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他们的职责看,更多是维护西方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尤其防止他们与北方的匈奴勾结),另外,就是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以保障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贸易利益。

    然而,因为缺乏后援的缘故,西域都护府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其实也很难考量。事实上,有些都护非但不能起到安抚西域诸国的作用,反而有被后者所杀的例子。

    如汉明帝时期派陈睦当都护时,第二年就因为焉耆、龟兹叛乱而被杀了。而在汉安帝永初元年,西域都护府干脆就被裁撤了。

    此后,因为内乱的缘故,中原王朝再无力西顾,西域也不再受中原牵制,西域都护府也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中原王朝也没有放弃对西域的控制,曹魏仍旧设置了“西域长史府”统辖天山南北。

    后来的唐朝也延续了这个传统,设立“安西都护府”,最强盛时除了天山南北,还包括了帕米尔高原(不周山)甚至抵达波斯东部。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其军事意义更加重大明显,而当时西域各国基本已经消亡,安西四镇的意义在于抵抗不断东侵的阿拉伯帝国与南方的吐蕃帝国。

    然而在与吐蕃的长期战争中,唐朝两次主动放弃安西都护府,也多次被迫落入吐蕃手中,唐德宗之后,安西四镇彻底丧失。

    此番宋帝国设立的三大都护府,其实与后来的唐王朝设立的都护府如出一辙,甚至职权更大!

    子偃决定在塞外设立安东、西域、北庭三大都护府,派重兵驻守。

    不过,当鹖冠子再次在朝堂上,提出要设立这个都护府的时候,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子干声色俱厉地道:“丞相,你如此怂恿陛下设立都护府,养虎为患,是何居心?”

    “子干大人,老朽不明白,设立都护府为何是养虎遗患之举,难道就只是大都护的职权太大了吗?”

    “不错!”

    子干低声喝道:“这大都护,虽说秩比两千石,与国内的郡守一般,但是其职权何其之大也?就像丞相你适才提议的一样,大都护拥有所辖之地的军政大权,对所辖之地的胡人有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这手握重兵还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如何使得?”

    “这不就是跟一个独立的王国一般了吗?丞相你这不是怂恿陛下,将好不容易打下的塞外之地,又分封给他人了吗?万一大都护反叛,危及地方,你该当何罪?”

    闻言,鹖冠子不由得哑然失笑道:“子干大人多虑了。请问,这一个独立的王国应该拥有怎样的权力?”

    “这……应该是军事、政治、邦交、经济等权力。”

    “不错。”鹖冠子微微颔首道,“但是帝国只赋予了大都护军事、行政这两个权力,诸如经济、邦交、政治之权还在帝国的手中,在皇帝陛下的手中!那么大都护如何凭借一隅之地反抗呢?”

    子干听到这话,不由得扛了一下道:“谁说不可?是,现在帝国无比的强盛,皇帝陛下又英明神武,威加海内,无人敢反,但是在帝国衰落之后呢?帝国能保持永久不衰的国势吗?万一帝国衰落,而大都护又凭借其手中的权力笼络胡人,趁机反叛,帝国如何自处?”

    “子干大人多虑了。”鹖冠子摆了摆手道,“我敢保证,帝国衰落的时候,塞外的三大都护府辖内,早已都是认同华夏文化的宋人,而非胡人!或许那个时候三大都护府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作用,被撤销了。”

    “这要是万一呢?”

    “万一?”鹖冠子浅笑了一下道,“好。就算万一,万一有心人担任了大都护,并生出了叛逆之心,亦是无法作乱的!”

    “为何?”

    “大都护只有军事和行政的能力,毫无经济来源!而塞外的土地贫瘠,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还需依靠中原的粮秣供应!而一旦断粮,子干大人你认为还会有士卒跟随叛军作乱吗?而且,这大都护之位,若无特殊情况,必须每五年换一人!”

    “这……”子干终于心服口服地道,“丞相之言有理。”

    子偃笑着道:“好!那就正式在塞外设立安东、北庭和西域三大都护府!”

第699章 南柯一梦() 
宋始皇九年,子偃采用了丞相鹖冠子的提议,在塞外设立安东都护府、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这一回,宋帝国倒是没有迁徙黎庶去屯边。因为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迁徙,再迁走中原腹地的老百姓,只怕中原就真的是地广人稀,肥沃的土地都要荒废下去了!

    北庭都护府,大致上是匈奴人的活动范围,即东北亚草原。

    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

    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

    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北庭都护府的所辖范围极大,北方及西北一带的匈奴、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都属于北庭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北方刚刚平定,而北方的胡人部落甚多,桀骜不驯者不知凡几,为了镇压这些随时随地可能会叛乱的胡人,子偃任命白起为北庭都护府的大都护,统率十万步骑驻守都护府。

    还有安东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在大致上则是东胡人的活动范围。

    安东都护府包括辽河上游,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还有箕子朝鲜。

    值得一提的是,箕子朝鲜在宋军灭燕之后,又被白起带着军队攻入,最终投降,归于宋帝国的版图中。

    这个箕子朝鲜,乃是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联合扶余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故而宋人攻来,朝鲜人投降这个没啥毛病。

    子偃最终任命子昂做了安东都护府的大都护,率军五万人驻守。

    至于这剩下的西域都护府,则是原来的西域三十六国的地盘,再加上月氏人的活动范围。

    西域都护府包括后世甘肃的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山,还有新疆大半部分,其中的异族十分的多,鱼龙混杂的,辖内有月氏、匈奴、康居、乌孙、大宛等胡人。

    为了震慑这些胡人,子偃任命熊子丹作为西域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率军八万人。

    “陛下,在征辟塞外的战斗中,帝国的军队前前后后俘虏的胡人多达三十万人,不知道这些战俘要如何处理?”这时,匡章站出来询问道。

    听到这话,子偃摆了摆手道:“帝国的直道不是正在修建吗?正好,将这些胡人都拉去服劳役,免费的劳动力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陛下圣明!”

    下了大朝会,子偃随即回到后宫中,与往日一样,他去的是皇后干婉的寝宫。

    照着镜子,子偃不由得摸了摸自己还有些棱角分明的脸颊,可是,在看见自己的头上出现几根白发的时候,子偃不由得眉头一皱。

    “怎么了陛下?”干婉看见子偃蹙眉的样子,不由得神色诧异起来,上前询问。

    子偃叹了口气道:“婉儿,这不知不觉的,朕竟然长了几根白发呀。”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干婉眯着眼睛笑道,“陛下的龙体安康。还有赖于陛下服用了阴阳家的人炼制出来的丹药,驻颜有术,陛下已经64岁了,花甲之年,若是寻常人早就垂垂老矣!可是陛下你依旧如年轻人一般,龙精虎猛的,陛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朕想长生不老。”子偃沉默道。

    “陛下,长生不老……真的好吗?”

    “婉儿,你为什么这么问?”

    “你本是一个多情之人。陛下,你又那么多的妃嫔和儿女,还有那么多对你忠心耿耿的大臣,这么多熟悉的人,在你长生不老的时候,他们会一个一个地死去,你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地死去,难道心里不会难受吗?”

    “会。”

    子偃幽幽地叹了口气道:“人心都是肉长的。朕虽然说九五至尊,但无法免俗!李敖、张烈、黄庸、苏秦这些人,都是朕的忠臣,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良师益友,可是他们都离去了。”

    “嗯。陛下,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生老病死的!长生不老,终究是抗拒天命的事情,假如有一日,陛下真的得偿所愿了,臣妾却死了,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因此而感到悲伤。”

    闻言,子偃颇为紧张地攥着干婉的素手,瞪着眼睛道:“不要说这种傻话!朕不死,你也不会死。”

    “那陛下会因为臣妾的死而感到悲伤吗?”

    “那是当然的。”

    子偃摇摇头道:“朕穷极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之道!婉儿,你说朕是不是很贪婪?在刚刚成为宋君的时候,朕只想活命,只想保住宋国的这份基业,但是在宋国强大起来之后,朕又想争霸天下,做一个齐桓公一样的霸主。做了霸主呢,朕又想横扫列国,一统天下!”

    “现在,朕做到了。朕已经横扫天下,攻灭列国,做了这个华夏九州之主,做了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皇帝!朕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还有什么样的功业值得朕追求的呢?四方之土,已尽为宋国所有,朕,欲君临天下,永久地君临天下!”

    是人都会贪心,而贪心不足蛇吞象……

    千古一帝秦始皇那么聪明,为什么会傻到要追求长生不老?

    秦始皇对历史的贡献是绝无仅有的,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作为一名雄心勃勃的封建君主,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是施展雄才壮志,而是一心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为此,他巡游全国,修建阿房宫,派人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不知多少大臣死于其中,那么秦始皇长生不老的念头是怎么产生的呢?

    根据野史记载,最初秦始皇帝并没有长生不老的打算。有一天,秦始皇帝外出游玩,听到远处传来说话声,便侧耳倾听,只听有人道“在浩瀚飘渺的海中有一仙山,名曰蓬莱,内有练气之士,号称真人,修长生之术,不食人间烟火,渴饮玉液琼浆“。

    秦始皇大吃一惊,赶紧派侍卫去寻找说话人所在,但是找了一圈一无所获,于是秦始皇就认为这是仙人对自己的点化。

    从此以后,秦始皇开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仙人,这时一个名叫徐福的术士出现了,对始皇帝说自己看见过蓬莱仙山,能替秦始皇寻找。

    秦始皇知晓后大有兴趣,大宴群臣,立即颁旨命徐福带人寻找,奈何海无边际,徐福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并且失去了音信,但秦始皇对此事并没有放弃。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接见了一位名叫卢生的术士,卢生是修道之人,秦始皇于是派卢生入海寻求仙人,以求长生不老,但终杳无音信,始皇帝被人耍了两次,最后不仅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