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好,不想待在你们十二哥身边了也行,但也别回长安,直接去你们自己的封地置官去,三年弄不成淮南的样子就永远别回长安喽”

    李隆基眼神扫处,李璘狠狠的捂住李璬的嘴,李璬拽着李璘的领子就往高力士后面闪。可惜杨思勖和边令诚一人一把又给提拉回来,两人只能又向李璲死皮赖脸的说:“其实也还没玩儿够,嘿嘿,十二哥,我们现在就去读”

    两个小亲王脚底抹油,连大餐都不吃了。而酒宴早就摆好了,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这说的是宁王宪和几位老臣,实在是好久没吃到仪王殿下亲手做的美味了。

    酒过三巡,李璲手一招,大殿外顺着廊柱边呼噜噜涌进四排服饰各异、有老有少的人,很快就黑压压站满了一堂,李隆基还以为是淮南道各州府县的官吏来朝拜呢,可光看着众人各个手里都有礼盒,就觉得不对劲。这时候边令诚站在御座背后小声提示道:“陛下,一半儿商人服色,另一半儿富贵家的公子士人呢”

    经他一说,可不嘛,年轻的桀骜兴奋,年长的猥琐市侩……李隆基哭笑不得的看向李璲,眼神已经在问‘你这是唱哪一出’?只见李璲站在高阶上庄严说道:“还不参见吾皇?”

    这一大片人呼啦啦跪倒,兴奋的齐声颂:“吾皇万岁小人某某得睹天颜实乃家族之幸小小心意恭祝吾皇万寿无疆”说着各个高举手中礼盒,生怕自己举得矮了被忽略掉……唐玄宗斜眼瞪向李璲,静等他的解释,众大臣都撂下筷子不知这戏怎么往下演。

    可李璲早就排练好了,不慌不忙的说:“启奏父皇,淮南道距离京城千山外水,百姓一辈子就企盼见一次父皇天威而不可得,听说父皇不辞劳苦亲身来到淮南抚慰百姓,百姓们都感动的不得了,这些都是自发选出来的代表,全都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父皇,只求父皇不要嫌弃淮南凋敝才好呢,嘿嘿,这可都是百姓们的一番心意啊”

    这么肉麻的话你都说得出来?李隆基瞬间就猜到了一切礼物的大头儿定然你收了,不值钱的形式送给朕对吧……可面子现在得做,唐玄宗望向下面众人,微笑道:“百姓们心意朕领了,呵呵,”有内侍过去接过众人手中的礼盒,果然都是些特产而已,唐玄宗这才接着说:“既然想见朕,都抬起头来不用拘束,哈哈,朕也是人,一个鼻子两只眼,和你们一样的呢”

    皇帝能和百姓这么亲切的说话,顿时就有人感动的哭起来,旁边赶紧被劝住:“大喜的日子不许流泪,还不快给陛下笑一个……”那人泣极而喜的样子比光是哭还难看,土豹子们不会说别的,只有不住的磕头喊万岁。

    逗得在座的高官哄堂大笑,还是金仙长公主心思缜密,同样猜到了李璲的心,起身到御座前把窗户纸捅破道:“皇兄啊,淮南百姓如此情意,怎能没有赏赐?”金仙公主掩着嘴笑,瞟一眼李璲,正好看到李璲稍稍伸出袖子的手冲她翘起大拇指。

    李隆基知道自己被摆了一道,无奈苦笑道:“小妹说得是,不过,这么多人,朕该如何赏才好呢?”李隆基拉长了尾音给李璲,那意思就是——您到底怎么安排的?想要啥就直说

    太给面子了

    李璲奸计得逞后,在众人的期盼中腆着脸直说:“雷霆雨露都是恩泽嘛,这个赏赐呀,一来他们不缺钱,可若是请父皇赐下墨宝呢这么多人岂不累坏了父皇?不如这样,用父皇一篇文章,裁剪开赐给每个人一个字,足矣让他们当作传家宝啦,而数百字合起来才是文章,也是个让众人团结互助的道理,父皇以为如何?”

    唐玄宗瞪他一眼,紧跟着变脸又是和颜悦色的朝下面吩咐:“仪王所言甚是,来人,赏”万众期待中有小太监取来一幅皇帝平日写的文赋,当场开始裁剪,那些富商和公子哥儿接到手里直打颤,谁都没注意边令诚贴到李璲身后,在脖颈里呵气如兰娇柔的呢喃:“殿下这次又没少赚钱吧?”

    “是收了不少,但没赚”李璲后背过电流一般的寒,挠了又挠侧闪一步,小声道:“还不是都摊平父皇一路的花销里,几幅字就能省了国库堵住御史的嘴,又不加百姓的税引起民怨,多好的事儿呀,是不是?”

    边令诚噗嗤一笑,修长的玉指点上李璲的鼻尖,妩媚的眨眨眼道:“振振有辞听着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呢咯咯……”不等李璲闪躲,边令诚快速在他脸上拂一把就退往后面去了。

    李璲长吁一口气,心里明镜一般,边令诚这一问绝不是他自己要问的,定然是替李隆基问的,很好,说清楚、传过去,一切oK。

    那些士绅捧着巴掌大的皇帝墨宝纸张,感激涕零了好半天才被催促着退出了大殿,场地让给了歌舞乐师的时候,唐玄宗貌似不经意的对侍立一旁的李璲道:“朕是不是也该给你写副字,算是付几顿饭钱啊?”

    看書罔小说首发本書

    :

第245章 不明短评引辩论() 
唐玄宗自打来了就一直阴阳怪气的,李璲小心翼翼的观察,揣摩着每句话每个字,知道父皇这是警告自己,一代天骄绝对不容任何人利用他可说起来,自己这次利用皇帝来淮南巡游确实干了不少事,看来只有挠头了,光是借着为父皇修路的理由,大肆征地、建工坊,一切手续从简就不知得罪了多少州府县。

    唯一的好处是,让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认定在仪王贪财上,不失为自污的妙招……贪财进行到底,李璲嘿嘿傻笑着朝李隆基拱手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父皇的法闻名天下,儿臣若是自专那岂不是暴殄天物啊,父皇赐下的佳作儿臣定要巡展淮南道的各州府,让百姓们都有机会观瞻朝拜”

    李璲把话说得大气磅礴,谁都听懂了这是蹬鼻子上脸,办展览啊那就是收门票喽……李隆基深吸一口气刚想抽他个大耳刮子,幸好边令诚见机快,附耳跟皇帝快速的说明了因果,唐玄宗这才恍然大悟,脸色和缓过来,但还是有点儿不甘心的耍起小孩子脾气道:“这小子坐拥那么多钱,根本不用摊派百姓哼,他就是舍不得给他父皇花罢了……”

    周围闻者皆掩嘴偷笑,玉真公主不避讳,拂尘一抖站起身,越过食案笑道:“这个侄儿如此小气真是一点儿都不像他父皇,咯咯,三哥舍不得教训他,我这个当姑母的替你出气吧,摩诘、太白二位先生……”这才发现王维和李白竟然一左一右一直陪坐在玉真长公主旁边,此刻那二人互相瞪视一眼,冷哼着蹿到玉真公主身后应诺一声,听玉真公主吩咐道:“待会儿酒宴之后带贫道逛逛仪王宅的那些库房啊、藏楼啊、密道什么的,把贫道那辆车装满为止,哈哈哈”

    王维和李白同时喊着遵命,由于太同时了,一个高昂着头好似斗鸡,另一个斜撇着嘴如同猎犬,又免不了互相横眉冷对。李璲心道一声完了,手下都叛变了自己可咋办?蔫头耷拉脑的赶紧给姑母赔笑脸,只不过笑比哭还难看,挨了一拂尘被划拉到一边儿去。

    李璲受窘,李隆基总算开心起来,可手掌已经高举半空怎么好落下?顺势喊一声“拿笔墨来”就开始挽袖子,等众王公大臣围上来时,边令诚磨好了墨,高力士铺好了纸,唐玄宗已经刷刷点点写下了一首诗: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李隆基挥毫行尽把笔一甩扔在一边,放声大笑着自顾回到御座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争相围观中都在默默诵读,搭配着摇头晃脑味其中滋味。头一个兴奋起来的就是诗狂贺知章:“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哈哈,陛下好文采啊,如此工整的对仗老臣自叹不如”

    “果然,尤其那‘障路’对‘暗回’真是活灵活现别有韵味,这是多久没见过这么好的诗了?”这个说话的竟然是许久未见的王昌龄,看来这两年他的为官之道修行的更精深了,难怪皇帝这次来淮南带的都是这些文赋之士。

    有宁王李宪伸手抚摸着纸上还未干涸的墨迹,好似摸出了凹凸感,嘴里啧啧称奇道:“结构精谨,笔法纵横璲儿你过来,看看你父皇嘴上对你没好话,可这手底下的真章是把他最精妙的笔法写给你喽”李璲确实也看出来了,平日只见过李隆基写八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章草,没想到竟然是一直留着一手儿呢。

    “皇伯父言之有理,父皇的字虬劲峻爽,神气峥嵘,每一笔都好似华山巅峰,绝险中显威压,难得的好字,侄儿不知还要练多少年啊”荣王李琬如此说,顿时获得不少应和声,以李琬的文采都叹服,可见李隆基不愧是千古才华第一的君王。而李琬此刻偷偷攥了攥李璲的手,眼神示意他要更加小心些。

    李璲自然领情,向着一旁为人怯懦的大哥庆王李琮道:“璲敢请大哥执笔提款”这是特意借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拔高李琮的地位,哪怕只是拔高那么一丁点儿。李琮感激的点点头,先是冲着御座上行礼,看到父皇微微点头默许了,这才拿起笔工工整整的用隶提了台款。

    众人落座,茗烟扭着小蛮腰上前,和边令诚一起把皇帝的御取走装裱去,酒席重新开宴,却有那个老疯子贺知章不合时宜的冒出来叫喊:“仪王殿下向来文才不俗,今天又是地主,何不随陛下之后也作诗一首?才好相映成趣嘛”

    周围的酒杯相撞声顿时止住,纷纷转头看向诗狂,看到那张通红的脸就知道他老人家又喝美了、喝高了。什么叫和皇帝‘相映成趣’?您不知道‘皇帝’二字任何时候都是唯一的吗?李璲恨不得浇他一桶冰水清醒清醒,但转念间看到贺知章嘴角的抽动就明白他是借酒装疯,故意给自己出难题

    李璲如果吟首诗,比皇帝的好那是僭越、打父皇的脸,和皇帝差不多那也有抢班夺权的寓意、最起码属于不孝,比皇帝的差同样不行、就会传出江郎才尽的话、将来在仪王学院内还有什么威严?

    好你个贺知章,早就知道你是太子的铁粉儿了李璲眼珠稍微一转,就知道只要动笔就一定错,干脆无赖道:“贺老大人抬举了,本王从没写过诗,倒是有几首歪词可也难登大雅之堂,这两年专心在术数机巧之中更加把文章荒废的差不多了,贺老大人让我写诗呵呵,那不是让本王出丑么?”

    我承认自己不行……李璲干干脆脆从根儿上拒绝,不给对方纠缠的余地,贺知章悻悻的歪倒在食案后,又自顾喝起来,好似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

    倒是王昌龄看不过,出来解围道:“陛下驾临淮南,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当此盛世,我等正该人人奋进下官提议,趁着几位高才都在,不妨每人赋诗一首如何?以为陛下贺……咦?怎么少了两位高才?”

    王昌龄提议不错,可后面的惊疑让众人都随着他的目光投向了长公主坐席,这才发现,当世的两位大诗人突然不见了,连玉真公主贴身坐着都刚刚发现,左瞧瞧空荡荡,右看看还是空荡荡,只能偷偷向御座上李隆基轻轻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情。

    “下官去寻找。”打破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