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浪停歇了!风浪停歇了!”就在这时,不知道过了多久,船舱外忽而响起了一个宋卒激动莫名的声音。

    船舱里的宋军将士们闻言,都不由得欢呼了一声,有的人都已经喜极而泣了。

    樊举带着庞副将等人亦步亦趋地走出了甲板上,看见渐渐平缓的海面,还有天穹中,逐渐散去的阴云,他们对视了一眼,都不由得松了口气。

    但是没等他们高兴太久,一个新的危机便悄然而至了!

    “有海兽!巨大的海兽!”

第572章 鬼雄() 
出现在东渡船队面前的海兽(鲨鱼)有两头,它们是嗅着血腥味儿赶到这里的。

    这两头海兽身躯庞大,长约二十米,小山一般大,每侧各具二显著皮嵴。眼小,无瞬膜。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齿细小而多,圆锥形。

    海兽的喷水孔小,位于眼后。鲤孔5个,宽大。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港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胸鳍宽大。尾鳍分叉。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

    海兽有着流线型的身体,锋利的三角牙齿。

    不过在场的船员显然都已经顾不上打量这海兽的外表,在海兽这副狰狞而又似乎无可匹敌的模样之下,船员们纷纷乱窜,拿起了武器,架好投石机和弩床,对准这两头海兽。

    “放!”

    随着将领们的一声令下,已经装上擂石,或者是搭好的弩箭一齐发射,如雷霆一般刺破了长空,轰击在了两头海兽的身上。

    “轰隆!”海兽是狡猾而野蛮的,几块石头打在身上使它们吃痛,厚厚的皮甲也被冲击力极强的床弩给刺穿了。不过海兽的防御力倒是十分的强大的,它们一个翻滚,就将身子缩进了海里,只将尾巴给浮出了水面。

    其中一头海兽狡猾异常,直接钻到了一艘宝船的底下,而后又用着自己偌大的身躯去撞击宝船的底部。

    “啊!”

    在甲板上的船员是一个不慎,就摔入了海里,再也没能起来。

    宝船剧烈地摇晃着。闻到了血腥味儿的鲨鱼随即冲了过去,激起千层浪,跟要掀翻宝船一般,鲨鱼的身体与宝船展开了激烈的碰撞。

    好在宝船的体积足够大,吃水够深,已经扛住了这海兽一波又一波的撞击。绕是如此,整艘宝船亦是被撞击得摇摇晃晃,船体不振,底部开始漏水。

    在甲板上的庞副将见状,随即拔出了手中的利剑,冲着樊举道:“大人,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血腥味儿会吸引附近的海兽的!若是越来越多的海兽聚集到这里!咱们都会葬身在此!”

    “庞将军,汝意欲何为?”

    “大人,原来出海的有五艘宝船。咱们还剩下三艘宝船!现在有一艘宝船已经漏水了,救不得了!末将愿赴死,指挥漏水之宝船吸引海兽的攻击!”

    “庞将军!”一听这话,樊举不由得声泪俱下。

    这时,庞副将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昂着头,面对着拍打着海面,波涛汹涌的鲨鱼,庞副将视死如归地道:“大人,庞某为国捐躯,虽死犹荣也!请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带着剩下的人回家!带他们回家!”

    “一定……”

    “一定!”

    庞副将随即登上了小船,上了那一艘已经在漏水,极难重返的宝船上,就站在甲板上。

    庞副将怒吼了一声道:“弟兄们!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让我们为了大宋国的未来!为了我们华夏子孙的千秋万代!杀呀!”

    “杀呀!”

    那一艘宝船上的宋卒以及随行的杂役、方士都已经疯了,他们红着眼睛,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奋不顾身地顺着绳索,冲上了海兽的身上,挥砍着那简陋的武器。

    兵戈固然犀利,但这仅仅是对于人来说,对于这些皮糙肉厚的海兽,却跟挠痒痒一般。很快,这些冲上去的宋卒就被咬死,身体被撕扯得支离破碎的,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一片海面。

    海面之上,到处都是殷红的鲜血,还有数之不尽的残肢断骸。

    “走!撤!”

    樊举撕心裂肺地哭着道:“我带你们回家!”

    樊举带着剩下的两艘宝船转舵,往后撤退。

    而越来越多的海兽已经聚集到这里,将那一艘已经漏水的宝船撕成了粉碎……

    十日后,琅琊海边。

    一群衣衫褴褛,恍若乞丐一般的人登上了陆地。在他们的背后,是一艘破破烂烂的大船,还有一些破旧不堪,甚至已经在漏水的饱受摧残的船只。

    “回来了!老子终于回来了!哈哈哈哈!”上了岸,回到了久违的故土,一名宋卒终于不堪重负,扑通的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更有甚者,还抓起了地上的一捧泥土往嘴里吃。

    不过除了这些欣喜若狂的人,还有更多的人,却是低着头,恍若行尸走肉一般。

    路过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哑然失笑。

    “他们不是东渡船队的人吗?怎么如此落魄?莫非是东渡失败了?”

    “多半如此。唉,好端端的干嘛要出海远行?这海的另一端呀,分明是天下的尽头!那里通着天界呢!岂是吾等凡夫俗子能去得到的地方?”

    “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真是作孽啊,出去的将近两千人,回来的却不到三百人!真是不知道这些娃儿都遭了什么罪!”

    ……

    宋国都城,朝歌,沙丘宫。

    宋王偃正在朝堂上聚集群臣议事,随着大宋国的疆域日益扩张,朝臣是越来越多,政务亦是愈渐地繁杂,有一些宋王偃不便决断,或者是太更重要的国事就会放到大朝会上商议。

    穿越之初,宋王偃开大朝会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基本上没什么政务。因为当时的宋国国土狭小,而且官制已经僵化,朝中大臣,各地官吏都是拉帮结派的,许多事情他们自己会处理,甚至都没有上报国君。

    经过李敖变法之后,宋王偃便开始忙活起来,大朝会的时间至少一个半时辰,或者是两个时辰,更有甚者,大朝会从上午一直开到下午的都有过。

    而现在,光是群臣奏对的时间,就让宋王偃累的喘不过气来。

    他需要一颗精明的头脑,来处理这一桩桩一件件糟心的政务。

    这时,子干正在奏对,从陛台的左侧走出一名内侍,将一张纸条递到了宋王偃的手中。

    宋国的信息传递已经十分的发达,除了在各地设立专门的驿站,饲养战马,可以八百里加急地传递军情要事之外,驿站里还专门饲养了信鸽、雄鹰,用来飞纸传信。

    “东渡……失败了。”

第573章 指南针() 
“列位,这是寡人现在得到的消息。经过十数日的航行,东渡的船队已经回到了琅琊台,但是他们没能抵达东瀛、扶桑和蓬莱三仙岛!船队没能抵御住暴风雨、巨浪和海兽的侵袭,东渡,宣告失败!”

    宋王偃面无表情地冲着陛台下的群臣说道。

    “原先出航的五艘宝船,仅剩残破不堪的一艘。东渡的船队本来有方士127人,战士500名,杂役1200人,现在能回来的人却不过三百!此为国殇,哀哉!痛哉!”

    闻言,群臣都面面相觑,都看见了宋王偃流露出来的悲痛之情。

    负责建造宝船的船舶司主事人,方聂更是沉痛不已,同时心里又是揣揣不安的。随即,方聂站到了大殿的中央,撩起衣袍向着宋王偃跪下道:“大王,臣有罪!”

    “汝何罪之有?”

    “臣主掌船舶司,督造东渡之宝船,现在东渡的船队几乎全军覆没,宝船不够坚固,亦有因果也!臣实在是难辞其咎!”

    “好好。”宋王偃颔首道,“方聂,卿乃良人,我大宋国有汝这般勇于担当之大臣,寡人甚是欣慰!此番东渡失败的原因颇多,若问及罪责,寡人岂不是也难辞其咎?”

    “大王!”

    宋王偃打手一挥道:“此番,东渡的船员都是勇士,都是英雄!寡人不可不厚待他们。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已经葬身大海,尸骨无存,是故,寡人欲立一块石碑于琅琊台,记述此事,颂扬东渡船队为宋国,为华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让世人和后人铭记,为天下唱!”

    “大王圣明!”群臣山呼道。

    “邹衍!”

    “臣在!”

    “能活着回来的人需要厚赏,责令,每人赐良田一百顷,金三百镒,其家三年之内不必缴纳赋税!”

    “诺!”

    “已经死难的人亦是需要抚恤。责令,每人赏赐良田二百顷,金五百镒,其家五年之内不必缴纳赋税,不必服兵役,不必服劳役。其子女,烈士遗孤上小学、中学皆不必缴纳学费,免费入学!”

    “诺!”

    宋王偃又道:“方聂!”

    “臣在!”方聂急匆匆地站了出来。

    “寡人欲再度东渡,督造宝船之事还是交与你们船舶司。寡人不管汝用何种办法,半年之内,寡人要见到更为坚固,更为高大,吃水量更深,配备足够齐全的宝船十艘!”

    宋王偃站了起来,霸气侧漏地道:“寡人就不信!既然五艘宝船不能成功东渡,那就十艘!一百艘!既然两千人不足以东渡,那就四千人!四万人!东渡务必成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臣,遵命!”方聂硬着头皮回答道。

    “匡章!”

    “臣在!”已经是国尉的匡章站了出来。

    “汝需要再从军中挑选熟悉水性之战兵,两千人!加以操练,便在琅琊一带的海域进行演习,寡人给东渡的水师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东渡船队必须再度出海!”

    “诺!”

    “苏秦!”

    “臣在!”

    “汝退朝之后便下去草拟一份告示,寡人重金悬赏,告民间之水手、船匠和船医,让他们根据先前的航海日志做一份准备工作,随时出海航行。有死者重金抚恤,生还者重赏之!”

    “诺!”

    看来宋王偃东渡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不过他的堂弟,御史大夫子干此时却有不同的意见。

    “大王,臣请大王收回成命,勿使我大宋国的能工巧匠,能人异士和百战余生的将士们再做无谓的牺牲!”子干跪下道。

    “子干,汝此话何意?汝怎能说东渡之事为无谓?”宋王偃不满地道,“难道你以为寡人派遣船队东渡,只是为了一己私欲,求取什么仙药吗?错!大错特错!”

    “寡人之所为者,乃是为了我大宋国的千秋万代,为了我华夏民族的千秋万代!”

    宋王偃抑扬顿挫地道:“天下之大,世界之大,自古未有人知也。这偌大的天下,难道只有我们华夏这一片大陆吗?非也!化外之地,不毛之地,不会永远都是化外不毛之地!”

    “寡人要做的,便是以开拓进取之姿,征辟海域!今日之牺牲,乃是为了换取我华夏之人的天下!苦在当代,利在千秋也!”

    宋王偃的这些话说的冠冕堂皇,慷慨激昂的,使陛台下的臣子无不信服。

    回到后宫,宋王偃二话不说,就一头扎进了摘星楼,到那里的实验室冥思苦想,埋头苦干。

    摘星楼是月神的寝殿,月神为阴阳家的护法,本身就是一个方士,故而自己有一所实验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