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荡再也顾不上举鼎的事情,直接抱起了张仪,冲下了陛阶,又登上了自己的车驾,随之扬长而去。

    原本以为是一场血案,没成想却成了一场闹剧。宋王偃有些哭笑不得。

    ……

    当张仪苏醒过来的时候,除了额头上还包着纱巾,敷上了一些草药之外,屁事没有。听说张仪醒了,秦王荡便急匆匆地赶过来,入了大帐,坐到了床榻边上。

    “大王,这……这是哪儿?”张仪嗫嚅着微微发白的嘴唇,向着秦王荡问道。

    “这里是魏国的雕阴。过了雕阴,再过不久,便可以抵达我们秦国的函谷关了!”

    “臣这是昏迷了多久?”

    “相国,汝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

    “会盟已经结束了吗?”

    “是的。自从那日举鼎之事后,诸王便各自离去。”秦王荡攥着张仪的手,深情款款地道,“相国,汝受苦了。汝的这份恩情,寡人铭记于心!”

    “大王啊,臣受苦受难一些无所谓的,但是举鼎之事,大王事先并没有与臣商议过,便独断专行之,实在是太过冒险了。”张仪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先王新丧,若是此时大王你再出什么意外的话,不但刚刚结束战乱的秦国会立刻内讧起来,便是自孝公起,我们秦国数十年商鞅变法的成果都可能将毁于一旦啊!”

    “相国,寡人受教了。”

    秦王嬴荡低着头,跟做错事的孩子一般,随之又道:“此事,寡人的确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相国,你可知道寡人心中的抱负,寡人的野望?我大秦历献公、孝公、惠文王三代之治,已成富强之势,自父王继位以来,我大秦便锐意东出,东出函谷,西通巴蜀,北抵义渠,南通商於。”

    “寡人继承了我大秦历代先王留下的雄厚根基,欲一展抱负,以我大秦当今之国势,乃至于横扫列国,一统天下都未尝不可。”

    张仪摇摇头道:“大王,恕臣直言,你所看见的不过是表象。有抱负固然是好事,但是野望太大,而不能实现的话,便成了空中楼阁,最终只能是一无所有。”

    “此话怎讲?”

    “大王认为楚国如何?”

    “楚国,国力与我秦国不相上下。在经历了丹阳、蓝田之战后,秦楚两国之争告一段落,看似楚国从中占了极大的便宜,其实不然,就寡人所知道的,楚国在去年的蓝田之战中,至少阵亡了二十万的将士!楚国已然没有了图霸天下之力。”

    “那么大王认为,楚国没有了图霸天下之力,我们秦国便有吗?”

    “这……”

    “大王,先王临终前,不知道是否告诫过你?你可还记得?”

    秦王荡闻言,认认真真地颔首道:“寡人都记得。父王在世时,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寡人,让寡人安守本分,待兵强马壮之后,再出函谷关,与天下列国逐鹿!”

    “那大王你认为自己能做得到吗?”

    “这……寡人可能不行。”秦王荡如实回答道。

    “为何?”

    “眼下的天下大势,想必相国你是看得出来的。宋国现如今一家独大,又得齐、燕之附属,唯命是从,韩魏两国皆为其马前卒,愿为驱使。而迫于宋国的强大势力,赵、楚莫敢乱动,宋王偃这个诸侯霸主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相国,汝为纵横家,应该知道合纵连横之理。”

    秦王荡淡淡的道:“纵横,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今宋国势大,列国无不忌惮。相国,而今就算寡人想要闭关自守,发展国力,只怕宋王偃都不可能给寡人这个机会吧?”

    “大王是说正在征辟西域的宋军?”

    “正是。父王在世时,言及驻守西域的宋军,亦是深为忌惮,宋王偃的图秦之心不死,寡人这心便一日难安!”

    “大王欲弱宋乎?”

    “哈哈。寡人欲弱宋不假,但是谈何容易?”秦王荡一脸嘲讽的笑意道,“列国合纵,当可声势浩大,怎奈何人心不齐,而我秦国与宋国并不接壤,可以说是鞭长莫及的,所以寡人不一定非要弱宋。寡人想要的,乃是让这天下乱起来,不给宋国和楚国发展国力的时间和空间。”

    “大王欲乱天下。臣这里,倒是有一计!”

    “快快请讲。”

    这一夜,秦王荡与张仪促膝长谈,直至天明,方才各自安寝下来。但是没等秦王荡睡一个好觉,国内便有一则坏消息传来——

    蜀地陈庄叛乱!

第552章 灭二周() 
洛邑王畿。

    在城门口的一家茶棚那里,一些比较闲散的人,或者是游学的士子三五成群地在那里谈天说地,一边喝茶,一边饶有兴致的说着闲话,或者是高谈阔论。

    这个时代,从来没有禁止言论的,言论完全自由。

    不管是处庙堂之上的王公贵族,还是在江湖之远的文人隐士,乃至于白身的黔首,他们都可以抨击时政,发发牢骚。甚至是直接诽谤某一个大臣,诽谤一国之君都可以。

    反正嘴在你的身上,怎么说随便你。

    这时,一队衣甲鲜亮,手持长戈的宋卒进入了城内。放眼望去,城上城下,尽是宋国的甲士,身上皆散发着剽悍的气息,让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百战余生的锐士,而不是原来的周王室的那些混吃等死的民兵。

    一个刚刚游学到洛邑的青衣士子见状,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道:“为何洛邑遍布宋军士卒?难道整个王畿已经被宋国占领了吗?”

    “嘿!这你都不知道,足下想必是刚刚到洛邑的吧?”

    “正是。”

    那个穿着短衣的汉子说道:“是这样的。宋王会盟天下诸侯于洛邑,朝拜天子,声威之大,世所罕见,故而宋王成了又一位天子钦封的诸侯霸主、方伯。但咱这位宋王的行事风格,可跟昔日的齐桓公、晋文公都截然不同!”

    “此话怎讲?”那个青衣士子颇为好奇的问道。

    “过去的方伯们,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四处攻伐,而宋王呢?宋王声称要维护周王室的权益。所以在宋王离开王畿之前,还给洛邑王畿留下了一万甲士,接管了王畿的防务。”

    “什么?一万甲士?!”青衣士子赞叹了一声道,“我曾听闻宋军将士的待遇极为优渥,军饷极多,这周王室消受得起吗?”

    “非也非也。”另外一个羽扇纶巾的士子摇摇头道,“足下,你若是认为宋王此举果真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权益,便是大错特错也!宋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就在两日前,宋国的邹衍还入宫觐见天子,当面陈情,巧言令色,终于令天子加封宋王为大司马、太傅。而这一万甲士,其供给,还有粮饷都是按着军中的比例给的。”

    “有这一万宋军甲士在,只怕洛邑王畿,便成了宋国治下的一个城邑了!宋王如此,意欲何为呢?”旁人疑惑地道。

    那青衣士子暗自思衬了一下,说道:“在下料想,前不久诸侯会于洛邑,问周王室九鼎之轻重,又耀武扬威,陈兵于太庙之外,致使天子与周王室都颜面扫地,其仅存的一丝声威也荡然无存。若是说,宋王欲借助于周王室的大义的名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恐怕行不通。”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诸侯不再是过去百八十个并存的国家,而天子的威望,也随着这一次的洛邑之盟而衰落到了极点!”

    “那宋王所图为何?”

    “不知也。”

    ……

    在一间别苑之内,宋王偃与邹衍对席而坐,隔着的中间的桌案上,还煮着一壶浊酒。

    “邹衍,寡人很好奇,你是如何说服姬延对寡人授予高官厚禄,并且驻军于王畿的?”

    闻言,邹衍微微一笑道:“这个不难。大王地位尊崇,周王室所谓的大司马、太傅之位不过是虚衔,也算是臣为姬延着想的一种笼络大王,笼络咱们宋国的一种手段。至于驻军,则完全是臣利用了周天子因此番诸侯兵进王宫,耀武扬威之后姬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晓之以理,周天子便应允下来了。”

    “看来姬延对自己周王室的现有的名望还是挺自信的。可惜,寡人不是昔日的周公旦!匡扶周室的这种事情也轮不到寡人去做。”

    “既然大王在周王室任职,又驻军于洛邑,不为辅佐于周天子,不知大王你所图为何?莫不是纯粹地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宋王偃听到这话,不禁摇摇头道:“或许在此番陈兵于周王室之太庙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寡人挟天子可能以令诸侯,但现在,则大可不必!因为周王室的声望,随着此事已经跌落谷底。”

    “如此说来,大王你是打算据洛邑为己有吗?”

    “然也。”宋王偃颔首道,“今天下之混战刚刚平息,列国都疲弊不堪,不宜大战。洛邑乃至于整个周国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吾宋国固然强大,然则绝不可明目张胆地吞并周王室!”

    “在无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天子毕竟有着大义的名分在,现在寡人虽然能够出兵灭了周国,但是之后恐怕会被有心人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合纵以伐我宋国!”

    对此,邹衍深以为然地道:“大王所言极是。取周王室而代之,并非易事。不知道大王打算下一步如何行事?”

    “周王室的力量已经一分为三,势大者莫过于东周国和西周国,二者又不遵天子号令,故而寡人欲以大司马的身份,召二人入洛邑王畿,晓之以理,若从,则周王室的力量可以合而为一,若不从,便大兵压境,顷刻间就能一统周国。”

    公元前311年冬末,宋王偃以天子诏命令东周公姬根与西周公姬朝入宫朝拜天子,二者不从,宋王偃遂发兵两万,先一步击东周公国,长驱直入,半日之内捣破巩城,又在洛水岸上,以三千人之军击溃了驰援的两万人的西周国的军队,大获全胜。

    两日之日,东周国和西周国这两个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小国,至此又归于周王室。

    周王宫。

    听闻东西二周国已经被宋军灭亡,太师伯喜匆匆入宫,但是脸色全是焦急之色,并没有因为周王室的疆土得到完整地统一而变得喜悦起来。

    若是统一周国的是王室的军队,伯喜自然很开心很欣慰,但是现在二周国都灭于宋人之手,只怕唇亡齿寒,周王室连最后可以依靠的兄弟之邦都没有了。

    “王上,二周国被宋军灭亡了!”

    伯喜一入殿,便看见天子姬延与昌平君姬平二人对席而坐,眉头都紧紧的锁着,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寡人已经晓得了,太师请坐。”

    待伯喜行了一礼,坐下。姬延又道:“二周国两日之内便被宋军灭掉。宋国之军是有备而来,故无往不利,宋王偃是何心思,寡人深以为忧啊!”

    闻言,昌平君与伯喜面面相觑,都没有说什么话。

    过了良久,伯喜说道:“唉,王上,你就不应该认同宋军驻军洛邑。今宋王偃势大,又有征辟之名,我周王室恐沦为傀儡,任人摆布啊!”

    “呵呵,我周王室不早就是傀儡,不早就是摆设了吗?不同的是,过去咱们是天下诸侯的傀儡,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现在只有宋国这一家在摆布王室,摆布寡人而已。”姬延一脸自嘲的笑意,显然已经看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