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寡人知道。”宋王偃摆了摆手道,“上党郡对于赵国很重要,同样的,对于我大宋也很重要!有了上党郡,将来我宋军可俯瞰列国,攻秦,伐赵,还是灭韩,灭魏,都可事半功倍!对于上党郡,寡人绝不放弃!”

    “可是王上……”苏秦一脸沉重地道,“赵人亦不是好相与的。在牧野之战中,我宋国虽大胜于六国联军,歼敌无数,而自身的损伤又极小,但是赵军的主力和精锐仍在!”

    “而且,这一年来,我宋军接连攻城掠地,灭楚灭燕,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思乡心切。这偌大的新得之地,咱们宋国还来不及消化,且不说那些还没到任的官吏,光凭各地的守军便已经捉襟见肘!倘若此时,我宋国又倾国之力攻伐赵国,只怕胜负难料啊!”

    “……”

    宋王偃闻言,沉默了许久,最后轻轻的道:“苏秦,你说的这些寡人都很清楚。寡人知道现在咱们大宋国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境况,但是,上党郡,是我们宋国好不容易逼着韩国割让出来,又岂能叫赵人占了这天大的便宜?寡人不甘心还是其次的,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上党郡的重要性!”

    “无论是宋国、赵国还是秦国,谁先一步拿到上党郡,就是抢占先机,占据了地利!若是教赵人得到上党郡的话,寡人宁愿上党郡还是归韩国所有!”

    宋王偃这么说,这么想其实是有缘故的。

    历史上,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导火索还是这个上党高地!由此拉开了维持三年的拉锯战,最后秦赵进行了不死不休的国战!

    宋王偃心里很明白,对于这一战,宋国还没有做好准备,甚至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宋国还有好多的地方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若是碰上了拉锯战,极有可能被拖垮,最后为他国所趁,乃至于被楚、齐、燕等的王室子弟复国!

    这是宋王偃最不想看见的。

    “王上打算怎么做?”苏秦凝重地道。

    “宋赵两国之间,必有一战!现在虽然宋远强于赵,两国的国力悬殊,但是吾宋国自身所兼并的城池土地还尚未来得及消化,不可展开大战!”

    苏秦闻言,颇为意外地道:“这么说,王上是打算放弃上党郡吗?”

    “不。上党郡为天下之脊,俯瞰四方,不可放弃!为今之计,还是伐战伐交,双管齐下才是。”

    “还请王上明示!”

    “寡人欲将上党郡作为中立的地区,不受宋、赵、韩、魏、秦任何一国管辖,独立自治。”

    “这……独立自治?这岂不是让上党郡自成一国?王上,这样赵国能心甘情愿吗?”苏秦不解地问道。

    听到这话,宋王偃笑着道:“换位思考一下。若寡人是赵王雍,宋强而赵弱,韩魏秦三国的支援多半指望不上的情况下,焉能不顺势而为?寡人给了他一个面子,宋国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难道他赵国就做好开战的准备了吗?”

    “善!”

    “那不知伐战为何?”这时匡章询问道。

    “伐战。寡人欲在上党郡独立自治之后,起兵十万,进驻滏口陉一线,威逼阏与!试一试赵国之究竟!”

    “王上圣明!”

    宋王偃猜得没错,赵国的确没有做好与宋国一战的准备。现在的宋国就跟一个庞然大物一般,远不是赵国所能够撼动的,就连80万的六国联军都败于牧野,更何况赵国现在都无法集结这么多的兵力呢?

    于是乎,在宋国的使者抵达邯郸,当面与赵王雍陈情,晓之以理后,赵王雍随即顺水推舟,同意了宋王偃的提议。

    上党郡正式成为了一个“三不管”地带,独立自治,但不是国家,上党之人皆惶恐,纷纷逃散。

    为了试一试赵国的深浅,宋王偃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找茬,最终还以黄煌为将,率军十万入上党郡,进驻滏口陉一线,威逼阏与。

    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宫。

    宋国使者韩凭亦步亦趋地走进大殿,面对着赵国的群臣宛如要吃人一般的眼神,他浑然不惧,抖擞了一下自己的精神,向着陛台上的赵王雍行礼道:“宋国使者韩凭,见过大王!恭祝大王万寿无疆!”

    “贵使不必多礼。”赵王雍居高临下地扫了韩凭一眼,出声道,“贵使,不知宋王此番派你前来所为何事?是来就宋国出兵进驻滏口陉一线的事情,来给我赵国给一个解释的吗?”

    “就是。”赵成愤愤不平地道,“汝宋人当真是无信无义!这国书都已经签订了,上党为中立之地,列国不可干涉,而今宋军出兵上党,占了滏口陉一线意欲何为?莫不是以为赵剑不利乎?”

    “请大王息怒。”韩凭不卑不亢地道,“关于此事,我王认为并无不妥。我宋国只是承认了上党郡独立自治的事实,但并不代表上党郡真的享有国家一般的主权!而我宋军只是借道上党,应上党人之请求,出兵保护上党郡而已。”

    一派胡言!鬼扯!

    对于韩凭的这番雄辩,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奈何宋国的确很强势,宋国耍流氓,谁都拿他没法子!

    赵王雍黑着脸道:“既然贵使不是来解释出兵上党的缘由的,此来邯郸,所为何事?”

    “请大王明鉴!”

    韩凭作揖道:“大王,我王听闻大王无意中得到了楚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我王对和氏璧十分感兴趣,故而,遣外臣入邯郸,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

    韩凭这番话说出来,整个朝堂上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用十五座城池,差不多一个郡的地方换一块和氏璧?宋王偃的脑袋是不是秀逗了?

    和氏璧固然名贵,价值连城,但是远不值十五座城池吧?!

    赵王雍和朝堂上的一些赵国的智者们,从中嗅出了一股子非比寻常的味道,一股子危险的气味。

    宋王偃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宋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

    赵王雍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最后请韩凭这个外人下去,让群臣商议这个事情。

第658章 完璧归赵()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

    楚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于是,楚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而在原来的历史上,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诸卿,今宋人声称,愿以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其中可能有诈,如之奈何?”赵王雍蹙眉道。

    这时,相国肥义站出来说道:“大王,老臣以为,不论其中是否有诈,我赵国都应该派人去一探究竟。今宋强赵弱,以宋王的贪婪、睚眦必报的性格,必不可能为了区区一块和氏璧,而舍弃15座城池的!此必为宋人试探我赵国之心尔!”

    “那老相国以为,寡人应该如何是好?”赵王雍垂询道。

    “必须派人带上和氏璧前往朝歌,面见宋王偃!”

    “可是……老相国,这样一来,若是宋人果真无信无义,扣留了和氏璧,使我赵国蒙羞,上当受骗,又待如何?”

    “大王,宋人亡赵之心不死也!这是宋人的挑衅!你绝不能上当!”

    闻言,赵王雍这才微微颔首道:“好,不知你们谁愿意不避艰险,前往朝歌递交和氏璧?”

    群臣都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一个平日里寡言少语,做事情且是兢兢业业,胆大心细,滴水不漏的大臣站了出来。

    “臣蔺相如愿往!”

    蔺相如信誓旦旦地道:“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宋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宋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王雍颔首道:“好!若是卿能完璧归赵,寡人当拜卿为左徒大夫!”

    ……

    蔺相如翌日启程,一路鞍马劳顿,轻车简从的,很快就抵达了宋国的都城朝歌。

    为了表示郑重,蔺相如还沐浴斋戒过,穿上了最华丽的衣裳,双手捧着装着和氏璧的锦盒,一步一顿地进入沙丘宫。

    本来蔺相如以为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但是没成想,宋国的君臣根本没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只见蔺相如一进入大殿,便嗅着一鼻子的酒肉味儿,满目,都是宋国群臣推杯换盏的模样。

    宋王偃此时就坐在主位上,不过一点待客之道都没有,他的身边几个美貌的女子服侍着,挨着他的身子坐下,躺在宋王偃怀里的女子还不时地剥了一块橘子送到了他的嘴里。

    成何体统?

    若是宋王偃真心想要以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话,必定不会是这么一种态度的。现在看来,果不其然,说到底宋王偃还是在消遣他们赵国的!

    蔺相如虽然心里有气,但是不便发作,还规规矩矩地给宋王偃行礼道:“外臣蔺相如,拜见宋王!恭祝大王万寿无疆!万年,万年,万万年!”

    “大夫不必多礼。”宋王偃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随即又饮了一口怀里的美女送上来的酒爵,失礼极了。

    宋王偃这是在挑衅啊!

    “大夫,和氏璧你带来了吗?”宋王偃睥睨地扫了蔺相如一眼道。

    “就在此盒中。”

    “呈上来给寡人看一看。”

    由于之前有鲁仲连刺宋的事情,故而蔺相如不好靠近宋王偃,径直将锦盒交给了过来的宦官刘霸,由他递给了宋王偃。

    宋王偃打开锦盒,取出了和氏璧,他左看右看,眼泛异彩,微微颔首,显然是对这和氏璧十分满意和欣赏的。

    这块和氏璧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初不为人知,后由楚文王赏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方成为传世之宝。春秋战国之际,几国征战,几经流落,最后归秦,传说由秦始皇制成玉玺。

    秦灭后,此玉玺归于汉刘邦。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和氏璧一直在皇帝的手中转手,直至传到唐朝。

    而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后世所称之传国玉玺被传即为秦始皇改造和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