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张仪会像乐毅一样,对于燕王纳贤之举心生向往,有意留在蓟城,辅佐姬职?”

    “不外乎这种可能。”

    闻言,宋王偃又蹙眉道:“可是张仪予寡人的这封信是何意?他在信中授寡人一计,说是要在燕国,博取燕王职的信任,这才能诓骗燕王出兵扰齐。苏秦,依你看,张仪所言,可信否?”

    “大王,其实信与不信,都不甚重要。因为燕国不出兵,对我宋国亦是没什么损失的。至于张仪是心向宋国,还是心向燕国,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唉。”宋王偃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寡人自问待张仪不薄。可是燕王职明显礼遇更甚呀,张仪会转投燕国的怀抱,寡人不怎么意外,却是颇为遗憾呀!”

    苏秦闻言,随即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宋王偃不禁扫了苏秦一眼,淡淡的道:“苏秦啊,这是汝之大幸,却是寡人之不幸呀。”

    ……

    此时,已经东渡三仙岛的船队正在航行的大海上。

    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

    海蟹在石缝里穿行,牡蛎密布在岩石上,海参在清澈的海水里蠕动着,吐着青白色的粘液。在天空上,雄鹰正在滑翔。

    好一片天苍苍、海茫茫,寥廓空旷的景象啊!

    “航海日志呢?予我看看。”航海船队的统领樊举站在甲板上,呼吸了几口咸腥的海风之后,随之向着身边随行的副将谈了谈手。

    副将把怀里抱着的记事本呈给了樊举。

    “咱们已经在海上航行了五日。”

    “是的。”副将回答道,“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末将等人将海上发生的一些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包括航向、气象、潮流、海面和航道等情况。”

    “都已经五日了。据我所知,扶桑、东瀛和蓬莱三岛应该快到了,可是吾等为何迟迟不见陆地?”

    “大人是说?”

    瞥了一眼有些惊恐的副将,樊举摇摇头道:“咱们可能在大海上迷失了方向。庞将军,看见前面那一座岛礁了吗?它的形状我还记得,两日前的傍晚,此处,正是咱们船队经过的地方!”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樊举叹了口气道:“庞将军,不知道我们船上的粮秣,还能维持多久?”

    “船上的人拮据一些的话,应该还能支持半个月。”

    樊举闻言,微微颔首,又将目光放到了隔壁的宝船上,在那一艘宝船的甲板上,一堆大火已经熊熊燃烧,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恍若黑色的大蛇一般席卷了整片天穹。

    而在火堆的旁边,还有诸多的宋卒跪下来,或者是站在那里,低着头默哀。

    “他们是在焚烧尸首吗?”

    “是的。”

    庞副将有些不忍地别过头,虎目含泪地道:“大人,没想到在大海上航行,竟然如此之危险,如履薄冰,如履峭壁!还没登陆所谓的三仙岛呢,咱们好多熟悉水性的弟兄,都已经葬身大海,葬身鱼腹里!”

    “更有甚者,竟然是猝死的。好多将士都是突然死掉的,随行的船医都诊断不出其所患何种病症!大人,你说这片海是不是被诅咒的海?或者说咱们已经被这片大海的某一位邪神盯上了,他要惩罚我们擅自进入他的领域呢?”

    “休要胡说!”方士樊举斩钉截铁地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诅咒之海,至于怪力乱神者,可能有,但咱们是大王派遣的船队!大王有上天的庇佑,大气运加身,所谓之邪神岂能乱我船队?”

    “可是大人,现在船队里都在流传着这种说法。”

    “一定要禁止!”樊举沉声道,“军心,不可动摇。一旦军心动摇了,咱们就真的一败涂地,有家回不去了。”

    “诺!”

    庞副将询问道:“大人,你认为咱们船队真的能抵达三仙岛吗?”

    “能,一定能。”樊举嘴里这么说着,心里却是寻思道:即便这次不能,还有下次,下下次!

    “大人,请恕末将斗胆直言,不知我们船队此番东渡,所为者何?真的只是为了大王的一己私欲,找寻什么虚无缥缈的仙人,求取仙丹妙药吗?”

    “大王的心思又怎会是你我所能揣摩的呢?庞副将,这是我们华夏人首次航行如此之远,航程如此之久也,有后来者,当如我们一般,继往开来,向着辽阔的大海开拓进取,就好似我们宋国一直在渴望统一整个天下一般。”

    樊举振臂高呼道:“天下之大,我们不得而知。正是因为好奇,正是因为不知世界之大,天下之大,才需要我们这些人去开拓!吾犹记得,临行前大王曾经与我说过的一句话!”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今日,即便我们东渡的船队都葬身大海,无一生还!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都是英雄!都是大宋国的英雄!都是华夏民族的英雄!历史将会铭记我们!”

    庞副将笑着道:“大人看似文弱,没想到竟有如此之心胸,如此之血性,末将拜服也。”

    就在这时,阴云密布,从四面八方的阴云忽而如黑幕一般遮掩过来。

    樊举翘首望着渐渐漆黑,宛如乌贼吐墨一般的穹窿,蹙眉道:“气象有变,必有暴风雨!传令下去,收帆,全员回舱,舵手与桨手准备就绪,做好抵御暴风雨的准备工作!”

    “诺!”

第571章 国殇() 
在那轰隆隆的雷鸣散成一阵阵霹雳的刹那问,不禁使人惊心动魄。而霹雳仍在咔嚓嚓地响着,乌云裂开了,把金箭似的闪电从密布的浓云中射向大地。

    雷声轰鸣,乌云在燃烧,喷着可怕的蓝色的火焰,天空在颤抖,大地也在胆怯地震动……世界上再没有比辽阔大海上的雷雨风暴,更为有力、更加可怕的现象了。

    航行五日,东渡的船队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暴风雨的侵袭。在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之后,血的教训,让这些宋国的船员们都了解了如何去抵御这股风暴。

    “转舵!转舵!快!”

    “船舱底部漏水了!木匠!快让木匠们过来!”

    “快点儿!”

    这股暴风雨突如其来,好多宋卒都躲到了船舱里,裹着身子瑟瑟发抖。也有几个来不及逃跑的船员,似那一个在忙着收住船帆的倒霉蛋,一个不留神,整个人都被强烈的飓风给吹走了,直接葬身大海。

    滂沱的大雨,如弩箭一般从天空中疾射下来,“嗖嗖”的声音似乎是大海在发怒,而那到处冲击,肆无忌惮的席卷起来的海浪,更像是海神的咆哮,似乎是在嘲弄这些华夏人的不自量力!

    “啊!”

    已经进水的宝船根本无法抵御暴风雨的侵袭,这不,很快,失去了方向的宝船就被一层更比一层高的海浪席卷起来,如水中的浮萍一般随波逐流,陷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海眼当中!

    惨叫声、求救声连成了一片,再加上那闪耀的雷光,还有那喀嚓作响的霹雳,一时之间,整个大海似乎都成了这些人的坟场。

    “回家!我要回……咕噜噜!”一双手还伸在了波澜壮阔的海面上,可是这个宋卒已经满肚子都是水。绕是他的水性了得,可是碰上了这种见鬼的天气,还有这种强烈的海浪,就只能跟风中残烛一般,油尽灯枯了。

    隔着船舱的窗户,看着一整艘宝船都被巨浪和狂风掀翻了,被卷入了海眼里,那些东渡的船员都不由得生出了一些兔死狐悲之感,有感伤者,都不由得哭泣出声。

    看到这一幕,樊举和庞副将都倍感揪心。他们都很想派出船只去救援那一艘宝船上的人,可是二人知道,在这种大自然的伟力之下,他们派出多少人,多少艘船只出去救援,最后只能是一个陪葬的下场!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呀!

    庞副将身边的一个脸色煞白的宋卒扯了扯他的衣袖,颤着嘴唇道:“将……将军,咱们能活着回去吗?”

    闻言,庞副将沉默不语。这个问题,谁都无法回答!

    这个宋卒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又不禁惨笑了一声说道:“没关系,死就死吧!将军,我采椒不怕死,但是怎么死了,着实有些窝囊!”

    “谁说不是呢?”在一侧的一名宋卒叹了口气道,“当初,若不是国家对于水师开出的待遇较高,几乎是步骑之军的双倍军饷的话,俺才不乐意来受这份罪呢!不过索性无大碍!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在出海之时,幸好咱们都按照上峰的指示,写了遗书递回家里。嘿嘿,据说咱们的抚恤金极高的,以后俺家的两个儿子都是烈士遗孤,可以免费上小学和中学了!”

    众将士越是表现得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庞副将的心情就算愈发地复杂,愈发地沉重。

    这时,一个性格比较豁达的士卒笑着道:“要不咱们来唱曲儿吧?”

    “唱曲儿?唱什么好?我原来是魏国修鱼人。”

    “俺原来还是齐国即墨人呢!”

    “我以前在赵地。赵地的曲子你们不会哼唱吧?”

    感情一艘宝船上,原先各国各地的人都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地域不同,口音不同,文化差异颇大。但是他们都是华夏人,现在都是宋人。

    庞副将拍了拍手道:“这样吧。诸位想必都曾经听说过吾王所作的一首诗赋,国殇吧?”

    “名在?这个俺听说过,记得人道是,当年大王深陷越地,国家危难而军乱之际,大王于漓江拜祭越王无疆的时候所作的《国殇》。”

    “不错。当时的大王是有感而发呀!”

    “咱们就来哼唱这一首《国殇》吧!有不会的可以跟着哼唱!”

    不一会儿,在庞副将的带节奏之下,这艘宝船上都响起了尽是粗狂、悲凉还有一丝不甘的歌声。歌声带着极大的穿透力,穿过了云层,穿过了疾风骤雨,径直传到了另外几艘宝船上,带着船舱里的将士们一起哼唱起这首熟悉的诗歌。

    宋王偃不会想到,当此危难之际,这些东渡的将士们想起的,心里唯一能加以寄托的诗歌,竟然是他心血来潮,抄袭了屈原的那么一首《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看着这些人炙热的脸庞,还有这慷慨激昂中又带着些许悲怆的诗歌,在一侧的樊举不由得跟着哼唱起来。

    樊举虽然出身阴阳家,又是一个惯于装神弄鬼,捣鼓丹药的方士,但是他不失血性。死又何惧?

    樊举不由得在心里默念道:是呀!鬼雄,汝等皆为鬼雄!

    “风浪停歇了!风浪停歇了!”就在这时,不知道过了多久,船舱外忽而响起了一个宋卒激动莫名的声音。

    船舱里的宋军将士们闻言,都不由得欢呼了一声,有的人都已经喜极而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