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已经没法打下去了!

    就在整个郢都都乱作一团的时候,楚王熊槐正坐在王位上,闭着眼睛,不发一言。

    整个大殿上,人去楼空,寂寥无人,静谧得很,如黑夜之中的旷野,让人感到战栗!熊槐感觉自己好似汪洋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着,似乎任何一个大一点的波浪,都能冲垮自己,让自己粉身碎骨!

    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真的让人很不爽!

    “父王,父王!……”就在这时,殿外忽然响起了一阵呼唤的声音。

    熊槐这才睁开眼睛,视野之内,作为太子的熊横已经急冲冲地闯了进来。

    “横儿,你来了。”熊槐淡淡的道。

    “父王,儿臣来了。”熊横扑通的一声,跪倒在地,眼泪不由得簌簌地流了下来,哭成了一个泪人。

    这么多年的担心受怕,这么多年的呕心沥血,楚王熊槐虽然年近五旬而已,但已经两鬓斑白,眼角的皱纹早已浮现出来,两颊消瘦,老态龙钟,看上去竟然宛如花甲之年的老者一般,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熊槐不过只是比宋王偃大两三岁,后者因为驻颜有术的缘故,让人看上去跟三十岁的男人差不多,但是熊槐却是如此这般老态,这些年他都经历了什么可想而知的。

    话说,熊横亦是一个倒霉蛋,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便作为质子,质宋,质秦,质韩,质魏。

    这不,原本楚国的太子橫是质于秦国咸阳的,但是在楚王熊槐跟秦王荡通过书信之后,秦王荡这才答应放人,给楚国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人情的。

    多年不见,没想到自己的父王竟然已经如此老迈,楚国已经如此破落,怎能叫熊横不难过?

    “现在我楚国的处境你已经知晓了吗?”

    “孩儿已经获悉。父王,请你保重身体,儿臣相信,在父王你的带领之下,我楚国一定能力挽狂澜,战胜桀宋,重复我大楚国的昔日雄风的!”熊横不由得声泪俱下地道。

    “莫哭。”楚王熊槐拭去了熊横眼角的泪水,叹了口气,说道,“你是寡人的孩儿,我大楚国的楚国,楚国未来的王,无论碰上什么事情,都不许落泪,不许轻言放弃!”

    呃,熊槐这些话怎么这么像是在交代遗言?

    “儿臣谨遵父王教诲!”话虽如此,但是熊横的眼泪还是不由得夺眶而出。

    “横儿,虽然寡人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不怎么待见你,反而宠爱子兰,但是在寡人的心目中,你才是寡人的诸子中,为储君的最佳人选。你,不会怨恨父王吧?”

    “没有。儿臣从未怨恨过父王!”

    “横儿,父王很抱歉,给你留下了一个破落的楚国。但是我大楚,能从先祖时不足五十里之地,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终成土地方圆五千多里,带甲百万之霸主大国!寡人相信,你一定也能够做到!”

    “父王……”

第626章 罪己诏() 
当楚国群臣低着头,唉声叹气,恍若丧家之犬一般地进入大殿的时候,便看见了躬身在陛台一侧的太子橫。

    群臣纷纷与太子橫行礼,但没有问候,因为楚王熊槐此时就坐在王位上。

    这几乎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毕竟每一次大朝会,都是群臣先到,随后王上这才驾临的。但此诚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楚王熊槐根本不会端着架子,非要等到宋人兵临城下,群臣都到齐的时候,自己才有模有样地站到前台。

    “吾王万年,万年,万万年!”群臣纷纷跪下,山呼道。

    这一次的大朝会,似乎已经没什么事情可以启奏的。

    国破家亡在即,人人自危,楚国的江山社稷他们再怎么操心都没用,毕竟白起率军杀到,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没什么卵用。

    “平身。”楚王熊槐虚扶了一下,有气无力的模样。

    “谢大王!”

    等到群臣都起身的时候,楚王熊槐这才长叹了一声,说道:“寡人有罪。寡人罪在亲小人而远贤臣,听信妇言,不以国家社稷为重,贪图享乐,对于徇私舞弊之官吏,尸位素餐之将臣,纵容过甚!且不思进取,不思为民谋福祉,不思为国家谋福祉,穷兵黩武,政治黑暗,以至于今时今日遭逢国难!”

    群臣闻言,都是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楚王熊槐这是要下罪己诏的节奏?

    “寡人欲发一份罪己诏。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矣!”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

    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罪己诏”,作为中国古代帝王对灾难和过错的反省、自检,有它的积极作用,一来表达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愿意把事情办好的愿望;二来笼络人心,造成一个团结一心的局面。

    《管子》一书中记载:齐桓公一次探望卧病的管仲时,征求管仲对日后政事的良谋:“仲父亦将何以诏寡人。”

    仲父(管仲)是臣,寡人(齐桓公)是君,意思是要臣“诏”(告诉)君。

    齐桓公并没有以“君”为是,而是把“诏”字放在上下君臣平等的位置。但是,自秦始皇宣告“命为‘制’,令为‘诏’”之后,“诏”的语权就变成皇帝的专利了。

    “罪己”,就是帝王责怪、自省自己的“口谕”,与“诏”字并用,就成了诏告天下的一种文书。

    楚王熊槐其实一直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陷楚国的江山社稷于不利,陷国之贤臣于不义,更陷楚国之后继者于不仁!

    曾几何时,刚刚继位的时候,楚王熊槐亦曾发奋图强,想要当好这个大王,乃至于横扫列国,一统天下!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嬴驷、嬴荡、赵雍、子偃他们一个比一个强,能力都优于熊槐。熊槐是有心无力,当此大争之世,志大才疏很容易造成他现在的这副模样!

    偌大的一个楚国,一手好牌就这样被他熊槐打烂了,怪得了谁?!

    楚王熊槐沉声道:“寡人自知有罪矣,且无可弥补,无可挽回。太子熊横,仁孝宽宏,心志坚韧,才干出众,乃储君之不二人选!寡人故去之后,望诸公用心辅佐新王,励精图治,报仇雪恨,重振我大楚国昔日之雄风!”

    “大王!”群臣都哗啦啦地跪了一地,一个个都是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熊槐想要干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想我大楚,不过是一个世居南隅的附庸小国,地不过五十里,然自先祖熊绎起,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历十余世,几百多年,终成奋击百万,土地方圆纵横五千余里之霸主大国!今到寡人这一代,在寡人的手中,却是屡屡损兵折将,失地辱国!”

    熊槐掷地有声,又带着哭腔道:“寡人愧对我大楚国的列祖列宗!愧对所有的楚人!昔日周、秦、晋、齐、魏皆伐我楚国,皆被击退。乃至于孙武千里破楚,五战入郢,楚国几近灭亡!然则,楚人不死!楚国不灭!只要我楚国还有一个楚人存在,楚国便不会亡——”

    熊槐的声音震耳欲聋,余音绕梁,经久不绝!

    “大楚万年!大王万年!大楚万年!大王万年!……”

    “昭昭大楚!共赴国难!”

    楚人不死,楚国不亡!

    楚国顽强如斯,可悲可泣也!

    楚国之所以如此顽强,百折不挠还是有原因的。

    《左传》记载: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两言“筚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苦奋斗的穷日子。

    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之弟熊通自立为楚王(楚武王),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诸侯”,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夷越的“首领”地位。

    直至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长的时间。

    历史上,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于是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

    五年后,楚成王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晋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直到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

    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披靡。

    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又灭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

    楚国兼并的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

    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

    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