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倍受瞩目的,则是宋国的骑兵部队。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战车,骑兵的作用仅仅是长途奔袭,侦察和骚扰,并不具备较大的杀伤力。

    但是宋国的符离马场,这十几年来,引进了无数他国或者是戎狄的良马,再加上自己培育出来的战马,宋国之骑卒已经超过了赵国、燕国和秦国,足足有三万骑卒!

    没有人知道宋王偃为何如此重视骑卒。

    在场的,除了数十万的宋国将士,就是在宋王偃跟前的文武百官。

    望着这声势浩大的队伍,王后干婉不由得十分惊诧,道:“王上,这是有多少的兵马?”

    “六十万!”宋王偃志得意满地道。

    “居然有六十万之众?”干婉哑然失笑道,“王上啊,咱们这是倾国之兵了。”

    “哈哈!婉儿,其实寡人愿意的话,其实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完全可以调动超过百万人的兵马。但是打胜仗,不一定是靠着兵多将广的!兵贵精不贵多也!”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眼下六国联军来犯,虽有八十万之众,然则寡人何惧之有?若不是想尽快结束战斗,扩大战果,寡人只需三十万……不,可能二十万兵马就足以击败六国联军了!”

    “王上你这是哪儿来的信心?”

    “婉儿你且看着吧。”宋王偃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意。

    随即,宋王偃大踏步地登上了广场的中央的高台上,在万众瞩目之下,迎着宋军将士们炙热而又带着崇拜的眼神,宋王偃宛如神明一般,抖了抖衣袖,径直上了高台。

    台下,宋军将士们望着他们为之效忠的君主,挺直腰板,昂首挺胸的,不敢发出一丝杂音。此时此刻,似乎任何的一丝不和谐的杂音,都是对上天的亵渎一般。

    没错,对于宋人来说,宋王偃就是他们的神!他们的天!

    望着如同汪洋大海一般的四面的宋军将士,宋王偃凝神屏气,用自己最大的肺活量,在那里撕心裂肺地喊着:“大宋国的将士们!寡人敬爱的勇士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效忠国家,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看见没有?”宋王偃指着牧野的方向,高声道,“那里!你们的敌人正在向着鬼门关迈进!他们拿着犀利的武器,如洪水猛兽一般,肆无忌惮地摧残着我们的国土!你们的父母妻儿,左邻右舍,都深受其害!”

    “将士们,汝等不必害怕!所谓百万之众的六国联军,不过土鸡瓦狗而已!这一战,寡人与你们同在!寡人剑之所指,王旗大纛所行之处,便是汝等厮杀之所!”

    “万胜!万胜!万胜!……”宋军将士的狂热之血在这一刻,被宋王偃彻底调动起来。

    “呛啷”的一声,宋王偃抽出了腰间的宋王剑,遥指牧野的方向,喝道:“出战!”

第647章 半渡不击() 
“什么?王上要与六国联军战于牧野?”

    权地,白起还在那里休整军队,不料,却接到了一个十分意外而又让他勃然变色的消息。

    宫里的一个内侍回答道:“是的。白将军,现在这个时候,王上应该已经在牧野与联军开始排兵布阵了。”

    “这太儿戏了!”白起一脸震恐地道,“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王上还是咱们宋国的君王,万金之躯,岂可以身犯险?”

    早先,白起就已经听说宋王偃出兵接应邺城、高都一线的宋军,撤回朝歌。白起自认为这就是一个昏招,还是十分不入流的昏招!

    按照白起的想法,宋王偃应该先一步出兵击败邺城一带的赵军,先易后难,随即再倾国之兵,大破高都一线的六国联军的!

    可是宋王偃是君主,他怎么做,还轮不到白起指手画脚的,故而白起只能是听之任之了。

    退守朝歌,可以理解为一种保守的战略,就跟秦国在被列国合纵的时候,时常龟缩在函谷关内一般,等到列国撤军了,合纵联盟散了,宋国正好可以四面出击,收复失地。

    但是白起万万没想到,宋王偃竟然昏聩至此!

    与80万,号称百万之众的六国联军战于牧野?

    有高大而坚固,易守难攻的朝歌城不好好守着,消磨六国联军的兵力,反倒是去与兵多将广的六国联军死磕?

    宋王偃的脑袋这不是秀逗了吗?

    牧野之战,即使宋国能胜,亦是惨胜,只怕会步齐、楚之后尘,沦落到几乎亡国的地步!

    “王上怎么会这么干?朝中是否有奸臣进谗言?”白起急声道。

    “白将军请放心,咱们王上清醒的很!王上虽然时常意气用事,以身犯险,但是事关国家社稷之存亡,王上绝不会草率的!”

    “那王上对白起有何安排?是否立即回援朝歌?”

    “已经来不及了。”那内侍摇摇头道,“白将军,小人奉我王诏命而来,请将军就率兵驻扎在权地,稍事休整,伺机攻燕!灭燕!”

    “噢,这么说,王上还真有必胜之把握?”

    “是的。白将军,王上的诏命小人已经传达到了,告辞。”

    “大人慢走。白羽,送一送。”

    ……

    牧野。

    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牧野,在七百多年前,曾经是商王朝与周武王统率的诸侯联军的决战之地。当年的牧野之战,规模空前庞大,到处都是残戈断戟,血流成河!

    而七百多年后的今天,牧野又将迎来一场规模更大、又关乎天下大势之走向的大战!

    进攻的一方为秦、赵、楚、韩、魏、燕六国,防守的一方为宋国。与发生在公元前1018年的牧野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宋国被称之为桀宋,被天下诸侯讨伐,只不过对象从商王朝换成了宋国,商纣王换成了宋王偃而已。

    说起来,宋国还是商王朝的直系后裔,一样是天命玄鸟的子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号称天命玄鸟的子孙的,有三家,一家为宋,一家为秦,一家为赵,皆是当今天下的最强之国!

    过了没多久,大概是辰时,轰隆隆的马蹄声和脚步声,震撼了整个大地和云霄,使人心慌,使附近的飞禽走兽无不纷纷避让。

    在偌大的牧野平原上,出现了六面各色的旌旗,黑墨色的秦国旌旗,黄颜色的楚国旌旗,淡红色的赵国旌旗,火红色的魏国旌旗,深绿色的韩国旌旗,还有海蓝色的燕国旌旗!

    “这一战,必将名载史册,为后世传唱啊!”赵王雍望着背后的金戈铁马,不由得志得意满地道。

    乐毅附和道:“哈哈!那是自然的。一百多万人的超大规模的会战,不说是空前绝后,但亦是前所未有的!列国精锐尽出,宋国亦是倾国之兵,这一战,能否弱宋灭宋,便在此一举了!”

    “没想到宋王偃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若是我为宋王,必然固守朝歌城,消耗联军之兵力,可是他胆敢出城一战,我真是不知该说他是不自量力好,还是真的有把握一战而胜!”旁边的魏将翟章冷笑着道。

    “现在都已经辰时了,差不多到了约定会战的时间,宋军应该到来了吧?”赵王雍蹙眉道。

    “莫不是宋王偃爽约了?不敢来了?还是说,他根本就是在故弄玄虚,故意消遣咱们联军的!”

    “不不不。或许在别的事情上,宋王偃的确会如无赖一般耍诈,但是今日一战,事关天下列国之兴亡,宋王偃没必要做出如此下作之事……”

    “咦!赵王你看!那是宋国的游骑吗?”

    一见到对面的尘土飞扬,翟章便愣了一下,随后指着在尘土中冲出来的一队游骑狐疑地道。

    战时派出游骑侦察,亦是情有可原的。看来宋王偃是真心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既然有游骑来侦察,那就代表着宋军主力将至!

    乐毅忽而道:“赵王,等一会儿两军交战,不知我军是否要趁着宋军立足未稳之时出击?”

    “那是自然的!”赵王雍掷地有声地道,“正所谓兵不厌诈。半渡不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咱们绝不能步宋襄公的后尘!”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在泓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楚国的胜利告终,同时也让宋襄公背上了一个迂腐的骂名。

    在东周,原有的一些规则被打破,只剩下赤裸裸的阴谋和利益。商周时代形成的礼,早已经崩塌。用孔子的话说,这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至于所谓的礼法,早就成了冠冕堂皇的面子话,说说可以,千万不能落到现实上。偏偏宋襄公就非要将这种错误的做法应用于现实,结果导致了自己的惨败。

    宋国的出身不好,他们是商朝的后裔。周朝在灭掉商朝之后,还是很有些贵族精神的。

    那时候的贵族精神是兴灭继绝,就是不能让商朝这一支给灭掉,于是就分封了商纣王的哥哥,让他成立一个诸侯国,这就是宋国。不仅给他一个国家,甚至还有更高的优待,给了宋国以公的爵位。要知道,只有周公的儿子建立的鲁国才享受公的爵位。

    但宋国人觉得自己出身不好,老是自卑,老是说自己亡国之后,充满了自暴自弃的味道。但是人家宋国毕竟是商朝之后,即使是几百年过去了,还是有一些贵族遗风的。

    这是一种古代交战的规则。

    比如要等到对方摆好阵势再开打,不杀老人孩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等等。宋国特别是这位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很相信这个规则,觉得大家都要遵守。他一直标榜自己是个仁义的君主,打仗的时候,也要行仁义,否则就是不讲究。

    很讲究贵族精神的宋襄公,和楚国交战的时候,楚国的军队要渡过泓水,有谋士建议,趁着他们渡河的时候进行袭击,但宋襄公认为,这显然是毁掉了规矩,不仁义,不规矩,不讲究,一点也没有贵族精神,就等着他们渡河之后,摆好阵势再厮杀。

    哪想到狡猾的楚国人根本不理会什么贵族精神和规矩,过河之后一阵乱砍,搞得宋襄公受伤而死。

    从此以后,战国时期的人都看不起宋国,找到机会就嘲笑宋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域黑。

    诸子百家中的好多毒舌,都嘲笑过宋国。韩非子说守株待兔,孟子说拔苗助长等,都是嘲笑宋国人。连本身是宋国人的庄子,也经常嘲笑自己的国家。

    “善。”

    “还有,宋人诡计多端,未必不会趁机合围我六国联军。这里虽是旷野,但是六国联军80万之众,又互不统属,号令难以统一,一旦被宋国之锐士突击,只怕会造成大溃逃!”

    “赵王你的意思是?”

    “派出一部分兵力。以万人为以作战单位,共计五队人马,分散于牧野之四方,相互接应,一旦发现有宋国之军趁机突袭,便立即点燃狼烟,警示联军!”

    “善!”

    “此外,寡人估摸着,此番出战,宋人必倾巢出动,朝歌城的守备兵力不多。而在两军交战之时,即使朝歌城仍有驻军,亦可使偏师绕过朝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