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慢。”莫离支(相当于宰相)乙巴素迟疑的说道:“大王,这辽东公孙氏一向十分强势,就算半个辽东陷落也应该犹有余力予以反击,而且他们一向与我高句丽不和,如今不向扶余人求助反而向我国求援,未免太过可疑了。”

    “这有什么可疑之处?”此时,乙巴素刚刚就任莫离支没有多久,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威信,木华黎自然不会惧怕他一个泥腿子:“莫离支大人久在乡里田间,也许不知道,这辽东公孙氏一向与冀州不合,而如今扶余人刚刚攀上了冀州军的大腿,自然就不会理会小小的辽东了,公孙康不向我们求助,难道要向弱小的三韩求援不成?”

    乙巴素,农夫出身的一代名臣,被认为是高句丽历史上最杰出的宰相。在他执政期间,利用故国川王的信任,不顾贵族反对。进行了很多大胆的政治改革。其中尤其以公元194年实行的贷赈法尤为出名。他规定农民可以在春季粮食不足时借贷。秋天收获时节再返还,此举为农民生活稳定作出巨大贡献,也一举成就他一代名相的威望。

    只可惜,如今他刚刚就任宰相没有多久,还没有进行这样的改革,自然也就没有能建立起那样的威望。尤其是在军事上,他作为一个文官,发言权并不是很大。

    乙巴素虽然心中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是毕竟没有获得更多的讯息,一时间也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说道:“纵是如此,那乌桓人能够打败辽东军,想必数量和实力都是不俗的,如今我们尚未探明虚实就贸然出兵,岂不是太过儿戏了吗?”

    “莫离支大人确实过滤了,料想那乌桓人能有多少兵力?不过是趁着辽东春耕之际,一时不备才得以侥幸取胜罢了,我料那茹毛饮血之辈能有何本事?”高句丽大将军王高虎出班禀奏道:“王兄。臣弟愿亲率大军前去辽东,为我高句丽开疆拓土。那乐浪是三韩门户。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辽东、玄菟富庶也合该是我高句丽休栖之所,若有机会臣弟一并为王兄取来。”

    高句丽此时还是大汉藩属,弱小的高句丽人十分仰慕大汉天朝的威仪,所以高句丽上流社会都以取汉名为时尚,而高姓就成为了高句丽的国姓。比如故国川王伊夷谟就叫高武(其实很长,我忘了就叫高武吧),而他的弟弟就叫高虎。

    高虎乃是故国川王伊夷谟的亲弟弟,自幼勇武好战,在哥哥就任国王之后更是统领全国兵马,号称大将军王。身为一国亲王,高虎并不喜欢政治的相互倾轧,反而更喜欢战场厮杀,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也正因如此才各位受到故国川王的信任。

    听了弟弟那一席话,伊夷谟不禁怦然心动。辽东和玄菟两郡可不是乐浪那样的穷乡僻壤可比,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人口众多,想想那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就足以令如今尚显弱小的高句丽垂涎三尺。

    “王弟,要夺取辽东、玄菟两郡可不是一间容易的事,那公孙氏在辽东四郡经营多年,实力不容小觑,吾弟可有把握?”伊夷谟虽然心中十分迫切,但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能够实现:“那公孙度这些年一直与我高句丽对峙,虽然未能从我们身上讨得好处,却也从未落于下风,想要趁机夺取他们的基业,只怕还需好好筹谋一番。”

    “大王请放心,此番攻打辽东乌桓,想必那公孙康心中比我们着急,毕竟他的父亲还在那些乌桓人手中,这样的奇耻大辱想必他难以忍受。”高句丽的大司马晏留胸有成竹的说道:“正因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在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尽可能的消耗乌桓和辽东的实力,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我们就完全有机会坐收渔人之利了。”

    “此计甚妙!”伊夷谟两眼放光,似乎已经十分动心,但还是十分谦虚的朝乙巴素问道:“莫离支以为如何?大司马的计策尽善尽美,应该没有任何可以错处了吧。”

    “能消耗辽东军的实力自然是很好,但是这其中的把握还需十分小心,不如就请大将军王亲自挂帅,大司马副之,两人同心协力一起打好这一仗吧。”乙巴素既然找不到阻拦的借口,只能尽量让一向小心谨慎的晏留一同出征,希望他能够查遗补漏,不至于造成太大的过错。

    “好。”伊夷谟终于大喜过望,立即高声宣布道:“钦命大将军王为帅,大司马晏留为副,统兵十万进军辽东,为我高句丽开疆拓土。”

    “大王万岁!”满朝文臣武将都齐齐拜伏道。

    ……

    三天后,大将军王高虎统兵十万誓师出征,整个高句丽最精锐的部队全部随行,最骁勇善战的武将也都跟随左右听命行事。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回了辽东襄平,整个辽东顿时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荀彧虽然劝服了公孙度,但是冀州大军一日未曾就位,他就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公孙康此时也拥兵数万,一旦他真的临阵反戈,和高句丽人相勾结,那仅凭这五万乌桓骑兵根本就不足以应付。

    所以在接到高句丽人出兵的消息之后,他不但没有任何兴奋的表情,反而立即派人前去催促冀州援军加快步伐,务必尽快就位。(未完待续。。)

    。。。

二十、强势反击() 
公元194年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这天,整个襄平城都张灯结彩,迎接新一代河北王的莅临。

    是的,河北王。如今韩枫掌握河北四州,原本的冀州军也早已经更名为“河北军”,在横扫辽东四郡之后,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河北王。在襄平这个苦寒之地,自从大汉立国数百年来,还从来没有过一个当朝一品大员莅临过,所以当韩大将军要来的消息传出,襄平的百姓无不弹冠相庆。

    韩枫的大军并没有进城,而是留在城外安营扎寨,他只带着他那三千亲卫骑进入城中。同行的除了他那三大亲卫统领之外,还有太史慈、张燕这样的大将,而坐镇城外大营的则是郭嘉、徐晃和鞠武。

    此番为了进军高句丽,韩枫可谓是精锐尽出,不但出动了铁骑军、狼骑军,而且将最得力的将领谋士差不多都带了过来。毕竟开疆拓土这样的盛举,是可以载入史册的,韩枫希望跟着自己的这帮将领谋主,都能青史留名。要不是冀州的基业还需要守备,他甚至想连高览、张颌等人都带过来。

    三千亲卫精骑在数万夹道欢迎的襄平百姓面前,将自己最威武雄壮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直威武之师,自然是令襄平百姓心折不已。当然,河北军的将士们也近距离体验到了辽东百姓的热情,这种军民鱼水情的感觉令他们十分自豪。

    韩枫一路上都笑容满面,不停的朝街道两边的民众频频挥手致意,以至于来到太守府的时候。他都感觉脸都笑得有些僵了。

    “文若。这辽东百姓很热情嘛。看来这些日子你在襄平没少辛苦啊,既然能在短短半个月之内,让襄平百姓对我河北有了如此归属感,真是令人欣慰啊!”进入太守府,众人分别就位之后,韩枫满面笑容的朝荀彧说完,又朝荀衍道:“这位想必就是休若先生吧?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不想今日方得一见啊!”

    “主公过奖了。襄平百姓皆是仰慕主公大名,自发前来欢迎,非彧之功也。”荀彧急忙谦逊道。而荀衍只是不置可否的朝韩枫颔首致意,并未多作言语,显然对于韩枫用高句丽太守之位引他上钩之事,还颇有怨念。

    韩枫对此也不以为忤,转而对张辽问道:“文远,你如今可是征北将军,此番对高句丽用兵要以你为主导,你可想好该如何部署了吗?”

    “启禀主公。辽自受命以来未敢稍有懈怠,连日与军师诸位将领商议之后。总算有了初步构想,还请主公斧正。”张辽急忙起身回报道:“据锦衣卫探报,高句丽此番挥师十万南下辽东,准备联合公孙康一举扫平我乌桓精骑。为了出其不意,我乌桓游骑和锦衣斥候全部出动,严密封锁了主公率领大军前来的消息,如此就可在襄平张网以待,以逸待劳给予高句丽人迎头痛击。”

    “张网以待,以逸待劳?”韩枫眉头微微一皱,略显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如此确实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全歼高句丽大军,不过也未免太过小心谨慎了,况且辽东、玄菟两郡百姓俱是我大汉子民,莫要说公孙太守已然归附,就算是他们尚未归附,这也是我大汉内部的纷争,由不得他高句丽人插手,更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残害我大汉子民。”

    公孙度急忙起身说道:“大将军深明大义,度代辽东的父老乡亲谢过将军。我公孙度在辽东独断专行,飞横跋扈,做过不少坏事,但从来不会做的就是勾结外族残害辽东乡亲,不为别的,就因为我公孙氏也是辽东人。”

    韩枫顿时温和的笑了起来:“公孙太守能弃暗投明,本将深感安慰,太守之前纵有千般不对,但是能够力保辽东不失,守护北疆不受外族侵袭,那便是大功一件。太守在辽东这么久,你觉得何处最是适合作为和高句丽交战的地点?”

    “下臣以为,既然高句丽人要会同我儿一起进军,就必然要去往西安平,大将军何不前去西安平阻击敌军?”公孙度自然对辽东局势十分了解,堪堪而谈道:“辽东富庶之地尽在襄平一带,西安平虽然也有十万户,但大多都是外族人,加上我儿驻兵于此,料那高句丽人也不敢太过放肆。”

    “如此甚好!”韩枫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吩咐道:“命,征北将军张辽统领狼骑军、和四万乌桓精骑前往西安平迎战高句丽大军,留一支万人队镇守襄平,以备不时之需。本将军亲率铁骑军和亲卫精骑奔袭高句丽,截断那高句丽大军的退路,直捣黄龙生擒那故国川王。”

    “末将领命!”张辽意气风发的答允道:“请主公放心,有狼骑在手,莫说是十万高句丽的乌合之众,就算是再加上一倍,末将也丝毫不放在心生。”

    “嗯,果然豪气过人。”韩枫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文远,此番你攻打高句丽之时,子龙和元皓先生也正在攻打南匈奴,谋取云中、朔方诸郡,你是征北将军,子龙也是镇南将军,你可千万不要被他比了下去。”

    “喏,主公放心,末将省得了。”张辽急忙领命道。

    韩枫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才继续说道:“本将自兴兵以来,幸赖诸君相助才能有今日之成就,待此番征战已毕,本将定要给诸君加官进爵,犒赏三军。”

    闻言,郭嘉、太史慈等人急忙起身拜谢。自从韩枫就任大将军以来,由于冀州政事繁多,一直没有给手下好好安排一番,众人嘴上不说,心里难免有了一些想法,此刻听了韩枫的承诺,自然是欣喜若狂。

    “文若、奉孝。”韩枫思前想后,突然开口说道:“辽东地域辽阔,若是再加上高句丽郡,那更是地广人稀,又远离幽州腹地自成一国。不如就取辽东四郡和高句丽独立一州,名字就叫平州,如何?”

    “平州?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公果然好气魄。”郭嘉忍不住击节赞叹道:“这平州自成一州,确实有利于管理,嘉认为甚为妥当。”

    好气魄?韩枫微微一愣,他只是一时偷懒将公孙康自立的平州拿来用了一下,怎么在郭嘉眼中就变成了有气魄?不过,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