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这个崔公子要带柳姑娘去县衙?县衙为何当法海……呸,为何说两人疯了?李璲头都大了,把疑问的目光再次投向清醒的县尉。县尉又没轮到开口,人群中就有好事者惊呼:“哎呦,那不是中舍人崔颢吗”

    “崔颢?”李璲只觉得这名字有一丁点儿耳熟,但看那张棱角分明的脸绝对没印象,根本重合不到一起去。但李璲身后却同时有个声音喊出,只见李白的剑鞘瞬间打在差役的手腕上,在几声“哎呦”痛呼中蹿到那崔公子身边,竟然有些哀怨的语气说:“你真是崔颢?黄鹤楼题诗的崔颢”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蛧

    :

第92章 电解盐水得三宝()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一首《黄鹤楼》烙印在黄鹤楼头历经千年而不褪色无数人传唱、膜拜,足可以排进唐诗前十名,也让它的作者崔颢一举成名李璲陡然想起来了,应试教育那么多年的人谁没背诵过?同时也知道李白那又兴奋、又郁闷的复杂心绪从何而来了……李白游览黄鹤楼时诗兴大发,想题诗增色时却看到了崔颢的大作在前,竟然令自己无从着手而甘败下风

    那时李白只能说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悻悻而去。后来李白送孟浩然所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被认为是只敢侧面描绘黄鹤楼下长江的景致而抒情,不敢直接写黄鹤楼。

    还有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几乎就是仿照崔颢的翻版: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从格律到意境,绝对的同一首曲谱了两套词。

    但史记载崔颢是个浪荡公子,自恃才高而眠花卧柳,性情耿直而官场失意,唐代有崔颢如同宋代有柳永……李璲正在脑子里想着,长安县尉总算逮着机会解释来听:“崔大人一早带着柳姑娘来县衙登记,说要娶柳姑娘为妻可是殿下您知道的,柳姑娘她……她在教坊在册的,朝廷有法度,良籍和贱籍尚且不能成婚,何况崔舍人是官身。”

    县尉越说声音越小,因为想起来传说这柳素贞和仪王殿下可是挺热乎的,常往仪王府里一坐就是‘好几天’呢也不知仪王殿下听说崔颢要娶柳素贞的事儿会有什么反应。

    李璲可不知道周围的人群里有多少人等着看“王爷和朝臣为歌姬争风吃醋”的戏,因为李璲根本没来得及对柳姑娘动念头,那层窗户纸很是牢固,要不然想必柳姑娘也不会搭理崔颢。而自己也从来不知道柳姑娘在仪王府里‘一坐就是好几天’的事儿。所以李璲很正常的反应道:“原来如此……就没有通融的办法吗?”

    此话一出,明显是要袒护二人,这让看热闹的人群失望透顶,各个心道仪王也太大度了吧?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县尉一愣后,也明白那些事儿肯定是谣传了,赶紧恭谨的回话:“当然有,崔大人要是从教坊给柳姑娘赎身,仅仅纳个妾,那算什么事儿呢可是……”

    不等县尉尴尬的说完,地上趴着的崔颢就大吼起来:“纳什么妾本官就是要娶她为妻论才貌论人她哪一点不比全天下的豪门千金要强?凭什么不让我们在一起我们成亲过我们自己的日子凭什么要外人批准?”

    好强的反抗意识好一番得罪全天下士族的言论整个场面都安静了,所有围观的士子都惊掉了下巴,旁边按剑守护这对儿鸳鸯的李白最先被感动,大叫一声“崔兄豪气”,仓啷啷长剑出鞘,外放寒气三尺余,吓退了想要冲上来的正统士子们。

    高适还是老成持重的,好心好意上前小声劝慰:“崔大人你醉了,口不择言没人和你计较,但卖艺之人娶作正妻有损朝廷体面啊不过就是个名分罢了,当她是妻是妾还不全在你,你们自去回家过日子何必执着呢?”

    高适是好话,没想到却激起崔颢强烈的怒火,猛地窜起来,用手点指周围围观的人群,无论官宦还是士子都在他的瞪视之内,厉声道:“别说是出卖自己的才华以安身立命,就算是出卖自己的身体以养家糊口又怎样?那也是出卖自己,总比这泱泱大唐朗朗朝廷上出卖别人的奸诈小人要好些”

    李璲终于知道什么叫性情耿直易得罪人了,崔颢这是把朝廷一勺烩了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当官,只能在斋里做学问想必是极好的。但这份真情也让来自后世的李璲动容,心底衡量一番,自己对柳姑娘的喜爱可比崔颢差远了。

    但辱骂朝廷可就有罪了县尉知道崔颢就是个口不择言的莽撞人,但也实在没办法,挥手让衙役把锁链套上了他。当此刻,柳姑娘凄切的眼神传来让人心软,跪在地上更是明白了事情的严重,狠心改换了希望:“不要殿下开恩,殿下求您放了他吧……我不嫁了,真的不嫁了求殿下饶他一命吧”

    众目睽睽之下,李璲很为难,不说崔颢确实是人才,旁边还有李白的人情,单是柳姑娘几次接触一起吟风弄月也早就当作朋友了。

    “咱们不用这样的,快起来说话”李璲上前搀起柳素贞,让她擦拭额头,都磕出血印子来了,有心成全他们,也算是一段佳话,关键时刻还是求助高适,想必高适世事练达应该能有个解决的办法。果然高适沉思片刻就眼光一亮,哈哈大笑道:“殿下,亲王是有权给贱民抬籍的”

    这一说立刻提醒了李璲,是啊,光顾着陪着他们感动了,差点儿忘了自己的身份李璲清清嗓子,冲着围观的众人严肃的大声道:“大家听本王一言——有女柳素贞性纯良、行止淑惠,今日本王做主,将其抬为良籍并收做仪王府女官,赐婚中舍人崔颢”

    “仪王威武”人群中立刻有冲动的青年乐于见证世间真情的美好,紧跟着就带动更多人一起高呼:“仪王威武仪王威武仪王威武”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欢快,众人眼中李璲此刻就是白蛇传舞台上最终主持公道的太乙真人柳素贞和崔颢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只有不由自主的再次跪倒叩头。

    长安县尉也倒吸口凉气,没想到仪王还真是什么都敢干,可转念一想这是亲王特权,也是合规矩的。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谁他娘的愿意做坏人?人心向善,每个人心里都期待完满的结局。受到周围欢乐的感染,长安县尉发自真心的扶起崔颢,和衙役们拍着手一起笑道:“恭喜崔大人贺喜崔大人卑职腆着脸还要讨杯喜酒吃呢”

    崔颢还在发懵中,还是李白洒脱的天性显露出来,向周围大叫着:“这一段奇缘起于这出戏,皆大欢喜的结局又发生在这后台择日不如撞日,这酒席就摆在这凤鸣轩内舞台之上岂不是一段佳话?哈哈”

    “是啊是啊酒家快快备席我等都是贺客”人群山呼海啸,就把一对新人往前厅簇拥去了。凤鸣轩的老板摸爬滚打在商场一辈子,最是见机快,立刻招呼忙碌起来摆酒的、上菜的、压箱底的红绸子都掏出来了……李璲不禁感慨,自己又改变了历史,竟然把酒店中摆婚宴的先例开到了唐朝。

    但无论如何,李璲现在的身份从第三者成了主婚人,被一起簇拥着往大厅而来。刚刚迈步,却有吴广以一身闪亮的坚硬盔甲撞开了无数文弱生,在惊叫和惨呼中向李璲见礼,那一脸的郑重足以说明又出什么事儿了。

    “嘶……什么坏消息,说吧”李璲做好心理准备,吴广凑上来趴在李璲的耳际小声道:“淳化县工坊的三号山谷中突然在惊天巨响后天崩地陷,死伤人数不多,但燃起的大火还在继续,原因暂时不明。”

    “三号山谷?惊天巨响?”李璲一个愣神后突然大呼“不好备车”就拉着吴广往外走。

    这里的事儿只能交给高适和李白主持了,工坊的任何事都是李璲心中头等大事,尤其是三号山谷那就是心头肉李璲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因为那里是研究电池和电解的地方电解食盐水的产物有三种:氯气、火碱、还有氢气

    本文来自看蛧小说

    :

第93章 猪油皂化藏甘油() 
李璲赶到淳化县工坊的时候大火已经被扑灭,那惊天的巨响虽然比氢弹爆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还是惊动了周围十几座山上的人,连仪王学院的学子们都参与了救火,在火势减息的时候,工坊负责人穆老头和早就常驻这里的侍女晴雯才反应过来,立刻招呼驻守侍卫驱散了帮忙救火的人们。

    损失再大,也不能泄露了殿下的秘密啊……剩余的火情只有工坊内部人员在处理,所以站在李璲面前的晴雯已经看不出是个精灵精怪的女孩子了,活脱一块儿黑炭成精的看着谷中一片焦土,李璲也不想再追究操作不当的责任,想必责任人已经“飞”上了天,下辈子也落不下来了。

    教训摆在这里比再次冗长的强调操作规范更有效。李璲长叹口气,瞪着晴雯道:“先统计受伤和身亡的名单吧,加倍给他们家人补偿,仿照以前安置十六卫遗孤和遗孀的先例,要厚待”

    “是,呜呜呜,奴婢这就去办”晴雯忍着眼眶中的清泪,梨花带雨咬着牙道:“等处理好这些事再回来向殿下请罪。”

    说着转身就走,李璲赶紧叫住她,搂过那颤抖的肩膀安慰道:“这不怪你,本王很清楚这件事原本就危险万分,出事儿其实在所难免。好了,别伤心了,赶快办事去吧,叫穆老头过来。”

    “多谢殿下”晴雯这才收拾起恐慌去了。待会儿穆老头颤颤巍巍的匍匐在李璲脚边连声请罪:“老奴鲁钝,老奴该死要不是我粗心大意坏了章程就不会害死他们了,呜呜,都是老奴的错请殿下责罚我吧”

    看着这苍老褶皱的脸上痛苦的扭曲,实在不忍,李璲也扶起来,不想怪罪,忍着心疼尽量柔和的说:“穆老不必如此,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还得一切往前看关键是哪里跌倒了还得哪里爬起来才是啊。”

    “是是是,老奴明白,老奴这就总结教训,重建工坊”穆老头稍稍恢复了一点儿精神,对自己下着决心,自语道:“这也让大伙儿摸清了那东西的特性了,唉,一代代匠人都是这么用命来换的经验啊……”

    在后世简简单单一个电解食盐水,放在一千多年前竟然是这么恐怖,李璲不知道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最先电解水的人是否也遭受了不幸,但此刻确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了面前。被炸的消失的工匠中就有个极端聪明的先行者,或者可以称谓科学家了,听穆老头的介绍,那工匠把李璲创造的化学电源进行改良,三个一组,三组一列,互相用铜丝连接,共同作用在一个装食盐水的U形管上,使得效率大大提高。

    李璲一听就知道这是“串并联电路”的原理被发现了如果那家伙还活着的话,光是走在这条电学的康庄大道上,他的名字就足以光芒万丈……可他命苦啊,才刚发现一个现象,还远没来得及琢磨内涵就献身了。

    李璲亲自驻守在淳化县,等待三号山谷的重建,一待就是半个月,终于看到电学基地再次开始运转现在工匠们绝不会再有人毛手毛脚了,每一个器械接缝处都随时进行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