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此番三国联军,伐我赵国,所为者不过是为了助中山王复国而已,中山旧地,且让与中山人又如何?他日我赵国一样可以取之!大王又何必急于一时?”

    “王叔此言差矣。”赵王雍沉声道,“中山旧地,乃是我赵国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岂可轻易拱手让人?这已经不是寡人甘心不甘心的问题,事关国家之气节也!”

    说到底,赵王雍还是在赌气!

    “大王,你不能为了一时之气,而置国家之兴衰于不顾!我赵国动辄三十万之军,已俱为举国之青壮也!消耗如此之大,予我赵国有何裨益?只是保住了中山旧地而已!”赵成的这话说得很愤慨。

    但是赵王雍却寸步不让,厉声道:“难道你让寡人将好不容易打下的城池土地,拱手让人吗?岂有此理?王叔,寡人什么都能听你,唯独此事不可!”

    “大王果真如此决绝?”

    相国肥义劝道:“大王,切不可因小失大。今三国联军的机动兵力,理应不超过二十万,为国战也,以暴制暴是为下策,何以须倾我赵国之全力,举兵三十万?”

    “相国的意思是?”

    “中山旧地所占的地利,虽不比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野,但倚太行之屏障,扼冀晋之咽喉,凭滹沱河(史称“小黄河”)之天堑,战守迁之便利优于我赵国之邯郸而不亚于燕国之幽蓟!”肥义作揖道,“大王何不引兵退守滹沱河,抗拒敌军?”

    “相国大人所言极是。”赵成连忙表示赞许地道,“坚守滹沱河,时日一久,三国联军的粮草耗尽,则必不得已而归国也。如此,其不战自退,我赵国之困境当可迎刃而解。”

    赵王雍摇摇头道:“那王叔与相国可知道,漳水以东的大片土地,俱为冀北平原之膏腴所在,若是宋人据此,遣重兵守之,我赵军何以收复失地?失去了这一部分的疆土,纵使得了其余中山旧地,于我赵国何益?”

    “这么说,大王还是执意与三国联军一战?”赵成与肥义的脸色一沉。

    平日里,赵王雍都表现得像一位擅于纳谏,从善如流的英明之雄主,偶尔强硬了一些,但总归是听得进劝谏的,但现在赵王雍执意要与三国联军大干一场,实在不由得赵成和肥义心急如焚。

    赵王雍如此决绝的时候,便是在胡服骑射开始之前,但这一回乃是伐战,搞不好是要国破家亡,失城辱国的。

    忽而,赵王雍笑着道:“王叔,你说的没错,寡人是在赌气,寡人是在和宋王偃赌气!”

    此言一出,绕是赵成和肥义见过许多的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强,都不由得肝胆俱裂,被赵王雍的这话吓得一愣一愣的!

    赵王雍是疯了吧?

    赵王雍又道:“王叔、相国,你们说,寡人若是尽起三十万之军,后续又在国中征兵,凡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必须入伍的话,宋人得知,会做何感想?宋王偃会如何应对?”

    “这……宋王应该不会如此疯狂吧?”赵成迟疑了一下道。

    “寡人是在赌,赌宋国不敢赌!”

    “大王是想恐吓宋国?”肥义询问道。

    “不错。”赵王雍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帛书,言道,“这是寡人给宋王偃的亲笔信!寡人欲战,宋敢战否?”

    ……

    宋国都城,朝歌沙丘宫。

    宋王偃已经接到了赵王雍的亲笔信,随即将相国苏秦传召入宫。

    “王上,赵王雍这是在挑衅,王上切不可上当!”苏秦急声道。

    “挑衅吗?”宋王偃淡然一笑,随之又道,“若不是寡人又接到黑衣卫从邯郸方面传回的情报,或许还真以为赵王雍仅仅是在对寡人挑衅而已!”

    苏秦瞪着眼睛道:“难不成赵王真的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尽起三十万之军,还在国内紧急征召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入伍?赵王如此疯狂,赵国群臣怎么不阻止他呢?”

    “呵呵。赵王雍决定的事情,只怕赵国群臣是劝阻不得的!赵王雍在赵国的权威,几乎同寡人一般,生杀予夺,无有忤逆者。”

    “那王上想要如何应对赵国此举?应战否?”

    宋王偃摇摇头道:“赵雍疯了,寡人可没疯。”

    这话一出,苏秦顿时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宋王偃会脑子一热,直接倾国之兵与赵国展开大决战。

    “我宋国现在是四面树敌,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赵一战,宋国还没完全准备好。不管赵王雍是否敢与我宋国一战,但是他的决心已经显露出来了,对于冀北平原,对于中山旧地,他赵雍志在必得!”

    虽然很不甘心,就这样给赵人服软,但是宋王偃为了宋国的皇图霸业,为了尽快扫清一统天下的绊脚石,绝不能提前与赵国爆发长平之战!

    赵国光脚不怕穿鞋的,把自己的国运都赌上去了,但是宋国不可以这么蛮干。

    宋王偃亦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对赵一战,宋国还没有准备好,而一旦似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一般展开拉锯战的话,即便让白起大破赵军,逼迫赵军投降,能不能养起这么多的降卒还很难说的!

    更何况,还有一个楚国,宋国没有解决干净!

    “那王上打算怎么做?”

    “转攻为守!命令匡章率军退至漳水一线,巩固工事,严防死守,不许出击。既然赵王雍举倾国之兵攻来,寡人不应战,却何惧之有?漳水以东的大片土地,极为肥沃,是冀北平原的精华所在,绝不能轻易让给赵国!”

第608章 间宋() 
公元前308年十二月初,赵王雍一意孤行,力排众议,尽起邯郸大营十万之军,又征召十余万之兵士,合扶柳城之赵军,共计步骑三十万之众大举进攻宋、燕、齐三国联军。

    匡章奉命后撤,且战且退,率军一直退到漳水到洹水中间的土地上,安营扎寨,修筑壁垒,建造工事。由于联军早有准备,下一步在此地巩固工事,故而在三十万赵军来攻之时,面对他们的是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的联军大营,还有一条天堑一般的漳水河!

    河面已经结冰,再加上赵军又没有完善的投石机和床弩可以“火力压制”,甚至连最基本的气囊和塑胶浮块,赵人都搜集不齐,故而渡河作战之事被耽搁下来。

    赵王雍无奈之下,只好安营扎寨,三十万之军隔着一条漳水河与三国联军对峙起来。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

    在巡视了漳水河一圈,一筹莫展之后,赵王雍又回到了自己的寝帐,衣不卸甲地坐了下来,拿着一本《左传》看的津津有味的。

    忽而,从外面响起了宿卫的声音:“大王,有一黑袍人欲求见你!”

    “黑袍人?”赵王雍愣住了,赵国有着自己的情报组织,但是其成员都不是穿着黑袍的,而一般来说,穿黑袍的人都是为了藏匿自己的行踪,隐匿自己的身份而已。

    “带进来。”

    随即一名宿卫将一个黑袍人带了进来。

    赵王雍挥了挥手,让宿卫退下。

    对方既然只身入赵军战营,又身着黑袍,藏头露尾的,可不似刺客,且不说宋人会不会干出这么卑劣的行径,光凭赵王雍的过人的武艺,便足以对付所谓的刺客。

    “阁下是何人?”

    黑袍人掀开了遮掩着脑袋的帽子,露出了一张让赵王雍倍感熟悉的脸。

    “张仪见过大王!”

    “张子?”一见到对方是张仪,赵王雍勃然变色之下不由得站起身,连忙上前拉着张仪的胳膊,一脸关切地道,“张子请坐。”

    “谢大王。”

    二人对席而坐之后,赵王雍又垂询道:“张子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众所周知,张仪曾经是秦国的相国,在秦惠文王嬴驷在世的时候,倍受秦王的重用。张仪屡屡为秦王出谋划策,谋韩、魏,击楚败赵,为秦国的东出之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于秦国,张仪劳苦功高。

    但是,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秦王荡上位后,不喜张仪,且较为亲近本土的秦人势力,疏远外来者,故而张仪与魏章一道离秦,辗转到了宋国。

    本来宋王偃是挺器重张仪的,但是张仪不愧是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小人,在为宋国出使蓟城的时候,为燕王职之恩遇,为高官厚禄所感动,遂留在燕国。

    现在的张仪,是为燕国的上卿,声名显赫,但是他为燕国之上卿后,着实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事迹。

    “大王,张仪之来意,事关漳水之战,事关中山旧地之归属,事关赵国之兴衰,更事关天下大势也!”

    “愿闻其详!”

    “大王,不知依你看,以宋国当前之势,能否歼灭列国,一统天下?”

    “未尝不可。”赵王雍回答道,“宋王偃雄才伟略,野心勃勃,再加上宋国现在可谓是人才济济,谋臣如云,战将如雨,沃土数千里,带甲百万之众,国力鼎盛,远超当年之霸主魏国!宋国一统天下的端倪初显,寡人深以为虑也。不知张子何以教寡人?”

    张仪淡淡的道:“张仪此行,是为破宋也。”

    “破宋?可行否?”赵王雍不禁哑然失笑,显然是不怎么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谁可以力主破宋的。

    “有何不可?”张仪说道,“今宋强势,为天下最强之国。然则赵、秦、楚、齐、燕、韩、魏七国加起来,连成一片,疆域为宋之六倍,兵力为宋之五倍,人口为宋之三倍有余,列国之综合实力数倍于宋,何以不能破宋?”

    说起来颇为尴尬,宋国的疆域幅员辽阔,但是仅仅占华夏大地的六分之一,不过宋国胜在富饶,胜在人口众多,胜在兵戈犀利,故而为天下列国所忌惮!

    “张子,事情若有你想得那么美就好了。”赵王雍摇摇头道,“昔日亦有五国合纵攻秦之举,然则最后无疾而终也。何以也?盖因列国不是同心戮力,而是在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勾心斗角,这才止步于函谷关前!”

    “当年的合纵攻秦之时历历在目,列国合纵伐宋又当如何?而且张子你有这个能耐,合列国之军,以伐宋国吗?”

    张仪道:“事在人为。没有做过的事情,赵王又如何知道不可行?”

    “不知张子打算如何作为?”

    “燕王、齐王已经表示愿同心戮力,共拒强宋。今宋携三国之军伐赵,赵国深以为害也,难道大王不愿加入抗宋同盟,一起对抗强盛的宋国?”

    “你是说,齐、燕可助寡人破敌?败宋国之军?”

    “可退,不可败也。”

    “请讲。”

    “宋国之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宋王偃打着锄强扶弱的旗号,驻军于临淄、蓟城;又派遣宋国的将领帮助齐燕操练兵士;朝堂上,更有宋臣;市井之中,各城各邑,都不缺为宋国鼓吹政策的游学士子。此情此景,何其之相似也?”

    赵王雍微微颔首道:“寡人若是记得不错的话,当年宋王偃吞并泗上诸侯国,用的便是这种法子。无非是渗透、同化,减少将来国人的抵触心理而已。”

    “不错。”张仪垂手道,“齐王、燕王,对此深以为害也!不出二十年,如宋国这么搞下去,可能齐燕之地都将归心于宋,齐、燕,俱为宋土了!”

    “大王,齐燕世仇,为了保证国家利益不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