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好国舅-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贤后,考虑的就是周到。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马大脚是什么身份,她的态度比那些马氏宗亲还要重要,马度心中暗暗的为自己和子乌须有的老娘感激。

    马大脚抹抹眼泪,“我到底是嫁出去的人,以后这年年的香火祭祀全都要靠阿弟了。”

    “阿姐放心,这是为人子应当做的,日后父母香火四时八节必不敢短少!”

    马大脚点点头,小声的道:“阿弟帮我看着些,莫要旁人过来。”只见她又从包袱里取出一个小牌位,放在了桌子上面,就着忽闪的烛光,马度清楚的看见上面写着“义父郭子兴之灵位”……

第121章 失算了() 
老朱是残酷的,就在和陈友谅大战之前,他清除了郭子兴的最后一点残余势力。一直在朱军中占有很高地位的邵荣、赵继祖“反叛”被杀,同时被杀的还有郭子兴仅剩的一个儿子郭天爵。

    即使把自己弄的鲜血淋漓,他也要砍掉这只随时都有可能的捅自己一刀的手,痛痛快快的和陈友谅决战。

    作为郭子兴的义女,马大脚则是又失去了一个亲人,即使没有血缘关系,那也是和她一起长的弟弟。也许因此马度又多了一个机会,填补这个她心中的空缺。

    不知道当时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一定很惨烈,不然已经过去快两年了,马大脚也只敢偷偷的祭拜,也许在这后宫里面还有一个女人在现在正和马大脚做着相同的事情。

    祭拜完了,马大脚才忽然想起来,问要不要祭拜一下爷爷。马度当然知道她说的不是城外面的那个爷爷。

    可是爷爷应该还在六百年后好好的活着,他怎么祭拜。马度只得说,爷爷不喜欢这些俗礼,等到了春天的时候,他取桃花撒入河里便算是祭拜了。桃花庵主当然喜欢桃花,难道还能喜欢菊花不成?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马大脚给马度准备了很多年货装上马车,“去城外看看吧,我知道你不放心的,过一夜,明天记得早些过来!”

    马度重重的点了点头,坐上马车出城了,直奔方山脚下,行了一个多时辰,在官道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漂亮大宅。

    他没想到这么快就盖好了,以现在工匠的工作效率,五进五路的大宅盖个一年半载都有可能,现在掐指一算,却还不到四个月。

    最高兴的不是马度,驾车的张五六挥舞着鞭子兴奋的呼喊,“大宅子盖好了,太好了大人!”

    “那我的宅子,又不是给你住的,你高兴个什么劲儿!”

    张五六眨眨眼,“大人,我是你的护院啊,难道不住在你家里吗?”

    “不能,你和你的奶奶要有自己的家。过了年,我会让人在我家院子边上给你和老刘每人盖一个院子。”马度以前不太懂得,所以邀请老刘和张五六让他们带上家人和他一起住。

    最近才知道,那些全家老小都住在主人家里的是卖身为奴的仆役。不管是常家的护卫,还是王府的侍卫,他们都自己另外的家。

    虽然他们是王府附庸,但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少数侍卫家里的婆娘也在王府做事,但是天黑了就走,领走的是工钱而不是月钱。就是老朱见了她们也常常客气的招呼几句,做错了事情顶多扣工钱,挨板子的挨鞭子的是奴仆。

    侍卫家的孩子八成还会是侍卫,奴仆家的孩子一定是奴仆,也许主人会变,但是世世代代的身份几乎不会改变。

    老刘和张五六即使住到家里马度也不会把他们当奴仆,他们应该也不会把自己当奴仆,至少张五六就没有这个觉悟。但就是这么个世道,谁管不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没必要平白的给他们的家人带去压力。

    马车下了官道,沿着青石板行到大门旁,门房里的老刘高兴的迎了出来。张五六沉不住气,一下车就告状,“老刘,大人说了,不许咱们住大宅子,说要给咱们另外盖小院子。”

    老刘一愣,啪的一巴掌抽张五六后脑瓜子上了,“笨蛋!大人抬举你,也不知个好歹,撅着嘴给谁看哩,也不知道给大人掀车帘子。”

    “老刘别骂他了,他不懂这些规矩不奇怪,其实我也是刚刚明白!”马度下了车,“等过了年,我给你俩盘缠,就把家人接过来吧,先在家里住着。等你们的院子盖好了,再搬出去。”

    马度说着话就进了门,院子和马度预想的差不多,算是简洁大方,弄成江南园林那样的,他当然喜欢。可他估摸着要是自己挖个池塘养几条锦鲤,要不了几天就会端上饭桌。

    “我走的时候才刚刚打好地基,怎么就盖得这么快,老刘你们这是找了多少工匠。”马度边走边看,很多房门的上的漆都还没有干透,应该刚完工不久。

    老刘笑了笑,“一千多人!是王爷派过来,先是在山那边盖房子,盖完了就过来给咱家盖,完工才两天,老太爷就迫不及待的搬进来了。”

    马度点点头,“哦,原来是姐夫帮忙,总算是没有白白答应给他干活,这个算顶一年的俸禄了。”老刘把脑袋扭到一边去,表示自己什么都没有听见。

    院子小又小的好处,院子大也有大的坏处,往常自己的马车只要一进门,小鱼儿和菱角儿就会扑上来,现在七扭八拐的才看见人影。

    “哥哥回来了!”小鱼儿喊了一嗓子,偌大的院子里面都有回音,挺吓人的。张着膀子朝着马度扑了过来,跑了还没两步,就被菱角儿挤到一边去。

    “哥哥!”菱角儿保住马度,伸着脑袋往他身后看了看,“哥哥没把姐姐赎回来吗?别让她再给人当丫鬟了。”

    小鱼儿也凑过来,“是呀,是呀,要做丫鬟,也要在自己家里做。”

    老刘笑道:“常公子和两位小姐开玩笑,说是大人把大小姐卖到他家里做丫鬟了,两位小姐就信了。”

    马度笑了笑又问,“大鱼儿还没有回来?老刘你赶紧的往常府跑一趟,把大鱼儿接回来好过年。”

    “哎!”老刘刚刚应声,就见张五六急匆匆的跑过来,嘴里大声的喊着:“来了!来了!”

    张五六跑过来,气喘嘘嘘的,往过道口一指,“在那边!来了!”

    只见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位少女走过来,只见那女孩儿身子袅娜,行如弱柳扶风,脚下莲步款款,聘聘婷婷的往马度身前一立。

    她梳着一对双丫髻,缠绕着两圈粉艳艳的头花,粉面桃腮,两耳有珍珠点缀,上身粉色夹袄,下身织锦长裙,身披一件毛边红色斗篷,雪白绒毛围着小脸,更是衬托的他娇俏可爱。

    她两手放在腰间,蹲身一福,“哥哥!”

    马度踉跄的退了一步,呀!失算了!常夫人你这是照着太子妃的标准培养的啊!

第122章 二爷爷() 
常茂在过道口看了看目瞪口呆的马度,嘿嘿的笑了一声,转身离开了。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自己错失的没有得到的东西,都要想法设法的塞给孩子,常夫人也不例外。

    她自己出身不好,总想着让自家的女儿做一个大家闺秀,也是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培养女儿,跟她家闺女腻在一起的大鱼儿接受是什么调教可想而知。

    “爷爷!”大鱼儿冲着老泥鳅屈膝行礼。

    “哎!”看着光彩照人的大孙女,老泥鳅有点手足无措,两手放在身前不知道该如何的是好。

    小鳖似乎也有点紧张,按照先生教的,上前拱手作揖,“姐姐姐姐姐姐。”他发誓真的只是喊了一声。

    老泥鳅拉过两个小丫头,“还不快给你阿姐见礼!”

    “哦。”两个小的丫头望着大鱼儿,那眼神是又羡慕又敬仰,她们不太明白,为什么姐姐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

    两个小丫头胡思乱想,手脚全都不对,看着别扭的很,却又笨拙的可爱,小鱼儿更是差点被自己的腿给别倒了。

    家里人的表现不奇怪,明明是一窝草鸡却突然发现其中的一只变成了金凤凰,其他的草鸡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惊讶惊慌!

    几个丫鬟婆子上前过来拜见,她们都是常家送来伺候大鱼儿的,连卖身契都带来了。老泥鳅看着卖身契,不知道是不是该收。

    马度知道他是在担心家里又会多消耗粮食,尤其是那两个胖大的婆子。

    马度在他手上按了按,“收下吧,洗衣做饭端茶倒水的总要有个使唤人。”他又对那几个丫鬟婆子道:“你们好生侍奉,三年之后我给你们放良文书。”

    不是马度太善良,是他太胆小,在别人家里用一下仆役没什么负担,要是放在自己家里,他会感到有些害怕。

    难道奴仆不知道做良人好吗?为什么不反抗呢?后世一个颇受主家优待的保姆都能狠下心来烧死全家的妇孺,马度不明白是什么压着他们甘心的世代为奴,真担心哪天心气不顺在锅里放点什么,全家老小就不用活了。

    光头的和尚告诉世人,在苦难中忍耐吧,等你死了,佛祖一定让你下辈子过得幸福的,一句谎话就让无数人甘心被骗了千百年。

    马度觉得自己比佛祖伟大多了,今生就给他们解脱,千百年你们都忍耐下来了,还会在乎区区的三年吗。

    果然,丫鬟婆子们立刻感恩戴德的拜倒,还有一个婆子问能不能把她的那个在常家当马夫的儿子一起要过来。

    老泥鳅说马度和大鱼儿回来的正好,趁着还没有过年,正好让马度去祠堂祭祖。

    祠堂?哪里来得祠堂?全家老小跟着爷爷出了门,大摇大摆的穿过村子,马度发现自家真的有祠堂,就在自己原本打算别院的位置。

    老泥鳅指了指,“俺没见过世面,还是多亏了袁先生提醒,又让刘初九到城里问了王妃,王妃才派了管事专门来操持。”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阿姐竟没有给我提过!”

    老泥鳅没好气的道:“你这孩子没心没肺的,给你说了也是无用。”

    难怪马大脚昨晚说什么以后祭祀祖宗的事情就交给他了,原来连祠堂都给他盖好了。

    院门上写的并不是什么马氏祠堂,竟然是“桃花庵”。院子很大,足足的一进院子,不是马度印象中的那狭窄的样子。

    一间偌大的主房,东西两侧各有一处厢房。马度走到主房前只见这主房竟然分割成了两间。

    主房门前有一块矮碑,密密麻麻的雕刻着很多小字。大概写得都是老马家的旧事,内容有点含糊,也许马大脚了解的也不是很多。

    除此之外还记录着马度那“曲折离奇”的身世,以及祠堂的营造过程。文章写得晦涩难懂,马度看得很吃力。

    一看碑文的署名是宋濂,马度就不奇怪了,这老头平常上课还好,写起文章来就晦涩的很,好像谁一下子瞧明白了,就显得他没学问似得。

    老泥鳅冲着马度道:“进去吧,俺们在外面等着你!”他的表情看起来似乎很惋惜,因为他不姓马。

    说来也巧,老泥鳅本身姓冯,他曾让小鳖把这两个写给他看,看了半天只说要是没有那两点就好了,那表情甚是惋惜。

    马度觉得各姓各的就挺好,免得日后老朱登基有御史找麻烦,治老泥鳅一个攀附皇亲的罪名。

    香案上香烛纸钱一样不少,祭品摆了一桌子,老刘点燃了香烛,道:“老太爷昨天就摆上了,就等着您回来哩,还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