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君偃摆了摆手道:“令尹,你多虑了!勾践狡诈,心有猛虎,城府极深,可是这个无疆又怎么能够跟他的先祖相提并论呢?而且,寡人也不是吴王夫差,今时亦不同往日,当年的越国向吴国称臣,可以苟延残喘。难道今日的越国能在你们大楚的兵锋之下苟延残喘吗?没有了越国,他无疆何以东山再起?”

    “寡人只需要一个养马的奴隶,不似越王勾践侍奉夫差只有三年之期,是以无疆是没有机会逃离寡人的宋国的!”

    昭阳仔细地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当年的吴王夫差骄傲自大,狂悖无比,与这个无疆的性格大同小异,在消灭了越国的主力大军之后,竟然没有听信伍子胥的谏言,一举灭掉越国。

    夫差使得越国得以苟延残喘,在勾践的卑颜奴膝之下,在西施、郑旦两个绝世美人儿的迷惑之下,夫差愈发的骄傲了,也愈发的目中无人了。

    最终越国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励精图治,终于打败了强大的霸主国吴国。虽然手段很卑劣,为世人所不耻,哦,就跟当年的武王伐纣一般,趁着别人的主力外出作战了,自己带兵突袭了人家的老巢。

    昭阳想到,宋君偃这是一个有头脑的家伙,虽然武力值很强,但绝不是那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而且这个人很谦虚,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他想不到这个越王无疆拿什么跑回越国,又拿什么跟自己楚国对抗,又拿什么去东山再起。

    所以,昭阳便同意了宋君偃的建议,把无疆以及他的宠姬虞妙弋拘到商丘,给子偃当一个马奴。

    昭阳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给楚国埋下了多大的祸患。如果他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的话,肯定肠子都悔青了,也恨不得把无疆当即处死,把子偃这货给大卸八块,然后扔去喂狗!

    西元前327年,历时三个多月的楚越宋三国联军合纵伐齐的战事终于告一段落,战事的结果出人意料。

    先是郯城之败,齐国上将军、成侯田忌被撤换,换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匡章作为统兵大将,接着沂水之战,越军损失惨重,然后就是震动天下的事情了。

    原本的三国联军,竟然内讧了,宋楚两军先后出走,接着越军被齐军袭营,大败。越王无疆在败走伏虎山的时候,被宋楚两军伏击了,越王及其宠姬还有一干残兵都被俘虏,将要被羁押宋国都城商丘,作为马奴,侍奉宋君偃。

    而三国联军原本攻占的齐地,也全部拱手相让,让匡章的齐军收复失地,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那一种,所以天下列国都很怀疑,齐楚宋三国之间是不是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要坑害越国。

    与此同时,攻占齐国西南部六百多里的宋军,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备战,修筑工事,意欲将来犯的齐军阻挡在阳关以北。

    “万胜!万胜!”

    “万胜!”

    身穿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整齐有序地进入商丘的城门口,接受民众的夹道欢迎。在伐齐之战中获利最大的莫过于宋国,不管是从战略层面还是国家邦交方面,宋国的利益都最大化了。

    在齐地大败齐军的宋军,自然是名声大噪,国与民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现在宋国的威望,宋军的威势都如日中天,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为宋国的黎庶,他们也是具有荣焉,脸面都有光彩!

    “小三!小三!我在这儿呢!”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男子在人群里招手道。现在的街道实在是太拥挤了,因为宋军回朝的缘故,不管是本地的人,还是外来的商贾,都想要看一看热闹。

    曾几何时,宋军也曾出征过别的国家,只是近一百多年来,宋国国力衰退了,尤其是在宋襄公之后,宋国便就此一蹶不振了。

    自从了戴氏代宋之后,宋国这才有了新的面貌,新的生产力取代了旧的生产力,剔成君在位期间虽然依附于齐人,苟延残喘,但是不得不说,他在位的时候也是进行了一番改革的。到了宋君偃篡位,更是对内严肃吏治,击退了齐国大军的来犯,对外更是节节胜利,开疆拓土,又盟好楚国,奠定了宋国一地较为安全的环境。

    此时的商丘街道,已经是人山人海,拥挤难行。

    听到那个衣着朴素的男子的呼唤,原本整齐有序的宋军队列里面,一个相貌清秀的宋卒也看到了,随之招了招手。那男子然后就挤进了人群里,在街道上跟着宋卒一边走一边说话。

    “兄长,我活着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男子一脸激动地抓着这个宋卒的手道,“怎么样,没受什么伤吧?这战场凶险,若不是阿娘患病了,急需汤药钱,父亲和为兄也不舍得让你上战场的呀!”

    “兄长,以后咱家的花销都不用发愁了!”这个宋卒拿出了一块写着小篆的令牌,眯着眼睛笑道,“兄长你看,这是君上授予的,‘上造’。我听说上造是我大宋二十级军功爵位里面第二级的,按照我在战场上杀死敌军三个甲士的战绩,我可以获得宅一处,仆人两个,田四顷,在军中也能吃上肉了!”

    “不过,我还想要更多的敌人甲士的人头!这样我就可以随便吃了!还不用为家里的生活发愁!”这个宋卒咧嘴笑道,“我听说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伙食好着咧!”

    “你这小子!就知道吃!”宋卒的兄长有些哭笑不得地道,“不过还好,小三,你能活着回来最好了。阿娘已经给你张罗了一门婚事了,你可不能没留下子嗣就去了!”

    “我晓得,晓得!”

    在这个街道上,尽是一些欢迎亲友的宋人。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荣归故里的,自然也有血洒疆场的,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这不,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就蹲在地上,抱着孩子的骨灰坛在那里放声大哭,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家最悲惨的事情,这还算好的,有的士兵战死了,也找不回尸骨,生死未卜,想要祭奠都没地方去,只能是找一些衣物做一个衣冠冢了。

    伐齐一战,宋军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东路的三国联军先不说,光是攻略齐国西南部的疆土,宋军就至少死伤了两万多的战士。不过,按照宋君偃心里的想法,就是在战场上能活下来的,就是精锐!

    即便是溃兵,能撒开脚丫子逃跑的,也说明这个溃兵有其过人之处了。当然了,倒霉的将士被流矢或者碰上了硬茬子被干掉的就不算里面了。

第54章 天下贤才() 
大朝会,自从李敖变法以来,宋国的大朝会几乎是每五日一次,十分的频繁。

    “诸卿,自变法以来,我大宋的官制和军制改善颇多,已经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善。然则,招贤令已经颁发半年有余了,何以入宋的士子寥寥无几?子干大人的招贤馆现在可是门可罗雀啊。大家都商议一下,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子偃坐在君位上,俯瞰群臣,但是却一直愁眉不展的。变法的效果已经初显,但是这是宋国自身体制上发生的变化,宋君偃想要招贤纳士,所以早在变法之初便开出了很优渥的待遇,只要你有一技之长,能治理地方也好,能领兵打仗也罢,能言善辩也好,擅于谏言也罢,哪怕是会制造器械或者改良农具的,这样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宋国都会统统重用!

    但是,让宋君偃倍感不解的是,这个招贤令好像没什么用处啊,颁布下去反却是应平平的。

    这是宋君偃回朝之后开的第一次大朝会,问题也是颇为严峻的,毕竟人才,乃是国之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宋国何以强国,何以变法,何以在未来的数十年之内与更加强大的秦齐楚三大强国争霸?

    哦,对了,还有一个尚未胡服骑射的赵国,那也是一个军事强国。

    李敖是相国,在宋君偃说出要商议的事情之后,脑子一转,顿时站出来道:“君上,天下贤才不是这么好拉拢的。列国皆有招贤令,皆有招贤馆,而天下贤才却不一定为之所动,何以也?夫大国,人才济济,昔日齐王求贤,应者云集也!”

    “而我大宋,在天下人的眼中依然是嬴弱之国,是故,天下贤才虽然张望,看到了君上以及宋国上下想要变法强国之心,看到了君上想要招贤纳士,以固国本之心,看到了君上求贤若渴之心,但是依然心有顾虑,所以驻足不前耳。”

    宋君偃闻言,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何以让天下贤才了解寡人欲强国变法,重用贤才的诚意?”

    李敖道:“君上,光是张贴招贤令是没多大用处的。今天下贤才皆在诸子百家之中,他们学富五车,好高骛远,凡天下强国的朝堂之上,皆是不缺乏诸子百家的身影!然则,不能得到君王的重用,譬如齐国的稷下学宫,便有着诸子百家的一大批贤才,学术鼎盛,却无一不才华横溢的,有一技之长者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如秦齐楚,大国也,列国士子皆是趋之若鹜地投奔,却无一席之地。何以也?秦楚排外也!秦国虽然经过商君变法,但是在天下人的眼里,依旧是那个虎狼之国,秦国依旧是化外之地,秦国地处西北,边陲之地,加上魏人肆意抹黑,所以不知情的关东士子也多不胜数的,所以在秦国的天下贤才并不多,投奔秦国的也多半是犀首(公孙衍)、张仪、魏章这些魏人!”

    “至于楚国,一向排斥外来的臣子。楚国的公卿大夫的势力依旧强大,历代楚王虽然有意提拔入楚的贤才,却大多被奉为客卿,并不能得到重用。”

    “如此一来,天下贤才的出路,只能是三晋和齐国!天下列国,不必多说。燕国固步自封,没有强盛国家的欲望;越国乃是蛮夷之地,偏居一隅,基本上没有什么贤才会去那种穷乡僻壤;中山国乃是赵国的国中之国,入中山国何不入赵国?更何况中山国本来就是鲜虞人建立的,并不被天下士子认可。”

    “而三晋之中,魏国是昔日的霸主国,聚集了大量的能臣名将,可惜魏王不能珍惜,或许是人才济济,挑花了眼,所以许多贤才也是在得不到重用的情况下,出走魏国的。”

    说到这里,李敖有些痛心地摇了摇头,他本来是魏人,也希望回到母国去一展宏图,但是当今的魏王实在是有些昏庸了,老眼昏花了。当然了,或许是被下面的人蒙蔽的,也或许是魏王一点都不在乎,还在整日地做着霸主的美梦,不可自拔。

    去过魏国,入仕魏国的人都知道,去了魏国你也不一定得到什么重用的。最多是做一个客卿,或者是做一个舍人,反正在朝堂上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基本上跟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差不多。

    可以说,在整个天下列国之中,魏国是最怠慢贤士的地方了。每个国家的君王都是礼贤下士的,恨不得天下贤才都在自己的手底下做事,但是魏国偏偏不珍惜,在魏国出生的能人也不少啊,一个商鞅,一个张仪,一个公孙衍,还有一个战功赫赫的魏章,但是魏国偏偏留不住这些大才!

    这些魏国人,去到了秦国,便是坑害了魏国!

    商鞅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变法让秦国强大起来,有了进击魏国的能力,几次三番攻略河东,大破魏军,多年来斩杀的魏军士卒也不下二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