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简狄和伙伴去河边洗澡的时候,突然看见天上飞来一只鸟。那鸟浑身乌黑,长得像燕子一说这里的玄鸟就是燕子,生下一个漂亮的鸟蛋,然后就飞走了。鸟蛋可是美味啊!简狄就捡起那颗蛋吃了。估计是生吃,因为要是煮熟后再吃,蛋就不可能再产生生命,就肯定不会发生后来的故事了。

    没过多久,简狄居然因为这鸟蛋而怀孕了。于是生下了一个男孩子,取名叫契。殷商民族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契,就是殷商民族的祖先。

    契长大后,非常能干。当时,统治天下的是舜帝,洪水为害天下,大禹正急急忙忙治理水患。契就做了大禹的助手,帮助治水,并且还立了大功。

    水患平息后,契就被舜封赏了一个大官。

    《史记·殷本纪》记载,舜让契做了司徒这个官职,负责教化百姓,并且被封在商之地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玄鸟》中所谓的“宅殷土芒芒”,就是指的契受封土地,“芒芒”形容土地广阔无边的样子。

    从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伟大的契宽厚爱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殷商民族,就是这样起源的!

    殷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契来历不凡,是上天借助玄鸟蛋使之降生人间的。因此殷人非常尊崇玄鸟,他们的图腾就是玄鸟。

    “杀!”随着楚军的悍卒冲到了城下,在孙烈的呼喝之下,麾下的将士们纷纷站立起来,紧紧的攥着手里的武器随时准备作战。

    打了这么久的仗,城中本就不多的箭矢已经消耗殆尽了,所以当楚军的步卒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内,进入一百步的时候,城头上根本没办法张弓搭箭。

    终于等到城头上的宋军冒头了,在盾牌手的掩护之下,前排的弓箭手纷纷支起长弓,张弓搭箭地将利箭仰射,“嗖嗖嗖”一阵破空声穿响天际,穿过了厚重的女墙、垛口,纷乱的箭矢就这样飞了进去,不时地还能射到几个倒霉催的宋军士卒。

    当然了,已经下蹲的人他们是射不到的。之所以这样不计代价地仰射,是因为想要火力压制,迫使城头上的宋军将士不敢随便冒头反击而已。

    “冲啊!”

    “杀啊!”等到了城墙底下,盾牌手的掩护还是十分有限的。这不,悍不畏死的敢死队已经在于劲的统率之下飞一般地抽出了云梯,开始往城头上垂了下去,架好云梯就开始攀爬了。

    宋军也不笨啊,尤其是有孙烈这么一位出色的将领。他们集中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杀伤性的武器,包括擂石、滚木、沸水、油锅水等一切可以阻挡敌人攻城的势头的东西,即便是砸锅卖铁,把屋子拆了也不在乎了!

    等到楚军的敢死队开始攀爬云梯了,孙烈第一个站了起来,呼喝着手底下的将士忙活起来,冒着敌人的箭雨开始泼洒油锅里滚烫的水。

    “滋啦”的可怖的声响,这是油锅水撒到人的身上发出的刻骨铭心的声响!

    “啊呜!”杀猪一般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更为凄惨。

    这油锅水可真是要命,平常被热水溅到都会烫伤了,现在可是沸腾的油锅水啊!杀伤力更为强大,这油锅水撒到身上,即便是身穿衣甲,被撒到的时候还是传来了钻心的痛楚,那皮肤都烧焦了一般,又青又紫的,是个人都忍不住发出了哀嚎,然后坠落云梯之下,不说活活摔死,至少也要伤筋动骨,有的家伙被烫伤,活活疼死的都不在少数!

    城下的楚军弓箭手见到这种情况,在长官的授意之下,顿时整齐划一地张弓搭箭,向着城头上发射一波又一波密集的箭雨。

    孙烈也是早有准备,他举起了右手,在贴着城墙边缘的一群将士顿时站了起来,手里还举着一面又一面木牌!

    这个木牌可不简单,是由两块木牌夹着棉絮、布匹、沙袋等这样的杂物,混合着可以有效地抵御箭矢的穿透力。这不,偌大的木牌就这样转瞬之间插满了敌人的箭矢,然后他们又在孙烈的手令旗语之下,蹲了下来,又有另一群人举起了大大的木牌,又吸引了一大波箭矢的攻击。

    让城下的楚军气急败坏的是,这些卑鄙的宋人竟然把那木牌上的,他们射出去的箭矢马上拔了下来,让他们的弓箭手射杀正在爬着云梯的己方将士!

    “啊!”

    “嗷呜!”楚军的敢死队的悍卒纷纷倒地,后背或者是胸口都插着锋利的箭矢。

    这样一来,城下的楚军弓箭手就不敢随便放箭了。

    短兵相接,毕竟敢死队还是凭着满腔热血冲上了城头。不过孙烈勇武,又胆识过人,在他的带领之下,城头上的宋军将士又展开了一轮绞杀。

    于劲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大将,在有惊无险地冲上了城头之后,立即挥舞着长矛挑飞了三四个想要杀死自己的敌人。他暴喝了一声,迎面而来的是五六柄冲击而来的长戈,于劲一劈长矛,就排开了几个敌人的长戈,欺身而上,一下子凭着腋下夹住长长的铜戈。

    长矛挥动之间,几个宋军的士卒顿时毙命,血液飞溅,宛若残花凋零,洋洋洒洒地倒在了血泊里。

    这个时候孙烈也看出了于劲是敌军的大将,他一身是胆,所以挥着青铜剑,就这样凌厉地如游龙一般劈了过去。

    “呛啷!”长矛的矛头与青铜剑的交击迸发出了一阵璀璨的火花。

    孙烈跟于劲战作了一团,孙烈首先挑起了一个剑花,短兵相接,迅疾如雷一般劈了过去。于劲上下格挡了两下,仗着长兵器的优势又反击了回去。

    在千军万马之间,他俩一个迅疾,一个势大,竟然斗了一个不相上下。

    “杀!”于劲暴喝了一声,一震手中的长矛,挺之而出,冲着孙烈整个人就是一阵疾风骤雨一般的进攻,挑、刺、扫、劈、点等各种各样的招式挥发而出,让人目不暇接,却一点都不华丽,处处透着一股凶险!

    若是孙烈一着不慎,就随时被戳出一个血窟窿!

    在大战了六十多个回合之后,孙烈买了一个破绽,使得于劲的长矛横扫而来,他随之攥着青铜剑拍开了长矛,然后双手攥着长剑,以力劈华山之势往于劲的头顶上砍了下去!

    孙烈求胜心切,这一下可是大张大阖了,这一招若是失利了,那么张烈立马就会被击败,然后被杀死。因为他现在全身上下都是破绽!

    “咔嚓”的一声,不出意外,于劲手里的长矛应声而断。借着余劲于劲倒退了两步,却还是被孙烈一记长蛇出动,刺中了胸口,然后又飞起两脚,一连踹了四五下,直把于劲弄得口吐鲜血,眼前是天旋地转的!

    孙烈得势不饶人,又飞起了一剑,想要将于劲的脑袋砍下来。于劲也是久经战阵的人物,这个时候自然懈怠不得了,于是他又歪着脑袋,偏过了那致命的一击,可是肩膀还是被劈了一剑,血流如注!

    几个楚军悍卒纷纷围了过去,阻止了孙烈跑过去杀死于劲。

第217章 天下纷乱() 
“报——睢阳急报!”

    从前线赶来的传令兵是谁都不敢阻挡的。他们往往背着一面令旗,显示身份,转换驿站,马不停蹄地赶到商丘,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宫中守卫,凡是胆敢阻挡传令兵的,都必须处以极刑!

    这不,一个传令兵就这样风尘仆仆地闯进了宋君偃所在的御书房里。

    “你先下去歇息吧。”接过战报,宋君偃挥了挥手让传令兵退下去了。

    此时,在御书房里,相国黄庸、亚相苏贺、郎中令子干这三位上卿都汇聚一堂,共商国是。

    将手里的战报看完了,子偃又递给了黄庸等人,他愁眉不展地道:“睢阳城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了。这是孙烈向寡人发出的第三道求援战报了,他在战报上说,楚军势大,然并非不可阻挡。孙烈已经率部在睢阳城坚守了七个昼夜,凭着几千人的军队硬是打退了楚军无数次的进攻,好几次城池都险些易主了!”

    “孙烈善守,有大将之才!现在以微弱的兵力,都能依托睢阳城在楚人的兵锋之下坚持了七个昼夜,可见一斑。寡人意欲发兵增援睢阳城,不知道兵马和粮草都准备得如何了?”

    听到子偃发问,一直在商丘城里统筹军队的子干不由得出声道:“回禀君上,到目前为止,城中已经聚集了近两万的兵马,随时可以出征。其中包括了获水大营的一万兵马,城防军七千人,宿卫三千,这已经是现在都城能出动的最大限度的兵力了。”

    “有这两万人的兵力足矣。”宋君偃点了点头道,“相国,可有足够的粮秣支持睢阳前线的战事吗?睢阳城已无多少粮秣了。”

    “粮草军需已经准备妥当了,随时可以供给大军所用。”

    “善!”

    子偃昂着头说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寡人亦不能幸免于难,齐人先后两次兵临我商丘城下,难道还要让楚人也兵临我商丘城下吗?所以寡人决定明日发兵,御驾亲征,统率两万兵马增援睢阳!”

    宋君偃想要御驾亲征的想法倒是没有遭到群臣的反对。

    在这个战国乱世,君主御驾亲征的很少,也不是没有。就说现在如日中天的秦国吧,秦人刚刚立国的时候,前面的几代君主是父死子继,兄死弟承,好几个秦君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了!

    即便是中原国家,在敌国的军队入侵腹地,或者是兵临国都城下的时候,也是不得不御驾亲征的。乃至于碰上了赌上国运的大战,如长平之战这种规模的国战,君主御驾亲征那是肯定的!

    宋国尚武,自从宋君偃上位以来更是穷兵黩武,闻达于诸侯,声威天下。

    子偃一直兢兢业业地在商丘坐镇着,虽然很想跟那些统兵大将一般,上战场厮杀,或者是指挥千军万马去作战,但是他作为一国之君,还是不能凭着性子去做事的。

    现在宋国的危机又来了,而且是迫在眉睫的危机,所以宋君偃想要上战场,大家都不会去阻止。谁都知道,宋君偃可是一个强大的兵形势家,凭着自身的人格魅力,还有那所向无敌的超强的武力,相信在关键的时刻一定可以出现奇迹的。

    宋君偃又道:“泗上诸侯国的援军也要争取。各小国的朝堂上有着那么多的亲宋派,和我们宋国安插的心腹大臣,这个时候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寡人即刻拟诏,要求吕、蔡、薛、卫、郈等国马上出兵援救,即便是每一国出兵五千,也有八九万的军队!”

    “君上圣明!”

    现在,整个中原,不,应该是整个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起因是韩、赵、魏、燕和中山五国相王,先是齐国以“中山不过千乘之国,不足以为王”作为借口,挥师讨伐中山国。赵国则不甘心到嘴的鸭子被别人吃掉了,所以帮助中山国抗击齐军的入侵。

    随即,五国相王的始作俑者魏国也遭到秦国和楚国的征伐,魏国的河东地和南部襄陵附近的广大疆土都被入侵了。

    魏国为了合纵大势也争相奔走,联络宋、韩、赵三国抗击秦楚两大霸主国的入侵!

    这其实是合纵与连横之间的抗衡!

    合纵集团是韩、赵、魏、宋和中山五国,连横集团则是秦、齐、楚三大霸主国。

    天下列国,除了偏居一隅的燕国和越国置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