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群臣都俯首下来称善,宋王偃的心里很满意,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下个月,我们宋国便迁都朝歌!一切事宜,还请相国妥善处理。”

    “诺!”相国黄庸站出来道。

    刚刚想说退朝,宋王偃却忽而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苏秦啊。”

    “臣在。”

    “就劳烦你跑一趟大梁了。你去告诉老魏王……哦不,现在应该是太子嗣主政了吧?反正你去告诉魏人,只要他们支持我宋国迁都朝歌,河东的失地,乃至于河西之地届时寡人可以一点都不要!你要极力促成四国联军伐秦之事!”

    “诺!”

    群臣都在心里暗叹,王上可真是有够急性子,雷厉风行的,这刚刚议好迁都朝歌的事情,马上就要迁都了。

    看样子,宋王偃对此是筹划已久了啊!

第369章 祸水西移() 
宋王偃元年二月一日,宋国正式迁都。

    在宋国所有的王公大臣,妃嫔公子们动身之前,获水大营已经先一步出动了整整二十万的精兵强将赶到河内郡,十万人驻扎于邺城、繁阳一线防备北面的赵国,十万人驻扎于酸枣、安墟一线防备南面的魏国。

    宋国如此兴师动众,无论是赵国还是魏国都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宋人防患于未然地在边境屯驻重兵,但是赵魏两国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因为他们事先已经得到了风声,宋国迁都朝歌,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国虽然已经迁都朝歌,但是考虑到商丘还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故而将商丘作为宋国的陪都,即第二都城。

    随着宋国将都城从商丘搬到了朝歌,宋国乃至于整个战国史都掀开了新的篇章。

    ……

    在前往朝歌的官道上,一路烟尘滚滚,是宋国的宋王偃和他的臣子、妃嫔和公子们的车驾在那里行走着,拱卫在他们四周的兵马近三万,可谓是声势浩大,兴师动众得很。

    六匹身上没有一丝杂毛的白马,正在拉着一辆圆顶伞盖的大车。

    伞盖车里,坐着宋王偃、子干和苏贺。

    子干将一份递给宋王偃阅览,随即说道:“王上,这是苏秦从大梁传回来的奏报。据他所说,老魏王已经卧病在床,现在魏国的朝政都是太子嗣在打理了!关于合纵伐秦的事情太子嗣表示很赞同,并且于数日前与韩王康一道前往邯郸,请求联合赵国的军队。”

    “大事可期啊。”宋王偃微笑着道。

    闻言,子干一脸凝重地道:“大王,臣这里还有一份密奏,是郢都那里传来的。”

    宋王偃接过子干递过来的竹简,看了一遍,也不由得皱着眉头道:“楚王也有意合纵伐秦?”

    “看样子是的。”子干叹了口气道,“灭越之后,楚国只有少部分的兵力还在南方征讨叛逆的百越部族,消灭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楚国一向是有意北上争霸,逐鹿中原的!现在我们宋、韩、赵、魏四国意欲合纵伐秦,楚王未必不想来分一杯羹。”

    宋王偃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楚人是什么脾气宋王偃还是知道的。贪婪、桀骜、剽悍、扩张成性!

    在这个战国乱世里,楚人有着这样的脾气倒是极好的。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不争,即亡。

    楚国能从七百多年前的一个不过五十里的小国,扩张到现在方圆五千余里的疆域,说楚人没有侵略成性,这是不存在的。

    楚国灭国无数,诸如江、黄、蔡、陈等淮河流域的国家都是被楚国灭掉的,不过楚人做事还算很地道,把人家的国家灭了,还保留人家的祭祀,这不,他们每灭掉一个国家,只要是顺从一点的,楚人都会赐予封君,给予封地和食邑。

    楚国的封君不同于宋国的封君。

    在楚国,封君在自己的封地里就跟土皇帝一样,封君拥有征收赋税的权力,有兵权,各种权力加于封君,除了没有外交的权柄他们什么都有。楚王的诏命到那里都不好使!

    而在宋国则不然,宋王偃对于自己的封君可谓是极为苛刻的。

    在宋国,他们的封君是没有兵权和外交的权力的。

    楚国的封君特别多,那是一抓一大把啊!

    楚王之于各地封君的臣民,就好似印证了那一句话一样:“我的封君的子民,不是我的子民!”

    所以楚国没到打仗的时候,各地的封君都会出兵,自带粮草军需。这样所造成的矛盾很多,其中最大的弊端还是整个军队的战斗力良莠不齐。

    绕是如此,楚国依旧强大,作为南方的霸主大国,绝对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忽视楚人的影响力。

    不知道为什么,楚国一直跟中原国家死磕到底!

    在周昭王伐楚之后,先后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吴王阖闾等春秋霸主带着诸侯联军讨伐楚国。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这个“夷”,正是楚人!

    不过楚人到底是顽强,就这样死磕着,最后还越战越勇,疆域那是不断地扩大,谁都奈何不了楚国。

    不过楚国虽然一直在扩张,但毕竟干不过中原的那一些老牌强国,不说强大的霸主晋国了,齐国都能与之斗得旗鼓相当。

    所以楚国的势力开始被限制于大江、淮河以南,后面又受制于越国,很难抽出手来逐鹿中原。

    现在对于楚国来说可谓是天赐良机啊!

    心腹大患越国被灭掉了,中原又开始陷入了混战的局面,这个时候楚国不赶紧过去浑水摸鱼还等什么?

    不说中原国家了,秦国其实就是楚国的一个死敌。楚国的故地,商於之地六百里还在秦国的手里呢!

    宋王偃说道:“若是楚国果真入盟,与我宋、韩、赵、魏四国一道合纵伐秦的话,那么以楚国如今的威势,我们宋国必将失去在联军当中的主导地位,不知道利弊如何?”

    子干闻言,点了点头道:“大王,苏秦曾经说过,我们宋国此番纠集四国联军是为了弱秦,更是为了将祸水西引,让三晋将矛头直指秦国。所以说伐秦之战,无论胜败,其实与我宋国都没有多大的干系的!”

    “胜了,固然好,败了,也没关系。”

    宋王偃叹气道:“寡人看此番五国合纵伐秦,必败无疑了。”

    “大王何出此言啊?”

    “无他。人心不齐也!”宋王偃摇摇头道,“各国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能众志成城,加上秦国有崤函之险,不能攻破函谷关,秦人的兵锋迟早会再度东出,到时候三晋刚刚收复的失地很快就会吐出来的。”

    “这……”子干和苏贺面面相觑,想了想,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

    “对了,大王,臣听说齐王已经薨了?”

    “是的。寡人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宋王偃的脸上不悲不喜地道,“齐王这个时候薨了刚刚好!齐王新丧,新王继位,正值国家的权力交替之际,短时间内齐国已经没办法对外用兵了,所以说我们这一回选择在这个时候迁都朝歌,正是天赐良机啊!”

    齐王田因齐已经薨了,谥号“齐威王”,继位的是太子田辟疆。宋国为了表示自己对齐威王的敬重,将太子恒派去临淄出席了田因齐的葬礼。

    子干又忽而道:“对了王上。此番合纵攻秦,不知道你打算以何人为将?”

    “你们以为谁更合适一点?”

    “简雍怎么样?”

    “简雍?简雍这个人倒是很有能力,不过做事情中规中矩的,擅于防守而不擅长进攻。本来他不是联军的主将的话到没什么,不过此番五国合纵攻秦干系重大,容不得丝毫的差池!寡人实在不愿意付出太多的将士们的死伤了。”

    “干骜呢?”

    “干骜倒是可以胜任!干骜有资历有战绩,熟读兵书,且能融会贯通,由他做我们宋国攻秦的军队的主将,寡人还是很放心的。”

    其实宋王偃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此番领兵出征的将军,将会取代匡章成为宋国新的大都督。

    匡章自从在上一次的商丘之乱当中保持缄默的态度,便已经被宋王偃嫌恶了。没办法,匡章看上去谁都不帮,也没有插手夺位的事情,但是他实质上已经默许麾下的将领拥立子微继位了!

    叛乱的将领当中,差不多都是匡章的心腹。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宋王偃固然相信自己在世的时候匡章不会反叛,但是万一他翘辫子了呢?这个年头随便一个什么意外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所以在商丘之乱后,匡章便自行挂了大都督的将印,闲赋在阳城。宋王偃倒是没有做得那么绝,匡章毕竟有大功于宋国,所以只是让匡章不做宋国的大都督,阳侯的爵位和封地匡章依旧享有。

    其实在宋王偃的心目中,熊子丹更适合当这个大都督,统领宋国的千军万马。

    只不过,商丘之乱以后,熊子丹便向他辞行回到了彭泽。唉,也不知道熊子丹现在怎么样了!

    宋王偃现在真的是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悔不当初,色迷心窍啊!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小校跑过来禀告道:“大王,熊子丹将军求见!”

    “熊子丹?快请!”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宋王偃一听说熊子丹求见,便马上让人把他带过来。

    宋王偃不知道熊子丹的来意是什么,不过当他看见后者那憔悴的样子的时候,便大概猜到了什么。

    楚军趁机进击钟离、彭泽等地,迁走了数万平民百姓,这其中,未必没有卫文君和他们的孩子。

    果不其然,熊子丹向他诉说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连续两三个月,他都在寻找自己的妻儿的身影,可是终没有所得。熊子丹没办法,这人海茫茫的,楚国又那么大,找一个人就跟大海捞针一般。

    还好,他知道宋王偃手底下有黑衣卫这么一个无孔不入的情报机构,其情报网络散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不可谓不厉害。所以熊子丹这一回是来求助于宋王偃的。

    “阿丑,请你放心吧。寡人这就命黑衣卫的人全力搜查!楚国虽大,但是那些被迁走的黔首还是会有一些消息的,等寡人有了消息就告诉你。你就现在寡人的身边等着吧。”

    “多谢王上。”

    宋王偃又抓着熊子丹的手道:“阿丑,眼下寡人欲促成宋、楚、韩、赵、魏五国联军合纵攻秦,你便为主将,如何?”

    “这……”

    “你就不要推辞了!”

第370章 五国攻秦() 
秦国咸阳,秦王宫。

    随着宋、楚、韩、赵、魏五国准备联军,合纵攻秦的消息传来,秦王嬴驷顿时坐不住了,赶紧召集张仪、司马错、魏章等人入宫议事。

    “大致上的情形你们都知道了。宋人力主合纵攻秦,现在楚国又插手进来了!根据寡人得到的消息,宋、楚、韩、赵、魏五国将结成同盟,联军伐秦!”

    嬴驷忧心忡忡地道:“下个月五国就要在魏国的襄陵歃血为盟,联军攻秦了。寡人听闻他们每一国都将出动八万人的军队!差不多四十万大军呢,我秦国将要如何抵挡?如之奈何?”

    大家还是第一次看见秦王这么愁眉不展的样子。不过这也难怪,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国势愈发地强大,兵力愈加强盛,诸如韩赵魏三晋国家都不能挡住秦国的兵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