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好国舅-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到脸上怕是你也不认得!”

    那少年书生这才道:“敢问阁下可是江宁侯吗?”

    听这孩子说话马度心里头就喜欢,读书人到底聪明,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正是,你认得本侯?五六把绳子给解了。”

    那少年不卑不亢的道:“晚生在溧水时听说过侯爷的两首绝妙诗词,让晚生惊为神作,侯爷的大名如雷贯耳。”

    没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溧水了,马度心头窃喜,“你大过年的不好好的在家待着,是专程来拜访本候的?”

    “晚生是往应天探亲的,不过是途径江宁。在官道上远远的看见这房子熠熠生辉又造型奇特,便过来瞧了一眼,实在没有想到闯了侯爷的禁地,还请侯爷恕罪。”

    这孩子真实诚,说专程来拜访我的会死嘛,马度摆摆手道:“无妨,只要不是偷琉璃的就没事,赶紧的去赶路吧,这里离城里还远着呢。”

    “多谢侯爷!”少年书生躬身一揖,转身欲走又突然回过头来,“晚生听说枫林先生在侯爷开的书院任山长,晚生曾读过枫林先生早年编写的墨庄率意录,有不懂之处可否向他当面请教。”

    马度随口道:“现在书院放假,朱先生已经回城了,大过年的就不要打扰他老人家了。等书院开学了,别说当面请教,来书院天天听他的课都行。”

    那少年书生却激动了,“您是说晚生可以来您的书院上课?”

    “可以,为什么不可以,除非你没时间。”

    “有时间!有时间!只是晚生并非是功勋之后,也能来书院上课?”

    马度皱着眉道:“谁说来我这里读书非功勋子弟不可?只要一心向学来者不拒。”

    “私塾的里的同窗都是这么说的,晚生在应天的表哥也这么说,难道不是吗?”

    马度恨恨的一跺脚,终于明白为什么没有人来书院报名求学了。就像是淮西帮的人都误会马度只肯教自己的佃户一样,那些外面的人同样以为书院只是为功勋子弟而开的。

    不怪外人误会,书院里包吃包住不算什么,可教学的不仅是大儒还是名臣,别说一般百姓就是豪绅也不敢想哪。

    朱升啊朱升你枉为山长,什么狗屁的砸开大门迎接学子,都不如一个招生简章。连清华北大都要发的招生简章,马度竟然从来都没有发过,弄的书院现在没多少精英,混球倒是一大堆。

    马度指着那少年道:“本候做主,你现在就是书院的学生了。记住了,正月初十来书院报名,不准带小厮。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太好了!”那个一直挺有礼貌的少年竟然嗷的了一嗓子喊了出来,又忙给马度深深的作揖施礼,“多谢先生,学生名叫齐德!”

    “齐德,本侯记住你了!”马度应了一声,连忙的撒腿往家里赶,这么着急当然是去写招生简章,离开学可没几天了。书院的第一个招生简章当然要出彩一些,他自认文笔不够,只把要表达的内容一一的列了出来,然后找到罗复仁请他来写。

    罗复仁接过马度递来的纸张,看了一遍却久久不语,突然对着马度深深一揖,“马侯心胸罗某佩服!”

    马度没有恼火,因为他在罗复仁的眼中看到满满的敬意,“罗先生,你不会也一直以为我这书院是给功勋子弟或者淮西帮开的吧?”

    看到罗复仁点头马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连书院的先生都这么想,就不怪外人也这么看了。

    马度心头突然咯噔一下,老朱不会也这么想的吧?

第359章 一石千层浪() 
    能够写撰写书院的第一份招生简章,罗复仁很是兴奋,一个晚上没睡给写出来厚厚的叠。马度哭笑不得,“我说罗先生,你这是打算要传檄天下,把大明没书读的学生都招到书院里吧,我现在可养不起那么多的人。”

    罗复仁捋着胡子道:“你若真有这样的胸襟,老夫就算不要薪水也无妨啊。”他穷苦出身,由己度人知道平常百姓的子弟想读书有多难。

    马度就怕有了胸襟没了脑袋,他要是敢这么做,老朱第一个跟他没完。罗复仁一夜的心血注定要白费了,马度只取了几份简章,仅让人在应天和京畿属县张贴,可结果依旧出乎他的意料。

    开学的前一天来书院报名的人已经达到三百多人,而且大多都符合马度的要求,年龄都在十八岁以下,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都有县衙开具的户籍证明,身家清白这点很重要。

    若是老朱的儿子在这里出个意外,这书院就不用开了。为了防止县衙的书吏吃拿卡要,马度还专门的派人到各县盯着,还好马国舅的面子很好使,县衙的人都比较配合。

    按照目前的情况,明天书院开学之日来报名的人数可能会增加到五百人。已经超过了书院学生现有的数量,也超过了书院的承载能力。没有学生犯愁,一下子来了一大堆更是头疼,无奈之下马度只好择优录取。

    朱升对此很不忿,“好不容易有学子来求学,你却要拒之门外是何道理啊。老夫当年在河边结庐讲学,条件和书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学生们仍旧甘之若饴。求学原本就是艰辛之事,一心向学的人不会在乎这些条件的。”

    朱升动不动就说他在河边结庐讲学的事情,好像让自己学生在草棚子里上课睡觉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这跟马度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

    “晚辈说到到底还是为了几位先生的身体着想,书院的师资不足,几位先生年事已高,教授这么多的弟子累坏了可如何是好。”

    “传道授业解惑,老夫累死也心甘哪。”朱升叹了口气却道:“罢了,罢了,老夫这就去出试卷吧。”

    这些无耻的老文人,从来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比如罗复仁前两天一直口口声声的说是要捐薪水可到现在也没有半点的动静。

    书院的招生简章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来看都不看书院一眼的刘基、宋濂、章溢等人纷纷的送来贺辞,华丽丽的辞章看得马度眼晕,总之是祝贺书院越办越好。

    至于那些让孩子在书院白吃白喝的淮西帮更是坐不住了,早早的把孩子送来不说,还主动捐了不少的建校费。果真是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马度觉得书院的招生简章贴得真是英明。

    李善长忙里偷闲亲自送儿子李芳过来,意味深长的对马度道:“老夫还以为你开间书院是想在咱们淮西人之中结个好人缘,没想到你的胃口要大的多。”

    马度明白了,原来这老家伙以为自己要培养新一代的淮西帮,准备做下一代的淮西帮首领呢。老狐狸想得可真够长远,可惜他看不透老朱,淮西帮注定了只有一代,马度更不会做什么狗屁首领。

    马度陪着笑回道:“李公确实误会了,我不过是想要把爷爷的学问传下去,尽为人子弟的责任。”

    李善长语重心长的道:“不用跟老夫解释,老夫位极人臣已经没什么好争的,身体更是大不如前,你我年龄差距太大搭不到一起,没什么好避忌的。老夫倒是巴望着咱们淮西人能多两个像你这么出彩人物。”

    他的话听听就好,老李外宽内忌十足小心眼,要是把他的话当真那可就算是输了。

    最让马度的惊讶的是老朱那边也有动静,一道圣旨发到书院,改授马度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荣禄大夫,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国柱。

    至于爵位还是那个爵位,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侯爵,马度没有半点的喜悦,反而后背生出冷汗,老朱之前真的在怀疑他搞小团体。之前那不伦不类的封赏,可能不是一个恶意的玩笑,也许是一种善意的敲打。

    入学考试很快结束了,在朱升和罗复仁的监督下以极其严格的标准完成。考试的内容不是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八股,而是宋元的十段文,以经义、试论为主。听朱升说大明的正在筹划的科举也按照这个章程,看来这八股这个黑锅老朱背得有点冤。

    齐德算是帮了马度一个大忙,马度也亲口答应让他入书院读书,原想着给他走个后门的。谁知道这个这少年看着相貌平平可却一鸣惊人。他的试卷被朱升列为甲等,还专门向诸位老友传阅。

    罗复仁拿在手中端详一遍不停的点头,“确是可造之材,如果非要排个名次,老夫以为当排第一。”

    马度得意道:“那是自然,全赖本侯慧眼识珠,这人可是我亲自招来的。”

    “你也能慧眼识珠?奇了怪了。”

    背后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众人回过头来,只见老朱正站在背后,竟然是一身儒生的打扮,跟他的大黑脸一点都不般配,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也不知道老朱有没有学过轻功水上漂的功夫,有时候走路都不带声音,突然莫名其妙出现在别人的身后,马度都给他吓到好几回了。

    “参见皇上!”众人见是老朱连忙的作揖行礼,只有袁九黎的膝盖很不争气的跪了。对于这样心怀敬意的子民,老朱总是喜欢的笑着道:“又不是在朝堂上,这位先生你不必如此拘礼。玄重你还不快把人其扶起来。”

    马度走过去见袁九黎两眼发直,脸色潮红,嘴里轻声的嘀嘀咕咕,“皇上称我先生了,皇上称我先生了……”真是没出息,比范进还范进,好在他没有喜痰上涌,不然马度免不了要给他几巴掌。

    老朱笑道:“允升先生可是发现什么栋梁之才了?”

    “年龄还小,当不得栋梁之才,不过却是一块璞玉,若细心雕琢一番倒也能用。”朱升说着把手中的试卷递了过去。

    老朱仔细看了一遍,才笑道:“哦,才十五岁,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算是出挑了,溧水齐德,齐德,呵呵……口气不小,朕给他改个名吧。”

    马度在一旁听得翻白眼,当了皇帝果然可以为所欲为,人家爹娘老子取的名字稀罕你改,谁给你的权力收了人家的“德”字,挺好的骚年说不准以后就五行缺德了。

    老朱可不管,大笔一挥就把德字给抹掉了,而在旁边添了“泰”字。

    齐泰?这名字好耳熟,马度突然一瞪眼,“我擦!”

第360章 剪刀手老朱() 
    齐泰是老朱给建文帝留给建文帝的顾命大臣,任兵部尚书是力主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相比起黄子澄那个迂腐只剩下骨头家伙来说,齐泰还是很有些脑子的。

    他给建文帝的不少建议是有些远见的,比如先削燕王,再比如反对李景隆取代替耿炳文为帅。可建文根本不听他的,却听信跟齐泰意见完全相左的黄子澄的,不然历史可能真的会被改写,只可怜齐泰最后也免不了身死族灭。

    马度不知道此齐泰是否就是彼齐泰,如果是的话书院可又多了一位名人。其实这个齐泰就是历史上的那位建文重臣,齐泰这个名字就是老朱赐的,在马度翅膀之下仍旧没有逃脱被改名的宿命,可见老朱对他原本的名字有多么的不顺眼。

    老朱给齐泰了改了名字之后,就由朱升和马度两个陪着在书院闲逛,马度在一旁负责解说。老朱跟朱标上次来的时候巡察的地方差不多,不过他可没有朱标那么懂事可爱讨人喜欢。

    他到了食堂就抓了一个刚出笼的大肉包子,毫不客气的就往嘴里塞,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