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是朕的寿辰,亦是朕要退位,将这九五至尊的位置,禅让给太子的日子!”子偃指着站在一侧,低眉顺眼的子恒,说道,“这两年来,很多市井之言都说,朕是受了子恒的胁迫,这才不得已逊位的,荒谬!无稽之谈!”

    “朕受命于天,既受永昌。朕在位已有15年,为宋君宋王亦有30年之久,御极天下之久,无人可及也!现在,帝国在这一十五年中,已经从一个百废待兴,破旧不堪的国家,成了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各司其职,国力强盛的超级大帝国!朕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朕很疲惫!”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朕今年已经七十岁,古稀之年,想来是没几年好活的。为人皇者,需要肩负的东西太多太多,朕的嫡长子,帝国的储君子恒,贤明孝友,才能出众,仁德过人,乃有上古贤君之风范,故而,子恒理应继位,登基称帝!”

    子恒闻言,当即跪拜下来,下面那一大堆人亦是跟着俯首跪拜,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禅让,是古来有之的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

    尧死后,舜继位,经过治水考验,推举禹为继承人。这种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

    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帝王把王位让给没有亲族关系的贤人。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大禹,终结于大禹的儿子启。从此开启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王位继承制。

    除了上古时代,中国王朝更替,大多数虽有禅让之名,却是夺权之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实际发生禅让次数是40多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被迫禅让的。

    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他们为了避免“不忠”的骂名,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上演禅让最多的时代,有16次之多的禅让,包括内禅和外禅。

    以及那些和平禅位的君王为论,和平禅让皇位的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他们禅让的理由五花八门。

    北魏皇帝拓跋弘,一心向佛,早早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拓跋宏,自己当了太上皇。北齐武成帝高湛,为了“应天象”,把皇位传给了太子高纬。唐睿宗李旦,虽然两次在位,祸起萧墙过程中,被又一次拥戴为皇帝,不久就禅让给李隆基。类似这种“内禅”的情况,历史上还有很多。

    东汉汉献帝受胁迫,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汉朝灭亡。曹家政权受司马三代胁迫后,曹魏元帝被迫禅让西晋司马炎,建立晋朝,即三国归晋。

    五胡乱华之后,西晋灭亡。

    南朝时,又发生了一串禅让。譬如说:东晋晋恭帝司马德禅让宋武帝刘裕,宋顺帝刘准禅让齐高帝萧道成,齐和帝萧宝融禅让梁武帝萧衍,梁敬帝萧方智禅让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东魏孝静帝善见禅让北齐文宣帝高洋,西魏恭帝拓跋廓禅让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隋文帝杨坚。

    此外,还有充满血雨腥风的,唐朝李世民,通过宣武门之变,除掉了世袭正统哥哥,逼迫李渊禅让皇位。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帝位禅让,无论是“内禅”,还是“外禅”,无不充满杀谬与鲜血。

    此外,和平禅让的话,还有宋徽宗禅让宋钦宗,郭威禅让柴荣,乾隆禅让嘉庆等这一系列比较出名的禅让事件。

    接下来,子偃又分封了二十个杰出的皇子为诸侯,将更为偏远一些的贝加湖以北,直到北冰洋,包括整个西伯利亚在内的疆土(俄罗斯),还有瀛洲(日本)、吕宋岛、海南岛和夷洲岛(台湾),包括整个东南亚在内的岛屿都分封出去。

    子偃还立下祖训,要求他们拱卫帝国的安全,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得起兵,不得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靖难。

    紧接着,子偃又带着群臣到郊外去祭天,告祭了上苍之后,禅让典礼已成。

    子偃将手中那一方,用和氏璧雕琢而成,底下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字的传国玉玺,交到了子恒的手里。

    看着一身冕服,显得威武不凡的子恒,子偃微微颔首道:“恒儿,帝国的未来,就交付到你的手里了。”

    “是。父皇!”

    子偃随即大踏步地离去,只留下中车府令刘霸,站在祭台上,宣读着子偃的禅位诏书。

    “朕为始皇帝,承殷商祖祖辈辈之国运,得上苍之庇护,天命玄鸟之眷顾,终于三十年之间,扫灭秦、赵、韩、魏、齐、楚、燕七国,诛灭群凶,一统天下。朕称皇帝,乃统一文字、语言、货币、度量衡,行同文,车同轨,一十五年间,又……”

    这一年,这一日,始皇帝子偃逊位,太子恒登基,时年54岁,号称宋二世,二世皇帝。

第723章 入侵() 
在参加完子偃的寿宴和禅让典礼,还有新的二世皇帝子恒的登基大典之后,白起随后乘船从朝歌出发,通过黄河东行,自连云港出海,来到帝国最南端的中南半岛,随后穿过新的航线,马六甲海峡,一路兜兜转转,终于抵达了埃及的土地上。

    在三年前,即公元前286年,宋帝国的远征军在白起的率领之下,攻占安条克,灭掉强大而不可一世的塞琉西王国之后,又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发生了冲突,最终交战。

    持续了三年的远征作战,宋帝国的远征军是屡战屡胜,但是困于荒漠中,许多人都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生了疟疾,不治身亡。

    现在的战争,差不多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宋帝国的20万远征军,已经攻到尼罗河,直接威胁托勒密王朝的都城亚历山大港,双方隔着一条尼罗河开始对峙。

    为了尽快攻下亚历山大港,灭亡这个比塞琉西王国还要强上一点的托勒密王朝,白起不得不命人开凿一条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便将粮草军需和一应的兵员都送到前线去,与托勒密王朝的军队决一死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十万的宋帝国的远征军中,只有十万,是地地道道的宋人,其余的,多是戎狄,匈奴人、月氏人、西域人、百越人、塞琉西人、印度人等等,上百个部族,不同肤色的雇佣兵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得益于帝国的政策,这些人是真的效忠帝国的。

    白起回到埃及的土地上,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对峙的前线去,而是来到了苏伊士运河。

    “尊敬的将军阁下,很高兴见到你。鄙人是托勒密王朝安息行省的总督,艾尔夫曼!在将军的队伍中,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托勒密王朝的山川河泽,城池土地了,很庆幸,能让鄙人为将军阁下解惑。”

    眼前的这个高鼻深目,白皮肤,金色头发的蛮夷表现得很恭敬,就像奴仆一样,差点没有跪舔白起。

    艾尔夫曼是一个马其顿人,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埃及人。

    埃及人白起见过,埃及人的长相偏向于中亚人,但是又有一些微妙的不同,特点是浓眉毛、深眼窝和高颧骨。

    通过翻译,白起知道这个艾尔夫曼在说什么,于是微微颔首道:“很好。艾尔夫曼,你的事情寡人已经听说了!你将这尼罗河两岸各个行省的地图和兵力配置都交给了帝国的军队,让远征军减少了不少的阻力,功不可没。若是我军能一战攻下亚历山大港,灭了托勒密王朝,你是首功,寡人将禀告皇帝陛下,赐给你一块肥沃的土地,让你做一国之首相,并无不可。”

    “多谢将军阁下!”

    白起随即指着眼前的这一条滔滔不绝的运河,说道:“对于这一条苏伊士运河,你知道多少?”

    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岛变成非洲大陆,埃及横跨亚非,西南亚、东北非以及南欧的贸易更繁忙。

    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从地形上说,苏伊士的地形并不相同,有3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

    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尤其在北部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

    “回禀将军阁下。”艾尔夫曼回答道,“这一条苏伊士运河,可谓是夺天地之造化,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苏伊士运河,地跨阿非利加(非洲)、亚细亚、欧罗巴三个大陆,是亚非与欧洲最直接的水上通道。开凿这个运河,除了能让帝国的军队可以四面出击,立于不败之地外,运输粮草军需,运送兵员完全可以!”

    “比如说尼罗河前线,埃及人并不知道,帝国在这里开凿了这么一条运河,可以直通尼罗河。这样一来,帝国的大军,就可以依靠帝国本就犀利的坚船利炮,趁机南下,出其不意地击败埃及军队!”

    “咱们重新开凿这一条苏伊士运河,是大有裨益的呀。”

    苏伊士运河,其实早已存在。

    远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III,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一些证据显示这条运河的存在至少持续到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随后运河被荒废。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Necho二世着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没有完成。

    苏伊士运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获得。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最终于公元8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al…Mansur)废弃。

    其后,苏伊士运河被断断续续挖掘和开放,分别在公元前117年罗马时期的图拉真国王和公元640年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时期两度长时期开放。

    其实苏伊士运河并没有真正完成。

    白起率军攻入托勒密王朝,在遭遇挫折之后,他这才想要依靠这一条苏伊士运河,保证帝国的军队的后勤,同时能做到出其不意,一举攻下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港,或者是击败尼罗河对岸的敌军。

    但是苏伊士运河,被修建了三年还没完成。

    白起前前后后动用了超过五十万的劳动力,其服劳役的,都是一些战俘和当地的埃及人!

    不过,苏伊士运河虽然说没有全部完成,但是南下攻下亚历山大港,和击败尼罗河对面的托勒密王朝的军队,已经是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