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愿他们能借此机会成长、破茧成蝶吧……李璲想罢,抬头再看那些围观的人,阴阴的说:“看皇子打架不需要付门票吗?哼哼,黄蜂卫何在?收每人一贯钱才许离开……”扫视有的人露出肉痛的表情甚至藏着破釜沉舟的心,李璲补充道:“没钱的就抽一百鞭子”

    “嘶……”有工学院的几个学生见机快,知道没法儿和殿下讲价,主动跳出来喊着“学生知错了,这就去工坊做一个月苦力去”赶紧逃离现场。

    本文来自看蛧小说

    :

第209章 水泥路招标通四方() 
工学院的广场上人烟散尽,工学院的大门加装了三道,但并不等于工学院要就此平静。 因为李璲常驻了下来,一方面盯着那些不甘寂寞的学子真的在工坊里做苦力,另一方面盯着水泥试验室研究快速成型的新技术。

    上一次召集的那几个瓷器工坊掌柜是给与了最普通水泥的配方的,古代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秘方的态度绝对的父传子、不二耳,无论落魄的饿死还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会把秘方交出去。

    但李璲还是不放心,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咱们这个民族什么时候都不缺汉奸的。所以李璲做了精心的安排,那几位掌柜进入工坊就尽量少抛头露面吧,他们的子女都到学院里学习,更有墨鹰卫的人随时守护。而以后将要参与修路的全国各地的商人,将休想得到水泥的技术。

    虽然很多慕名而来的瓷器工坊掌柜悻悻然,但更多的挖沙、碎石的工坊被仪王奉为了座上宾。是的,仪王府的筹划就是贩卖水泥成,让那些掌握某一地沙石生意的商人自行调配混凝土这些商人受宠若惊啊,要知道原本沙石属于不起眼的小生意,没什么需求量的,但现在神奇的仪王殿下说有这是真正的点石成金手啊,而这只手这次选中了我们……沙石商人将成为这一批造富神话。

    而李璲的想法可没那么简单,那些大家族的生意能少牵连就少牵连,要想颠覆已有的利益集团,就得扶持新的利益集团让这些小商人成长为大商人,同时紧密团结在仪王府的麾下,同样属于笼络别人还没笼络的人群,这是当初王叔李祎和岳祖父萧嵩给李璲定下的根本策略。

    但那些沙石商人徘徊在工学院门口,越聚越多却久久不敢走进来,都是内心存着相同的疑问: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可我们怎么赚钱呢?既然仪王府的宣传册上还说了是向我们出售水泥,那就是要卖钱的,断不会再掏钱买回混凝土吧?

    稳坐在工学院里的李璲,听着侍卫禀报大门外的情形,感觉拖延了这么久也实在是差不多了,这才整理好衣冠飘飘然主动出来现身。当工学院的大门嘎啦啦敞开,山脚下密密麻麻的小商人全都转过头来,顺着高耸的石阶往上望去,那紫袍金带的昂扬身影高高在上,两列黄蜂卫持戟站队,不少人想着盼着、真见到了却腿肚子转筋。

    “在商言商,今日本王邀请大家来是为了买卖,你情我愿的事儿并非官府摊派,呵呵,有兴趣的掌柜们这就请上来叙话吧”李璲稍稍一闪身,做个请的手势,语气极为和善,但谁都知道那分明就是脱裤子放屁,你要是真的在商言商,没事儿摆这么大阵仗干什么?站在百级石阶之上俯视着说‘请’字,和拿枪指着有什么区别?

    但没人敢有异议,哪怕是仪王虚伪,对于这些最卑贱的小商人,能客气两句虚伪的话已经很不容易了众人只能感激的整齐向十丈高处躬身行礼,口称“见过殿下”,然后整理衣冠、挥掸袍袖、排好四列纵队、小心的低头趋步拾阶而上。

    攀爬宽阔的一百零八级汉白玉石阶后,等上到了真正大门前的平台,众人再次被震撼住了……门前悬挂着一副巨大的江山社稷图揉揉昏黄的老眼仔细辨认,那图上每一个黑点标着一个州府名,但不全,基本只在从江宁散出的四条线上。这样看来,那黄色线条就是代表山川了,众人很快分辨出太行、昆仑、秦岭、南粤;那绿色线条就是代表江河了,看最粗的两条,众人第一次知道是黄河和长江原来是这样的走势。

    走上来一个就震撼到一个,都想往前挤挤看清楚些,哪怕这图宽阔的挡住了整个工学院大门,还是恨不得趴在上面才好。但仪王殿下站在图前一丈外,谁也不敢越过去。等到数百人都聚到院门前平台上,李璲微笑开口:“本王的点石成金术都藏在这扇门的后面,就不请众位进内奉茶了,呵呵,还望见谅呀。”

    李璲抱拳一个罗圈揖,听到整齐划一的回礼说“不敢”,但很满意这些人的表情出卖了他们兴奋的内心,你越是说有秘密不能看,越是令人更有欲求更相信真有。李璲很欣慰,目的达到了一半儿了,接下来说道:“时间就是金钱呀,本王就不客气闲聊耽误大家啦,想必能来的也都了解了本王的构思,现在本王规划的水泥路涉及的州府就在这张图上,呵呵,哪位有兴趣就留下,没兴趣或者暂时够不着这四条线的,本王在这里先赔礼了。”

    李璲稍稍欠身一躬,但这群人没一个退场的……好嘛,上千里赶来听一句话就走?谁傻啊就算自己的生意不在这些规划中的州府,难道自己不能和别人合资、合作么?这点儿小技巧是个商人就想的到……众人互相观望着,自己绝对不走,但绝对希望别人退场。

    “本王知道大家的犹豫和担心是什么,呵呵,”李璲眼望高天做思索状,直接点出问题的关键:“一切生产都不是问题,就是最后怎么靠这条路赚钱,得听本王给你们一个准话儿,对吧?”

    “殿下英明”数百人到了此时方才露出笑容,刚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有胆儿大的在人群里抻着脖子喊叫:“修路是方便其他买卖人赚钱啊,而且肯定赚可是殿下,对于我们这些修路的怎么赚呢?”

    有他带头,立刻就有大群的附和,前排商人中有德高望重的回身压了压喧嚣,才向李璲行礼道:“是啊,殿下,老朽暗自揣测,呃,说错了您别见怪……”停顿一下看看李璲脸色如常,壮着胆子低声问:“是不是朝廷要修路拨了款?王府出水泥、我等调制那个叫混凝土的东西,呃,一起为朝廷出力?”

    这话说的很客气,但意思谁都明白,就是问李璲的主意是不是大家合伙儿赚朝廷的工程款?老头说完了就胆战心惊的等着李璲怪罪,没想到李璲哈哈大笑道:“朝廷可没这个计划,完全是本王要为天下行商谋福呢”

    啊?看李璲不像开玩笑,所有商人就都以为殿下疯了,难道真是仪王自己出钱吗?

    “本王会把水泥按线路运往各州,然后嘛,两个合作方式大家任选”李璲笑过紧跟着就伸出两根手指,突然举在众人眼前,收起嬉笑,严肃的语气吐出:“一种是本王雇你们代工混凝土,本王自然付给工钱和料钱,但修成了路和你们也就没关系了。另一种嘛,是你们订购本王的水泥后自行修路,谁修的路就归谁所有、本王占一些股份但和朝廷无关”

    什么叫和朝廷无关?所有人迅速让大脑飞快旋转起来,两州之间一条大路归自己所有,意味着什么?终于在互相张望、眼神对视中有聪明人弱弱的出声:“殿下的意思是不是说,那个……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

    :

第210章 玻璃杯确定度量衡()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没错,就是后世这个经典的拦路设卡、强行收费的管理模式。 李璲欣慰的冲那个人点点头,笑道:“这种合作方式,呵呵,诸公感觉过瘾否?”

    我的妈呀太泥马过瘾了大大小小的商人的心脏扑通通都要蹦出来了,还等什么啊,时间就是金钱,赶紧回去开工喽……“我们选择第二种合作方式请殿下赶紧拿出契约吧”这样的叫嚷好似山呼海啸,一浪高过一浪,学院内涌出一排学生各个搬着桌子,桌上笔墨纸砚聚齐,都是写好的第二种合作方式的文,就等着众人签字了。

    当一种情绪煽动起来,就会有惯性,不是强大的外力就不可能阻挡前进的方向的。李璲貌似给出了选择,其实是后世听说过的经典营销手段,叫做‘二择一法’,比如保险推销员打电话经常说“您看我是周一拜访您方便呢还是周二比较好?”就是说要么周一要么周二,反正您得让我拜访您,不拜访是不成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但下意识中只能在我限定的范围内选择,而不能有其它方案。

    “等一下诸位稍安勿躁……”那个头发雪白了的老者毕竟人生阅历丰富,虽然在这样的气氛中太阳穴发胀想不太清,但总觉得有些不对,拦下众人签字的激情,喘着粗气琢磨来琢磨去,众人都不耐烦了,已经有人撸胳膊挽袖子的叫嚷:“你不签我们签拦着我们难不成你要独吞啊?”

    老者当然没可能独吞这么庞大的工程,此刻却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猛然间抬头看到李璲的紫袍玉带龙冠虎靴,灵光一道瞬间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了,赶紧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的安排对我们是天大的恩典,可老朽就怕将来朝廷会不会说道路是国家的,要收回怎么办?”

    这一问真是在点子上,李璲原本担心的也是这个,修万里路的时候朝廷绝对舍不得,但等民间修成后收过路费的时候,难免朝廷不会眼馋动心。到时候损失的不光是钱,还有仪王的招牌和信用所以李璲早就想好了策略,合同文上写的明白。

    “所以本王才要强占今后经营的几成股份啊呵呵,名义上就是本王的买卖,此其一,”李璲非常真挚的娓娓道来:“其二呢,是合同上规定了今后过路费的收费标准和年限,二十年,只有二十年咱们就主动将道路的管理权交给朝廷,有了这个盼头,朝廷也就不会急着抢了是不是?其三,道路不是修完了就没损耗的,以后不断的养护、维修可都是成本啊没太大的赚头呢,正因如此,才能保证大家拥有收费权不被朝廷收走,老先生以为如何?”

    这番话句句在理,别看李璲说明又定了价、又有年限、还要不断投入花销,但全说明白了让人心里更踏实了,这下连老者都激动起来,都是老油条,懂得不怕赚的少、只怕赔得多的道理,细水长流那是正路不再废话,立即第一个走上前,提起笔签下了字。

    最德高望重的人都没异议了,呼啦抄这些商人就如苍蝇般扑向这一溜桌案,生怕那一摞一摞的文签晚了就没了似的。

    此刻李璲闪到一边,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嘴里不自觉的轻声哼起那句遥远的记忆:“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忍不住自己笑出声来,这三件事儿里对于今天的大唐不都合适,树够多不用种了,孩子太少要多生才行,那自己需要干的只有一件事儿,就是修路自己封一个交通部长,那就非富不可了。

    正在李璲徜徉在对未来的展望时,也有数百商人表情落寞的没有争抢签字,他们互相嘀嘀咕咕了好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来到李璲面前,打断仪王的发财梦,近乎哀怨的说:“殿下啊,您开开恩,我们大老远跑来淮南不容易啊,最远的来自云州呢,您可别厚此薄彼啊,那四条路线一画就让我们白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