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齐则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为。”

    于是苏秦详为得罪于燕王而亡走齐,齐宣王以为客卿。

    这是原有的历史上的。

    文侯夫人是燕王哙的母亲,名叫朱姬。

    其实就宋王偃知道的,她就是燕王哙的后妈。不然燕王哙都三十好几,将近四十岁的人,他的生母该有多大?若是苏秦连这个女人都下得去嘴的话,那么宋王偃真的是无话可说!

    好色,但是不能好色到这个地步!

    “请进来。”宋王偃摆了摆手道。

    当嬴栗和朱姬进来的时候,包括宋王偃在内的将领都不由得眼前一亮,暗叹了一声,好美的女子。

    “嬴栗(朱姬)拜见王上!”两女都福了一礼。

    “请起。”宋王偃收回了自己略带侵略性的目光,随即正襟危坐地道,“来人,赐坐。”

    “谢王上!”

    等到两女坐下,姬职便迫不及待的跑过去跟嬴栗抱在一起,抱头痛哭着。

    可是这难免有君前失仪的嫌疑,故而他们很快就止住了哭声,在那里抽噎着。

    看来这对母子还是感情甚笃的,毕竟一别数年,一个国破家亡,被迫流亡在外的公子,一个被始乱终弃,九死一生的王后,想想都让人唏嘘不已。

    朱姬说道:“大王,实不相瞒。此番我们乃是从燕国腹地,无终山一带跑来找你们的。”

    “噢,不知道太后可否为寡人说一说燕地的具体情形?”宋王偃兴致勃勃地道。

    “大王,现如今燕国各地的黎庶都已经揭竿而起,赶走了当地的齐军,现在蓟城已经被我燕军收复了。”

    “当真?”

    “不敢欺瞒大王。”

    闻言,宋王偃不由得含笑道:“如此甚好。现在燕地的齐军犹如丧家之犬,已经蹦哒不了多久了。”

    ”大王,此番我们还带来了三万的兵士和一些粮草军需,有需要的地方还请大王吩咐。”

    对于燕人的态度,宋王偃很是满意。

    “善。”

    而过了不久,易县里的齐将田婴还在那里忧心忡忡的,似乎是在盘算着如何破解如今的危局。

    这个时候,黔夫和达子匆匆跑了进来。

    “上将军!”

    “何事?”

    达子将一封书信递上去,口中说道:“这是末将刚刚巡夜的时候,收到的宋人从城下射上来的书信,是给秦开的!”

    闻言,田婴皱起了眉头,随即看了看信封,上面果真写着“秦开将军亲启”四个小篆字,特别的醒目。

    将书信里的内容看完,田婴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

    “唉,我们齐军完了。”

    “此话怎讲?”达子和黔夫都不解地道。

    田婴摇摇头道:“若是这信件上不是诓骗我们的话,应该是真的。就在数日前,渤海水战,来支援我军的运兵船和运粮船全部葬身海底,我齐军被斩首两万有余,俘虏近八千!”

    “难怪……”达子愣了一下,随即喃喃自语道,“按道理说,现在援兵和粮秣应该已经上岸了的。没成想,竟然被宋人袭击了!”

    一侧的黔夫愁眉不展地道:“上将军,那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现在我们齐军被四面围城,轻易突围不得,内无士气,外无援军,只怕……”

    黔夫本来是想说投降的,但是考虑到这样会动摇军心,故而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说下去。

    田婴扶额道:“我们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不足十日。”

    田婴闻言,顿时默不作声了。

    黔夫耐不住性子,说道:“上将军,宋人的这封书信是给秦开的。我看秦开这厮很不安分,很有可能里应外合,破我易县啊!”

    “是啊!”达子亦是急声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上将军,请你下令处死秦开,或者是将他关押起来吧。”

    “不可。”田婴摆了摆手道,“这也有可能是宋人的反间计,我们绝不能上当!而且当此大敌当前之际,不管怎么说,秦开手下都还有近两万燕兵,若是擅自杀死了他,或者将他关押起来,这样更可能会引发内讧的。”

    “那上将军你认为应该如何是好?”

    田婴将书信递给了达子,淡淡的道:“你将这封书信交给秦开。先稳住他。”

    “诺!”达子随之领命而去。

    当秦开收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又看见上面是给自己的,还是公子职的笔迹,不由得诚惶诚恐地道:“将军,我不敢收。”

    “这是宋人给你的,有何不敢?”达子冷笑着道。

    秦开随即拿着书信,放到一侧的蜡烛上点燃,然后直接丢到了一旁的火盆里。看见秦开这么不假思索的动作,达子表示很满意,然后跑回去跟田婴复命。

    秦开随即秘密召集诸将,诸将都扮作小卒混了进去。

    秦开环视了一周,沉声道:“诸位,现在齐人已经大难临头了!不出十日,在没有援兵和粮秣接济的情况下,齐军将不战自败!你们可否愿意追随我,一起里应外合,响应城外的联军?”

    “愿意听从将军的差遣!”部将们都异口同声地道。

    其中一个部将疑惑道:“将军,以齐人当前的颓势,我们燕军里应外合是可以成功的。但是不知道城外的宋赵联军将要怎么对待我们?”

    “我当奉为上卿,乃至于燕国的上将军都不在话下的!”秦开掷地有声地道,“至于你们都将得到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这样还不够吗?”

    “……”

    “这……”部将又问道,“可是宋人的承诺我们能信得过吗?”

    “是公子职的承诺。公子职曾经找过我的。”

    “善!”

    秦开道:“明日午时,我等相机而动。以烽火为信号,一起开城献降。”

    “诺!”

第480章 芈月母子() 
而宋赵联军这边,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宋王偃笃定燕将秦开肯定会开城献降,纳上自己的投名状的,故而一大早便开始召集联军的将士,随时准备冲进去。

    “大王,你何以会认为秦开肯定会与我们里应外合,开城献降?”干骜一脸不解地道。

    宋王偃闻言,神秘地笑了笑道:“人心。”

    “可是秦开未必能看到那封信啊。在城头上把守的都是齐卒,有箭书射上去的话,田婴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的。说不定秦开现在已经被田婴处死了,或者是关押起来了。”

    “你不了解田婴这个人。”宋王偃摇了摇头,没有解释。

    当然,宋王偃其实也不甚了解田婴这个人,但是他换位思考一下的话,肯定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将秦开杀死或者是圈禁起来的。

    为主将者,最忌讳的便是军心大乱。

    所以宋王偃笃定田婴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杀死秦开或者是将他关押起来的。别的不说,他麾下的两万燕军是吃素的吗?

    若是在齐军还占据上风的时候,田婴这么干的话,或许还能依靠时间和一些手段去瓦解燕军将士的反心,但是现在绝无可能!即便秦开被杀死了,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秦开站出来反抗的。

    所以宋王偃压根儿就不用担心齐军会不会内讧的问题!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原本看上去只是一介匹夫的宋王偃,现在已经学会了如何用头脑去解决问题了。

    勇将固然厉害,但是远远不及智将。譬如项羽,他是勇将,即兵形势家。譬如韩信,他是智将,即兵权谋家。

    垓下之围,项羽的乌江自刎便说明了这一点。

    从本质上,兵形势家是不如兵权谋家的。因为兵形势家你可以打赢一场又一场的胜仗,但是你只要输了一场,便是一败涂地!

    “大王你听,城里有动静了!”干骜惊喜欲狂地道。

    宋王偃微微一笑道:“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易县城中,烽火四起。

    “杀!”

    身穿蓝色衣甲的燕军士卒怒吼着,他们披坚执锐,在城门口那里冲击着对面的齐卒。

    “噗嗤”的一声,鲜血淋漓,一颗又一颗的头颅抛飞起来。有的人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秦开站在战车上,挥舞着手中的长戟,没挥舞一下,便有一个齐卒的性命被收割掉。

    而在城外,战车伴着滚滚的烟尘冲击过来。

    无数的宋赵联军的将士们混在一起,一往无前地向着城门口冲击着。

    城门大开!

    联军的士卒顿时鱼贯而入。

    府衙里,田婴听着这四面的喊杀声和惨嚎,眉头一直在拧着,但是他始终没有站起身,没有穿上衣甲去前线指挥战斗。

    胜负,其实早在渤海水战结束的时候,便已经决出了!

    “上将军!”黔夫满身是血地闯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柄染血的青铜剑,气喘吁吁地道,“上将军,秦开这个狗贼果真投敌了!现在燕军已经开了城门,好多敌军都冲了进来!挡不住了!”

    “我知道了。”田婴幽幽地叹了口气道。

    “那我现在……如何是好?”

    “降了。”

    田婴微微地闭上了眼睛。

    西元前314年秋末,易水一线的齐军,连同在燕国腹地里还在负隅顽抗的齐军全部投降,加上原来的俘虏,齐军降卒多达十三万之多!

    若是在粮草充足,又有援军的情况下,齐军或许还可以一战。不过现在看来,不妥协不投降根本行不通!

    燕国都城,蓟城。

    时值入冬时节,天空中还飘着斑驳的雪花。冷风瑟瑟,地上的积雪铺满了整个街道,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一派萧瑟的氛围。

    燕国的战乱基本上已经结束。

    宋王偃站在战车上,看到整个蓟城的大街小巷都如此萧条,不由得感慨万千。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国家遭逢如此大难,国破家亡了的话,肯定也是这般的光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就是这个战国乱世的黎民百姓的真实写照。

    若是放在秦汉以后的时代,或许还好,毕竟有着职业军人的存在,还有屯田的军队,但是在这个战国乱世,那真的是什么都要底层的黔首去干。

    当兵、种田、交税,这些事情他们都有义务去做的,但是他们所能够享受到的好处少之又少,或者是说根本没有!

    看看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便知道,秦赵两国超过百万的军队在那里对峙,对峙了三年,这样的拉锯战几乎拖垮了整个国家!

    尤其是在最后一年的时候,遭逢大旱,国家颗粒无收,最终还是秦王和赵王孤注一掷,举国上下,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要勒紧裤腰带,每天只喝稀粥,就是为了给前线的战士们多送一些吃的!

    秦国强大吗?

    强大!

    赵国强大吗?

    强大!

    但是秦赵两国的老百姓能享受到什么福利?没有。

    除了耕战还是耕战!

    黔首何其不幸也!

    宋王偃想要改变这个纷乱的世道,想要改变这些苦难的老百姓的境遇,但是他知道,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而且这是古代,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多了去了,在所谓的“盛世”都还有人饿死,还有人易子而食的,更何况是这个纷乱的世道呢?

    宋王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