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好国舅-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鱼儿把一个小包袱交给马度,里面都是鞋袜,“路远天寒,哥哥一路保重!”话还没说完就拿着帕子嘤嘤的哭了起来。

    两个小丫头就没这么矜持了,抱着马度的腿哭成了泪人,“好了,你们两个在家要好好听话,不要贪吃,不要贪玩。尤其是你小鱼儿,哥哥不在家,千万不要生病了;还有菱角儿不要跟那位徐小姐学涂脂抹粉的了,有时间就跟着大鱼儿学着管家!”

    朱小四抱着胳膊道:“舅舅你去打仗带上我一起吧。”

    马度伸手在朱小四的脑袋上弹了一下,“开什么玩笑,好好的在家待着!”

    “那我就在家帮着舅母看照看小妹妹。”

    “韩总制跟王爷说一声,早点把他接走!”为了自己闺女以后不会变成秃瓢或者少个眼睛鼻子什么的,还是让朱小四赶紧的滚回家比较好。

    马度骑上健驴,一点冰凉落在他的脸上,立刻变成水渍,就着数十只明亮的火把,抬头仰望就见漆黑如墨的天空有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一片片的犹如鹅毛。

    “哈哈哈这么大的雪,在江南可不多见啊!”

    老刘拿了蓑衣给马度披上,“爵爷还笑得出来,这一路上怕是有罪受了!”

    老朱派来的骑兵护卫似乎早有准备,也一个个的取了蓑衣披在身上,韩成道:“爵爷好了吗?咱们走吧!”

    五百骑兵簇拥着马度离开,隆隆的马蹄声中依稀的听见身后有个微弱的声音,“哥哥我等你回来!”

第265章 国舅() 
老朱在南边跟陈友谅、张士诚打,元廷就在北面打,跟谁?当然是自己打自己,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勃罗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等众军阀在中原打成一锅粥。

    江南有人造反,漠北也有人造反,就连皇太子一直都不安生,想着把老子拉下马来早日登极,搞得至正帝头大如斗。

    眼看着老朱派了二十六万大军来攻,至正帝赶紧的让众军阀集结兵力迎敌,可惜结果很尴尬,没有人听他的,只顾着守自己的地盘,于是就给了徐达各个击破的机会。

    徐达率领二十六万大军沿着运河北上从徐州挺进山东,王保保曾在这里驻扎几万人马,就是专门防备老朱的。可是至正帝脑袋抽风撤销了王保保的一切职务,还号召大家伙一起揍他,王保保不干了,干脆把人撤走。

    元军在山东剩下王宣、俞胜、普彦不花几股元军,在徐达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山东的战事如摧枯拉朽一般,不费吹灰之力徐达便占据大半山东。

    至于河南的战事跟山东差不多,徐达一路高歌猛进。至正帝一看手下既不听令又没用,只好从草原老家找人,还是老家人实在,自带干粮一下子来了五万人,全部交给悍将脱目帖木儿。

    五万骑兵无论什么时候都一股庞大的战力,老朱的骑兵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而且这五万骑兵守在洛水,就等着徐达他们过河的时候半渡而击,绝对是稳操胜券。

    可惜徐达手下有数百门射程两三里的大炮,直接可以打到敌阵。又有常遇春这样擅长强渡登陆的猛人,长江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小小的洛水,结果自不必说,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塔儿湾大捷了。

    徐达在河南境内再无敌手,数百里郡县也是望风而降,元军几乎是成千上万的投降,徐达手下的军队没有约打越少,反而是越来越多。

    最后徐达的军队一直攻下潼关,把李思齐张良弼锁在关中,王保保退至山西。没了山东、河南两处羽翼屏障,大都就显示被扒了衣服的女郎,等着挨徐达最后一炮。

    为了打得稳准狠,徐达寻摸了一个好姿势,站位就在临清,只等大军在此处集结完毕,徐达就要直捣黄龙。

    马度要去的地方就是临清,去临清原本走运河是最合适的,可以顺着京杭运河直达临清,可惜现在是冬天。

    这个时候的冬天可比要后世冷得多,河面上都结冰了,马度只好骑马不,是骑驴。可怜他的宝驴走到扬州就倒毙了,被老朱的亲军给杀了吃肉了,五百人分起来,其实也就够每人喝一口肉汤的。

    没驴只好骑马,大冬天的骑马冻得慌都是小事,裤裆里面遭罪却是大事。上次从平江骑驴回应天,马度基本上会骑驴了。

    原本以为骑马和骑驴差不多,谁知道根本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只半天时间,大腿的内侧就磨出来好些血泡。有时候起伏的节奏不对,被马鞍顶上一下屁股,能疼上半天。

    马度倒是想做马车,到底是去打仗的,坐马车就太不成样子了。在老刘的指导下,只两天的时间,他的马技总算是有点样子了,不过大腿内侧还是疼的狠,老刘说磨出来茧子就不疼了,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到了徐州之后,马度竟然在城门发现朱登极的告示。原来在马度离开的第三天,也就是新年的元日老朱登极称帝,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登极的时间却比历史上提前了二十多天。

    没看到啊,老朱登极肯定是大场面,他虽然小气但是要面子,是可以住在豪宅里面吃馒头咸菜过日子的那种人。老朱活得够长,这可能是马度的人生所能看到的唯一的一次登极大典,可惜错过了,有点遗憾。

    除了遗憾,马度还有点惭愧呀,比传檄登极榜文快马提前三天出发,竟然被人家赶到前头了。其实他不知道只是比传檄快马提前一天出发而已,传檄快马到了目的地之后择日张贴罢了。

    “王爷登极了!不!不!是皇上哈哈”戚祥哈哈大笑。不光戚祥,老朱的亲兵都很兴奋,至少他们从王爷的亲兵升级成了皇上的亲兵。

    老刘的老脸也笑成了菊花,“爵爷,您现在是国舅了!”

    老朱登极马大脚自然是皇后,朱标自然是太子,榜文上可都写着呢。朱标是太子毋庸置疑,马大脚的这个皇后可有人闹意见,当然是那位老朱的郭妃了。那位使小性子让老朱封她做皇后,老朱要答应才怪,气得老朱还掀了桌子,都传到外面来了。

    马度还跑了一趟王府,问马大脚要不要帮忙,他准备找李善长搞搞串联什么的,大不了再被他吃点玻璃作坊的股份。

    马大脚却非常的淡定,“由得她去闹,闹得再大也不过也不过是后宫琐事,若是在朝堂上提及那便是真的大事了。”还说郭妃这般一闹,连个贵妃都没有了。

    朱升专门负责写制诰,马度到他那里去一趟,朱升偷偷告诉马度,贵妃是一个姓孙的女人,马度不得不佩服马大脚的料事如神,贤后果然不是谁都能当的。

    “哈哈”马度大笑道:“没错,老子是国舅了,比爵爷听起来威风多了。”

    戚祥笑道:“是啊,爵爷再请咱们到馆子里面吃一顿吧!”

    “你以为徐州是扬州,还有容得下五百人的大酒楼,就算是有,怕是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够你们五百人吃的菜!联系本地守军,到军伍扎营。”

    自到了徐州,民生一下子就凋敝许多,说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点夸张,可乡间有很多良田抛荒,村庄也是十室九空。虽是九州之一,却是四战之地,自芝麻李占据徐州反元以来,城头变幻大王旗,这里的战事就没有停过。估计龙凤朝廷和元廷对战多年的河南,景象还要更惨一些。

    离开徐州绕过微山湖一直往北走,进入山东境内,一路之上看到的景象不比徐州好多少,官道上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流民,大多数都是再往南走,哪里也许有一条活路,饿毙在路上的人多了去了,马度都快看得麻木了。

    见路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路边拿瓦片挖坑,他的旁边就是一具成年女性尸体,马度不由得想起了沐英,不由得心头一软。

    他从怀里取出半个饼子,“小子接着!”

    少年一伸手就把饼子接了过来,他不吃却急忙塞进裤裆里,对着马度喊道:“军爷,你们还招兵吗?”

    马度笑道:“要啊,你要跟着上就过来!”他隐隐的看见前面有一座城池,便问戚祥道:“前面是哪里?”

    戚祥回头道:“曲阜!”

第266章 孔家() 
坑挖得挺深就是有些短,少年费力的把尸体拖进坑里,却不得不把尸体的双膝全起来,“娘委屈你了!”然后就用手往坑里面推土。

    马度问道:“你怎么也不哭两嗓子!”

    少年抬头笑了笑,“俺们全家都是俺一个个埋起来的!”他用手指戳了戳自己心口,“这里已经不疼了,哭不出来。”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忙从裤裆里面掏出两个亮晶晶的苹果,放到尸体边上然后继续的埋土。马度看得一愣一愣的,差点以为他这裤裆里面是机器猫的魔法口袋。这大冬天的,苹果可是个稀罕物,也不知道他哪里搞来的。

    “咱们走!”马度一挥马鞭,轻轻的敲打在马屁股上。

    戚祥笑道:“俺看小子不错,国舅爷可以收了当义子。”

    “义子?算了吧。”马度可以没有这个癖好,“在外头要低调,喊爵爷就成。”

    老刘道:“不等等他吗?”

    “他若想来自然会追来的,走,咱们到城里歇歇脚!”马度一夹马腹,马儿就小步的跑了起来。

    关于曲阜,能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孔子,这里是他的老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史公写书的时候又稍稍的提了一笔,孔子的地位就像是坐火箭一样的飞了起来。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刘邦给孔家人封了爵位之后,不论世事变化孔家人一直有爵位继承。到了宋时就变成了“衍圣公”听起来很牛掰,但是不过是八品小官。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头衔也渐渐的水涨船高,从元朝的三品到明朝一品,到了清朝甚至可以宫中骑马御道行走,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是极尽尊荣。

    若是有心便不难发现,他们的地位是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提高的。宋时讲究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他们这个头衔并不怎么高。

    元朝时忽必烈需要汉人的认同,一下子就给拔高到了三品。到了明朝碰到朱元璋这个权利野兽干脆到升到一品。清朝更不用说了,不光是少数民族也是皇权最巅峰的时代,孔家人这才有机会在宫中驰马。

    虽然历史上没出几个出色的人物,但是孔家人却能把这种尊荣延续两千年,除了有一个好祖宗之外,他们还是有大绝招的,那就是道上一句,皇帝最牛!皇帝最大!

    不论是谁当皇帝谁掌权都要去谄媚一番,蒙元、满清、袁世凯,甚至是呵呵,别说什么延续儒家传承,儒家早已根深蒂固,儒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他们,说到底不过是了为了富贵荣华。

    对万圣先师马度不乏敬意,对他的后裔好感缺缺,但是他不会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人,千年世家总有知晓民族大义的,当然也少不得不肖子孙。毕竟“哪里都有一部分人是狗”,这是他们自己人说的。

    比如袭封衍圣公的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就曾在金兵南下之际背负孔子雕像随驾渡江后定居衢州,成为孔氏南宗始祖。

    至于留在曲阜的这一支,当初为了衍圣公的封号可没少捧忽必烈的臭脚。纵然忽必烈一代雄主也被他们的节操给震惊了,最后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