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往今来的方伯哪个不是如此?宋王偃既然作为诸侯之长,便有这个权力。

    “其三,列国有不决之事,必须过问寡人。”

    “寡人没有异议!”赵王雍当即道。

    诸王亦是纷纷附和。

    其实宋王偃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知道自己所谓的约法三章,就跟过眼云烟一般,诸王是绝对听不进去的。

    不过没关系,宋王偃并不强求,反正他作为诸侯之长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了。

第540章 臣礼() 
见到诸王已经敲定大事,一致推举宋王偃为诸侯之长,名义上可以号令列国的存在,韩王仓当即出声道:“宋王,汝为方伯,代天子行大事。今我韩、魏、楚三国前不久因河东三十五城分割不均之事而大打出手,死伤惨重,疆域却未有划分。”

    “故而我等想请宋王裁决!”

    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得罪哪一边都不是很好。

    不过宋王偃早有准备,便道:“来人!将地图拿上来!”

    闻言,在一侧的两个内侍便抬着一张卷起来的羊皮地图,放到大殿的正中央,随之缓缓的铺开。

    这张地图颇为详尽,除了标记具体的城池之外,山川河泽皆有,甚至连韩魏两国的地图上都没有标记出来的小道,在这张羊皮地图上都显现出来。

    宋王偃按着自己的佩剑,走到大殿的中央,说道:“大家请看。这便是河东三十五城!与之接壤的,有韩魏秦楚四国,这块地方的争议由来已久……”

    宋王偃指着羊皮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这一块,岸门、汾阴、曲沃等城邑,曾经是魏国的疆土。这一块,渑池、武遂、新安等城邑,曾经是韩国的疆土。还有这一块,卢氏到新城一带五个城邑,在十年前,还是楚国的疆土!但在此前,还都是秦国的疆土。”

    “然则蓝田之战,咸阳岌岌可危,秦王驷为求自保,故而将这河东三十五城割让予韩魏两国,请求韩魏联军断楚军之粮道。韩王、魏王,不知道当时秦国许以你们多少城邑?方圆几百里的土地?”

    “来人!将国书递上来!”

    韩王仓与魏王嗣都早有准备,随着他们招了招手,两份国书便摆到了中间的桌案上。

    “当时秦人为求得我韩国的援军,将平阳、皮氏、汾阴,还有之前的鄢陵等共十七座城邑,方圆四百里的疆域归还我韩国。有国书为证!”

    魏嗣亦是道:“是这样的。当时秦国为求援兵,将岸门、安邑、雕阴等十八座城池,全部归还给我魏国。寡人亦有国书为证!”

    “哈哈!尔等有国书!寡人亦有国书为证!来人,拿上来。”

    楚王熊槐招了招手,随即便有一个内侍跑上来,将国书放到了大殿中央的桌案上。

    “这上面可是白纸黑字地写着,还有秦王的印玺和寡人的印玺盖着。秦国为使我楚国退兵,特地将鄢陵、曲沃、卢氏、汾阴等三十五座城池双手奉上!尽归我楚国!这又作何解释?”

    见状,秦王荡与张仪的脸色都有些尴尬。

    这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楚、魏、韩三国都被秦国给耍了,这根本就是秦人的阴谋,其意图便是借助楚王熊槐的贪婪的本性,将楚国的祸水北引,使楚国与韩魏两国为了河东三十五城大打出手。

    想到这里,在场的楚、韩、魏三国的君臣都对秦人怒目而视!

    宋王偃含笑道:“此事的来龙去脉,寡人大体上已经了解。且不说前因,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便还有挽回的余地!大家应该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既然秦王如此大方,让出这河东三十五城,便如同一块烙饼,合该划分清楚。”

    “正是此理!”楚王熊槐当即表态道,“宋王,既然现在你是方伯,为诸侯之长,这河东三十五城还是由你来划分吧!寡人相信你是一个公允之人。”

    楚王熊槐何以马上表态?因为国势!

    经过丹阳、蓝田之战,楚国的国力虽然在衰退,似乎开始一蹶不振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楚国自身便拥有深厚的底蕴呢?

    拼疆域,韩魏两国加起来都不及一个楚国;拼人口,亦是韩魏两国加起来都不及一个楚国;拼兵力,还在伯仲之间,不过楚国对韩魏两国的战争一向都是楚人占上风的。

    不论是比拼什么,楚国都要强势于韩魏两国!

    故而楚王熊槐有这个信心,他相信宋王偃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不会帮助这两个弱小之国,而去得罪他们泱泱大楚的。

    “请宋王做主。”

    韩王仓与魏王嗣都不是傻子,他们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谁让自己国力不及人家呢?好歹楚国吃肉了,自己还能喝上一口汤不是吗?

    “好。既然如此,那么寡人便当仁不让了!”

    宋王偃颔首道:“秦惠文王先前的国书都不作数。不过划分城邑亦有规矩,寡人便取哪一国接壤最近,哪一国据有此地的历史最久为准,逐一划分!”

    “诸位请看……”

    宋王偃最后划分的城池土地不出所料,方圆八百里左右的疆土,楚国占了一半,韩魏两国各占四分之一。

    至于鄢陵、曲沃、新城等城池土地归属韩国,至于皮氏、安邑、雕阴等城池土地则归属魏国,以此类推,固然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至少不至于使三国闹得不可开交。

    对于宋王偃划分的河东三十五城的归属,楚王熊槐表示很满意,而韩王仓与魏王嗣呢?他们的心里固然不爽,但是没敢有什么异议。

    一个楚国已经是他们惹不起的,现在又得罪了宋国,拂了宋王偃的面子的话,说不定他们连一寸土地都得不到!

    “来人!上菜肴美酒!歌舞助兴!”宋王偃显得很高兴,挥了挥手,随之便有一大帮的宫婢端着盘子,将一碟或者是一鼎菜肴放在列王的桌案上。

    至于歌舞,宋王偃早有准备,随之一队舞姬和乐师都从大殿两侧的走道上走出来。

    战国时代的娱乐节目,不是围猎便是歌舞,俱是雅兴。这些各国的王公贵族们固然平日里看惯了歌舞,尝遍了美酒佳肴,山珍海味,但是宋王盛情,他们还是却之不恭的。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这时,赵王雍起身道:“宋王,时候不早了。合该吾等一同进宫朝拜天子了。”

    “善!”

    “不知道宋王欲以何种礼仪朝拜天子?”

    “天子,是天下人的共主。现在周室失德,然则礼不可废,故而寡人欲以臣礼待之!”

第541章 天子出迎() 
洛邑,周王宫。

    在议政殿中,一个相貌俊美的年轻人正在陛台上来回踱步。

    这个年轻人不仅唇红齿白,样貌出众,而且头戴冕冠,身穿大裘冕,看上去华贵又朴素。

    所谓的大裘冕,便是配十二旒冕,中单衣,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又称十二章衣。

    年轻人穿着这一身华贵的冕服,却并不显得怎么雍容华贵。

    何以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身上所穿的冕服是旧的,还缝缝补补过,只一眼还看不出门道,但是定睛细看的话,就能瞧出其中的破旧之处。

    而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现在战国乱世的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天子姬延。即后世的周郝王。

    所谓的天下,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其实日子过得连一般的富庶之家都不如。

    在大殿里,除了姬延,便是几个内侍、宫婢,还有姬延的王叔,昌平君姬平。

    “王叔,诸侯还没到吗?”姬延颇为不耐地垂询道。

    “宫门那里还没有消息传来。不过诸侯应该已经全部抵达洛邑了。臣刚刚听闻,诸侯们正在洛邑大营,就河东三十五城之事展开了磋商,料想他们会很快前来王宫朝拜王上的,还请王上静候。”

    姬延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唉,诸侯聚于洛邑王畿,第一时间竟然不是来朝拜寡人这个天子,而是进行会晤。他们的眼里,可还有寡人这个天子?”

    “王上,诸侯之中,固然不乏势利之徒,但还是有几个尊崇天子,尊崇我周王室的。”

    “王叔你不必安慰寡人了。”姬延摆了摆手道,“此番诸侯齐聚洛邑,乃是响应宋王偃的号召。对于他们而言,朝拜是其次,会盟才是首要的!寡人这个天子在他们眼里又算得了什么?”

    “王上何以妄自菲薄?王上,宋王偃这个人臣有过数面之缘,自他睢阳会盟,大会泗上十二诸侯国起,对于我洛邑的朝贡便一直不曾中断,可见其心。而今宋国一家独大,已然成为天下列国当中最强的一国,料想宋王偃定然会如同当年的齐桓公、晋文公一般,尊王攘夷,替我周王室讨伐不臣的。”

    姬延闻言,不由得摇摇头道:“王叔,寡人看宋王子偃其人,压根儿就没把寡人放在眼里!”

    “王上何出此言?”

    “宋王偃一来,便纵兵抢劫了东周公与西周公的粮秣钱财。姬根和姬朝二人尽管和寡人不对付,时而阳奉阴违,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们二人与寡人都是亲戚,又在我大周的境内,宋王偃若是尊崇寡人,尊崇我周王室的话,宋军安敢如此放肆?”

    “这……”昌平君一时语塞。

    姬延又道:“寡人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一点。昔日定王之时,熊旅(楚庄王)过洛邑之时,曾陈兵于王畿近郊,问我周鼎之大小轻重!今我周室衰微,只怕诸侯们是来者不善啊。”

    姬平闻言,神色亦是十分凝重。

    “报——”这时,一名宿卫急冲冲地闯进了议政殿。

    “王上!大事不妙了!诸侯带兵入城,目前各诸侯之军已经抵达宫门前,请王上出宫相迎呢!”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了!”姬延一脸愤怒地咆哮道。

    看着当场发飙的姬延,昌平君心中倍感无奈,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道:“王上且先息怒。”

    “息怒?王叔,你让寡人如何息怒?现在那些诸侯都已经带兵进了王城,将兵马都陈在宫门前了!过一会儿他们是不是要进攻我们王宫了呢?”

    姬平叹息了一声道:“王上,现在愤怒是无济于事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去问明诸侯的来意,恐生事端,恐生事端呀!”

    听到这话,姬延这才稍微冷静下来,想一想,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周国这么巴掌大的地方,兵不过二万,民不过三十万,凭什么跟那些动辄十数万的大国抬杠?

    别说什么大义的名分,如果只是一个韩国,一个魏国来欺辱周王室的话,或许似宋国、秦国这么一般霸主国会打着讨伐不臣的旗号,趁机攻打不臣之国,但仅仅是想要找一个借口出兵而已,跟维护周王室的尊严可没有半毛钱关系。

    别的不说,光凭每个诸侯所带来的两万精锐,便足以打垮武备不修,兵戈不利的周军。

    更何况,现在是天下九位诸侯陈兵于此,被欺负了,姬延只能去太庙跟自己的祖宗抱怨,在外面屁都不敢放一个!

    别看周天子这个名分很重要,很是高大上,但是平日里夹缝求生,可没少被周围的韩赵魏三国欺负。周王室所管辖的领地是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