,满目都是齐人的兵将。

    “齐”字的大旗高高地飘扬着,迎风猎猎,这头来自东方的巨兽正在向着殷商遗民张牙舞爪着,在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之下,所有的宋人似乎都能感觉得到大地在战栗。

    “齐人之军势,何其之壮哉!”即便是自己的敌人,宋君偃也不由得出声赞叹了一句。

    旁边跟着的干梁老将军点了点头,说道:“齐国,地大物博,而齐人骁勇,天下皆知。当世之华夏,能在军力上与齐人抗衡了,也只有秦楚两国了。”

    戴偃叹道:“秦人剽悍,楚人勇猛,齐人骁勇,燕人雄壮,就连三晋亦是多慷慨悲歌之士,但是我们宋国呢?宋人又有什么品质?”

    “这……”干梁有些答不出来了。

    “强健!没错,我们宋人就需要一种强健的品质!什么剽悍勇武都是虚的,能逞一时之强,却无法长久!”宋君偃淡淡的道,“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的斗志,不息的雄心,这才是我们宋国人所需要的品质呀。”

    “君上说的是德行吗?”

    “是也不是。”

    戴偃有些答不出来,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这些忠于自己的大臣面前装逼。

    战国时期,阴阳家学说甚盛,各大战国的旗帜颜色与服饰主色都是极有讲究,有据而定的。讲究的依据就是该国的天赋德命。

    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德性,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

    这个国家与王朝的为政特点,必须或必然的与它的德性相符合,它所崇尚的颜色即国色,也必须与它的德性相符合。

    惟其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佑护下安稳顺畅的运行。

    从黄帝算起,黄帝政权是土德,就崇尚黄色,旗帜服饰皆为土黄。

    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

    殷商王朝为金德,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

    周王朝为火德,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

    当时天下对这种五德循环说无不认可,立政立国之初,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德性。七大战国更是无一例外。

    魏国从晋国而出,自认承继了晋国正统,而晋国是王族诸侯,当然是周之火德,魏国便承继火德,旗帜服饰皆尚红色。

    韩国也出于晋国,但为了表示自己有特立独行的德性,便推演出木德,旗帜服饰皆为绿色。赵国亦出于晋国,却推演出更加特殊的“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的火木德,旗帜也就变成了七分红色三分蓝色。

    齐国较为微妙,论发端的姜齐,并非周室的王族诸侯。且春秋中期以前的天下诸侯,尚没有自立国德的僭越行为,所以姜齐仍然以天子德性为德性,旗帜服饰皆为红色。

    即或称霸天下的齐桓公,也是尊王的,自然也是红色。但到了田齐时代,战国争雄,齐国既不能没有自己的天赋德性,又不能从传承的意义上接受火德,于是齐国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的火金德,旗帜服饰变成了紫色。

    其中惟有楚国是蛮夷自立而后被册封,很长时间里楚国是旗有五色而服饰皆杂,中原诸侯嘲笑楚国是“乱穿乱戴乱德性”。

    进入战国,楚国便推演出“炎帝后裔,与黄帝同德”的土德,旗帜服饰变成了一色土黄。

    不过最为特殊的还是燕国。

    论本体,燕国是正宗的王族诸侯,承继火德顺理成章天下没有非议。然燕国久处幽燕六百年,对周室王族不断衰败的历史刻骨铭心,独立之心萌生已久。

    燕国公族认为,先祖的火德已经衰败,作为王族旁支后裔的燕国若承继火德,这把火必然熄灭,要兴盛,须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推演出“燕临北海,天赋水德”,确定了燕国的水德。

    燕国之水是烟波浩淼的蓝色大海,于是燕国的旗帜服饰就选定了蓝色。

    在七大战国中,惟有秦国没有确定宣示自己的德性,但却是举国尚黑,令列国百般嘲笑,说秦国蛮荒之地不懂王化。秦国却是不理不睬,依旧黑色不改,在战国眼里成了一个乖戾怪诞充满神秘的西部邦国。

    “君上,齐人这是要准备攻城了。”干梁遥遥地指着城楼下的齐军说道。

    “寡人知道了。老将军,一切按计划进行,获水大营那边都安排好了吗?”

    “请君上放心,一切已经准备妥当了。干骜此刻正在大营里整军备战!只待齐人士气一泄,便是我宋军发起反攻之时了。”

    齐军已经摆开阵势,投石车、云梯、重弩、冲车已经排成一排,更要命的是,已经架好的高台上还有十几个将士正在奋力地击鼓,咚咚咚的沉闷的鼓声既给了齐军将士极大的鼓舞,激起了他们身上的热血,彻底沸腾了起来。这鼓声也带给了宋君偃以及守城的宋军将士极大的压力,剧烈的紧迫感让他们几乎感到窒息了。

    戴偃作为国君,自然不可能待在城头上跟手底下的将士一起守城的。毕竟刀剑无眼,说不定一支冷箭什么时候射过来,到时候就闹大发了,这仗已经没得打了。

第8章 围三阙一() 
“将军,此时便发起攻城战是否操之过急了呢?据末将所知,在距离商丘城不远的获水河畔,那里的大营里可是有着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宋军啊。”见到齐军已经准备妥当,攻城器械一应俱全,只待主将高唐一声令下就可以发起攻城战了。

    此时,作为副将的匡章却不得不骑着马而来,在高唐的身前发问道。

    高唐却不以为意地道:“章,你多虑了。我齐师自叩关入宋地之始,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反观宋人军队,除了在睢水一线遭到了一点抵抗,其余守军,都是兵无斗志,将无战心,吾视之若土鸡瓦狗而已。”

    “可是将军……骄兵必败啊!我听说宋君偃已经把所有的军队都集结到了商丘,除了城里,获水大营的兵马也不知道有多少。万一我们仓促攻城,获水大营里的宋军再出动了,两面夹击之下,宋人未必没有胜利的希望啊。”

    “章,你还是太杞人忧天了。”高唐在战马上遥望着商丘城的高耸的城楼,斗志昂扬地道,“宋人承平日久,军力羁糜,不堪一战。此番我齐军围城,量他们获水大营的兵马也不敢随意出战!宋人的士气已经泄了!”

    匡章劝说不了高唐,于是道:”将军,我愿意领一部军马监视获水大营的宋军,以备不测。”

    闻言,高唐点了点头道:“章,胜不骄败不馁,还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你真是有大将风范啊!也罢,不管宋人在获水大营的兵力是故弄玄虚还是确有其事,防范一下总归是好的。章,你立即带兵一万去获水大营四周监视,稍有异动,立刻派人禀报于我,若在获水大营的宋军不是偏师而是主力的话,我将统率大军绞杀宋军的主力!到时候这个城高池深的商丘城,也便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诺。”匡章随即领命而去。

    高唐对于打下商丘城,或者说是灭掉宋国格外的有信心。灭一国啊,这可是无上的殊荣,到时候大王不多给封赏是不可能的,当然了,高唐也没要求这么多,不给个封君,至少也能增加自己封地的面积啊。

    此番伐宋,齐国的军需补给很快就跟上了,因为宋国的战略纵深并不大,但是对于是否灭掉宋国,齐王的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的。毕竟觊觎宋地的可不仅仅是齐国,旁边的楚国、魏国都无法坐视齐国继续壮大,放眼华夏,无一敌手。

    齐军攻破睢水防线的时候本来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抵达商丘城的,但是高唐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想要等待冲车、投石机这些攻城器械的到来,齐国上上下下,都万万没想到宋人如此不堪一击,所以准备得很充分,可是攻城器械的押运都没有完全到位呢。

    高唐想要的是毕其功于一役。

    “杀啊!”

    “冲!”

    “放箭!”

    古老的商丘城下,一场激烈的攻防战自此打响了。

    随着高唐高举着右手竖直朝着商丘城遥指,暴喝一声“进攻”,高台上的旗号兵也打着旗号,齐军的攻势彻底地展开了。

    整整六万大军,好似一条蜿蜒曲折的长蛇,在商丘城的三面铺展开来。为什么是三面呢?

    高唐熟读兵书,对于《孙子兵法》更是可以倒背如流了,自然知道围军必阙(缺)的道理。

    《孙子兵法》的军争篇最后一句: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围师必阙的意思是,在你包围敌军(攻城居多),胜券在握的情况下,要给敌人流一条逃生的路

    道理很简单,有生路就不会负隅顽抗到底,就容易消磨敌人意志,避免敌人做困兽之斗

    当然,你完全可以在敌人逃跑的路上搞个埋伏什么的……

    当然了,这是攻城战,但是也是围城战,高唐巴不得宋人那边的士兵都跑光了呢。给他们留一条活路,也就不会做困兽犹斗了,这样可以从另一方面减少齐军的伤亡,又能间接地打击到城里的守军的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好一个围三阙一!”负责守城全局的干梁老将军自然也是熟读兵书的人,见到齐军滚滚的军势围着商丘城的东、北、西三面,唯独留下一个南面城门一个兵马都没有,顿时明白了他的意图何在。

    干梁喝道:“简雍!”

    “末将在!”从后面的一群将领打扮的人里,走出来一个相貌英武的中年男子,向着干梁抱拳躬身。正是干梁的副将,简雍。

    “我命你领亲卫队前往南门督战,负责南面城门的防务,不得松懈!若是有溃兵或者暴民接近,立即格杀勿论!”

    “诺!”简雍郑重其事地抱拳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城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齐军并不是蜂拥而上的,拥有百战余生的老兵,拥有经验丰富的战将的齐人,对于攻城战的精髓是信手拈来。

    三面城门的攻势几乎是同一时间发起的。

    在最前端的是一群盾牌手,他们约莫有三千人,排成两排,前面的一排举着长方形的青铜盾牌,厚实的盾牌里面是桉树木组成的,最外围则是贴着青铜,这样的盾牌不是很重,却足以抵御密密麻麻的乱箭。

    举着长方形盾牌的齐军步卒暴喝着,踏着整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