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泚水附近,则是楚国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

    “杀!”轮到宋军的一个梯队上万人进攻。

    战斗一打响,蓄势待发的宋卒便如同开闸的洪流一般,奋不顾身地冲向了方城那高大而夯实的城墙。

    经过一个上午的严重消耗,城内守军的箭矢已然无多,故而不能有效地将箭矢如蝗虫一般,如罗网一般覆盖出去,而是仅仅靠着箭术较准的士卒张弓搭箭,一箭又一箭地射杀那些悍不畏死的宋卒。

    宋卒们还没靠近城墙,便已经死了几百人。

    但是联军这边的攻势是十分迅猛的。这不,高台上的弓箭手纷纷居高临下地还以颜色,“嗖嗖嗖”的声音,密集的箭雨覆盖着城墙,许多楚兵都应声倒地,战事十分的惨烈。

    联军是有备而来的,冲车、云梯、投石机之类的攻城器械十分充足。

    “砰!”

    “轰隆隆!”

    投石机抛射出去的石头带着一股巨大的冲劲,狠狠地砸到夯土的城墙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原本年久失修的城墙变得摇摇欲坠起来,一个石头砸下去,就是一个大窟窿。

    更有一些倒霉的楚军将士,被从天而降的石头砸成了肉饼,尸体都血肉模糊,支离破碎的。

    “冲啊!”

    “杀!”

    冲车很快就冲到了城门口,开始在宋卒们的奋力推动之下,冲车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城门。

    “喝,喝,喝!……”

    城门里面,一堆楚兵正拥挤在一起,依靠自己的血肉之躯顶着城门。

    这时,宋卒们已经顺着云梯爬上城墙,开始手持兵戈跟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

    “啊!”那一个正在攀爬云梯的宋卒被滚烫的油锅水浇了一头,顿时面目全非,惨嚎着摔下了城墙。

    还有几个不幸的宋卒正在攀爬的时候,便被上面的楚兵挥舞着长戈挑飞了。

    战斗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原本摇摇欲坠的方城终于抵挡不住联军那猛烈的进攻,在兵力不济,城防工事又差的情况下,楚军终于全线崩溃,被联军消灭于方城。

    在攻克方城之后,匡章一面命人张贴安民告示,分配诸军之驻地,一面派出斥候、游骑去泚水河边打探情况。

    但是斥候们带回来的消息十分的糟糕。

    斥候道:“上将军(宋国之国尉可称之为上将军亦或大都督),吾等奉命前往泚水河边侦察,适才接近河岸之浅滩,便被对面的楚军乱箭射回!”

    “楚军已经在对面修筑了壁垒、高台,戒备森严,战营绵延十余里,似有不下二十万之众!”

    闻言,匡章不由得勃然变色道:“楚国什么时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二十万之众?”

    “山阳君(匡章,山阳君是匡章的封号,山阳二百里是匡章的封地),依我看,楚人是不可能如此之迅速地集结起二十万之众的。此必虚张声势也!”韩将暴鸢沉声道。

    用屁股想都知道,经历丹阳、蓝田之战的楚国国力大衰,青壮凋零,再加上楚地多大山,山川险阻,楚道难行,楚国想要在短时间内聚集这么庞大的兵力,是绝无可能的。

    匡章颔首道:“即使楚人是虚张声势,亦不可大意。楚国现在置商於、黔中之地于不顾,任由秦人侵占,而集中优势兵力于垂沙、泚水一线,未尝不可有二十万之军。”

    “山阳君,汝意欲何为?”

    “现在敌情不明,不可贸然出击。”匡章道,“我这便率军三万到泚水一线试探情况,暴鸢将军、公孙将军,你二人便在方城一带驻守,稍事休整!”

    “遵命!”

    匡章随即带着三万兵马赶到泚水河边,在那里摆开阵势。

    三万宋军将士分成六个方阵,盾牌手在前,战车队在两侧,骑卒于方阵之左右游弋,而弓箭手和步卒则是错落有致地站在盾牌阵的后面,严阵以待。

    属于宋国的白色的旌旗随着朔风飘飞,旌旗猎猎。

    现在已是十一月的隆冬时节,天大寒,草木稀疏,朔风凌冽。

    若是放在燕赵之地,已经下起大雪,但是南方的楚地却还只是寒风刺骨,河面没有结冰,柳絮飘飞之间,只是让人感到颇为不适应。

    “风!大风!风!大风!……”宋军那充满肃杀的呐喊声伴着萧瑟的寒风,响彻了整个泚水两岸。

    匡章在战车上仔细地观察了泚水河,估摸着这条河的距离大概是六十步,弓箭完全可以发挥其威力。而在对岸的楚军战营中,壁垒森严,高台遍布,都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自己这边。

    看来想要渡过泚水,联军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时,孙烈骑马上前,叉手道:“上将军,是否进攻?”

    “不可。”匡章摆了摆手道,“楚军据险而守之,以逸待劳,居高临下,而泚水河不知深浅,强行进攻,只怕会死伤无数。”

    “上将军,末将愿带兵打前锋!”

    “我不能拿士兵们的生命开玩笑。”匡章摇着头道,“传令下去,鸣金收兵!就地扎营!”

第589章 土著人() 
波澜壮阔的海洋一望无垠,天穹蔚蓝,与大海的颜色交相辉映,高飞的海鸥,游弋的船只,还有惊涛拍岸的岛礁,都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赏心悦目的画卷,让人沉醉。

    在一片狭长的海岸线边上,几只扁舟正在游弋,船上有一两个渔民都在抛洒着大网,将一条又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捕捞上来。

    又是满载而归的一天。

    一个渔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液,抬头眺望远方的穹窿,原本还算明媚的阳光,此时却被一片突如其来的阴云遮盖住了,淡蓝色的海洋渐渐灰暗起来。

    就在这时,在渔夫的眼中忽而出现了几颗小黑点。这几颗小黑点愈发地明显,越来越多,向着他们这边乘风破浪而来。

    渔夫不由得勃然变色,指着那些难以言状,似乎是大船,又好似深海巨兽的东西道:“哎!哎!你们看!那是什么东西?”

    “嚯!不会是海兽吧?”

    “不是!海兽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体积?分明是船!”

    “船哪里有那么大?”

    就在几个渔夫如好奇宝宝一般,对着直扑过来的“巨兽”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的时候,一股针对他们的危险已经悄然而至。

    白起之弟,白羽为此番东渡船队的部众之主将,但指挥出海航行的人是樊举,故而有什么事情,白羽都要跟樊举打报告的。

    这不,一发现了前面的情况,白羽便急匆匆地跑到樊举的跟前道:“大人,前方发现有人影和船只!似乎是当地的一些土著人!”

    “土著?”

    “是的。”白羽回答道。

    “派出一队人将这些土著人抓起来,看看能不能获悉咱们想要得到的消息。”

    “诺!”

    白羽唱诺了一声,当即派出一小队宋卒,三十个人在百人将子楚的带领之下,乘几艘小船扑了过去。

    见到是子楚带队,樊举不由得勃然变色道:“白羽,你怎么能将公子楚派出去?”

    “大人……末将,这是子楚公子执意为之的。”白羽一脸为难地道。

    别看白羽现在已经是一军之主将,职位与爵位不知比子楚高上多少,但子楚到底是宋王偃之子,还是爱子。子楚执意要打先锋,建功立业,白羽如何阻拦?

    “胡闹!”樊举呵斥了一声道,“你怎可让公子楚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呢?公子楚的安危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大王在临行前便再三叮嘱过我,务必要保证公子楚的生命安全,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你现在给公子楚这么上去,万一那些土著人突然暴动如之奈何?公子楚出事了,你我二人能担待得起吗?”

    白羽被樊举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不过此事的确是白羽理亏,所以只能任由樊举如此奚落自己,不敢辩驳。

    “大人,那我们现在如何是好?”

    “子楚不能有丝毫差池!传令下去,船队准备登陆!弓箭手准备,一旦土著人暴动,便将他们就地正法!”

    “诺!”

    事实上,情况并没有樊举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几个身材矮小,模样似猿猴的土著人,怎能干的过装备精良,身强力壮的宋军锐士?

    看见从那大船上放下几艘小船,船上还有十分高大而穿着铁甲,披坚执锐的人,那些土著渔夫都不由得惊慌起来,他们纷纷招呼身边的伙伴,拿起船上的铜叉、木叉,或者是短小而简陋的剑刃,开始对着这些不速之客吵吵嚷嚷起来。

    语言不通。

    “他们是在说什么?”子楚询问旁边的一名宋卒道。

    “小的不知,此为方言矣。不过将军,这些土著人长得可真是矮小,可能都没有我的肩膀那么高!嘿嘿!”那个长得颇为魁梧的宋卒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又藐视了对面的几个土著人。

    “他们真像是山上的猿猴!”

    子楚摇摇头,随即打手一挥道:“将他们给我抓起来!反抗者格杀勿论!”

    子楚这一声令下,披坚执锐的宋卒们便赶紧划桨,乘着小船直扑对面的几个土著人。

    那几个土著人已经嗅到了一股子危险的气息,故而在看见对方划船过来之后,顿时吓了一跳,开始划船往海滩上逃。

    看着身边的一个宋卒正在张弓搭箭,子楚摆了摆手道:“不要放箭!咱们抓活的!”

    土著人的船只与宋军的船只不可同日而语,天壤之别。他们土著人的船只如竹筏一般简陋,只能搭载两三个人,而宋军的船只则是颇为高大,至少能搭载十人。

    船只靠近了海滩,几个土著人头也不回地下船逃命。

    “嘿!真是跑得比兔子还快!”子楚有些气恼。

    “放箭!”

    “嗖嗖嗖!”

    一波乱箭之后,三个土著人中箭倒地,有中箭却还精悍的土著人则是拖着箭伤,狼狈不堪地逃进了深山里面,不见踪影。

    宋军的船队很快就全部登陆了。

    三个中箭的土著人被抓了起来。樊举随即带着一大批随船队出海的学者,亦步亦趋地走到这三个土著人的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第二次东渡,宋王偃派遣了宝船十艘,战船若干,还有熟悉水性的悍卒二千,学者五百余人,杂役(船匠、船医、桨手等)三千多人,东渡船队超过五千人,可谓声势浩大。

    这三个被抓起来的土著人经过敷药,和简单的包扎之后,倒是撑着一口气没死,却还在那里被捆绑着,挣扎不已,嘴里还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教人一点都听不懂。

    “汝等有谁听得懂这些土著人的语言?”樊举询问在场的学者道。

    “不知。”

    “樊举大人,在下看这些土著人还穿着兽皮、葛布,倒是与戎狄人一般,可能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曾与我中原交流过的。”

    “不错。不过这些土著人长得可真是矮小,如猴子一般,不知道这一块化外之地有何价值。值得咱们如此兴师动众地东渡出海!”

    “咱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传说中的不死鸟火山。话说这真的是传闻中的蓬莱、扶桑和东瀛三座仙岛之一吗?仙人居住的地方怎么如此荒芜?与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