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不少,可是撒在渤海宽广的平原上,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且那些流寇都是上马为贼,下马为民,若不能当场擒获,根本就难以识别,急促间根本就难以彻底剿清。

    这一等,竟然就这样被那些流寇拖住了半个多月。

    也正是半个多月的时间,让韩枫可以从容的将袁绍击退,并迅速回师界桥,建立起了一道巩固的防线。可以说,能将公孙瓒拒于河间郡之外,那些自发sāo扰敌后的民众当居首功,其次就是渤海校尉牵招。若不是他及时撤走郡兵,且开放武库、粮仓,岂能引起如此大规模的sāo动?

    好不容易,在纪纲等大将一番辛苦的扫荡后,渤海境内的匪患终于平靖了许多,至少没有任何人再敢攻击官府或者军队。

    公孙瓒终于送了口气,准备再度攻打界桥时,却发现那原本无险可守的界桥桥东,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建起了好几道工事。尤其是那些拒马和壕沟,无一不是专为克制骑兵而建,再加上那一排排林立的箭塔,足以辐shè整个桥头阵地,这不禁让他束手无策。

    想要打下界桥,除非用人命去堆,可是他怎么舍得让自己那些百战余生的jīng锐骑兵白白送死?他不是没想过驱民为盾去冲击冀州军的阵地,可是却又不敢。渤海的形势刚刚稳定一些,民众对于幽州军的仇视并没有减弱半分,要是再要强行捉丁从役,恐怕立刻会激起民变。

    公孙瓒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跟手下一班文臣武将商议了半天,也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结果。甚至有的将领觉得,既然已经占领渤海郡,那就适可而止算了,可以下次再来攻取河间郡。

    其实,公孙瓒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从理智上来说他也确实不该继续在冀州待下去了,毕竟幽州境内也不平靖。阎柔率领着刘虞旧部配合着乌桓峭王苏仆延的大军,时有进犯上谷郡之意。可是从弟公孙越之死,已经让他完全失去了理智,更抹不开这个面子,说什么也不肯轻易退兵。

    就在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对策的时候,突然有帐下士卒前来通传:“启禀刺史大人,各位将军,营外有一人手持节仗,自称是冀州兵马大都督的使者,前来求见刺史大人。”

    “哦?这兵马大都督是何人?莫非就是他一手主导冀州军务?”公孙瓒顿时来了兴致,两眼泛着异样的光芒:“某就觉得奇怪,韩文节那懦弱无胆之辈竟然敢独抗我与袁绍的夹击,看来确有高人相助!”

    关靖急忙恭维道:“主公英明远见,我等难及万一。”

    公孙瓒闻言顿时满面洋溢着得意之情,微微笑着对那士卒说道:“既然是冀州使者来到,还不赶紧请进帐来?”

    “喏!”那士卒答应一声,然后急忙退出帐外。

    公孙瓒和属下众将都不再言语,而是一个个正襟危坐,满脸肃容的等待冀州使者到来。

    “公孙伯圭,汝安敢如此无礼耶!”

    随着话音刚落,杨光杨参军昂然步入大帐之中,满脸不屑的扫了在座的幽州将领一眼,继续怒骂道:“某观在座诸位俱是仪表堂堂,因何无人懂得‘礼仪’二字?莫非我大汉朝廷,竟然礼乐崩坏至此?实在令人扼腕啊!”

    “嘭!”

    公孙瓒本来还满脸戏谑的看着杨光的表演,感觉就好像在看着一个跳梁小丑一般。可是,没想到他竟然越说越过分,竟然扯到了大是大非的问题,还指责他们目无大汉朝廷,这岂能容忍?顿时拍案而起,满脸杀气腾腾的盯着杨光,咬牙切齿的说道:

    “我幽州将士如何不懂礼仪,如何礼乐崩坏了?汝今rì不说出个所以然来,休怪我取尔狗头一试剑锋。”PS:嘉庚如今也是进退两难,网站迟迟没有任何消息,难道这本书写得那么差劲?我突然不自信了!求安慰!!!

    。。。

三十七、英雄所见略同() 
“我幽州将士如何不通礼仪,如何礼乐崩坏了?汝若不能说出个所以然,便请试某宝剑是否锋利。”

    面对公孙瓒赤果果的威胁,杨光依旧面不改sè的微微躬身行礼,接着质问道:“公孙将军,想你身为一方诸侯,更是我大汉鼎鼎大名、享誉塞外的‘白马将军’,缘何竟如此失礼?明知我冀州使者前来,不肯亲身出迎便罢,竟连将校都不曾派出一名。如此做派,若非幽州礼乐崩坏,便是将军毫无贤德矣。”

    公孙瓒毕竟是一介武夫,哪里能说得过杨光这样的辩士?一时间,竟然被杨光一番辩驳说得哑口无言。

    一旁的关靖见自己主公被难住了,急忙开口替他解围,反问杨光道:“这位使者好大的威风,不知姓甚名谁,于冀州官居何职啊?”

    杨光一见关靖也是一身文官的装束,而且是这个大帐里唯一的一个文官,顿时明白这位就是自己最大的对手,只要战胜了他,其他那些武夫根本不足为虑了。当下抖擞jīng神,拱手回答说:“在下河间杨光,草字子辉,蒙韩刺史和我家都督厚爱,忝为军机参赞,我家都督亦称为‘参军’。还未请教?”

    “某乃幽州长史关靖。”关靖说着,忍不住讥讽道:“原来尔不过一介小小军机参赞,汝可知我主公麾下俱是赫赫有名的上将,岂能自降身份出迎?说来,贵军都督竟让一小吏出使,该不是有意折辱于我家主公吧?”

    听了关靖的话,公孙瓒稍稍平息的杀气再度高炽起来,单手已经摁住剑柄,只要杨光有半分应对失当,都有可能被一剑斩杀。

    “早闻先生雄才伟略之大名,如今见面方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杨光丝毫没有受到公孙瓒的影响,依然侃侃而谈:“学生确实官职卑微,但此刻确实代表冀州兵马大都督出使贵军,将军若是以礼相待,世人都会知道是在敬重我家都督,而非我这小小参军。至于说到某职位低微,不足以代表冀州出使之事,我家都督对此自有定论。”

    关靖当然不会让杨光蒙混过关,当下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你家都督有何定论?既然杨参军深以为然,何不说出来,让我等也参详一二?”

    “既然关长史如此感兴趣,杨某自然知无不言。”杨光等的就是关靖接口,当下笑着说道:“我家都督在更换界桥守将之时,曾对沮授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光切以为用在此处亦是十分妥当的。他说‘术业有专攻’,而杨某文不成、武不就,除了这三寸不烂之舌,根本一无是处,担任参军之职为的就是负责出使、谈判之责。”

    术业有专攻!

    这句话在后世被无数人奉为经典,更是成为很多成功老板用人的准则,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概念,很多文臣越俎代庖去统兵打仗,还打得有声有sè;也有不少大将之才,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

    关靖也恰恰属于那种允文允武的“全能型”人才,此时听闻韩枫提出来那个全新的理念,顿时浮现连翩。人的jīng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人所说的全能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全不能的代名词。纵观整个三国,真正能治军也能治民的人才也没有几个,至于那个智近乎妖的家伙,根本就属于人类的范畴,请大家忽视他吧。

    公孙瓒没有想那么多,倒是很直接的说道:“原来杨参军是个辩士,不知道今rì来是要与我‘合纵’还是要与我‘连横’?哈哈……”

    因为辩士一般学的都是纵横家的学术,而无论是苏秦的“合纵”还是张仪的“连横”,都是纵横家永不褪sè的经典。甚至纵横家的称谓也是从两人的事迹中得来,所以公孙瓒才会有此一说。

    杨光满面笑容的回答道:“启禀将军,我家都督这次委派我前来,其实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礼尚往来?杨参军此言何意啊?”公孙瓒明显属于天然呆,竟然不自觉的又一次跳进杨大参军为他挖下的陷阱之中:“我幽州并未派遣使者,焉有礼尚往来之说?”

    杨光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急忙否认道:“将军所言极是,是光记错了才是,那人确实不是幽州将军的使者,而是幽州牧的使者。”

    “幽州牧?”公孙瓒闻言脸sè终于微微一变,语气也顿时变得冷厉了几分:“先生这是何意?还请见告。”

    见自家主公那副冷厉的表情,加上杨光言语已经触及了主公的底线,纪纲等几个大将也都一个个不怀好意的望向杨光白皙的颈脖。似乎是在观察着,那一处好下刀。

    杨光虽然被那些将领异样的眼神盯得心里发毛,菊花一阵阵收缩,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其实,我家都督的意思很简单,他敬重将军是抵抗外族的英雄,所以希望能与将军公平一战。既然如今外族时时威胁幽州安危,他便希望你我两家就此罢兵,渤海郡就暂时借与将军屯兵,待rì后再来较量便是。”

    公孙瓒心中有些意动,但是一旁的关靖又满是疑惑的插嘴问道:“如今我幽州腹背受敌,正是汝冀州军最好的战机,汝家都督竟然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莫非有何yīn谋不成?”

    杨光不屑的扫了关靖一眼,满是讥讽的说道:“我家都督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幽、冀两州皆是大汉疆土,将军与我家都督亦都是汉臣,纵使有些许争端,不过是兄弟阎墙。但是外族入侵,身为大汉子民自该同仇敌忾,岂能因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大义于不顾?”

    “好,说得好!”公孙瓒忍不住拍案叫绝,连连说道:“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些外族残害我大汉子民无数,简直毫无人xìng,我等岂能与之为伍?贵军都督果然非常人可比,不知姓甚名谁,能否告之一二?”

    “有何不可?我家都督对将军亦是十分仰慕的。”杨光虽然说得十分客气,但是脸上却洋溢着一股油然而生的傲气:“我家都督亦是我冀州少主,上韩下枫,字伯甫。”

    “韩伯甫?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公孙瓒没有想到冀州都督竟然是韩馥的儿子,顿时明白此子将会是自己rì后的大敌。PS:兄弟们果然给力啊!还有几百分就能上首页榜单了,大家继续给力支持吧!

    。。。

三十八、界桥会盟() 
磐河乃是大河的支流,河面宽广而平坦,水流湍急。就好像一道天然的鸿沟,生生将冀州平原生生截成了两半。而连接两地最重要的桥梁,就是界桥,它也正是因为鉴于渤海和河间两郡的分界线上而得名。

    和往常一样,界桥又迎来了新一天的朝阳。

    不过,这一天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天。

    就在此时,界桥防线上的冀州士卒,突然感觉到地面上隐隐传来一丝隆隆的震颤,而且越来越强烈,甚至能听到群马长嘶的呼啸声。

    “敌骑出现,全军就位!立刻前去汇报审大人。”在阵地上值守的正是渤海校尉牵招,经验丰富的他很快就判断出这是幽州铁骑出动的征兆,立刻有条不紊的做出布置。

    “不用了,我已经知道了。”就在此时,审配已经急匆匆的赶到阵地上,一面紧张的注视着界桥上的动静,一面头也不回的对传令兵说道:“你直接前往大营通知都督,就说公孙瓒终于全军出动了,请他早做定夺。”

    “喏!”那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刻跳上战马直朝中军大营狂奔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