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几个刚刚入宋的士子作为榜样!

第56章 拂月楼() 
拂月楼。

    拂月楼坐落在宋国国都商丘的西南一隅,占地极广,楼阁林立,装饰华丽。

    青楼文化兴起于齐国,昔日管仲相齐,为了整顿朝纲,革新吏治,以及编练新军,募集财物,除了鱼盐之利外,出台的艺妓、暗娼这种青楼文化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时局动荡的年代,思想上的争鸣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娼妓业还没有出现,但是各国诸侯为了网罗人才,什么招数都使得出来,醇酒妇人便是吸引人才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像燕太子丹延揽荆轲,没少在这方面下工夫。

    管仲相齐,开布衣而为卿相之局。他是一位大改革家,他的所有改革思想在《管子》中写得非常清楚,《权修篇》上说:“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士无邪行,教也;女无淫事,训也。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

    这算是比较稳健平和的主张,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然而“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当然是一种理想社会的状态,所以才需要教训。

    教训无效呢?那还不如自己设立国营妓院。明人谢肇浙的《五杂俎》云:“管子之治齐,为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佐军国。”

    时至今日,各国皆效仿齐国,设立女闾,既可以给国家财政增加收入,又可以减少作奸犯科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宋国很早的时候便有女闾,当然了,这也成了宋国富庶文化当中的一种,虽然挺另类的,可是也从侧面看出了青楼文化及其赋税已经与国家财政收入密不可分了。

    拂月楼,便是女闾之一,不过这个拂月楼可不是一般的女闾啊,嗯,应该叫做青楼才对的。

    当今列国,有五大名楼鼎立于世,一则秦国的墨砚楼,一则楚国的翠雪阁,一则齐国的烟雨楼,一则赵国的妃雪阁,一则魏国的伊兰轩。

    这五大名楼可了不得,名楼的背后都是君王,有着深不可测的背景。

    为什么呢?

    因为列国往来的士子、商贾都是需要消遣的,有需要的人也会去打探消息。而三教九流之人聚集的地方,消息才最为灵通,所以久而久之,青楼就成了周游列国的士子和往来的商贾的驻足之地,当然了,青楼是很雅致的,能进去的绝大多数都是家财万贯的商贾,或者是被邀请而来的名流士子。

    青楼有丝竹管弦之音,也有曼妙的舞姿可以欣赏,有抱负的士子还会在那里展开辩论,对于天下大势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往往会被叫好喝彩!

    宋君偃也知道拂月楼的作用,所以大力扶持,这一日他没什么政事要处理,所以便带着阿丑进入了这个拂月楼。

    而子偃也碰上了一场他很感兴趣的辩论会,主题则是“宋国伐齐是对是错”。

    一大群各国的士子聚集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形席地坐下,有辩论观点的人则站到中间,说出自己的观点。

    “在下认为,宋国伐齐乃是一场祸事,实为不智!”一个身穿青衣,相貌堂堂的年轻士子站了出来,侃侃而谈地道,“齐国,大国也!东方霸主之国也!疆土四倍(三倍有余)于宋,人口三倍于宋,兵力三倍于宋,年年征伐,岁岁有战,故其军多精锐耳!齐国且有鱼盐之利,其地富庶不下于宋!齐宋相比,整体国力更是相形见绌!如猛虎于麋鹿,宋尚且无自保之余力,何以伐齐?”

    “前不久宋君促使宋楚越三国联军伐齐,声势浩大,然则匡章掌军,不出一个月便使得三国联军内讧,自乱阵脚,联军遂土崩瓦解。从现在来看,宋国似乎占到了很大的便宜,其实危险无比,如履薄冰!”

    “何以也?”青衣士子反问道,“二十余万联军伐齐,却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损兵折将。齐国南部的城池已经接连被收复,然则阳关以南六百多里,却还是被宋军占据着。霸主齐国能坐视弱宋侵占自己的疆土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下以为,伐齐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宋国将会面临齐国大军的讨伐!”

    “到时候偌大一个宋国拿什么去抵挡来势汹汹的齐军?是向楚国求援,还是宋君再度征发精壮,去阳关前线作战?如今楚越两国已经反目,楚国正在整军备战,为伐越,何以抽调兵力帮助宋国抵御来犯的齐军?宋国连连征战,各地又能征召多少精壮入伍?”

    这个青衣士子的一番辩论没毛病。他是认为宋国伐齐是错误的,不管是从军事角度上,还是从政治层面,最后宋国都会栽一个大跟头,说不定又会重演十万齐军兵临城下的戏码,宋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丢城失地!

    “彩!~”在场的绝大多数的士子显然都很赞同这个青衣士子的观点。

    “不错!齐国乃是霸主国,雄霸东方,自从齐桓公称霸诸侯以来,国势不衰,在今齐王手中更是国势日隆,通过桂陵、马陵大战,致使西面的强魏连连丢城失地,而有彭城相王之事!齐国的国力可见一斑!”

    “然也!今秦齐楚三强并立于世,互不相让。而齐国兵革坚利,国家富庶,此番虽然经历了获水、郯城之败,损兵折将近二十万,但是齐国的底蕴还在,仍有霸主余威!绝不是一个嬴弱的宋国可以比拟的!”

    “若是宋国不归还侵占的齐国疆土,只怕齐国兴兵来犯,以当前宋国的军力,堪忧啊!”

    战国时代的士子还是很有节操的,跟风的很少,不过他们的观点都大同小异,所以也能说出自己的一番见解来。也有一些摇摆不定的士子在那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

    宋君偃旁边站着的阿丑有些按耐不住了,他是很不平这些士子们这般言论的,不过子偃按住了他。子偃知道阿丑并不是一般的粗鄙莽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长得魁梧还有些丑陋的阿丑,谁知道他又是一个“儒将”呢?

    好吧,不能这么说我们的阿丑。

    其实阿丑也不算太丑,仔细梳理的话,还算是一个高大威猛的伟男子。原本子偃以为他的一个典韦一般的人物的,想把阿丑作为贴身保镖的,但是戴偃在一次巡视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他的“秘密”。

    原来阿丑并没有那么简单,他的家世,他的祖上都不是普通的黔首。

    阿丑原来叫做熊子丹,阿丑只是他的小名,拥有“熊”的姓氏,可见子丹的出身何其之尊贵,至少祖上也是显赫的。

    没错,熊子丹的祖上曾经是楚国王族,但是家道中落了,按道理说熊子丹应该不姓熊的。因为楚国王室也是有分支的,芈、屈、昭都是楚国熊氏的分支,不知道为什么熊子丹还有熊这个姓氏。

    而且宋君偃也相信熊子丹并不是信口雌黄的给自己拟了一个显赫的出身,他做不到。熊子丹的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草莽的气息,但是机灵无比,他的父亲让他卖身葬父,而且三日之内必定碰到贵人,果然很快就被子偃一眼相中了!

    子偃信命,也看出了熊子丹的不平凡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戴偃也知道熊子丹的能力了,祖上虽然是没落的贵族,但是基本的六艺还是教授的,即便家徒四壁也不落下,而且熊子丹常年熟读兵书,演练军阵,军事理论知识也不是一般的强。

    子偃相信,只要他给熊子丹一个舞台,一个可以一展身上的文韬武略的舞台,他就能如鲲鹏展翅,高飞九万里!

第57章 狂生() 
拂月楼的辩论席上,青衣士子的观点得到在场绝大多数士子的赞叹,纷纷喝彩叫好。当然了,也有一些宋国的士子很不服气,毕竟是自己的国家,哪有汝等说的这么不堪?

    当即,一个宋国的士子站了出来,瞪着眼睛道:“我认为宋国伐齐是对的!夫大国,集千百城邑,兵甲数十万,庶民好战而君臣同心。齐国何以成为强齐?何以有了如此广袤而富庶的疆域?无他,灭人国家耳!莒国、郯国皆为齐国所灭!而后齐人又侵占宋、鲁、卫、徐等国之疆土,故成如今之齐国方圆千余里的广袤疆域!”

    “当今齐国,更有霸主之威势。君臣贤明,上下一心,对于周边的小国更是虎视眈眈,去年的获水之战便是明证!齐人兵临城下,几乎要捣破国都商丘,灭了我们宋国!当此时,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齐人亡宋国之心不死,长此以往,此消彼长,宋国总有一天会被齐国灭亡的!诸位,想想看,周天子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国,如今还剩下几个?被灭掉的诸侯国又何曾有争霸之心?或者无争霸之力?当此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齐人好战,有一匡天下之志,若是我宋国还是固步自封,那么家国早晚都会沦丧在齐军的铁蹄之下,成为齐国疆土的一部分的!”

    这个士子的观点,也得到了在场的不少人的认同。

    齐国强大,凭借一个宋国根本不能抵抗,然而不能抵抗不代表一定不去抵抗。就好比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跟一个身子嬴弱的男子,两人的气力天差地别,但是不试着去反抗,放手一搏,又怎么知道不能战胜对方呢?

    “好!”

    “彩!~”

    宋国士子也得到了一片叫好声。

    闻言,那个认为宋国伐齐是不理智的,是错的青衣士子昂着头道:“你的观点不无道理。然则,宋乃嬴弱之国,不堪久战,其民不尚武,兵甲不也不坚利,何以胜齐?”

    “不争,则坐以待毙,的确有亡国的风险。但是宋国此番是联和楚越伐齐,侵占齐地六百多里,有狐假虎威的嫌疑!若非贪心不足蛇吞象耳?我认为宋国要争,也不是这么争的!宋国正在变法,由相国李敖主持大局,已经见了成效,这个时候宋国不应该再去招惹北方的强齐了,而是应该一心一意地发展国力,励精图治才对!今宋君连连征战,难免有穷兵黩武的嫌疑啊!”

    这年头吹牛不但不用交税,一旦你吹的牛皮得到众人的追捧,你还会成为一个名士,得到天下诸侯的礼遇。

    所以在列国都是不以言获罪的,即便你对一个国家的君王评头论足,甚至破口大骂,指责军国大事,一般来说也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如果被逮捕入狱了,那么这个国家的君王就会被天下人耻笑,看不起。

    宋国士子瞪眼道:“不伐齐,难道齐人还能坐视我们宋国变法强国吗?齐人能坐视一个邻居崛起,威胁到他的霸主地位吗?”

    “即便如此,也不能出兵伐齐!”青衣士子反唇相讥道,“出师,需有名耳!宋国一心一意地变法,齐人以什么旗号讨伐?当今的宋国也不是齐国一口气可以吃得下的!”

    “但是三国伐齐,实属不智!宋君的昏招有三,其一,联军伐齐,激怒了齐人,楚国不与齐国的疆土接壤,越国又是偏远之地,不宜远征,是故齐军征伐的国家首当其冲的一定是宋国!其二,羁押越王,众所周知,越王无疆性情暴虐,屠戮郯城,视人命于无物,眼下正是被齐人恨得咬牙切齿。宋君这个时候还羁押越王,不是正好给了齐国人一个口实,出兵逼迫宋国交出越王无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