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大争之世以来,战争愈演愈烈,大家为达目的都开始不择手段。

    使诈扣留对方的主将算什么,似白起这般,赶尽杀绝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虽说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已经到了极致,但是依旧有一部分人还在恪守了老祖宗们打仗时留下的规矩,即所谓的战争礼仪。似景驹、匡章都还在恪守着这种战争的礼仪!

    见到景驹只是乘一辆战车出来,身边不带一兵一卒,匡章为了表示礼遇,亦是开出去一辆战车,什么士卒都不带。

    “山阳君,景驹这厢有礼了!”

    “见过大司马。”

    匡章与景驹在下了战车之后,都互相行了一记抱拳礼,而后席地而坐,撩起了战裙便跪坐在地上。

    “山阳君,景驹想请问一下,贵军水淹鄢城,造成我楚国四十余万军民丧生的事情是否属实?”景驹颇为关心这个问题。

    “不敢欺瞒大司马。”匡章摇摇头道,“白起率军筑堤蓄水,修建百里长渠水淹鄢城,造成数十万楚国军民丧生的事情的确是真的!匡章对此深感抱歉。”

    “什么……”虽然已经猜到,但这个事情被确认属实的时候,景驹的身子还是不由得摇晃了一下,瞠目结舌。

    “白起怎敢?难道他就不怕遭天谴吗?!”

    城头上。

    看着景驹如此失态的模样,楚将们都不由得面面相觑,在心里,他们都咯噔了一下,不难想到,宋人水淹鄢城的事情是真的。

    匡章叹了口气道:“兵者,凶器也。大司马,吾王破楚之事势在必行,贵军若是冥顽不灵,强行抵抗,最后只能落得一个人城俱亡的下场!我王之本意,不欲灭楚,而为破楚也,攻下寿春,于我宋军而言已经不难,然则为了攻克寿春城,而折损我宋国数万锐士,着实令人惋惜。”

    “是故,匡章窃以为,大司马你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一定能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闻言,景驹不由得蹙眉道:“宋王果真不欲灭楚?”

    “灭楚于我宋国何加焉?楚国之疆域幅员辽阔,欲宋国之力,即便能灭楚,要消化楚地着实不易,非数十年的时间不可成行。今我王之意,乃是破楚、弱楚,而灭楚则于宋不利!今天下宋、秦、楚、赵、韩、魏、齐、燕八国并立的局面,一国被灭,则天下列国皆惶恐矣!”

    “即使是灭了楚国,我宋国恐招致列国合纵之患矣。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故宋国灭楚,最后很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吾王怎会如此愚钝?”

    景驹微微颔首道:“善。宋军水淹鄢城,造成我楚国四十余万军民尽数丧生,你们宋人的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苦苦相逼,破我郢都?我楚国至此已无翻身之力矣!”

    “楚国真的就此无翻身之力了吗?”匡章摇了摇头道,“吾王雄才伟略,高瞻远瞩,志在天下!吾王深知,只有鄢郢一失,楚国才会真正意义上地无翻身之力!大司马,匡章不妨直言不讳地告诉你,我宋国要的,乃是江水(长江)以北的所有楚国的城池土地!”

    “……”

    楚国如此庞大,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楚国前期一直很强,领土最大、人口最多、军队最多,但由于占统治地位的民族…荆族的人口在楚国并不占绝对多数地位,所以实际上楚国王室对地方的统治力一直不是很强。

    再加上春秋末期楚国为吴国击败,楚国主力部队被击溃,国都被攻破,最后还是靠秦国的援军才赶走了吴国占领军,楚王室威信丧失,统治力削弱。

    战国中前期,楚怀王的愚蠢导致楚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人口,楚国国力迅速缩水,楚王室的统治进一步下降,在楚国的历年变更中,属于荆族的各大家族实力衰退或灭亡,楚王室的统治基础受到极大动摇,实际上地方的统治者已经不是楚王室或荆族大族,楚国表面上统一也只是因为地方上各大族无力靠一族自立推翻楚王室。

    楚国王室这时能勉强维持国内势力的稳定已实属不易,当然无力反攻秦国,短暂自保还是可以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楚国灭亡后,秦帝国一直试图荡平楚国残余势力,但是不成功,项家就是一个例子。

    正所谓,破而后立,不破不立!能让楚国强大的方式只有浴火重生,打破旧有的规矩,重建新的秩序。

    而这一些,楚国王室办不到,也不敢去办,只有属于外来入侵者的宋人能办到,无所畏惧地去办!

    整个楚国的丰腴之地尽在长江以北的地带,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只有牢牢地将楚北之地抓在手里,据为己有,仅仅有着荆南一地,这些荒僻之地的楚国,显然是不足为虑的。

    这就是宋王偃的目的。

    灭楚会逼急天下列国,对宋国群起而攻之。既然如此,不妨退而求其次,占据楚国最丰饶的疆土,据为己有,而后将楚国的势力都赶到南方去,让他们自己去开垦南方的荒山野岭,以便将来自己一统中原之后,再南下灭楚!

    景驹沉默了一会儿,忽而道:“你们的目的我已知晓。想要我下令投降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请讲。”

    匡章心中窃喜,别说是一个条件,就是千千万万个条件,只要在不违背家国道义的情况下,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匡章都可以替宋王偃做主,尽快答应下来。

    “我寿春二十万军民向你宋军投降之后,不可羁押,使我楚国军民被打散,或者是流放到哪里去服劳役。”

    “呃……”

    事实上,每一支向宋军投降的军队,几乎都是这个下场的,无一例外,故而匡章不禁面露为难之色。

    景驹又道:“楚宋两国的战事结束后,汝宋国当奉行人道主义,将我降卒顺民尽数归还于楚国!”

    “这……大司马,这个事情请恕匡章不敢自作主张。”

    “山阳君是没有这个诚意纳降吗?”

    “不是的。”匡章一脸凝重的道,“大司马,水淹鄢城的事情历历在目,匡章相信,你我都不愿再看见生灵涂炭的惨象!只是放降之事,事关重大,匡章还需要向朝歌汇报,请王上定夺才是。”

    “这是应该的。”景驹叹了口气道。

    “多谢大司马体谅。”

第625章 国破家亡() 
攻克鄢城后,白起休整部队,补充兵员和军资,同时将宋国的罪人刑徒迁徙到所得邓、鄢两地,以此为进一步攻楚的基地。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扼住长江,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

    在距离楚国都城郢不到五十里的地方,白起开始击鼓聚兵,将全军十万锐士聚集到一起,分成二十个方阵,气势磅礴,煞气凛然。

    在高台上,望着下面排列的井然有序,一点杂音都不发出的军队,白起顿时心潮澎湃,心中不由得涌现出一股“舍我其谁”的战意。

    能够指挥这一支名动天下的强军,虎贲军,是白起的荣幸。同样的,虎贲军能被白起统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战力,是虎贲军全体将士的荣幸!

    正如战国初期的吴起与魏武卒一般,白起与虎贲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呛啷”的一声,白起拔出了腰间的青铜剑,昂首阔步,遥指着后面的郢都的方向,呐喊着道:“弟兄们!我大宋国的锐士们!那里,是我们宋人祖祖辈辈,浴血奋战,欲为之拿下之疆土!王于兴师!为了拿下郢都,为了攻下这些地方,我们付出无数的鲜血,牺牲了无数大宋儿郎的性命!”

    “现在!今日!我们站在这里,站在了属于郢都的地界上!但我们还不是这里的主人!吾等之任务,就是将郢都纳入我大宋国的版图之中,成为我大宋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楚国政治腐败,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这才导致了今时今日国破家亡之祸!吾宋军,乃为正义之师,是为吊天伐罪也!大王诏令,郢都城破之日,不可伤及无辜,不可残害手无寸铁之楚民!凡在楚地,烧杀抢掠,奸**女者,斩立决!”

    “汝等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白起颔首道:“好!传我将令!全军前进!第一个攻入郢都而不死者,赏千金,连升三级!”

    “杀啊!”

    就在宋军誓师,白起给宋军将士们作战前动员工作的时候,郢都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的局面。

    城门口。

    “放我出去!放我们出去啊!”

    越来越多的黎民百姓堵塞到了城门口,成千上万,都背着包袱,拖家带口的,都像是难民一样,他们都望眼欲穿地想要逃离郢都,逃离这个即将被人屠白起,以及他的军队将要降临的地方。

    白起的赫赫凶名已经深入人心了,不必楚国朝廷抹黑,在楚人,乃至于天下人的心目中,白起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死亡”的代名词。与白起敌对的人,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华阳之战还好说,即便韩魏两国再怎么抹黑,也跟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没多大的关系。歼敌24万是很恐怖,但是被歼灭的乃是士卒,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但是白起率军水淹鄢城,造成数十万楚国军民丧生的事情,一经传出,就让楚人都吓破胆了!

    军中出现的逃兵的势头已经无可避免,就算拉壮丁,第二天连将领都收拾行囊跑路了,大家都作鸟兽散。

    都不敢跟白起这个“人屠”作对!

    虽然很多楚国的黎民百姓想要逃离郢都,但是战争状态,在没有王命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是不允许出城的,故而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大批的楚军堵住了城门口,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组成了一道“人墙”,拦着老百姓们,不让他们出城。

    这一下,可气坏了贪生怕死的楚人。

    “快点放我们出去!你们这些遭天杀的丘八!知不知道白起就要带兵杀到郢都了?你们想死,咱可不给你们陪葬啊!”

    “就是就是!白起这个屠夫太可怕了!莫说是郢都这么一点兵力,即便是百万之军,只怕都不够白起一口吃掉的!咱这点人,还不够他塞牙缝的呢!”

    “通融一下吧!俺给你跪下了!”

    看着哭爹喊娘,苦苦哀求的楚国民众,屈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郢都城破在即,国破家亡在即,楚国将亡,而楚人已经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一个个都如同缩头乌龟一般,想要明哲保身。但是他们哪里知道,没有国,何以为家?

    当然了,其实这都怪不了他们。

    在鄢城之战发生前,大家还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团结得很的。但是白起率军水淹鄢城,造成数十万楚国军民丧生的事情,着实是吓死人了!

    以郢都这座城池,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白起率领的虎狼之师的。

    别看郢都城高池深,又是南方第一大都市,人口众多,兵力还有十几万的模样。但是这十几万的兵力真的很有水分!

    郢都城内,已无可战之兵,有经过训练的士卒三万不到,其余都是临时征召的刑徒、农夫之类的,甚至是一些健壮的妇人都充军了!

    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已经没法打下去了!

    就在整个郢都都乱作一团的时候,楚王熊槐正坐在王位上,闭着眼睛,不发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