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变法的人都能得到君王的支持,但是往往支持的君王一死,不仅变法失败了,变法的人也会不得好死的。商鞅如是,吴起如是,他们的死状都很凄惨,所以现在的法家士子都不敢轻易做变法的事情了,那些想要进取的君王也不敢轻易变法,因为一旦触犯了旧贵族们的利益,君王可能会被他们推翻的!

    陈轸一点都不隐瞒地道:“此人名唤李敖,原本是魏国人,家世显赫,曾拜诸多名师门下,学百家之长,轸数年前有幸与李敖论道,发现其在治国安邦方面尤为厉害,有法家的风骨,却又透着儒家思想的影子,用他的话说,便是外法内儒,一张一弛。李敖对于秦国的商君变法还有楚国的吴起变法都有不同的见解,认为他们的变法可以强国,能强盛一时,却不足以强盛长久。”

    “变法本就是革除弊端的。君上,变祖宗之法犹如下一剂猛药,不是药到病除,便是可能毒发身亡,所以宋国想要彻底地进行变法,就必须下一剂猛药才行。”

    闻言,宋君偃点了点头道:“此人的见解倒是十分独特。这李敖现在何处?在魏地吗?”

    陈轸道:“君上,李敖生性跳脱,于三年前周游列国,游学四方,迄今未归。不过他这个时候应该在楚国。”

    说到这里,陈轸有些哭笑不得地道:“我听说李敖曾经担任过彭泽县令,不过今年三月的时候就已经挂印而去了。前不久还曾邀我去他那里做客呢。这个李敖,现在大彭泽附近隐居起来了,似乎成了一个淡泊名利的隐士,整日游山玩水的,好不快活。君上可派人去大彭泽,询问那里的人就能知道李敖身在何处了,在彭泽县,李敖这个人的名气还是挺大的。”

    戴偃拜谢陈轸,这段时间跟陈轸打好关系,急剧升温,果然有效果了。而陈轸则是一脸担忧地看着宋君偃,老实说,他对宋国变法并不是很看好,宋国立国七百多年,贵族的势力可谓是树大根深,跟秦国、魏国、韩国的变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宋国的变法会更加的困难,困难重重。

    宋国跟楚国一样,贵族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年的吴起变法算是成功了,但是并不彻底,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很多,在陈轸看来,宋国的这次变法也会走上楚国的老路了。

    送走了陈轸,也标志着齐宋之间的战事彻底结束了,戴偃心下稍安,亡国之祸终于过去了。

    宋君偃又要去处理战后的问题了,阵亡以及残疾的将士所需的抚恤都不能缺少,而且多多益善。戴偃现在急需收买人心,所以也不在乎这些钱财了,钱财乃身外之物嘛,更何况从那些旧贵族那里抄家所得的金银细软也不少,足够抚恤了。

    除了阵亡将士和残疾将士的抚恤安排问题,接下来戴偃也要论功行赏,对于陷阵营的将士的封赏统统兑现了。

    戴偃的原话是:寡人在这里承诺你们!上了战场,只要你们不怯战畏敌,敢于冲锋在前!战后生死不论,一律赐予良田五顷,侍婢两名,刀币百枚,绸缎十匹,宅邸一座!活下来的人可以获得这些奖励,战死的人他的后人也可以继承这些奖励!没有后人予其亲戚也无伤大雅!

    他兑现了。

    除此之外,他又将大司马干梁提到上卿的位置,尊崇无比。干骜为卫尉,负责商丘城的防务,以及新军编练的事情。子烈为虎贲军大统领,兼任宿卫统领。任嚣继续管着陷阵营,补充生力军,从各部抽调精锐进入陷阵营,规模扩大到八百人。

    赏赐的无非是绫罗绸缎,金银珠宝,或者豪宅,或者食邑。

    戴偃现在极其看重军事,所以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抽调了一些军中精锐,加上各地征召的壮丁,统一编练新军,即常备军,人数大约在五万。

    宋国的常备军维持在五万,至于其他身世不清白,跟旧贵族有所勾结,或者本身是旧贵族的将领或者士兵,则被宋君偃一一踢出了常备军里面,这些吃里爬外的家伙,他戴偃一个都不要!

    对于宋君偃的所作所为,宋国的公卿大夫们只能是忍气吞声,不敢站出来当出头鸟。没办法,现在打赢了齐国人,戴偃的声望正如日中天呢,出去反驳他的诏命,也只能是自讨苦吃了。

    不过,让宋国的贵族们大为震惊跟愤怒的是,宋君偃竟然将相城、丰邑方圆四百里的疆土都割让给了楚国!这一下可炸了马蜂窝了,群臣死谏,哭天抢地啊!就跟死了爹妈一样。

    不过戴偃鸟都不鸟他们,只用了一句话怼了回去:“寡人都已经答应割让相丰四百里土地了,岂能出尔反尔?莫非诸卿以为楚人的矛不利乎?!”

    好吧,宋国的贵族们胆小怕事,但是在封地、采邑的问题上一点都不放松啊,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

    不过,在戴偃杀了几个情绪较为激烈的老家伙之后,这些贵族都安静下来了。这血淋淋的人头,可是渗人得很。关键是戴偃这个死不要脸地还放出话来,想要保住自家封地和采邑的,自己可以派私兵去守着,看看前来接受地盘的楚人会不会放过他们。

    反正宋军是一概不管不问了!

    宋君偃就是这么光棍!你奈我何?

第20章 入楚() 
在获水之战结束后,宋君偃在整个宋国的威望急剧上升,如日中天,尤其是在军中颇受宋军将士的爱戴。

    经过一个多月的改组、征召,新的宋国守备军也成型了,趁着这回声望水涨船高之际,戴偃一一清除了贵族在军中的势力,明眼人都看得出,他这是铁了心地想要学秦国的商君变法了。

    收回了兵权,戴偃手里的权力也加强了,可以说自宋国立国以来,还没有那一位国君有他的位高权重,没有任何的贵族可以制衡他了。在宋国戴偃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其实相丰四百里疆土割让给楚国,戴偃也是有点心疼的,不过利大于弊。

    割让相丰之地,即可获得楚国的援军帮助,结盟互好,还能间接的削弱旧贵族的势力。而没有了封地和采邑的宋国公卿大夫们,也无法豢养那么多私兵,多年的藏富也只能运回国都商丘了。

    彼竭我盈,虽然失去了相丰之地宋国的疆土大大地缩小了,但是能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即加强了宋君的中央集权,这可以说是戴偃梦寐以求的事情了。

    除了在军中改组,宋君偃在朝堂上也进行了人事调动。苏贺从下大夫被破格提拔为上大夫,谏议大夫,有专司谏言,弹劾群臣的权力。子干为大行人,位列上大夫,加封大司户,管理宋国的财政,属于后世户部尚书一样的能力。

    苏贺跟子干都是戴偃的心腹大臣,除此之外,戴偃还提拔了不少的身家清白的大臣,替换一些碌碌无为的家伙,这不是杀了几个不识好歹的老东西吗?立刻替补上去!

    经过了一个月的“小变法”,戴偃也暂时地稳住了宋国的朝堂,以铁血手段震慑群臣,迫使群臣不敢不从。

    不过宋国身上的毒瘤依旧没能得到清除,旧贵族的势力依旧庞大,盘根错节,不知道该怎么变法强国的戴偃,也不敢乱来,只能是以武力迫使旧贵族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俯首称臣。

    十月,楚国都城郢。

    戴偃以为朝中稳固,在安排好内外事情之后,以君后干婉监国,垂帘听政,相邦唐鞅、大司命干梁、大行人子干三人辅政,戴偃力排众议,决定亲自前往楚国拜见楚王熊槐。

    一方面给楚王面子,表示宋国日后将附从楚国,当打手做小弟,唯命是从。这回入楚,宋君偃也好跟楚王商谈一下伐越的问题,以安定那些旧贵族的心。

    没错,戴偃之所以割让了相丰之地没有使得宋国叛乱,一则戴偃的兵力强大,威望甚高,一则戴偃有楚人的帮助,一旦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下来了。最为重要的是,宋君偃也许诺那些失去了封地和采邑的旧贵族,明年将伐越国,占领的越国疆土会从中补偿给他们的。

    这一下可算是给贵族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另一方面,戴偃入楚,也是为了赶赴彭泽,邀请正在那里隐居的大贤李敖出山,主持宋国变法的事情。

    既然宋君偃都这么给力了,一点都不怕国内局势不稳,失了君位(这种事情可不少,因为国君在外面国内起了叛乱,这个国君便凶多吉少了,就此失国的也不是没有),亲自赴楚,楚怀王也不能太寒碜人家了不是?

    这不,楚王熊槐也出城一里,带上几个心腹的大臣,诸如昭阳、景驹、屈丐都被带上了,一起去到郢都的郊外等候宋君偃一行人的到来。

    双方见礼,宋国臣子向着楚王微微鞠躬,表示尊敬,楚国的臣子则是倨傲了一点,不过也拱手作揖,对宋君偃表示欢迎。

    两方人马坐下,楚王熊槐与宋君戴偃对席而坐。

    “宋君,寡人可是对你神交已久了啊。”熊槐的态度很热切,他刚刚上位,便不战而胜地败退了齐人,又取得宋国的附从,这下宋君偃还亲自入朝拜见了呢。这岂不是说明寡人的楚国国势日隆,已经可以睥睨天下了吗?

    熊槐有些膨胀了,看着对面的宋君偃,兴高采烈地说道:“寡人还未御极的时候,便听闻宋国有一勇士,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这个人便是宋君你了!哈哈哈哈,此番齐师伐宋,来势汹汹,不也被宋君破阵,打得落花流水了吗?寡人听说,连齐将高唐都不得不赞叹宋君‘个人勇武,世所罕见’,足见宋君你的武力了!”

    得到楚王的夸赞,宋君偃并没有真的太高兴,不过脸上还是一片喜色,故作谦虚地道:“楚王谬赞了。我戴偃之勇武,虽有破阵之威能,却不足以影响全局!”

    在楚王熊槐面前,戴偃把姿态放得很低,连“寡人”的自称都自动忽略了,直接自称我,以表尊敬。

    “此番能大败齐人,全都仰仗楚国的威名!若不是干骜将军伪装楚军旗帜兵甲,恐吓齐军,只怕我们宋国这回都凶多吉少了。我宋人冒充楚军,狐假虎威的事情,还请楚王不要责怪了。”

    “嗨,这不算什么。关键是你宋君守信用啊,寡人最喜欢言而有信的人了!我楚国这回出兵,并未折损兵马,也没有什么地方是帮得上你们宋国的,宋君你还如此信守盟约,将相丰之地拱手相让,真是让寡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看来苏贺说的没错,楚怀王这个人,有上古贤君的风范,有手腕有头脑,就是为人优柔寡断了一点,对于他熊槐欣赏的人,他一点都不会遮遮掩掩的,这回看来楚王是真的把宋君偃当成盟友看待了。

    戴偃又与楚王熊槐信口雌黄地吹捧了一番,这才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一直都听说南方有一个大国楚国,立国久远,源远流长。今偃目睹,天下列国,当以楚强!何以也?大楚有着方圆数千里的辽阔疆土,带甲百万,沃野遍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加上楚国明君辈出,经过历代楚王的励精图治,纵横捭阖,方才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国家!”

    奉承话人人都爱听,楚王熊槐也不例外,有人拍他的马屁,他是乐意之至的。不过平日里给他拍马屁的都是楚国的臣子,早就习以为常了,今日被一国之君拍马屁,那感觉,真是微妙得很呀,美滋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