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自己选择去留呢?”言罢泪流不止。

    唐玄宗几步奔下御座,扶起叩拜的老国公,也是感动的道:“你说得很实在,朕还没考虑好该怎样决定,你先回家,但明早你正常来上朝,朕自有安排。”萧嵩点头离去,那背影并无丝毫的萧索,老头子本就高大的身躯反而好像挺得更直了,不得不叫人佩服。

    ……五月的夏天壬辰日,李祎领神策军得胜回朝,朱雀街上张灯结彩,全长安的百姓都涌出来观看那堆满几十辆大车的契丹人头在阳光下、在烟花里,没有人害怕反而鼓掌叫好,关中大汉们从秦始皇征战天下,辈儿辈儿都是见惯了血雨腥风的,真正唐人的气概就是在这些战火中铸就

    钟鸣十二响,鼓打一百零八棒,神策军整齐的马队来到承天门下接受皇帝的检阅,献上那些灰头土脸的契丹俘虏,又是号炮轰鸣震荡的人们欢乐不已。今天是个好日子,自从六年前虢国公征南,已经六年没有这样的大胜了大唐需要不断的胜利,才能继往开来的振奋天下人永恒的骄傲。

    唐玄宗赐载誉的将士们平身,亲自拉着李祎的手登上承天门接受百姓的颂扬,鼎沸的人声渐息,李隆基当众宣布:信安郡王李祎因功加开府仪同三司 ,兼关内道支度、营田、采访处置使,并总督泾、原等十二州军事。

    这里恩宠已极,李祎以五十多岁的高龄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百官各怀鬼胎都在思考如何自处的问题,是攀附、还是守拙?回到皇城内的太极殿,大朝会上的气氛却是诡异的,另一道旨意竟然在同一天发出:张九龄接掌中令,裴耀卿升任门下侍中,萧嵩改任尚左仆射,韩休改任尚右仆射……百官瞠目结舌,这太让人无所适从了吧?皇上啊您这哪儿是惩罚宰相,分明是在考验我们的智商。

    本書首发于看書王

    :

第234章 望族妥协暗通商(上)() 
同时被提拔的竟然还有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兼任了陇右节度使和关内节度使……王忠嗣的帅才天下第一,又是打小被李隆基当成学生和儿子亲自抚养长大的,就不提他了。   w w wnbsp;。  。 c o m可还有个御史大夫李林甫得到‘同平章事’的宰相衔,算几个意思?简直莫名其妙

    徐国公府门前车马稀,常来常往的很多人都掉头去恭喜张九龄了,谁都知道如今那‘尚左右仆射’就是个恩荣的虚衔。当然百官们也很郁闷,按理说也该去给裴耀卿送点儿礼的,可这里面复杂的关系实在捋不清楚啊裴家通过仪王的关系和萧家有很多生意往来,尽人皆知,信安郡王李祎更不用说,是最早主动绑进仪王的战车的,可关键是皇帝的态度

    萧嵩被贬了,李祎和裴耀卿被提拔,貌似仪王的势力没什么大变化,但同时张九龄好像是为忠王说话的,李林甫经常初入武惠妃的内宫,而幽州刺史赵元章差点儿拖累整个东北战局却并没有获罪……只能说,唐玄宗又开始玩儿平衡的游戏了,让百官摸不到头脑那为最好

    但也有摸得准头脑的,比如集贤院大学士张说,此刻就在凤还楼的雅间内摆上酒菜,对面而坐的正是信安郡王李祎,难怪那么多去王府道贺的人都被拒之门外了,敢情李祎内心真的害怕了,害怕功高震主,害怕物极必反,所以选择了低调,低调的从后门出来请这个老狐狸张说来把把脉。

    “王爷您刚刚立了大功,根本不用担心什么的,呵呵,”张说一口清酿,岁月的波澜已经把他的皱纹雕琢的越发和善了,掰着手指计算道:“营田使、采访使都是做实事的忙碌官,即便权力大、油水足毕竟不如出将入相那么风光,皇上不但没让王爷您入相,反而提拔了张九龄和李林甫,这就已经是分散权利了嘛。”

    “这道理我明白,所以担心的也是这个啊”李祎摇头叹息,仰脖灌进一大杯琼浆,忧心忡忡一点儿不减,道:“以前彻底不任职自然什么麻烦都没有,现在任职了又连风光都没捞上,反而被皇兄防备起来,这难道不危险吗?我自己倒还不算什么,就怕影响仪王殿下啊,君不见连徐国公都无端罢相了么?”

    “此言差矣您是置身其中就当局者迷喽,”张说笑着摆手,压低声音凑近了说话:“当初您是怎么教导仪王殿下的您忘了?老夫可是在旁边听的佩服不已啊,呵呵。在皇上心里众皇子的争斗才是一等一的安危,至于什么契丹、吐蕃也好,什么宰相、世家也罢都是次要的所以您自身的安危不成问题,过些时候以不通民事的理由辞掉一些职务就是了。至于仪王殿下,前一阵皇上给的过多,现在顶多算是矫枉过正罢了。”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李祎长吁口气,放下一半儿心来,但另一半还是吊着呢,嚼着羊腿也食不知味,又是一大碗酒灌下后道:“就算是矫枉过正好了,那也毕竟对仪王没好处不是?从军械到粮草,哪个不是依仗仪王才能得胜?皇上心知肚明却不见封赏,张九龄和李林甫的提拔倒使得忠王、寿王等于无功受禄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哈哈,王爷啊王爷,朝臣中一般的狡诈之人都会这样想,您怎么也能这样想呢?”张说以一副前辈高人的语气点拨道:“皇上的目的就是让人这样想啊……您再看得深些、远些,就又不是了”张说手指轮番在桌子上弹着,正色道:“您觉得忠王的人得到宰相位很得意,看看前面的宰相,被贬不也就是皇上一句话么?而仪王得到的是什么,是百姓的称颂、是将士的崇拜、以及蛮夷的敬畏这些,可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剥夺的哦”

    “言之有理”李祎一拍脑门,懊悔自己老糊涂之后,看着张说羽扇纶巾的样子突然清醒过来,他这些道理不就是当初我教导仪王时、这老东西在一旁听去的么?靠,现在拿出来开解我……李祎顿时须发皆张,一把抢过张说装比的折扇扔开,笑骂道:“好你个燕国公啊,用我的智谋来骗我的酒喝不行,今天这顿得你请”

    “哈哈哈,明明是王爷你犯糊涂,死活非要请我来,如今谜底揭开了你又嫌简单了,早干什么去了?”张说放声大笑,也不捡回扇子,还把李祎的酒杯抢过来倒进自己的口中,拍拍口袋毫无动静,耍赖道:“孤身赴宴,老夫是分文无有,嘿嘿。”

    李祎心情大好,薅住张说的袖子晃了晃,真没银钱的哗啦声,假装愠怒道:“没钱,好办,就罚你这老家伙给凤还楼跑堂儿,一个月一吊钱的工钱,凑够了还清这顿酒席钱为止”

    “王爷可怜我这把年纪吧,呵呵,”李祎武将出身力气大,张说挣不脱只好告饶,随后收起嬉笑,又认真的道:“我再出个自己的主意送给王爷您,算是抵债,总行了吧?”

    “那还等什么,还不快说”李祎没好气的松开手,再次凑近了聆听。

    张说撕扯着羊肉给自己补充年迈的体力,再一口酒、又一口菜,差不多看信安郡王等不及又要骂街了,这才抬手表示稍安勿躁,说:“徐国公的孙子萧子夜,这次跟着您出生入死的打仗,您难道不该替他请旨封赏吗?”

    “有道理……”李祎一下子窜起来,扫一眼桌子上的杯盘酒肉,拱拱手道声多谢,迈步蹬蹬蹬就下楼而去。剩下张说反而愣神了,举着筷子老半天才明白过来,气得抄起酒杯就往楼梯口砸去,大骂道:“你个老狐狸卸磨杀驴,竟敢溜之大吉,哼,店伙计快来,把账记在信安郡王名下啊……”

    张说终归身上没摸出钱来,只能真的赖账了。而李祎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第二天,请功表章就呈递进了皇宫。

    洋洋万言啊,李祎把萧子夜写成了单枪匹马的英雄,杀入敌阵七进七出,最后当契丹大势已去之时,又不顾浑身多处负伤和几个时辰厮杀的疲惫,带领一路兵马冲入雪山穷追不舍,虽未能斩草除根,但那十几车人头中也有少半都是萧子夜的斩获

    这封奏章被高力士捧着,声情并茂的念给唐玄宗听,足足念了半个时辰,如同一篇小说,把战场上的恢宏和残酷描写的淋漓尽致,血与火的交织中一个银甲战神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听者无不动容,玉阶下的百官跟着徜徉在那副昏天黑地的场景里,浑身冷颤,心摇神驰,年轻的官员钦羡不已,年老的官员却暗骂信安郡王肉麻。

    但最出人意料的事儿是,高力士念完了把这封奏折放回龙案,唐玄宗只给了两个字的回复:“散朝”

    难道萧家真的要完蛋了吗?很多人都惊恐的看着离席而去的皇帝,竟然连刚刚建功的信安郡王的面子都不给何况就算夸的有些夸张、毕竟神策军将军萧子夜确实随军出征了,参加战斗是事实啊

    正直的韩休望着离去的皇帝背影,突然大吼起来:“陛下留步这几日赏罚不明所为何来,如此这般岂不寒了将士们的心?”谁都没想到韩休会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反而替对头萧家说话,都以为他疯了。

    只有皇帝清楚韩休就是这么个性情,萧嵩作首辅时他看萧嵩不顺眼,骂萧嵩是权奸其实是谁当首辅他骂谁,并非和萧嵩有仇。如今双双罢相了,他倒不在乎自己安危而是替萧家鸣不平。但李隆基的心思岂会当众告诉韩休这种直性子人?脚步稍一停顿回头看了韩休一眼,李隆基就再次迈步转入后宫去了。

    满朝文武默默退出,经过李祎身侧时谁也不再巴结奉承了,全都当作空气,昂首阔步的擦肩而过。这些,李祎不在乎,自己受冷落还省得水满则溢呢,挺好,只是想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难道张说也猜错了吗?

    徐国公萧府门前越发冷清了,春夏交替的好时节竟然有落叶飘下,府门紧闭挂上‘谢客’的牌子都属多余,因为根本没有客人来。萧嵩的两个儿子萧华和萧衡呆立在花圃旁,不忿而又落寞的静观老父亲给花圃修剪枝桠,整整一上午的唉声叹气,终于被萧嵩听进去了。

    “你俩今日怎么不去官署公干,呆在家里做什么?”萧嵩手上活儿不停,微笑着平静问道。

    供职中舍人的萧华和弟弟、前年刚续弦新昌公主的驸马都尉萧衡,互相对视一眼,总算等到老父亲理睬了,萧华赶紧把抱怨抖落出来:“还有啥公干啊,打从昨日信安郡王为子夜请功而受冷,同僚就都绕着我们走了,什么事儿也轮不到我们忙活喽,还不如服侍父亲大人修剪花草呢”

    “好啊,这下你们可把亲疏远近都看清楚了?”老萧嵩另辟蹊径的问出这句话来,得到二人叹着气狠狠的点头,而萧嵩却试探般问道:“你们可是怕了?”

    “父亲说笑了,还不至于呢”萧衡很认真回禀道:“咱们毕竟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江南文士的领袖,呵呵,不过暂时失宠而已。裴家就没躲避,和咱家的生意完全照常。”

    “你俩还是没想明白啊,要知道连失宠也算不上”萧嵩站起身扔掉花剪,正经起来训诫道:“朝廷的四根柱子哪根也不能长、哪根也不能短,否则殿顶都会不稳的,前两年咱们太长,这次又短了,都不好,皇上也会觉得不好,等那几根柱子再一疯涨的时候,就是咱们再受宠的时候”

    本文来自看罓小说

    :

第235章 望族妥协暗通商(下)() 
连两个儿子都不知道萧嵩遥望远方是真的在等着什么,这一点上就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