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没人从窑口取出成,反而是不断有泥浆自动流出

    正在众人叹气时,仪王殿下却兴奋的大笑起来,高呼“就是它”冲了过去,指挥着若干工匠取容器承接泥浆,同时回头诡笑道“水泥水泥顾名思义有水是泥嘛”这一句话,就开始看着工匠把水泥混入旁边的沙石堆。

    混匀倒入平板型模具,都铺在地上是一块儿一丈见方的方板。李璲知道若是正常凝结需要一整天时间,所以叫人取火取水,对这些水泥板在冷热中反复煎熬,忙了一个时辰后,众人终于想起自己的双腿站得酸麻了,没等揉揉呢,李璲招手笑道:“众位请上眼吧”

    上眼啥?青灰色石板,即不透明也不光滑,好看是谈不上了好像还很沉重的样子。

    这些烧窑行里一辈子的掌柜不顾麻木,一步一挪的到了切近,既然仪王说到坚硬的问题,那就纷纷伸手在水泥板上敲击……铛铛闷响手指关节好疼啊……疼得所有人激动起来水泥是干这个使的啊,明白了,这是建材,不是做瓶瓶罐罐的装饰的

    有工匠过来扒拉众人,在目瞪口呆中挥起一把铁锤就砸了下去……‘嘭’好像砸在心脏上似的,众人浑身一颤,眼瞅着那工匠被反弹之力震的虎口流血,铁锤脱手落地那是真用了大力的,没有作假……可再看那水泥板,竟然没有裂纹

    “听说殿下要重建江宁府?就是用水泥盖房?”那壮汉掌柜突然冒出这句,李璲微笑。

    “那得用多少水泥啊?天量啊果然是笔大生意。”巨胖掌柜眼睛发亮了,李璲点头。

    “难怪听说殿下号称不修城墙,呵呵,这样的房子不怕毁呀各个都是堡垒而且若是筑城墙的话用量之大非一朝一夕能造的。”苏老掌柜竟然超脱商贾的身份看出其他的机心来,李璲大方的承认道:“不错”

    直观的感受有了,众人回到前厅重新坐下,最年轻的掌柜迫不及待的问:“殿下还没说具体怎么个入股方式呢?是不是就要以此技术入股我们的窑场?”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

    :

第176章 江宁府磅礴学院() 
“这位掌柜仍然是说对一半儿,呵呵,”李璲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刚才本王之所以把它做成板材铺在地上,就是准备用它铺路的,众位想想,城市街道都是水泥路那该多好,再没有晴天满脸尘土、雨天一脚泥泞啦,再有几条水泥路一直往西铺到庭州、往南铺到交州、往北铺到营州……那要卖多少水泥?建成的路上又要方便多少贸易呢”

    年轻的掌柜们被李璲带着开始憧憬未来,想想仪王把这么大的买卖便宜了我们淮南的窑场,将来各地要是都盖水泥房那不是无穷无尽的生意吗……而老年掌柜稍稍清醒些,很快想到一个问题道:“殿下啊,修路所要用的水泥巨大,这成本从哪里出?即便只是建造江宁府一座城的房子,您不会是自掏腰包付给我们吧?”

    终于说到关键了所有人都醒过来瞧向李璲。 李璲点点头,说道:“将来各地看到了江宁城的好处自然要来求咱们,那时不愁不赚钱,此时咱们暂且不提,就说眼下,呵呵……本王的意思,第一,本王向你们公开水泥的配方,不算入股,只作为抵消你们为我生产水泥的一部分成本,第二,本王的彩瓷作坊和你们的窑场互换股份,再抵消一部分水泥的成本,第三,建成后的宁州城将是商贾之城,众商云集而来的时候,得从朝廷手里买地皮、再从在座的众位手里购买商铺房屋嘛”

    成本是有点儿大,但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听起来不错,即便有风险倒也是经商人该当承受的。只不过,老朽不明白……”苏老掌柜浑浊的老眼好似能看穿未来,冲着李璲拱手道:“殿下为我等考虑周到,可您又能得到什么呢?还请明言”

    这是个极为谨小慎微的人,也许那么多风浪下能熬到今天,他就是靠能在利益面前忍住贪婪。李璲不但不生气,反而赞赏的为老者鼓掌,笑道:“老先生光想着水泥的成本和销售了,好像忘记真正的结果啦,呵呵,本王得到什么?得到整整一座城啊还有无穷无尽送上门来的交易呢……”

    苏老掌柜狠狠的一拍脑门,哎呦一声,站起身给李璲拜了一拜,钦佩的说:“老朽昏聩了,殿下全都想在前面,真神人也老朽再无疑问,愿意第一个签押文,明早就让窑场开动水泥生产”

    有扬州瓷窑界头把交椅的苏掌柜带头,满堂的商贾全都不再犹豫,争抢着从高适手中接过契约,认认真真的看起来。等到他们签了字、按了手印,李璲交给他们的改造窑炉的图纸又和后园看到的不同了,这才是真正大规模生产的装备。

    湿法窑生产水泥的关键,不管平窑还是立窑,都要保证受热均匀所以必须参照套管原理,窑炉做成筒状来解决,而转动的动力暂时只能采取水力冲击,幸好扬州润州守在长江边上,动力不缺。李璲不打算慢慢演绎水泥的发展史,决定一步到位,直接生产硅酸盐水泥只要磨粉均匀,温度掌握合适,嘿嘿……出不来水泥还出不来玻璃吗

    淮南道的商贾早就知道转世财神镇藩淮南的事儿,大半派了人守在扬州刺史府等机会,现在看见瓷窑的掌柜们第一波被传唤,唉声叹气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早该想到仪王虽然很多种营生,却是靠瓷器暴富的啊可心急如焚也没用,自己转产是来不及了。

    瓷窑掌柜们兴冲冲的往家跑,甭管谁拦着打探都是闭口不言,这时候高适踏上府衙大门的石阶,冲着大街上鬼头鬼脑的探子们高喊:“都甭溜达了,都过来听着仪王殿下口谕:半年内筑好宁州城成为南北商贸中枢,下月初一开始提前租售新城内的店铺,有要预定的可以先去宁州考察,然后带好现钱来此办理,过时不候赶紧回去通告你们的主家去吧”

    高适把话只说了一遍,不等那些商业间谍围上来问清楚,转身就走回府衙。‘轰隆吱钮’府衙大门关闭,里面顿时清静了。可苦了外面的喧嚣这会儿再想亮明身份凑上来,面对的只有厚重的门和出鞘的刀了……一队黄蜂卫手中的寒光冷冽如雪。

    消息散出去,李璲可不会在这里干等一个月,第二天清晨就悄悄离开扬州城,渡过长江后转而向西,从栖霞山山麓直奔紫金山山脚,第一批水泥窑就建在那里,李璲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仪王学院的第一个分院的样貌了。

    从地图上可以很清晰的发现,顺着长江下游,南京市有内陆的紫金山、将军山和宝华山三座大山,镇江市有临江的金山、北固山和焦山三座小山。李璲心中早有规划:紫金山在宁州城内就建商学院、将军山在宁州南边孤立可以建有危险的工学院、宝华山地处偏僻面积又大建立武学院而润州临江的三座小山分别建立农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

    只要编写好教材,李璲对理工农商就都不用在意了,可以全心全意的常驻武学院内。

    时间不长,但再次来到江宁时已然认不出来了,且不说那些新式的水泥房二层的、三层的鳞次栉比,顶上还加装着传统瓦片翘起的屋檐,就看那繁复的街巷内种植的郁郁葱葱各色花木,谁能想到这里一个月前都是烂泥塘?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不记得这是哪位伟人说的,集权社会就是比民主社会建设快,就像后世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是用个把月建成的一样,只要人数足够多

    踩在这水泥板路上,每个人都有种心里踏实的感觉,两侧稍低略带弧形的路面利于排水,是不是有人跺跺脚、再跺跺脚,感到腿脚震的有点儿麻才舒服,继续往前走去。这些人大多是从全国涌来的商人,也不知他们的耳朵怎么那么灵,千里迢迢已经开始在招商办府衙前排队拿号了。

    人们很容易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却不知道真正的奇迹在看不到的脚下。整座江宁城的地下管道系统丝毫不逊于地面上的建筑,排水管粗阔的可以跑马车,而污水道和雨水道甚至是分开的,其上分别连接着每条街上每栋楼。大家看不到,人们的目光都在啧啧称奇琳琅的花木种满了街巷,南北向种雪松、东西向种银杏,也许现在还都低矮的像灌木,但不出十年,学子们就可以抱着几本诗集,在金秋的微风中踩踏沙沙的落叶了

    栏杆上需要爬出丝丝的紫藤,窗棱上最好掩映串串的海棠,让空气里充满茉莉香沁入心肺那就真是醉了,秦淮河的各条支流上定少不了金灿灿的睡莲摇曳,实在简陋的,也要在院子里铺一圈蔷薇或者木棉,好养活又常开……只因仪王殿下说了这是属于商贾自己的最美的城所以每个来此投资的商人必须带来大量的花木种植。

    这也是一场比拼,谁都停不下来的比拼相邻的店铺常常经营的是相同的货物,门面上首先映入顾客眼帘的文章就是花木代表的情趣。仪王学院的商科学生们经常高傲的敲击那些商人的脑门,谆谆教诲他们说:真正的奢华不是金银玉帛,恰恰是自然的气韵因为金银饰容易买,而或清淡或雍容的气韵需要花时间。

    周漓珂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已经开始长白头发了,但每天都活在兴奋中,就像中医说的,长白头发不一定是肾虚,很多人是因为心火。这可难怪了,因为除了整个镖局在淮南、江南的业务,现在又有超市压在了他的头上。

    大唐第一家华仪超市如今矗立在江宁城的正中心,上下三层将近十万平米,李璲早就给定了性:只许你说用不着,不许你说买不到所以这栋大楼的后面拥有更大十倍的物流库房,全部商签订代销合同,超市就是个零售终端型的集散地,这样几乎不会积压货帐,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而一出一入的差价是巨大的。

    虽然名字叫超市,但实际上是百货商场,因为李璲还弄不出红外扫描、磁感应的防盗安检门,所以不可能让人随便拿,那么,柜台还是需要的。但这也足够大唐的商人们惊诧了。杜甫站在最高的酒楼上扶着栏杆吟唱:“真真是幸在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苏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仪王殿下真有神鬼莫测之能了。”

    “子美贤弟说得不错啊,这样的建设速度,真不知仪王殿下若是有那一天,大唐将鼎盛到什么样子……”王维并立在旁隐晦的说,看着繁花似锦的街道竟比空山幽谷还心旷神怡,也吟唱起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彩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落金日,楼阁上炊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而李璲对这些都不在意,江宁城中的仪王府从建成后就没住过一天,把还在有点儿闹脾气的萧子琪扔在那儿,随她每天数钱去,李璲在三位大诗人的陪同下住进了宝华山中,幽静的谷地早就被一群喧闹的人开垦,现在这里成了仪王学院的武学院所在。

    看書罓小说首发本書

    :

第177章 招全才人杰地灵() 
各个折冲府的人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热情,跑到这里来接受劳累艰苦的训练,当然不是纯粹为了巴结仪王殿下高兴,获得一块仪王颁发的金牌。 这一点李璲也很清楚,所以招生简章上附加了两条:武学院毕业生终身享受武学院按月发放的补助,优秀者的家人报考仪王学院可以优先招生

    对于那些贫苦人家出来的府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