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蚀把米,引狼入室啊!”

    楚王熊槐闻言,微微颔首道:“靳尚大夫之言,未尝没有道理。如此说来,我楚国只有依靠自身,才能打退宋人的进击了!”

    “大王啊,以我楚国一己之力,想要打退宋人的大举进攻谈何容易?今宋国兵分两路,伐我楚国,不过十余万之军,而宋国仍有余力,再举兵十万、二十万,乃至于三十万之军伐我楚国!我楚国何以抵挡?”屈原一脸悲戚地道。

    “难道咱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吗?”楚王熊槐沉声道。

    “我楚国今时今日遭逢大难,理应上下一心,抗拒桀宋!此战无论胜败,我楚国的国力都已经耗尽,至少五十年之内,再难恢复过来。请大王再度遣使秦、赵、韩、魏等诸国,游说诸王,再遣使朝歌,与宋人乞降!宋王偃之为攻楚,已有言在先,是为破楚,而非灭楚,捣破郢都是他的最终目的!若吾楚国战败,此举还尚有挽回之余地。”

    “善!”

    ……

    宋国朝歌,御书房。

    “苏秦啊,你看看,楚人又遣使至我朝歌乞和了。”宋王偃将一本奏牍放到桌案上,十分无语。

    苏秦笑着道:“楚人已经别无他法了。臣听闻楚王还分别向新郑、咸阳、大梁和邯郸等地都派遣了使者,欲再合纵列国伐宋。”

    “列国还会跟楚人合纵伐宋吗?呵,韩魏两国已经成了缩头乌龟,不敢西顾,齐燕为我宋国之附庸,国力不振,不敢南向,赵国刚刚结束了漳水一线的战事,中山国还来不及消化,叛乱尚未全部镇压,未有余力。至于秦国,要让秦国出兵击退我西线的宋军,或许还可以,但是劳师远征,借道韩国或者魏国,空耗粮秣之事,只怕秦王荡是不会干的!”

    宋王偃冷笑了一声道:“只是楚人有这个魄力吗?秦人侵略成性,如狼似虎,即便秦军帮助楚国打退了我宋国西线之军,未必不会是驱虎吞狼,引狼入室之举!”

    “王上看得还真是透彻。”

    “现在,列国之间的形势已经一目了然。非是列国不欲弱我宋国,而是有心无力!”

    这时,苏秦从桌案上抽出了一本奏牍,作揖道:“王上,这是公仪休、子干、韩魄等三十几位大臣的联名上书,他们在奏牍中弹劾白起,陈情雉阳城之殇,说此举有伤天和,有失人情,必使天怒人怨!他们请求王上罢免白起的统兵大将之职,押回朝歌待审。”

    “白起的这个事情的确干得不怎么地道。”宋王偃摆了摆手道,“不必理睬这些人的弹劾!白起为良将,百战百胜,为我宋国立下了不世之功,寡人岂能因此过失而临阵易将,撤了他的统兵大将之职?”

    “若寡人为白起,孤军深入楚地,为了尽快扫清沿岸之障碍,打击楚人的有生力量,这么做亦非不可!反正世人都称吾宋国为桀宋,白起此举,不是正好落实了吗?”宋王偃的嘴角泛起了一丝自嘲的笑意。

    在历史上的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

    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

    白起可谓是中国歼灭战和闪击战的鼻祖。

    此情此景,何其之相似也!

    现在的宋国比历史上的秦国还要强大,而原来的楚国比历史上的更为孱弱、破败,宋王偃坚信,在白起的统率之下,捣破郢都,指日可待!

    宋王偃挥了挥手道:“将这些天来弹劾白起的奏牍,封到一个箱子里,送到前线交给白起。告诉他,寡人信任他,希望他不要让寡人失望!”

    “诺!”

第619章 包围鄢城() 
在行军的途中,白起便接到了宋王偃快马派人传到的信箱。

    白起一言不发,直接跪倒在地上,士为知己者死,宋王偃能如此重用他,信任他,此时此刻,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宋王偃命令白起跳进去赴汤蹈火,白起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子楚拿着一份地图,指着东南方向的重峦叠嶂的山峰,向白起说道:“将军,此地距离距离鄢城已经不足三十里!虽然山道险阻,但是过了河,过了这座桥,前面就都是山路,步骑可行,但不好走,大军最多半日便可直抵鄢城之下!”

    这大半个月来,白起率军沿着汉水东下,攻取沿岸之楚国重镇不下八座,歼敌六万人(不包括黔首),各重镇死伤的黎民百姓不下二十万!

    绕是如此,白起率军,依旧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征战大半个月,宋军这边阵亡的将士不超过七千,这还是最大限度的结果。

    “即便我们兵临鄢城之下,只怕亦是无法撼动鄢城。鄢城固然年久失修,城防工事十分简陋,不堪一击,但是我听说楚王已经以名将景翠为大将,率领十余万楚军进驻鄢城,又有鄢城当地的几十万军民之协防,依靠我宋军当前之微弱兵力,想要拿下鄢城,谈何容易?”

    “不知道将军打算怎么做?”子楚颇为好奇地问道。

    “先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派兵至鄢城之下叫阵,若楚军敢出城应战还好,不应战,便静观其变,看一看能否借助这鄢地的水土,助我宋军破敌!”

    白起显然是成竹在胸的,宋军孤军深入,若是在一个地方逗留太久,又无法攻克,多半会失去了原有的锐气,然后被敌军所趁,大败之。或者是王上等不及,急命白起撤军回朝歌,不战自退。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白起不愿意看到的。

    翌日,宋军便击鼓聚兵,在鄢城下面摆开阵势。

    尘土飞扬之间,宋军五万人分成八个方阵,盾牌手在前,骑卒游弋于战阵之左右,弓弩手在盾牌阵的后面,步卒在中后之地带,摇旗呐喊,声势浩大。

    此番伐楚,宋军并没有携带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更没有带上战车,连骑兵都极少。战车这东西,在中原那广袤的平原上,一马平川的,战车可以任意驰骋,但是到了楚地,多山川险阻,战车反倒不如步卒那么灵活。

    所以白起此番攻楚,带上的都是清一色的虎贲军的锐士。

    “胆小如鼠的楚人!快快出来应战!汝有战兵十数万,吾宋军不过数万之众,汝之兵马数倍于吾,何以龟缩在城中不敢应战!……”

    “鼠辈!就汝等这胆子还敢出来应战!哈哈!楚国无人乎?楚国无丈夫乎?楚国无种乎?!”

    “城内的老弱病残听着!识相的赶快打开城门,迎我宋师!如若不然,城破之日,就是尔等引颈待戮之时!”

    宋人的气焰十分的嚣张,其嘴脸如此之可恶,真是让城头上的楚军将士恨不能冲下去,将他们都赶尽杀绝了!

    对于宋军在城下的骂阵,楚将景翠表现得不慌不忙,无动于衷的样子。

    而城头上的楚军士卒,则是个个都愤慨不已。

    在景翠身边的昭仪叉手道:“上将军,请让末将领数万兵马出城应战!倘若战败了,末将便提头来见!”

    “昭仪,稍安勿躁。”

    景翠摆了摆手道:“宋人这是在挑衅,切不可上了他们的当!”

    “可是上将军,我楚军有十数万之众,虽然将士们良莠不齐,新兵居多,战力不强,但是我楚人有着一腔热血,又有保家卫国之信念,未尝不可击败下面寥寥几万人的宋军啊!”

    景翠眯着眼睛道:“你以为我不想击败宋军吗?我鄢城的楚军是一个什么情况,你我都心知肚明,不过乌合之众,他们只是刚刚拿起武器,还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训练的士卒,连一个方阵都摆不好!就这样冲过去,只会被宋人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昭仪,你要知道,在我们面前的,是白起这位煞星、人屠,还是数万的虎贲军之精锐!昔日的阴晋之战,与今时今日这鄢城之战何其之相似也?五万多的魏武卒,能在吴起的统率之下,战胜十倍于己的秦军,可想而知,这支号称与吴起时代的魏武卒战斗力不相上下的虎贲军,该有多强悍!”

    闻言,昭仪不由得气愤地道:“上将军,那咱们就这样龟缩在城中,毫无作为吗?”

    “能守住鄢城,于我楚军,于我楚国而言,便是最大的胜利!”

    景翠很清楚这一点,同样的,宋军的主将白起也很清楚这一点。

    整整一日,楚军都龟缩在城内,拒而不战。白起对此亦是十分的头疼,倍感棘手的,不过他也没指望楚人有胆子出城决一死战!

    若是白起所料不差的话,现在的郢都应该已经没有多少的兵力了,楚军之所以坚守不出,乃是出于景翠的谨慎心理。宋军输的起,楚军、楚国却输不起!

    只要拿下鄢城,郢都便暴露在宋国的兵锋之一。

    绕是如此,白起虽然很想尽快拿下鄢城,但是他知道,此事不可急躁,强行攻城的话,宋军必将死伤惨重,最终,即便是拿下了鄢城,只怕都没有多余的兵力再去攻克郢都了。

    说不定,最后兵少将寡的宋军,还会被楚军找机会歼灭了。

    必须要想一个万全之策呀!

    围困鄢城的第三日,白起便与子楚一道出得营寨,往深山高林那里而去。鄢城,乃是楚国的别都,地位仅次于郢,而在这里生活的,绝大多数都是老楚人。

    欲求破解之法,还要有一双擅于观察环境的眼睛!

    站在高山上,白起眺望着远处的山峰,还有夹在山峰中间水流湍急,而又水量巨大的河流,不由得出神,在那里发呆。

    见白起做沉思状,子楚不敢打扰,只能是在一侧等候吩咐。

    鄢是楚国的别都,历来鄢郢连称。它离楚都郢也就二百里地,是拱卫郢都的北大门,也是楚国的第二政治经济中心,此地一旦失守,不但郢都危在旦夕,楚国军民的守土决心也将彻底崩溃。

    所以,鄢都是绝对不容有失的,既然原先围歼宋军的战略意图已然宣告失败,楚王熊槐只好采取最保守的战法,命令汉水流域各战线所有楚军回援鄢都,不惜一切代价将宋军扼在此地,时间一长,宋军后援断绝,自当不战而退。

    鄢都作为楚国第二大都市,其坚固可想而知,孙子曰攻城,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方有必胜之机。而今楚军十余万主力云集在此,又有十几万的楚国青壮助战,就算白起真的是神仙,凭他那五万多的宋军,也绝无可能将其强攻而下。

第620章 开渠灌城() 
白起忽而道:“子楚,你可读过《孙子兵法》?”

    “有所研读。”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白起淡淡的道,“子楚,汝认为面对着鄢城里的楚军,我军应用孙子‘五事’当中之何事?”

    “地者。”子楚不假思索地道,“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楚地多山川险阻,重山叠嶂,河流众多,若以人力不可攻克鄢城,不妨从别的方面入手!”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白起微微颔首道:“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