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烈躬身道:“君上还有什么事情吗?没事的话,我要赶快回到我的伍里了,我现在是一个伍长了,手底下还有四个小新兵呢。”

    “哦,阿烈,你的那个伍是要参加这一回的虎贲军选拔的吗?”子偃发问道。

    “是啊。都是那四个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硬是吵着我想要加入虎贲军,说是虎贲军是精锐,打仗的机会比较多,真是一群不知死活的家伙呢!新兵蛋子,到时候上了战场不知道会怎么哭!”戴烈的嘴里骂骂咧咧似的,不过唇角还是挂着一丝自得的笑意,眼神里也尽是无奈,由此可见,他对于自己这一伍的战友还是非常认同的。

    宋君偃倒是来了兴致,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嘛。打仗,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在虎贲军里面打仗的机会确实比较多啊。”

    “好了好了。不说了,君上,我先告辞了!”

    “去吧。”

    虎贲军的选拔方式跟魏武卒的一个模样,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一支长达两米重达二十五斤的铁枪,腰悬铜剑,后背一面重达十斤的铜盾,一筒五十支长箭和一张需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后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虎贲军中的一员!

    当时的一百里相当于后世的四十一公里,差不多就是奥运会的马拉松项目,但是跑马拉松只穿短裤背心,而虎贲军的士卒浑身上下连甲带装备,总重至少六十余斤,跑完后还要立即投入战斗,如此“铁人赛”的超级选手,你不服都不行啊!

    此外,在弓箭方面,每个人必须一气可以连发三箭,否则视为不合格。

    铁胎硬弓弓弦之力极大,一箭射出,能破开数重铜甲,当然拉弓射箭需要多大的力量就不难想象了。

    据说王翦就是因为可以拉开铁胎硬弓这样的强弓,在秦国一举少年成名。

    魏武卒确实厉害,宋君偃了解到魏武卒的训练方法和筛选方式之后,都不由得连连赞叹。

    尽管在当时的诸侯国,甚至是在军队中,也只有勇士才可以拉开炫耀一把,而在魏武卒中却是人人都可以拉开的基本功,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何等惊人?

    而且,武卒的选拔原则是能选出多少就是多少,绝不滥宇充数。

    所以说,他们个个都是体能超群、身怀绝技的特种兵,是步军中的兵王,不负中国历史上“单兵战斗力第一”的称号,而由此组成的部队岂不类似特种部队!

    不,应该说是当时所有步兵的典范,因为拥有这样的士兵,带兵的将领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的战术,需要的只是带头冲锋而已。

    “嗖嗖嗖!”

    “夺夺夺!”戴烈连射三箭,三箭全中,稳稳地插在靶心上。

    “好!”

    “彩!”

    不仅旁观的将士们叫好喝彩,就连在四方台上观望的宋君偃也是点了点头,说道:“阿烈的射术果真是没有荒废啊,连发三箭,还能正中靶心,这射术比起寡人都不遑多让了!”

    现在虎贲军的统领是熊子丹,闻言,熊子丹也点头道:“铁胎硬弓弓弦之力极大,能射到靶子上已经殊为不易了,子烈将军能连发三箭,箭箭都能命中靶心,我不如也。”

    “哈哈哈哈,子丹你也莫要谦虚了。你本不是宋人,我们宋人精于射术!在寡人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阿烈比试射术了,这小子能有这么犀利的射术,全靠着一股巧劲儿,百步穿杨还勉强。若是射程再远一些的话,他便不如你了。”

第88章 奖赏问题() 
在商丘城外的获水大营里。

    两万多脱颖而出的宋军士卒在接受最后的试炼,射术。这个射术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拉开铁胎硬弓这种强弓,一连射出三箭,便被视为合格,哪怕射出去的箭矢没有命中靶子也算合格的。

    在这最后一道试炼被淘汰的士卒可不在少数!

    射箭并不难,宋国承袭殷商的礼仪风俗,国人擅射,如果是拿着普通的弓箭,百步穿杨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了。但这是铁胎硬弓啊,平常的人能拉开已经算不错的了,而这道试炼却要一口气拉三次铁胎硬弓!

    难度可想而知了,能拉出硬弓的箭矢肯定能射到靶子上。

    上古先秦的人身体素质都是极强的,体格健壮的不说,哪怕是一个身材瘦削的人放到现代,气力上也是能碾压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现代人。

    这一点从历次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战争,还有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中国人的平均身高的变化(越来越矮了)和身体素质的变化中就能看得出来。

    在秦汉之前,夏商周乃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各国军队都能吊打塞外的匈奴、东胡、娄烦、戎狄这些异族,还是以少胜多的那一种,根据汉将陈汤说的,过去他们华夏人对战匈奴能一打五,现在只能一打三了!

    陈汤是谁啊?那可是喊出了“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之”的猛人!

    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是越来越差了。何以见得?在古代对决游牧民族的战争就可见一斑了,除了一定的武器比较精良,擅于列阵作战,古代华夏人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秦汉三国之时还能吊打异族,但是经过了五胡乱华这个惨剧之后,华夏人口锐减,加上与胡人杂居,原本的华夏血统已经不纯洁了。

    化胡为汉,思想文化上的认同俱为汉人,五胡乱华之后已经没有纯种的汉人了。随后的南北朝,乃至于盛唐王朝的皇帝都有着鲜卑人的血统。

    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儒家思想确实牛掰,屹立两千多年不倒,流传千古。但是儒家思想也阉割了汉人的血性了,五胡乱华之前的华夏儒生还是文武兼备的,就跟孔丘、荀子一般才华横溢的同时,不废君子六艺,在一些时候还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扯远了,反正经过胡汉混血的汉人身体素质已经大不如前了。在十五六世纪之前,汉人在体格上还是略胜于西方人的,现在都特么的矮一头了。

    有人说这是扯淡,但是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古代天生神力的猛人有多少?商纣王、庆忌、楚霸王、李存孝……这些都是力能举鼎的彪悍人物,但是五代十国之后还没听说过有什么绝世猛将呢!

    就算是岳飞和兀术也不过如此。

    现在的宋国对于军中的士卒待遇是前所未有的好呀,普通的士卒每五日就能吃一顿肉了,虎贲军和陷阵营的则是每日一餐是有肉食的。有肉就能进行负荷的训练,士卒的身体素质自然越来越强健了。

    “好!”

    “彩!”

    获水大营的操场上,一万多人在这里一点都不显得拥挤,靶子早就摆好了,分作了几十个场地,轮番让人上去拉开铁胎硬弓,当然了,不射靶子也可以,只要你能一口气拉开铁胎硬弓三次,而且射出的距离能达到靶子那里就可以了,算过关了。

    在四方台上看着将士们的精彩表现的宋君偃,又张望了一阵子,点了点头,向着旁边的熊子丹说道:“子丹,这一回通过体能选拔的士卒可真多啊。只是不知道能通过这最后一道试炼,可以一口气拉三次铁胎硬弓的有多少个。”

    熊子丹道:“我们宋军的待遇在列国当中算是很好的了。士卒们也常有肉食,故而身体素质也跟着上来了,能有这么多人通过体能选拔一点都不奇怪,不过体能过关了,也不代表一定能拉三下这个铁胎硬弓。”

    “铁胎硬弓的劲道可是很强的,就算是臣,一口气也只能连拉七下,都有心无力了!所以以我之见,此次这两万多的士卒里面,能通过试炼的应该不过半数。”

    宋君偃颔首道:“能有半数,寡人已经很满意了。我们宋国的虎贲军跟魏国的魏武卒的选拔、操练的方式都是一样,咱只是拾人牙慧而已,现在虎贲军的战斗力已经形成了。子丹啊,你可知道魏国的魏武卒的战斗力为什么大不如前了吗?”

    闻言,熊子丹思考了一下,说道:“可是因为魏国的国力已经在衰退了?”

    子偃摇摇头道:“有这个原因。但是不是最主要的,魏武卒乃是天下强军,吴起组建之时魏武卒更是厉害无比,秦军十倍于魏武卒亦是被打得大败,战斗力之强悍可见一斑了!”

    “当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何以现在的魏武卒不能比拟,衰弱至此?原因是很多的,寡人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宋君偃道:“一个是因为魏武卒的选拔已经不似吴起的时候了,现在魏国选拔的魏武卒,因为其待遇好,所以走后门,滥竽充数的非常的多,魏武卒已经糜烂了。训练的方式还是一样的,但是体能跟不上,如之奈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奖赏的问题,老一辈的魏武卒拥有了大量的田宅,妻妾成群,他们已经被羁糜了身心,有了一颗畏惧死亡的心了,这样怕死的魏武卒上了战场,你还能指望有多大的战斗力吗?这就好比一个武艺高强的剑客,在面对一个拿着刀具的屠夫一样,本来屠夫是一点功夫都不会,武力也逊色于剑客的,但是最后还是剑客被杀死了。”

    “为什么呢?因为剑客没有勇气杀人了,拿剑的手都不稳了!魏国的国力也是一个方面,在魏国初立之时,可以大肆赏赐魏武卒良田、宅邸、财帛,但是时间长了,这不过百年的时间,魏武卒南征北战,东伐齐,西讨秦,北战赵,南征楚,把周围的国家都吊打了一个遍,当时是没有一个国家能阻挡魏武卒的兵锋的。”

    “这样的魏武卒何以羁糜至此?因为魏国四处打仗,却没有多余的田宅财帛来奖励魏武卒了,魏国侵占的城池现在大多被别的国家给收复了,所以国家无力奖励勇猛的魏武卒,只能一再削减奖赏的东西。等到魏武卒厌战,不愿再战的时候,其战斗力还不大打折扣吗?”

    “君上言之有理,臣受教了!”熊子丹作揖道。

    宋君偃的这些话的确是很有见地的,魏武卒衰落的原因很多,自从吴起出走,魏武卒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还好有一个庞涓又把魏武卒给拉回了正轨,把魏武卒又变成了那一支让天下列国都闻风丧胆的精锐重甲步卒。

    不过随之桂陵、马陵之败,大将军庞涓也自刎谢罪了,魏国就此衰落,原本的天下强军魏武卒也从此一蹶不振了。

    子偃笑道:“所以说啊,有了足够的奖赏,还怕士卒不用命吗?寡人是不会吝惜财帛田宅的,虎贲军将会成为寡人手里的矛,来为我宋国开疆拓土,在开疆拓土的同时,也能牟取大量的财帛田宅来赏赐给有功的将士了!”

    “我们虎贲军的选拔和操练,绝不能像现在的魏武卒一样含糊了事!子丹啊,你就是寡人的吴起,虎贲军寡人就交付在你的手里了。”

    “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熊子丹抱拳说道。

    “好!寡人估摸着这回选拔的虎贲军,加上原来的虎贲军锐士,应该有一万二千到两万,不可滥竽充数,也不能放过一个合格的士卒!兵甲军需的问题寡人会想办法的,就算是砸锅卖铁,寡人也要锻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