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酸液中形成电流……何况硫酸还是很多种反应的催化剂、脱水剂、干燥剂、氧化剂、洗涤剂

    现代硫酸工业靠煅烧黄铁矿,李璲心知那个流程中需要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以及无杂质的纯氧气而这两个条件要想达到又首先需要硫酸来制取……这是个罗圈帐……所以刚开始积累硫酸不能靠那个方法,于是李璲想到了一个成本高昂、得不偿失的方法,那就是煅烧蓝矾。

    蓝矾的成分是五水合硫酸铜,高温下能部分分解出三氧化硫和氧化铜,导出三氧化硫气体再遇水结合,会剧烈反应生成硫酸。这里唯一的麻烦就是最后吸收时的剧烈爆沸问题,为了不出危险,必须密闭容器内很缓慢的进行。

    在田庄最隐秘的工坊里,李璲绞尽脑汁才想通解决办法,可以通过足够长的冷凝管先让三氧化硫气体液化,然后再入水溶解。而溶解的容器仿照了石碾子的构造原理,在旋转中尽量搅拌均匀,以免硫酸爆沸。剩余的氧化铜也是好东西,绝对不能败家的舍弃掉,一部分给瓷器工坊做釉彩,另一部分留着将来生产时的催化剂。

    当李璲看到工匠把几大缸的蓝矾转化成几小罐硫酸时,真是彻底激动了哪怕这件事干花了几百贯钱,哪怕那粘稠的油状液体发黄发暗夹杂着灰尘,但那毕竟是硫酸啊这里毕竟是公元七世纪啊

    “殿下,这脏兮兮的油到底是什么东西?”茗烟用扇子掩着口鼻,两道弯月眉早就皱成了八字,刺激性的酸味太毁嗓子了。工匠赶紧递上李璲发明的口罩,厚厚的绢布糊在脸上又有些喘不过气来,反正都是难受。李璲却满不在乎的深吸口气,很是享受这个重大意义的味道,戏虐的逗茗烟道:“这东西啊,就是传说中的化尸水呗将来本王杀了人都用这个毁尸灭迹”

    茗烟轻蔑的哼一声,才不信李璲的鬼话,撒娇似的叫嚷:“哼,做给我看看”

    “你确定要看?”李璲歪着嘴打量茗烟紧张的脸,假装吩咐道:“来人啊,给本王弄一只死猫来”李璲很乐意满足他这个愿望。

    “哎呀才不要信殿下就是了,不看啦。”茗烟花容失色的样子让李璲得意无比,这才不再逗他,炫耀似的拿过一根筷子晃了晃,“那就用这个替代一下吧”说着伸进浓硫酸罐子中……嗤嗤嗤嗤

    很快,烟雾蒸腾更加呛鼻,眼瞅着那根筷子就发黑焦化,没一会儿,李璲抬手,茗烟就看到那根筷子只剩了半根,往罐子里仔细观瞧,另半根是无影无踪。茗烟惊呼一声吓得连退好几步,再看李璲脸上阴险的笑,仿佛恶鬼开启了地狱大门。

    “殿下,您不会真的就为了干那个用吧?”茗烟修长的手指都在颤抖,李璲不想再吓他,拉过茗烟的手攥着,给他温暖,缓缓道:“其实这东西本身不能卖钱,但有大用哦,本王知道很多能赚大钱的新鲜玩意儿都要和它有关的,先不说那么远,给你看一个好玩的……”

    李璲取来一小瓷瓶白糖,小心的往里面滴了几滴水,然后取过一小罐硫酸顺着一根银质筷子往里倒,倒了也就瓷瓶的底儿,李璲放回硫酸罐,就把银筷子竖立在白糖中间。周围工匠都不明所以的时候,瓷瓶内开始起变化了

    大量的酸雾蒸腾而起,瓷瓶内白糖变成了黑糖,呼噜呼噜的往上冒,呈圆柱状顺着银筷子不断涨高,待酸雾散尽,两寸高的瓷瓶内竟然鼓出半尺高的黑筒子,邦邦硬这就是中学课本上直观浓硫酸性质的第一个实验……李璲回忆起当老师的生活来。

    本源自看罔

    :

第50章 黄铁矿开启曙光() 
“这……这叫什么东西?”茗烟问出所有人的疑惑,李璲得意洋洋地道:“黑发糕”

    “发糕?拿化尸水做发糕?能吃吗?”茗烟没好气的嗔怪殿下,李璲同样没好气的回答他:“你知道是用化尸水做的,你说能不能吃?这就是个比喻嘛,笨,放在嘴里你的舌头就会和刚才那根筷子一样”

    此时一个工匠头壮着胆子凑上来,跪倒在李璲面前恳求道:“老奴做工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神奇的事儿,求殿下开恩,能不能给老奴释惑?为啥腐蚀的白糖会胀大,老奴死也瞑目了”说到最后都流下泪来。

    对知识的渴望,这就是古代走在科研最前面却又最低贱的人啊李璲不顾老工匠脏兮兮的衣服,很亲切的把他扶起来,认真说道:“非是本王不舍得相告,实在是这里面说来话长、太过复杂了,从最源头的事儿说起就是说一年都说不完啊……”看出周围工匠都是垂头丧气的失望之色,李璲大声道:“但本王答应你们,十年之内一定把这里面的道理从源头开始都编纂成到时候无条件的统统给大家看”

    “殿下当真?”、“殿下大恩啊”朴实的工匠们全都跪拜在地,一个个黝黑的大汉都激动的留下清泪来,滚烫的泪珠混着脸上的油烟尽情的喷洒,毫无形象的染湿胸膛的汗毛,齐声发誓:“我等定为殿下做好每一件事”

    “都起来吧”李璲又叮嘱注意生产安全,小心操作,这才吩咐茗烟尽快将硫酸工坊整体搬到田阜乡的峡谷去,和其他工坊一起,有黄蜂卫专门守卫免得分兵把手浪费人力。田阜乡特意规划出一个山谷,砌成的大烟囱下面是焦炭和氧化铜的混合,还原出的金属铜产量巨大,让高适都心惊胆颤,他想的可不是蓝矾里竟然含有铜这种科学问题,那是司马承祯他们关心的,高适只想仪王弄这么多铜不会是要造开元通宝吧?就算李璲是亲王那也得流放三千里

    李璲很快打消了高适的担心,出来的铜简单熔炼就变成了一根根的铜棍,高适于是又担心李璲给黄蜂卫配备铜棍子做兵器不趁手,刚要劝说,铜棍子砸弯,就被插进了谷中另一侧耸立着的硕大U形管,U形管的另一头插的是百炼精铁,同样成倒立的U型。铜弯棍和铁弯棍各有一头插进硫酸中,另一头插在U形管的清水中。

    电解水一边出氢气暂时没法用,只能点燃它让大家观赏纯蓝色火焰的华彩。另一边出氧气这才是李璲要的,收集起来会有太多用处……但三天后李璲就停止了这个试验,实在太得不偿失了后世的化工在这里被李璲倒过来用,消耗值钱的生产不值钱的,心里实在过不去那个坎儿,这要是被后世人知道,史上不得笑话死大唐开元朝的仪王?

    唯一的收获就是证明了“电”的可造性

    今天生产硫酸电池还不是时候,但不等于明天不行。李璲不气馁,眼前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把硫酸的成本降下来。

    黄蜂卫中另有分出去负责一些情报事物的人,这半年来在错误的收购了几座硫磺矿之后,终于正确的找到了黄铁矿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传回仪王府让李璲睡觉都能笑醒。

    经过稀硫酸反复洗涤的黄铁矿去除了大量杂质,纯净的二硫化亚铁就是真正规模生产硫酸的原料了。之后需要四步:首先是粉碎矿石放入炉中,底部吹入热空气让其充分接触,产生的三氧化二铁储存起来是将来炼纯铁的原料,气体是二氧化硫。

    之后该把二氧化硫与纯氧混合,在五氧化二钒的催化下生成三氧化硫。浓硫酸喷雾吸收三氧化硫气形成焦硫酸固体……光是不锈钢喷头就简直不可想象

    几天的思考后,李璲实验了用氧化铜替代五氧化二钒……失败了电解的那点儿纯氧也经不起这种消耗……无奈之下,只能模仿酸雨形成的过程:把二氧化硫直接通入水中吸收,再不断鼓风进去,艰难的让它缓慢氧化成硫酸。

    这样只能产生稀硫酸还得进行蒸发浓缩。折腾几个月,费时、费事、费力、费钱关键是最好还没见到这东西到底能干嘛用,仪王府大总管茗烟可就把嘴撅得高过头顶了,气得李璲管他叫做仪王府大抠门。

    直到李璲把硫酸用于已有的产业中,让茗烟他们看到硫酸的具体功用,才算堵上他们的嘴一是面粉制糖时当初用无花果浆中的淀粉水解酶做催化剂,如今有了硫酸只需要几滴,生产速度就大幅度加快了。二是假托麻沸散之名的乙醚,原本只是个微量副产物,收集很困难,有了浓硫酸脱水作用,一下子成了主产物,可谓千差万别。三是烧瓷作坊也能用到,硫酸生产中遗留的氧化铜和三氧化二铁都很纯,用作釉料后烧出的颜色更加炫丽闪亮瓷器的价格直接又上了一个台阶。

    李璲这才安抚了茗烟大总管滴血的小心肝,从他絮絮叨叨的抱怨中解放出来,否则真是没一个安稳觉可睡了。当然,李璲心里还知道硫酸的很多更重要的用途,日后都要一一用到。如今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先生产了再说。

    仪王学院的开学典礼就定在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在此之前招生工作全权委托给了高适,这可有的忙了,暂不说典礼的筹备中要张灯结彩一应事务,光是招生章程的公布、周边府县寒门子弟来应考的分组遴选、组织人手维护秩序和阅卷,就足够高适忙活了。

    开始前高适就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李璲相商,结果被李璲简简单单的化解,又惊了高适一头汗。

    头一件就是如何确定出身寒门的问题,总不能派人挨家挨户去调查是否有永业田吧?虽然官府也都有登记,但大家心里明白那些数据不太准,将来难免引发学子间的矛盾。李璲对此早有想法,给报名的学子两条路,要么和仪王府签订佃户,反正你给谁当佃户都一样,要么签工商约,学成后不得为官只许在仪王产业中做管事。

    确实激起不少人的抗议,但吴广带领三百顶盔掼甲的黄蜂卫,手持丈八长矛前指,不屑的对这些人说:“没人逼你来,也没人求你来”这话说得非常在理,也就什么都了结了。何况毕竟是亲王的威仪,给亲王当佃户又不是当奴隶,还辱没了你们不成?

    第二件就是考核内容上,李璲坚决要求首先在农、林、工、商四件事上表现能力,然后才考诗文策问。高适问那些事怎么考?李璲回答很简单:就比插秧速度、打铁力度、算筹准度……就是看看他们的体力和熟练度的真实性。如果在劳动中有创造性的取巧方法,那为首选。

    第三件难事是学费问题,高适知道李璲既然只招寒门子弟,那是不打算收学费了,没想到李璲做得更绝,还要每月发放生活费虽然不多,但足够学子在学院内的温饱。另外李璲建立了奖学金制度,从一等的十贯钱到三等的一贯钱,但仅用来鼓励在百工机巧上的创造和改良,或者非儒学之外的任何学问的著立说。

    报考的寒门学子中很多都有一点儿家传手艺藏着,仪王对农工商的重视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本首发于看罔

    :

第51章 乙酸乙酯用途广() 
两轮考核之后,一个青年进入了高适的视野,他在修剪果树枝杈时表现出了对浓密受光度的极高把握,仅仅用肉眼就修剪的匀称规整且速度极快,一把剪刀挥舞的上下翻飞犹如作画,这样的熟练度恐怕很多果农一辈子都练不出来。

    而他后面一首诗作,让参与评定的李白抱着高适连蹦了一炷香的时间,被李白誉为田园诗后继有人拿着那张龙飞凤舞的稿纸,墨迹还没有完全干,就递在了李璲的眼前,只见上面区区二十个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