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嬴稷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其实,在嬴稷的心里,对于开城献降,让秦国的亡国变成事实,自己成为亡国之君的事情是十分的抵触的。

    奈何,就跟子楚说的一样,形势比人强,他再不愿归降,咸阳城破之日,他一样会沦为亡国之君,秦国一样是会彻底灭亡的!

    与其就这样屈辱地死去,还不如好好的活着!

    范睢很明白秦王嬴稷的心思,故而站出来说道:“贵使,我秦王亦不忍生灵涂炭。但是开城献降,便意味着国祚已有四百多年的大秦就此灭亡了!我王实在不忍心!秦嗣亦不能绝也。我王可以归降,但有几个条件。”

    “请讲。”

    “其一,为保秦嗣,请宋王封秦王为秦君,世袭罔替。”

    “这个自然。”子楚微微颔首,这个条件并不算过分,诸如已经亡国的楚、赵、韩、魏等列国,宋国都会将其国君作为嗣君,选择一处地方,作为封地,世袭罔替,以保其祭祀不灭。

    范睢又道:“其二,希望宋王能将包括咸阳在内的八百里秦川划归秦君治下,作为秦君的封地,且不受宋国任何政令的影响。”

    “这个不可能。”

    子楚断然拒绝道:“能保住你们秦国的祭祀,以秦王为嗣君已经是极为优渥的待遇了,放在以前,亡国之君,岂有活路?过去,我宋国曾封韩王、魏王等诸王为嗣君,保住其祭祀,封一县之地,而今贵国却狮子大开口,要这方圆八百里的城池土地,还要不受宋国的政令的影响,这岂非又是一个独立之国?”

    宋国的封地,向来都是这样的:封君享有征收赋税的权力(财政),行政能力,但是立法权和征兵权都收归中央,而且对于中央发布的政令,封君必须矢志不渝地执行。

    秦王嬴稷闻言,脸色一沉。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在为难宋国的,毕竟秦国沦落至此,实在是没多大的资本与宋国谈条件了。

    正如子楚说的那样,宋国不愿意过多的生灵涂炭,接受一个残破不堪的咸阳,接受一个残破不堪的秦国。

    宋国灭秦不难,但是要看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那么贵使认为呢?”秦王嬴稷沉声道。

    “我王可封秦王为秦君,封于无终,世袭罔替。”

    “这不可能。”秦王嬴稷蹙眉道,“无终不过一县之地,而且位于北疆,属于苦寒之地,寡人如何能接受?”

    “那么不知秦王属意何地?”

    “陶邑,寡人要陶邑。”

    闻言,子楚不禁哑然失笑道:“秦王,你这个条件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陶邑富庶,天下皆知,将陶邑作为封地,秦王真是有够异想天开的!不过这不可能!秦王若欲染指陶邑,宋国不惜一战!”

    似乎将子楚逼急了,秦王嬴稷还有些犹豫,最后他又提了几个富庶的地方,诸如咸阳、高陵、安邑等地,都被子楚一一否决。

    这些地方且不说富庶得很,而且又接近秦地,让秦王嬴稷的封地在这里,这不是很容易发生叛乱的吗?

    用屁股想都知道,宋王偃是不可能答应这回事的。

    退朝之后,秦王嬴稷便回到宫中,将自己锁在寝宫内,不见一人。

    “大王,太后娘娘想要见你。”

    “寡人这就来。”

    嬴稷已经六神无主了,这个时候,能给他指点迷津,能给他最大的安全感的,就是他的母亲芈月。

    再一次见到芈月的时候,芈月还在悠闲地给花朵浇水,似乎一点都不为城外的战事所动。

    嬴稷随即跟着芈月到一侧的亭子里坐下。

    芈月摇摇头道:“大王,你又憔悴了。”

    “母后,诸事烦扰,宋人围城,这亡国在即,寡人如何能不焦虑?”

    “大王何须焦虑?”芈月说道,“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为娘的已经听说了。你提出要占据富庶之地的请求,宋人是不可能答应的。难道大王还以为宋人会让谈判的事情僵持下去吗?”

    “这……”

    “大王啊,你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当此时局,负隅顽抗是没用的,城外的宋军迟早是要打进来的,而以宋国大军的威势,咸阳必然陷落!”

    芈月淡淡的道:“与其咸阳陷落,国破家亡,什么都得不到,大王倒不如与原先楚王、魏王等人一般,开城献降,这样还能保住秦国的祭祀,这样即使成为了亡国之君,也体面一些。”

    “母后,孩儿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又如何?你能打的过城外的数十万宋军吗?不能。置气是没用的,只有利益才是你自己要谋求的呀。”

    嬴稷颔首道:“母后,孩儿知道了。”

    “睢阳这块地方不错,就让宋人将睢阳作为秦君的封地吧。”

    “什么?”听到这话,秦王嬴稷还以为芈月吓傻了呢。

    睢阳可是宋国的腹地,老宋人最多的地方之一,将睢阳作为自己的封地,以后嬴稷做事,岂不是束手束脚呢?而且睢阳距离朝歌那么近,他的一举一动,势必都将落入宋人的眼皮子底下呀!

    芈月道:“只有如此,才能让宋王对你放心啊。稷儿,难道你的心里还不能接受亡国的事实吗?还在心存复辟的幻想吗?抛弃掉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母后……”

    芈月又道:“稷儿,其实为娘找你前来,除了劝说你归降宋国之外,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何事?”

    “其实你的生父并非惠文王,而是当即宋国的王上,子偃。”

    “……”

    公元前298年十月,秦王嬴稷开城献降,率领秦国的臣民向宋军投降。

    宋王偃闻讯,大喜过望,遂封嬴稷为秦君,封于睢阳。而在秦国开出的几个条件中,还要求宋国将公子壮杀死,宋王偃正有此意(毕竟白纸黑字的,要求宋国册封嬴壮为秦君,封一郡之地,这现实吗?),于是嬴壮在赶去赴任的路上,就惨遭贼人的杀害了。

    至此,宋国横扫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一统天下。

    统一的宋国的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潇湘。

    宋国从攻灭的第一个国家齐国开始,灭七国一共用了八年的时间。

    在灭秦之后,宋国又将雍州鼎迁到朝歌的太庙里。

第682章 始皇帝() 
宋国都城,朝歌沙丘宫。

    灭秦之后,宋王偃随即召开大朝会。

    能如此迅速地攻灭秦国,群臣都显得很高兴,弹冠相庆之余,都纷纷向陛台上的宋王偃道贺,高呼万年。

    相国苏秦忽而站出来道:“王上,而今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已经被我宋国相继攻灭,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臣以为,应该组织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告慰上苍,更告慰我大宋国的列祖列宗!告慰那些为了我宋国的大一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的人!”

    “善!”宋王偃微微颔首。

    不过随即,宋王偃又假惺惺地犹豫起来:“只是刚刚攻灭七国,国家百废待兴,国库拮据,搞这么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未免太过劳民伤财了。”

    “王上仁慈!”苏秦恭维了一句,又道,“但这是必要的祭典,切勿疏忽,以免遭了上天的责怪。”

    “好。”

    苏秦说道:“王上,如今我宋国振长策而驱宇内,扫灭列国,一统天下。王上已为华夏九州之主,王的尊号,已经不能显示王上的功德,所以臣请为王上上尊号!”

    正戏来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宋王偃背地里捣鼓出来的,群臣只不过是配合着他唱双簧而已。

    在一侧的头号谗臣,治粟内史邹衍立即站出来道:“王上,相国大人所言极是!王上的功绩和德行,早已盖过三皇五帝!自华夏文明衍生以来,从未出现过如此庞大的大一统的疆域,这都有赖于王上的不懈努力,所以说,王上的贡献之大,远迈黄帝、伏羲氏也!”

    “邹衍你谬赞了。”被邹衍这么一阵吹捧,绕是宋王偃脸皮够厚,都不由得有点脸红了。

    群臣皆道:“请王上上尊号!”

    宋王偃遂顺水推舟地道:“这上尊号可以,但是却不知,这尊号为何?自周武王以来,王者,便为这人世间最尊贵的封号了。”

    苏秦回答道:“王上,古往今来,比王这一尊号还要显赫的,便是‘皇’与‘帝’!自三皇五帝以来,天下共主便单称皇或者帝也,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即轩辕、炎帝神农等。夏朝天子称为后,商朝则称帝,周时天子称王。商纣王是周人对其的恶称,商朝人称其为帝辛!”

    “进入大争之世以来,诸侯们大多诸侯大多僭越称王,王已不再是周天子专属!故而臣以为,王的尊号,已经不能显示王上的尊贵,请上尊号,皇!宋皇!”

    闻言,宋王偃还没说什么,邹衍便跳出来道:“不好不好!皇者固然尊贵而又显赫,但是号称帝,更为大气磅礴。而且我宋国承袭商朝的国祚和祭祀,商朝之主,商王号称为帝,帝辛、帝乙等不胜枚举。故而臣以为王上应该上尊号帝!”

    “不知王上认为这皇与帝的尊号,哪个更好?”

    看着群臣质询的目光,宋王偃眯着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

    又看见下面的鹖冠子默然不语,不由得出声询问道:“鹖冠子,你认为呢?”

    “王上,臣以为皇与帝都可以。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思是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皇帝吗……”

    鹖冠子又道:“王上,自古以来,华夏就有三皇五帝的说法!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故而臣以为,王上应该称人皇更好一些。人皇与天帝并驾齐驱,互为兄弟,似周朝一般,自称天子,上天之子,实则自降身份,不可取也!”

    好嘛,这一下得出了几个尊号了。

    宋王偃还没说话,相国苏秦又跳出来道:“王上,臣以为无论是皇、帝还是人皇,都不足以显示王上你的功德!王上横扫天下,攻灭列国,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而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

    好吧,其实关于上尊号的事情,宋王偃是跟群臣透过气的,要的就是在大朝会上商议出来。本来宋王偃认为有人的想法会与他不谋而合,给自己上“皇帝”这一尊号的,现在看来,还得自己骄傲自大一把,自称皇帝了!

    关于“皇帝”一词,还要追溯到后世的秦王朝,不过现在宋国已经取代了原来的秦国,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皇帝是有起源的,“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

    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