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就是他红得很呐……”

    李璲不禁莞尔,这老道碰到痛处也有矜持不住的时候也难怪啊,道门的天才李淳风在高宗年间刚刚制订了历法,时隔不久就被僧一行叫板说不够准确而重新制定,弄得天下道门同仇敌忾的愤恨不已,关键是还真的不够准确实理亏没法找佛门的麻烦,可谓憋屈至极。

    院中超度往生极乐的诵经声已经响起,隔着几重院落都清晰的传进门口众人耳中,李琮叹气道:“快快进去吧,以免父皇怪罪。”

    “贫道在门口看看热闹就好,两位殿下请自便”司马承祯今天心情很不爽,语气凉薄了很多。李璲也没时间和他逗,跟在李琮身后迈进大慈恩寺。

    也就是四个小丫头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边窃窃私语一边指指点点,被茗烟的桃花眼连瞪带吓唬才算收敛了些。

    从大殿上香,到禅院观礼,反正看李琮怎么做李璲就跟着怎么做,直到在功德册上心不甘情不愿的认捐了一百贯钱,才算功德圆满。

    没想到旁边却闪出太子李瑛冷嘲热讽:“璲弟是身体不适吗?还是为一行大师的圆寂悲伤呢?看璲弟满脸愁苦气色,为兄真是担心不已啊听说璲弟最近越发财大气粗了,可不要为区区百贯钱再受什么惊吓了才好”

    看到李瑛尖酸刻薄的嘴脸,李璲真不想和他一般见识,心中暗道你丫再过十年就要追随这位高僧往生极乐了,只不过万份凄凉和此刻的隆重能形成鲜明对比,我真犯不着理你。可偏偏有人要招惹

    一个身穿大红袈裟的和尚走来合什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仪王殿下到了,老衲真是有眼无珠,罪过罪过圣师在世时就曾断言殿下是大气运者,刚才老衲见殿下悲恸之色发自真心,果然是与我佛有缘啊”这话说的极为冠冕堂皇,可一伸手做个请的姿势却给李璲让出功德册的位置,其意思不言自明,敢情是套关系要吃大户

    我给你,你可以要,我不给,你不能抢……这是李璲做人的原则,这辈子都当亲王了难道还要受人摆布不成?

    强压下一口气,李璲把头扭向一边,不慌不忙的说道:“大师刚刚这番话可是错得离谱了”此言一出,顿时在一片喧哗中依旧招来无数双勋贵权臣的关注眼睛。老僧略显尴尬,只得收起手臂耐着性子沉声道:“还请殿下指教。”

    李璲见唐玄宗已经离开,再无畏惧,侃侃而谈:“佛家最讲因果,大师若是先说一行大师断言再说本王如今大名鼎鼎,那就确实是一场缘分。而大师刚刚是先说的本王如今财富充盈之大名鼎鼎,然后附会一行大师曾经有断言,假若本王今日没有那富豪之名,是不是也就没有曾经的断言了?岂不是让人误以为大师论钱看人?”

    论钱看人是临时组词,原本李璲就想说见钱眼开四个字的。

    老僧强忍怒气宣了句佛号:“阿弥陀佛殿下机智”一时瞠目结舌反应不过来,还不得不认了、忍了

    “璲弟不可胡说小心佛祖怪罪”太子李瑛可不管那么多,作为兄长又是太子,份属君臣随口斥责打击一下这个新近崛起的弟弟又算得了什么。再扭头对李琮道:“皇兄平日里还要多多规劝璲弟才是”

    这是明摆了以皇太子的身份搂草打兔子给皇长子脸色瞧李璲也知道李瑛是在表现太子的权威,但李琮的低头不语让李璲哀其不争,只有自己站出来挡在李琮前面硬抗道:“太子殿下请放心,佛祖的境界岂能如我等凡人的心胸?天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流,佛祖要是为这点儿言语就怪罪那也不是佛祖了……大师,你说是吧?”

    后一句也同时问向老和尚,老和尚知道今天丢人了,再呆下去自取其辱,眯着眼转身就走。气得太子李瑛双目圆睁,明知李璲骂自己心胸狭窄,用手点指李璲就是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李璲却在一众朝廷要员惊恐的面容前,从容的走向功德册,提笔把认捐一百贯给抹了

    紧跟着改成了九十九贯,随口唱诺:“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物极必反,太完满了反而不好了,不足胜有余啊嘿嘿……”说罢大步扬长离去,不管身后满堂的哗然出了院子还貌似自言自语的甩了一句幼稚的话语:“不知道是不是烧出舍利子的才是大德高僧……”场面太静,李璲嗓子太尖,于是好清楚、好清楚啊大片的人被晕倒。

    主动挑衅天下佛门,是否得不偿失?李璲只知道下场最惨的人是墙头草。

    李璲话语中“水满则溢”也好、“不足胜有余”也罢,都是众所周知的道家精义,说这种话等于摆明了立场,这才是传递出的重要信号

    其实李璲这样做并非胆大妄为,其实理由有三:一是要敲山震虎让太子党人知道自己不好欺负;二是为了笼络司马承祯为代表的天下道门中人,因为李璲看得很清楚,佛强道弱拉拢佛门那是锦上添花,襄助道门可是雪中送炭,何况司马承祯一拨人已经入住仪王府了;第三就是李璲不担心唐玄宗的怪罪,因为李唐王朝以太上老君后裔自诩,跟佛门斗几句嘴扫扫面皮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让李璲意想不到的是,这件事还有更多的效果诸如宰相源乾曜等一干正宗的饱学儒士,原本今天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陪王伴驾,认捐了香火那可不是几十贯钱的事儿,那象征着儒门向佛门低头这才严重……如今李璲也等于为他们出了口气,大有同仇敌忾惺惺相惜的感觉,纷纷为仪王殿下大唱赞歌。

    从天纵奇才到饱学鸿儒,儒生们给仪王带的高帽越来越离谱,李璲倒是不当回事,只是传到有心人那里却不一样,比如说就更加深了太子的愤怒。

    本首发于看罓

    :

第14章 巧问对道尊解忧(上)() 
李璲的人还没有回到仪王府,漫天飞舞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长安城,自然也包括仪王府中的上清派众人。 等到李璲车驾驶进府门的时候,下得车来就听到几十个声音异口同声发出恭敬的话语:“恭迎仪王殿下殿下大德,我等代天下道门感激不尽”

    正是李含光带着茅山教部众列队迎接。李璲骤然发现,众人竟然统一披挂着道门最隆重的大礼服八卦仙衣,恐怕元始天尊的寿诞才能如此装扮吧?李璲不敢受此大礼,连忙闪在一旁,惶恐的急道:“李道长切莫如此折煞本王快快请起吧”

    “贫道惭愧啊唉……”李含光顿足捶胸,明显是动了真情,抬头时已经是声泪俱下,几步抢上来抓住李璲的衣袖,分明就是找到了寻觅一生的知音,近乎嘶吼道:“贫道忝为道门弟子,既不能将道门发扬光大又没勇气向佛门当面责难,白白活了四十载还以世外高人自居远不如今日殿下一番戏耍大大的灭了佛门的威风,痛快啊痛快……”

    看着李含光越说越激动,李璲心道他要是能唱,此时定然要有一句“啊多么痛的领悟你就是我的全部”响彻云霄了。

    司马承祯出现在大门口,看到李含光率领众人堵在这里,立刻就明白了,大吼一声:“胡闹你们想害死殿下吗?”说着袍袖猛然朝身后一卷发出隔山打牛之力,王府大门“轰隆隆”……“哐”就关闭的死死的。

    众道士面面相觑,不知祖师什么意思,呆立当场。司马承祯哀叹一声,这才紧走几步到李遂身边,一拜到地起身后苍老的面颊上愁云密布,叹道:“殿下好意贫道心领了但……”转身怒斥李含光等人道:“殿下不过十四岁的孩子,只是一个人口出不逊的话惹什么是非都可以一笑而过,佛门之人要是计较起来便是心胸狭隘但若是你们掺合进去,那成了什么?你们想过没有人家会说殿下和道门交易,掀起佛道之争图谋权势,你们就把殿下推到了风口浪尖啊”

    司马承祯的声色俱厉,顿时惊醒了李含光等人,一席话后已经是冷汗直冒,连声向李璲请罪。同时也让李璲大感意外,原来以为老道士整天就是算计着自己的知识,没想到却是有这样维护自己的真意

    搀起司马承祯,李璲摆摆手道:“我做都已经做了,还怕什么,司马仙师,李道长,咱们后院去谈。”说着当先而行,司马承祯喝退众弟子,只带了李含光跟随下来。

    回到后园,漫步在桃林之灼灼,呼吸玉兰之芬芳,借着夏日之微风登临沁芳之亭台,在山泉汩汩的喧闹中三人坐定,早有晴雯听得王爷回府,急急的敬上茶汤来,李璲早就告诉过她们自己没那么重口味,越清淡越好,所以如今仪王府的茶汤顶多加点盐和糖。说实话,李璲真是不明白古人放着简单的方法不用,分得多那么多道工序干嘛?磨成粉……放在后世这叫做满天星不是穷到一定程度是没人喝这个的。

    李含光已经尴尬的换下了八卦仙衣,两杯茶汤下肚也才压下去激动的神色。李璲更是平淡的说道:“几句尖酸刻薄的话削一削和尚的面皮,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对佛门的势力丝毫无损嘛”再看司马承祯的眉头依旧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李璲挑起话头问:“司马道长有什么心事不妨直说出来,人多好商量。”

    “唉,此事殿下也管不了的啊”司马承祯手上多了把羽毛扇,起身在山亭中眼望府外的长安城,如同自言自语:“在慈恩寺门口碰上陛下了,陛下问起慈恩寺东院墙紧挨紫霄观西院墙的事儿,说中间仅余三尺宽百姓来往不便,话里话外是希望紫霄观主动把院墙后撤些呢”

    “欺人太甚”李含光拍案而起,刚刚压下的激动又变成了火气往上顶,怒吼道:“师尊,那您答应了?这可不是三尺宽、一亩地的事儿,是佛进道退的事儿今天紫霄观的一小步就是整个天下道门的一大步”

    李璲睁大眼睛看着李含光,这句话怎么那么耳熟?美国宇航员的台词竟然被这家伙提前一千多年占据了……只听司马承祯摇头苦笑道:“为师当时也只能装聋作哑,唉,谁让人家刚刚表彰了功绩呢,毕竟死者为大嘛只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哈哈哈好机会啊,道长怎么不把握?”李璲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弄得两人一头雾水,李含光羞愤的说:“殿下这是取笑我师徒不成?这算哪门子机会?”

    “且慢听殿下分说”司马承祯老成持重,立刻抬手打断了李含光,眼中放射着精光期待的看着李璲,看他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主意来。

    越是人家在期待着,李璲反倒拿捏起来,又了一口咸茶,在两人已经开始有些杀人的眼光中才娓娓道来:“拖延是拖不过去的,早晚的事儿,还不如紫霄观主动拆掉院墙向后挪呢给了陛下面子必然让陛下心里念道长的好儿。”

    “嗨等半天合着殿下就是这个主意给了陛下面子,道门的面子找谁要去?”司马承祯老脸耷拉下来,原本以为李璲有什么转败为胜的好主意,原来只是替他自己父皇说话。难道真的高看这孩子了?

    “但向后挪和向后挪不同挪也有不同的挪法……”李璲也不生气,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与其挪三尺让百姓揣着怨气不领情,干脆挪三丈把紫霄观的西跨院都彻底拆了,西侧殿直接开个大门好了”

    “你说什么?”李含光腾的站起来,连殿下二字都忘了称呼,道袍鼓荡是真气澎湃的结果。

    李含光这个气啊皇上就要三尺,你慷道门之慨给百姓三丈?窜起来就要拂袖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