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张仪垂手道,“齐王、燕王,对此深以为害也!不出二十年,如宋国这么搞下去,可能齐燕之地都将归心于宋,齐、燕,俱为宋土了!”

    “大王,齐燕世仇,为了保证国家利益不被宋人侵犯下去,他们都能携手起来,共拒强宋,难道大王都不能加入合纵攻宋之阵营吗?”

    “并无不可。”赵王雍言辞恳求地道,“只是张子,我赵国现在遭逢大难,宋师伐我,我赵之反击而被阻于漳水!不知张子可有应对之策?”

    “自是有的。”

    闻言,赵王雍微微眯了一下眼睛,垂询道:“张子指的是对面的三国联军当中,齐、燕之军反水,攻打宋军,迎我赵师吧?”

    “非也。”张仪摇着头道,“华阳之战的血迹尚未干涸,韩魏之军于垂沙反水,终于遭致宋军之虐杀,何其之惨也?齐王和燕王又怎敢直面宋国之压力,反击宋军?”

    赵王雍听到这话,微微颔首,这话倒是说得过去。

    不久前,韩军与魏军听信楚人之言,包围了在垂沙的八万多的宋军,又增兵南方,攻略了宋国西南部的襄陵、华阳等城池,此举终于惹毛了宋王偃,最后被白起以出其不意的闪击战打得大败!

    韩军和魏军被打得大败且不说,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谁都有战败的时候。

    按照以往的惯例,以韩魏之军这种规模的兵马,最多被斩首十万,可是白起不愧是被称之为“人屠”的男人,挥师进攻之下,一旦没有主动进攻的敌军将士,统统赶尽杀绝!

    最后,为了惩罚反水的韩国,白起还在大河(黄河)溺毙二万韩军俘虏。

    这是最狠的!白起由此一战成名,被列国所忌惮,而白起的名字足以令小孩夜里止啼。

    赵王雍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若是指挥灵丘之战的宋将,不是匡章而是白起的话,相信以白起的性格,乘胜追击,赶尽杀绝的话,说不定扶柳城早已攻克,而赵王雍这个时候面对的,是更为可怕的白起!

    “那不知齐王和燕王有何想法?”

    “燕军将佯攻齐国之边境重镇,届时燕齐撕破脸,伐赵之战必无疾而终也。大王已经试探过了,宋王无死战到底之意,是故不会尽起大军伐赵,与赵国展开大决战的!”

    “寡人知道了。”赵王雍微微颔首。

    这时,张仪起身道:“大王,张仪这便告辞。”

    “张子欲往何处去?”

    “朝歌。”

    朝歌?朝歌是宋国的都城,而张仪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谋划破宋,所以说,朝歌对于张仪而言,无异于龙潭虎穴!

    “张子且慢。”

    赵王雍追上去道:“张子,汝欲间宋乎?”

    “然也。”

    “张子如此作为,是为哪国?秦?燕?还是齐?或者是魏国?”对此,赵王雍表示一头雾水。

    “大王不必在意这些。终有一日,大王会知道的。”

    撂下没头没脑的这句话,张仪随之扬长而去。

    赵王雍摇摇头道:“鬼谷门徒,真是怪哉!”

第609章 姬厝薨() 
就在赵军与宋、燕、齐三国之军对峙于漳水的时候,燕将秦开忽而率军八万,南下袭扰齐国之边境重镇,拔河间、武遂二城,燕、齐两军随之在扬子河展开激战,胜负未分。

    宋王偃闻讯,急命人前往临淄、蓟城,安抚齐王,责问燕王职何以忽而在这个紧要的关头出兵伐齐。不过蓟城方面给出的理由十分牵强,竟然是因为齐军屡屡进犯燕国之疆界,掳掠燕民!

    不出所料的,漳水一线,燕、齐两军纷纷告退。燕齐两国之大战似乎无可避免!

    就在宋王偃欲遣使,从中调停燕齐两国的战事的时候,燕国上卿张仪忽而求见。

    “张仪,汝何以再入我朝歌?莫不是燕王派你来讲和的?”

    张仪为宋臣,出使蓟城,有感于燕王职的礼遇,遂留在燕国做了上卿。对此宋王偃不好抱怨,但是心中难免会十分的不爽。

    对于突然到来的张仪,宋王偃有些不明觉厉,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张仪道:“王上,张仪此番入宋,非燕王指派也。”

    “那你到朝歌来,所为何事?”宋王偃不由得疑惑了。

    “张仪欲为宋国歼灭列国,一统天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哈哈!张仪,汝何出此言?汝现在身为燕国之臣,凡事应以燕国之利益考虑,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可是小人之举。”

    张仪没有直接回应宋王偃的话,而是微微颔首道:“王上现在,可是在为燕齐两国忽然起大战之事而忧虑?”

    “不错。”宋王偃并不避讳。

    “王上可知燕国何以忽然发兵伐齐?”

    “蓟城方面给出的理由,是齐军屡屡进犯燕国之疆界,掳掠燕民。”

    “王上可信否?”

    对于这个理由,宋王偃能信才怪!

    齐人骚扰燕国的边境,掳掠燕国的子民,燕王职忍无可忍,最后派兵南下伐齐,并无不可。但是燕国千不该万不该挑这种时候!

    现如今宋、燕、齐三国之军,与赵国三十万之军对峙于漳水一线,燕齐两国后院起火,突然发生大战,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打死宋王偃都不相信!

    只是宋王偃对此心中深有顾虑,譬如,此事是燕王职故意为之,还是燕国与齐国在这一事件上达成了某种共识,不欲为虎作伥,弱赵国而强宋国?

    “寡人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宋王偃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不论王上信否,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知道王上打算如何应对?”

    “于燕齐两国之战事,寡人将从中调停。”

    “赵国呢?是否再战?”

    “战。”

    “王上欲宋国就此衰落乎?”

    “汝何出此言?”

    张仪作揖道:“王上,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宋国强势,为天下最强之国,一举一动,无不在影响着天下大势之走向!难道王上没看出来,现在之宋国,与当年之霸主魏国何其之相似吗?”

    “这……”

    “霸主魏国,四面开战,四面树敌,其魏武卒无敌于天下多年,终有桂陵、马陵之败,试问今时今日之宋国,开战于列国,树敌于四方,无有盟国,何其之孤立也?莫非王上真的认为,以宋国这一己之力,可以抗击天下列国?”

    “张仪,汝何以教寡人?”

    “赵国,本为宋国之最坚定盟友,自赵王雍上位以来,整整一十八年,宋赵两国之间未有战事,而联军征伐他国之时更多。今王上何故伐赵?是不容赵人吞并中山国,是惧怕赵人占据冀北平原,国势大成吗?”

    张仪叹了口气道:“王上,赵国的确可虑也。然则你应该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才是!宋国伐楚之战事尚未结束,王上又纠集燕、齐之兵,攻伐赵国,致使赵王雍倾国之兵反击。现在燕齐两国已经各自退兵,难道大王还想增兵漳水,硬抗赵国的那三十万大军吗?”

    宋王偃一拍自己的脑门道:“张仪,寡人怎么感觉,你是来为赵王做说客的?”

    “张仪是来劝谏王上的。不管王上信与不信,张仪只是在报王上当年的礼遇之情!”

    “张子……”

    “王上,若是你拉不下脸,张仪可以为王上出使一趟赵国,游说赵王,使赵王主动退兵,并补偿宋军在大战中所消耗的粮饷,还有各死难将士的抚恤金。”

    “这……”宋王偃蹙眉道,“张子,如此不是白白便宜了赵国了吗?”

    “王上还欲再战?是,宋国的确还有再战之力,但是倾国之力与赵国大战之后,宋国会有什么下场?且看今日之秦楚便可见一斑。当年的秦国楚国,俱为霸主之国,若非有丹阳、蓝田之战,致使两国国力衰退,两败俱伤,可能现在天下还是宋、秦、楚三强并立的格局。”

    宋王偃有些为难地道:“张子,汝说的这些寡人都明白,但是赵国崛起之势太强,锋芒毕露,一如吾当年的宋国一般,实在不得不让人担心。”

    “只要宋国足够强大,又何惧他国崛起?”

    “不错。”宋王偃表示很认同。

    “王上,那张仪出使赵国之事?”

    “容寡人暂且想想。”

    兹事体大,容不得宋王偃迟疑。

    就在张仪离开后,宋王偃又传召相国苏秦入宫议事。二人针对张仪的这个谏言,商议了老半天,都没有一个眉目,伐赵之战事若是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说到底,最终吃亏的还是宋国。

    但是没法子,形势比人强,赵国尽起三十万之军,赵王雍抱着死战之心,就跟个疯子一般,但是宋王偃和宋国总不能陪着他疯吧?

    就在宋王偃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消息的到来,让他下定决心。

    “王上!中山王……薨了!”

    “……”

    失去了中山王的帮助,宋军欲征辟中山旧地更是事倍功半,难上加难。

    鉴于此,宋王偃决定放弃已经到手的灵丘、东武城等城池土地,将漳水以东的大片疆土让给赵国。

    赵王雍亦是投桃报李,命赵爵代表赵国跟宋王请罪,同时补偿宋军在此一战中所耗费的粮饷,以及死难的宋军将士的抚恤金。同时,赵王雍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将原来中山王姬厝的宠妃阴姬进献给宋王偃。

    宋赵两国再次盟好,只是友好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第610章 妇人之仁() 
就在漳水一线的宋军撤退归国的时候,宋王偃已经在谋划破楚之战略。

    宋王偃一直在询问他人天下大势,时常与群臣探讨如何布置宋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其实在他的心中早有一幅宏伟的蓝图,宋国的未来的战略走向,他已经自己规划了。

    而破楚,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这不,这一日,宋王偃正在墙壁上悬挂着一张楚国的山河社稷图,里面囊括了楚地大大小小上百个城池,邑、村,大到每条河道、山林,小至每条小道、桥梁,都赫然陈列在图中。

    这一份地图绝对是普天之下最为详尽的楚国地图。乃至于楚国自身,都没有这么细致的地图,而这,还是宋王偃命黑衣卫动用了上千的人力,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十年才绘制而成的!

    “大王,还在看地图吗?”

    就在这时,王后干婉端着一碗羹汤走了进来。这是御书房的一个雅间,这个雅间除了宋王偃和干婉,可是谁都不许进的,而平日里宫中的内侍和宫婢都不允许进来打扫卫生。

    所以雅间的卫生一直是干婉在收拾打理的。

    “嗯。”宋王偃微微颔首,不过眼睛还没从地图上离开。

    干婉见状,又好气又好笑地道:“大王,你对着这张楚国的山河社稷图都瞧了这么多天,可曾看出一些门道?看看你,这一张地图似乎比宫中的妃嫔长得还要好看似的。”

    “婉儿你不懂。”宋王偃摆了摆手,随即接过了干婉递过来的羹汤,说道,“寡人对着这张地图是愈发地感到亲切,因为再过不久,其绝大部分都将并入我宋国的疆域之内,在寡人的手中!”

    “大王还要伐楚?”

    “伐楚是必须的。”

    干婉颇为不解地道:“大王,你的目的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