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还要伐楚?”

    “伐楚是必须的。”

    干婉颇为不解地道:“大王,你的目的不是为了破楚吗?今楚国经垂沙一战,精锐尽丧,国中男丁凋零,国力衰弱,连韩魏都稍有不如也。大王你又何不苦苦相逼,再行伐楚之事?”

    “婉儿,你是不懂寡人的良苦用心呀。”宋王偃摇摇头道,“楚国固然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然则,这还远远不够!楚之国祚已有七百多年,其间,屡屡为周王室、齐国、晋国、魏国等昔日的霸主之国讨伐,而楚人愈战愈勇,楚地越来越大,楚之疆域从原来的五十里,吞并数十国,终成方圆五千余里,带甲百万之霸主大国!”

    “楚地幅员辽阔,而多山川险阻,故而中原之军屡战而无功。楚国或许会有衰弱的时候,最凄惨,最落魄之时,还曾被孙武率领吴军千里破楚,五战入郢!若非吴军暴虐,又有秦人相助,可能楚国早已覆灭!”

    “但楚人何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之后,又成为天下一霸?因为楚人始终都有着这个潜力,发动战争的潜力。”

    宋王偃又喝了一口羹汤,接着道:“婉儿,你也知道,楚国现在只是男丁凋零,但不是全部灭绝了。楚人还有男丁,还有许许多多的生妇,只要给楚国三五十年的时间,再有一名有作为的君主,一个似楚王熊槐初期的楚国,一个鼎盛时期的楚国,便会再现!寡人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

    干婉摇摇头道:“这些军国大事臣妾可弄不明白。不过大王,你的计划应该是千里入郢,捣破楚之国都吧?此一战,不知要动用多少的兵力,又要有多少的人妻离子散呀。”

    “你啊。婉儿,你就是太过仁慈了,你可不能把子恒也变得跟你一样!”

    “恒儿与臣妾一样不好吗?”干婉不服气地翻了翻白眼。

    宋王偃不由得眉毛一挑道:“你还敢犟嘴?婉儿,别以为寡人不知道,子恒最近都在干什么。寡人要他去廷尉府,跟着剧辛一起审案,重审历年来我宋国的大案,看看有无冤假错案。”

    “可是子恒都干了什么?啊,寡人交给他和剧辛三十五件大案,他给寡人翻案了三十一件!这其中有十七件案子是寡人亲自审批的贪墨案。他想干嘛?他这是在寡人这个做老子的脸啊!”

    看着宋王偃一脸阴郁之色,干婉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这不是说明咱们家子恒有本事吗?没有本事,他凭什么翻你审批过的案子?”

    “胡扯!”

    宋王偃愤愤不平地道:“他哪有什么翻供的证据?不过是妇人之仁!似鱼谦的那一件案子,鱼谦为陶郡郡丞,可是他私底下收受贿赂,不下三万金!这可是足够寡人养活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三个月之久的数额(粮饷)!寡人念及鱼谦劳苦功高,还大发善心,只是判处了鱼谦斩首之刑,没有祸及家人!”

    “可子恒是怎么干的呢?鱼谦的儿子亲自到廷尉府,给子恒磕头谢罪,说愿以自己的性命换取鱼谦的性命,鱼谦的儿子倒是挺孝顺的。子恒亦是有感于鱼谦之子的孝道,还打算饶了鱼谦一命,最后翻了案,判处鱼谦流放会稽,终生不得归乡。”

    宋王偃怒不可遏地道:“这是在做甚?昂,贪污渎职之人,需要这般的小惩大诫吗?寡人不株连鱼谦三族,不判处他车裂之刑,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看见宋王偃这么生气,干婉有些无奈,说道:“大王息怒。这法不外乎人情嘛,子恒给予鱼谦的流放之刑,的确是轻了一些,不过这样一来,也让子恒赢得了朝野上下许多人的赞誉呀!这说明咱们家子恒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好孩子嘛!”

    “子恒孝顺寡人自然知道。”宋王偃叹了口气道,“但是他不是一般人,子恒若只是寡人的一个普通的儿子,不是寡人的嫡长子,更不是我们大宋国的太子的话。他这么做,或许寡人还会赞赏他!但是他可是咱们宋国的储君,未来的王!”

    “一国之君,就应该有一国之君应有的模样!为君者,应该恩威并施,其最忌讳的就是妇人之仁。今天下列国纷争,乃是大争之世,列国皆如狼似虎,子恒这样的性格能斗得过别人吗?寡人若是有朝一日不在了,如何放心将整个宋国交到子恒的手中?”

    “这……”

    宋王偃这么一说,干婉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由得俏脸煞白,显然是被吓到了。

    “大王,你……你该不会是想改立其他公子为储君吧?”

    看着干婉忧心忡忡的模样,宋王偃不由得有些心疼,随即伸出手,攥着干婉湿润而温暖的手掌,叹了口气道:“婉儿,寡人刚刚说的只是气话,你切勿放在心上。”

    干婉闻言,还是颇为伤心地别过头去,带着哭腔道:“大王,说到底,你还是对子恒作为太子感到不满意对吗?”

    “没有的事。婉儿你放心,子恒不是一个雄主,但却是一个仁君,守成之君!子恒的优点还是有的,若是寡人能在薨逝之前,将列国攻灭,一统天下,这万世之基,相信子恒一定是有能力去继往开来的!”

第611章 南巡() 
公元前307年(宋王偃十四年)开春,时隔九年之后,宋王偃又一次开始了第三次出巡。

    前两次,皆为东巡,主要是巡视宋国东南部的彭城、陶邑和会稽等富庶之地,亦或是贫瘠之地,但凡是有利用价值的地方,宋王偃都曾巡视过,并且做出了十分有价值的指导,大大促进了宋国整体的经济、军事、政治和生产力等。

    而这一回宋王偃出巡,是为南巡。

    按照计划,宋王偃的出巡队伍将过襄陵、华阳、新野、巨阳,经颖水,途径下蔡,又沿着淮水之流北上,过钟离、广陵、朱方,最后的目的地是会稽。

    过了会稽,宋王偃会直接登船,登陆琅琊台,从那里入黄河而回到朝歌。

    此番南巡的队伍空前庞大,莫说是前两次的出巡,即便是古往今来,还没有谁的出巡规模如此之大。

    为了炫耀国力,为了保证宋王偃的安全,南巡队伍的人数多达十万。其中宿卫两万,虎贲军三万,步骑三万,其中还有宋王偃的诸公子、嫔妃,宫中的内侍和宫婢等二万多人!

    如此声势浩大的出巡队伍,不扰民是不可能的,所以宋王偃已经有令在先,沿途之郡县,不得督造行宫,不得勒令民众出迎,更不许横征暴敛什么所谓的“赋”。

    之所以此番出巡,宋国要出动这么庞大的队伍,都是因为宋王偃出巡,需要经过下蔡、广陵这些接近楚国边境的地方,尤其是下蔡,下蔡接壤楚国的寿春。

    而众所周知,上一回为了防止宋军沿着淮水而下,奇袭郢都,楚国在此布置了十余万的重兵,严防死守。谁都不敢保证,趁此宋王偃出巡的时候,楚国的兵马会不会杀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宋王偃此番出巡,特意将王后干婉带上,留下太子子恒监国,全面打理政务,执一国之军政,而无辅政之臣。

    就在出巡的路上,宋王偃忽然接到一份奏报。

    “熊子丹找到桃花村了?”

    这些年来,历次的战役中,为何没有熊子丹的身影?因为熊子丹已经挂印而去,只身一人,踏上了寻找卫文君母子三人的路途。

    整整一十四年,熊子丹都没有能找寻到卫文君母子的下落!

    自从当年宋王偃落难于越地,熊子丹出山开始,便从未见过卫文君母子一面!

    这些年来,随着宋楚两国的战事愈演愈烈,卫文君母子三人更是辗转于各地。对此一直在宋王偃的掌控之中,有黑衣卫这么强大的情报网络,想要在天底下找寻三个不是隐居,不是故意藏匿自己踪迹的人并不难。

    可是难就难在,宋王偃想要给熊子丹斩断这份羁绊,好让后者全心全意地留在自己的身边,帮助自己征战天下。

    所以说,关于卫文君母子三人的下落,宋王偃是知情的,但是他一直对熊子丹隐瞒着,还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告诉熊子丹卫文君母子的行踪,违者斩立决。

    宋王偃一直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时间会冲淡一切的。但是没成想,熊子丹的执念竟然如此之深!

    十四年过去了,熊子丹对卫文君母子的感情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反而愈发地思念。

    熊子丹执意要走,宋王偃几次挽留不过之后,便随他去了。反正宋王偃是知道的,熊子丹对他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不可能背弃他,转投他国的。

    “刘霸!”宋王偃忽而叫嚷了一声。

    “奴才在。”

    宋王偃掀开了六御马车的帘子,冲着刘霸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能让熊子丹找到桃花村?寡人不是告诫过汝等,一定要误导熊子丹,不许其找到卫文君母子吗?”

    闻言,刘霸颇为委屈地道:“王上息怒。咱的命令亦是如此的,不过熊子丹将军亦是一个聪明人,三番五次之误导后,他便反其道而行之,黑衣卫的人想要阻挡都阻挡不了啊!”

    “为何到现在才告诉寡人?”

    “王上,这是黑衣卫的疏忽。子丹将军已经发觉有人一直在跟踪他,故而突然消失在了洞庭湖,不见踪影,直到最近才出现在六县,找到桃花村的!”

    “混账!”宋王偃真是怒不可遏,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霸顿时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而干婉亦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宋王偃的险恶用心。

    “大王,你……你怎么能这样做?”干婉瞠目结舌,显然是对宋王偃如此作为失望透顶的。

    “寡人能怎么做!寡人能怎么做!”宋王偃气道,“寡人对不起阿丑(熊子丹)的事情太多太多,寡人想将他留在身边好好的补偿他!可是卫文君母子的事情不仅让寡人脸上无光,更让阿丑难堪!让熊子丹找到卫文君母子他便会离开寡人,卸甲归田!而寡人与卫文君之事便会成为阿丑心中不可磨灭的伤痕。”

    “如若阿丑和卫文君二人见面,置寡人于何地?”

    干婉沉默。

    “王上,你这样会让子丹将军心寒的。”干婉幽幽地叹了口气道。

    这时,刘霸忽而道:“王上,其实您大可不必担心熊子丹将军与卫氏见面了。”

    “嗯?此话怎讲?”

    “卫氏已经于两年前病逝。”

    宋王偃闻言,勃然变色地道:“寡人为何不知情?”

    “大王你日理万机,这些许小事,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的。”

    六县,六县是楚地,位于楚国之腹地。

    即便宋王偃想要到那里去看望熊子丹,亦是绝无可能的。

    王后干婉询问道:“王上,事到如今,你还要执迷不悟吗?”

    “……”

    宋王偃叹了口气道:“婉儿,你说寡人该怎么做?”

    “放手吧。”干婉颔首道,“子丹将军对你的忠心,大王你是知道的。他是断然不会背叛你的,即便他不在宋国为将,不在你的跟前效力,但是子丹将军亦不会为他国之将,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的。”

    “如果可以的话,寡人真想微服出行,到六县去看一看。”宋王偃颇为落寞地道。

    “绝不可以。现在宋楚两国还处于战争状态,隔着一条淮水,到处都是楚人的眼线,大王微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